剎那芳華的美麗——影馳 20週年 RTX 4090 紀念版顯卡開箱測評

  • 前言

    其實起這個標題,自己也有點疑惑,怎麼突然想到了這個名字,但是我們依然可以抱着欣賞的態度,不過其實對於真正的遊戲玩家而言,如此的大顯存倒是用到的機會少之又少,我們大可以選擇其他4090以外的顯卡。今天要開箱的是剛剛舉辦20週年慶的影馳公司爲了慶祝20週年慶而特別生產的20週年RTX 4090紀念版顯卡。至於具體參數就不細說了下面還有參數圖,對於生命中期的4090確實是絕對的性能存在,而且相比於次旗艦的4080則差距非常大,雖然已經有消息4080super也即將到來,不過看規格,中間說不定還有4080TI甚至4080TI SUPER,畢竟中間的刀法還能切好多刀。好了廢話就不嘮叨了,就如下挑幾個差異化的特點吧:純白外觀、隱藏式線纜接口、正向+反葉風扇聯合、雙BIOS、24+4相數字供電、14層PCB、4*Φ8mm & 4*Φ6mm 的共8根鍍鎳熱管、大型迴流焊 Base、大面積液冷均熱板、HDMI 信號增強芯片。下面就從開箱開始看看這張影馳 20週年 RTX 4090 紀念版 24G 顯卡吧


在開箱前,先羅列一下其具體參數如下:


  • 開箱

影馳 20週年 RTX 4090 紀念版 24G 顯卡的包裝,很符合影馳的簡約包裝,不過沒想到這次的包裝居然不是特別大,只是厚了一些而已。包裝左上角依然是影馳的logo,右上角則是3年質保和個人送保的支持,包裝底邊依然是英偉達的標誌性綠底和特性,以及GEFORCE RTX 4090的標識,在中間則是大大的20字符代表了其爲20週年紀念版,右邊則是顯卡的一半圖案,而另一小半圖案在包裝的右側,正好是另一小部分包裝摺頁


包裝的背面則展示了這款20週年紀念版4090顯卡的產品細節,以及ARGB顯卡支架


包裝前面摺頁,也就是顯卡的另一小部分


打開包裝抽出內膽,打開方式很特別,像是首飾盒,一頭還有2003-2023的週年標識


打開之後內部有雙層泡棉,頂部自然是顯卡本體,取出泡棉之後底下是配件層


顯卡的本體,相當的不錯啊,通體的白色設計,它不像影馳的星曜顯卡那樣圓潤,而是略顯方正的造型,有點金屬大師的味道,但設計又非常前衛,因爲它使用了類似FE顯卡那樣的雙面風扇


而顯卡背面使用反葉風扇的設計,與FE非常類似,但依然是三風扇的設計,而背板上GEFORCE RTX 、GALAX兩個logo自然不可少,但下側則是利用了風扇的圓形爲O和顯卡背板中間使用了一個數字2,構成了20的標識,非常有深意


顯卡的本體,正面的雙風扇,一個風扇軸承處爲影馳logo,右側風扇的軸承處則是20的金屬logo


顯卡的頂部則是GALAX 20,背板延伸處依然有GEFORCE RTX 的logo,而末端爲3條RGB的燈帶,幾乎延伸至顯卡末端側面


顯卡末端有兩個工作站固定螺絲孔位,依然有20th的標記


顯卡位雙槽背板設計,但厚度較厚,接口上依然是3DP1.4A+1HDMI2.1的四接口,且HDMI爲鍍金接口,並配備了HDMI 信號增強芯片,使顯示距離更遠更清晰


整個顯卡的厚度爲60mm,三槽不到吧


正面的兩個風扇,100mm正葉風扇,採用折角扇葉的靜霜風扇,可實現高流速的進出風循環,且支持智能啓停


顯卡正面第三風扇位置的通風設計,中間較大鏤空,並有一圈線條的燈線,而顯卡整個正面的透明照可通過擰下8顆螺絲之後取下,並可在內部任意DIY


顯卡肩部的GALAX 20


顯卡肩部末端的GEFORCE RTX,以及下部線條性燈帶設計


顯卡全金屬背板上的20週年logo,其中0爲一個風扇,90mm的反葉風扇,依然採用折角扇葉的靜霜風扇,可實現高流速的進出風循環,且支持智能啓停


顯卡背板上的GEFORCE RTX logo與GALAX


這款20週年顯卡的特殊設計之處還在於使用了隱藏式的12VHPWR接口設計,背板末端設計了一個磁吸的缺口,取下即可看到隱藏與PCB末端的12VHPWR接口


從尾端向前看去可見供電接口,左邊是一個ARGB線纜接口


配件也是比較多的,不僅有4合一的NVIDIA供電轉接線,還有一根純白的12VHPWR延長線,以及兩根ARGB線和一把用於拆卸顯卡透明保護罩的螺絲刀


特殊設計造型的顯卡支架也是20週年定製的


拆解

開箱都開了,自然要拆了一窺究竟,這20週年版是否有特殊之處


卸下所有螺絲,零件全家福,注意顯卡散熱器與風扇罩的分離需要從側面擰下隱藏的六顆十字螺絲,不然無法分離


PCB的全貌,14層純白PCB,數了一下一共有24+4相的貼片供電原件,密密麻麻布滿,而且整個PCB沒有空焊位,屬於完全體


PCB的背面,核心周圍也有許多鉭電容


nvidia AD102-301-A1的大核心, TSMC 4N工藝,四周佈滿了總共12顆美光Micron的2GB 32bit GDDR6X顯存顆粒


核心的四個角各有一相 55A DrMOS顯存供電,型號爲AOS BLN3


核心供電左側有12相


右側也有12相,且型號也都一致,都是型號爲AOS BLN3的55A DrMOS


GM009-A芯片爲ARGB燈光控制器


右下角的12VHPWR供電接口,上面一個ARGB至主板接口,而左側則有兩條線纜接口用於散熱器的風扇和ARGB接線


DP接口倒是無異,只是這個鍍金的HDMI2.1接口前置有一顆Parade譜瑞的PS8419,爲HDMI 信號增強芯片,是業界首款搭載 HDMI Retimer 的桌面顯卡


PCB背部核心周圍多顆鉭電容


左側從下至下依次是GPU供電主控uPI uP9512U、監控電壓電流功耗的uS5650Q、顯存供電主控uPI uP9512R


顯卡右上角的各個電壓檢測點,以及雙BIOS的切換開關


拆解全家福


拆解散熱器風扇罩與透明保護罩,中間可DIY貼紙之類的


兩個風扇都是4個同心圓弧形與4個放射型的燈線,右側則有一個長方形的燈線


風扇罩的背面主要是風扇固定於燈線的走線


三個風扇都來自GECOTHERM ,而兩個100mm風扇型號爲雙滾珠的GFY10015H12BPA,背面的1個反葉風扇爲GFY09015H12BPA,都是15mm厚度


散熱器本體,純白色的外圍固定框架就不再拆了


核心處爲一塊大面積液冷均熱板,用於核心和顯存的導熱


散熱器的正面


從側面可以看到散熱器爲平面設計,但右側無風扇處有凸起增加散熱面積的設計,並且中間的長方形鏤空位置有再次抬高設計


爲4根8mm加4根6mm熱管總共8根,其中第一根和第八根爲後彎設計,中間的6根直接延伸到顯卡右側末端


頭兩根和最後兩根爲6mm,中間4根爲8mm熱管


6根延伸到末端的熱管,都是迴流焊工藝,且爲交錯排列


全金屬的背板


  • 測試平臺

本次測試的平臺配置清單如下:

CPU:英特爾(Intel)14代 酷睿 i7-14700K 處理器

主板:微星(MSI)MPG  Z790 EDGE TI MAX WIFI DDR5 WIFI7主板

內存:宇瞻  ZADAK  SPARK 32G 6000 DDR5白色燈條 16x2 套裝

SSD:影馳 (Galax)  名人堂 HOF EXTREME30 PCIE4.0 1TB SSD

散熱:九州風神(DEEPCOOL)阿薩辛4 WH 風冷7熱管280W白色散熱器

電源:安鈦克 Antec NE1000 白色 金牌全模組/ATX3.0電源


  • 配置簡介:

主板是來自微星的MPG Z790 EDGE TI MAX WIFI7 刀鋒鈦MAX,它是對去年Z790刀鋒的更新,雖然芯片組一樣但是已經對14代處理器進行了優化,但最重要的升級在於支持更高頻率的內存、5條M.2的第一條已支持PCIE5.0 X4 M.2協議、還有WIFI7高通無線網卡的加入,另外還有4個SATA增加爲6個,當然了90A 16+1+1的供電規模以及第三代鈦金電感自然必不可少


主板的全貌,MPG Z790 EDGE TI MAX WIFI 還是比較硬朗的風格,不過得益於銀白相間的大規模散熱片的加入可以很好的融入到白色主題中去而不失爲二次元白色主題的喜愛


碩大的帶龍盾徽標的擴展型VRM散熱片,徽標內部支持MSI CENTER受控的ARGB燈效,中間標註了MPG SERIES | EDGE和MSI,也具有一些碳纖維紋理風格


兩片散熱規模都是一樣的開槽,底下則是16+1+1的供電規模以及第三代鈦金電感


四條雙邊卡扣的DDR5 內存插槽,通過線路獨立設計,降低阻抗並減少電路干擾,從而保障內存高頻信號的穩定性與可靠性,以及配合微星看家本領MEMORY TRY IT!可快速根據不同廠商內存顆粒優化的預設配置文件,來達到快速超頻的目的


整塊主板的PCIe區域,而因爲支持5個M.2插槽和5個冰霜鎧甲,散熱規模幾乎覆蓋了整個PCIe區域,而第一條PCIE X16爲5.0規格,並且帶鋼鐵裝甲加固,第二條爲PCIE 3.0 X1,第三條全長爲PCIe4.0 X4


擴展型散熱片上的龍圖騰可受控於MSI CENTER顯示ARGB的燈效


測試的內存來自宇瞻的 ZADAK  SPARK 32G 6000 DDR5白色燈條 16x2 套裝


造型別具一格具有鮮明的特點與其他常規內存有所不同,寶石造型的導光與精緻的外形設計


頂部的材質交錯設計,呈現綴有寶石形狀的鏤空導光效果,髮絲紋及白色霧面磨砂質感


內存銀白風格,與Z790 EDGE TI MAX也是相得益彰,頂部的ARGB導光條也是襯托了燈效


這款內存爲較甜點的DDR5 6000頻率,且支持XMP 與EXPO 雙平臺技術,時序爲C40-40-40-96


散熱來自九州風神的阿薩辛四,純白色的風格非常有設計感


阿薩辛四散熱器使用了7熱管雙塔雙扇設計,具有雙向恆定熱平衡熱管與280W解熱能力,兩把風扇都使用了三相六級PWM電機和FDB液態軸承


散熱器本體重達1575g,拿在手中相當沉甸甸,散熱器的側面7根雙向恆定熱平衡熱管採用穿FIN方式與鰭片連接,同時這106片鋁質鰭片使阿薩辛4具有1139394mm2有效散熱面積


散熱器標配的兩把風扇,尾部1把反葉120mm,中間1把140mm,磁吸頂蓋取下之後扣入設計


而且散熱器在中間磁吸頂蓋採用快拆設計插入一把特製140mm風扇


散熱器出風口處的120mm反葉風扇


測試的電源來自安鈦克新款支持ATX3.0和原生PCIe5.0的NeoECO 1000G M白色款電源


安鈦克NeoECO 1000G M電源的轉換效率高達92.71%,採用了全日系電解電容、全橋LLC諧振架構,支持智能溫控啓停和使用了140mm小體積設計,一款高顏值的ATX3.0電源,且更支持10年換新的質保,電源的本體採用140mm小體積設計,並且符合原生PCIE5.0和ATX3.0供電標準


電源採用全模組設計,並且模組接口也是純白風格,左上角則爲最新的12VHPWR接口


電源風扇支持HYBRID MODE,該ECO模式可實現50%負載下風扇停轉


測試的固態硬盤來自影馳的HOF EXTREME30 PCIE4.0 1TB SSD 固態硬盤


這款HOF EXTREME 30 採用羣聯8通道主控完全體的PS5018-E18,採用3D NAND顆粒,支持NVMe V1.4,能提供高效IOPS和連續讀寫速度可達7GB/s


純白定製的HOF OF FAME 曲鏡白泳散熱器,全鋁CNC工藝和曲面設計,不僅散熱優秀且馬甲曲線靈動感十足


影馳 20週年 4090的燈效








  • 測試結果

GPU-Z顯示的顯卡信息,其中雙BIOS檔位在P檔,顯示的GPU頻率爲2595Mhz


室內溫度17°,顯示的待機溫度爲44°左右,而待機功耗只有20W的樣子


烤機10分鐘之後顯示核心溫度69.8°,熱點溫度78.8°,顯存溫度72°,而風扇轉速爲50%的1500轉左右,顯卡功耗則已經在475W左右


顯卡的GPGPU benchmark


Blender 3.6的測試成績爲13403.49


V-RAY 的 RTX測試成績5877,CUDA測試成績4254


OCTANE BENCH 測試成績1332

以下是3DMARK測試:

3DMARK SPEEDWAY 測試成績10094


3D MARK PORT ROYAL 光線追蹤測試成績 26060


3D MARK TIME SPY EXTREME 測試成績 17820


3D MARK TIME SPY 測試成績 33923


3D MARK FIRE STRIKE ULTRA 測試成績 25268


3D MARK FIRE STRIKE EXTREME 測試成績 42051


3D MARK FIRE STRIKE 測試成績 56586


DIRECT X 光線追蹤功能測試平均幀率138.62FPS


以下是遊戲測試:

高端技術縫合怪遊戲2077,4090則完全可以4K分辨率全開最高特效


最終2077在4K分辨率的光線追蹤:超速的開啓光線重構特效下測試平均FPS113.88


微軟的賽車遊戲地平線5,同樣開啓DLSS與幀生成技術


地平線5測試4K分辨率下的極端特效平均FPS 211


荒野大鏢客2在4K分辨率下開啓最高特效的自動DLSS測試平均FPS 175


戰爭機器5 在4K分辨率超高特效下測試平均FPS 133


古墓麗影·暗影在4K分辨率下開啓超高光線追蹤和DLSS下測試平均FPS 153


消逝的光芒2在4K分辨率的高質量光線追蹤特效和性能模式DLSS下測試平均FPS196


原子之心在4K分辨率的最高特效下測試平均FPS 151


瘟疫傳說·安魂曲在4K分辨率的最高特效下測試平均FPS132


最後的生還者在4K分辨率的最高特效下測試平均83FPS

以上就是此次影馳的20週年 GEFORCE RTX 4090 顯卡的開箱、拆解和測試的全部內容了,文中表述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有問題可相互交流,感謝您的閱覽

全文完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