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流:K68PRO 299;K20 129;套裝(K68PRO+K20 399)
最近發的98配列鍵盤比較多,很多人也都是在評論區表達了自己對98配列鍵盤的需求以及擔憂,需求自然不用多說,衝着右側的數字區去的,在目前大多數都是小配列的鍵盤市場中,一個優秀的98配列鍵盤自然不用擔心銷量。
但隨之而來的,就是這些盒友的擔憂了,沒錯,就是大小:相較於75%、80%、65%這些不帶數字區的鍵盤來說,98%整體的尺寸確實比較大了。那麼有沒有一種辦法能同時滿足這兩個呢?目前的最優解應該就是小配列鍵盤+一個pad區鍵盤,比較可惜的是目前市面上可以購買的pad鍵盤要麼貴,要麼需要一定動手能力,在功能上也要有所選擇。咳沒錯,我又找到一個可以解決這些問題的,就是珂芝的新套裝:K68PRO+K20。
開箱:
K68PRO以及K20的包裝方面,採用的都是類似K75的那一套包裝,但在具體的細節方面有所更改,比如鍵盤的具體手繪圖以及型號,當然大致還是差不多的,同樣也採用天地蓋的盒子。
配件:
- 拔軸拔鍵器*1;
- 防塵罩*1;
- 說明書*2;
- 數據線*2。
相較於K68P來說,K20的配件方面有所刪減,從上邊配件的數量也能看出來,K20只有說明書以及數據線,沒有防塵罩和拔鍵器,可能本來也就是當作套裝來賣的,所以閹割了一些。
鍵盤本體:
作爲主角,當然還是先講K68PRO:
配列方面,當然還是採用的類68%,或者直接說67鍵配列,和68配列不同的是右上角由按鍵替換成了模式切換旋鈕,看起來像個音量旋鈕,但實際上是控制模式切換的,這一點也算是K系列的經典設計語言了,但不同的是K75是撥杆,K68是旋鈕。
旋鈕採用的是單獨開模定製的一款,整體比較類似家電上的開關按鍵,外觀上整體做了電鍍處理,看上去更花哨,頂部是亮面的處理,比較容易沾染指紋,但好看是真的。
指示燈方面,做到了編輯鍵的旁邊,同時可以看到,編輯鍵僅保留了三個常用的,沒辦法,即使是把按鍵加到最多,也僅僅只能同時擁有4個編輯鍵,更別說K68PRO還刪掉了一個換成了旋鈕。
方向鍵照例是做了下沉處理,沒有像緊湊68一樣全貼合。
邊角處能看到,只有側邊的四個角做了大角度的圓角處理,正面反而沒有,如果在使用鍵盤的時候手腕剛好在這個位置,時間長了可能會有點難受。
後側面能看到在靠右側的部分有兩個Type-C口,也是珂芝的家族式設計了,除了常規的連接接口之外還有一個接口能起到擴展HUB的作用,不過相較於K75和Z98來說,K68的擴展HUB少了一個USB接口,如果想要連接接收器或者數據線的話可能會有點麻煩,需要額外加一個USB轉C的轉換器。
在後側面和兩個側面的位置,能看到是有一個額外的裝飾,從後側面的上方看過來式很像地包天的結構,但拆解過後發現只是裝飾品,沒有實際作用,該說不說,確實好看一點。
背面還是一大塊塑料背板,中間有一塊金屬銘牌,四周的防滑腳貼以及二段腳撐都還在,但能看到左上角部分有接收器收納倉,而並非和K75和Z98一樣做在側面,這點還是做的不太行的。
K20:
作爲珂芝的首款PAD區小鍵盤,各方面的配置做的還是很到位的,首先就是按鍵數量,K20採用的是19+1的配列,不僅包含了全部的PAD區,還加了一個FN、一個退格和一個旋鈕,可以說如果單純的要個計算器,K20也可以滿足你。
旋鈕方面,採用的是玫瑰金顏色的金屬旋鈕,正面有珂芝的名字,是有做透光處理的,打開燈光後能看到很亮的燈光,旁邊是指示燈位置,看了一下因爲結構問題,基本不漏光,這點還是很不錯的。
- 除了外觀,這個旋鈕所支持的功能還是值得額外說一說的,首先當然就是調節音量功能,這一點也算是彌補了K68和K75都沒有音量旋鈕的遺憾;
- 其次就是調整燈光的功能,常規的鍵盤只要是有FN和方向鍵的,我想都會調節燈光,但剛上手K20,調節燈光給我難住了,雖說是有FN,但根本不知道下邊要按哪個按鍵,後來還是看說明書才知道還能用旋鈕來調節,畢竟支持旋鈕調節燈光的鍵盤太少,一時之間也沒想起來;
- 最後應該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模擬鼠標滾輪,最常用的應該就是控制網頁的上下翻滾,要是說你玩FPS換槍用這個我覺得應該也沒啥問題,畢竟原本模擬的就是滾輪功能。
整體的外觀設計方面,基本就是K68PRO的翻模,除了鍵盤大小不一樣之外,其他基本是一樣的。
後側面能看到一個三模切換開關以及Type-C口,沒有繼承珂芝傳統的HUB有點遺憾。
底部也基本和K68的設計一樣,除了沒有二段腳撐之外。中間靠上的位置是接收器收納倉的位置,同樣是磁吸設計。
鍵帽:
鍵帽方面,K68PRO和K20採用的都是同一套,所以就不分開說了。
主題方面不用多說,這套鍵帽以及鍵盤的配色靈感都來自於《鬼滅之刃》中的彌豆子,所以配色也就是彌豆紫,鍵帽整體採用的都是PBT材質,高度方面是稍矮一點的MDA,如今使用的大多數也都是這一種的MDA鍵帽,如果你在之前用過高的那一套應該能理解我的意思。
工藝方面,採用的是雙色注塑,代工廠來自圈內知名度很高而且評價很好的高新達,挺多能叫上來名字的鍵帽有不少都來自他家。觸感方面偏滑,但比Z98之前的那套亮面比起來還是偏磨砂的,水口方面控制的很不錯,字符清晰度也很好。
軸體:
軸體方面,目前是和Z98的潮玩版一樣,軸體和配色捆綁,因此我這把彌豆紫配色的K68PRO和K20搭載的就是相逢軸了。
軸體外觀方面,也依舊是“相x軸”系列的經典設計預言,爲數不多的區別就在於軸芯以及底殼的配色了,能看到軸芯配色方面選擇的是深紫色,正好和鍵帽的顏色呼應上,同時可以看到採用的僅爲十字軸芯,而並沒有添加防塵壁,在軸芯穩定性方面還是要稍差一點的。
整體參數方面,基本就是相戀軸的換色版本,但細看還是有所不同的,首先的一點就是軸芯防塵壁的差別,上面已經講過了,其次就是相逢軸上並沒有導光柱,在RGB亮度方面會差一點,整體上基本就是相戀軸的閹割版本,但實際上看價格也不是不能接受。
拆解:
K68PRO和K20不同的是,K68PRO的腳貼有螺絲,K20沒有,拆除螺絲後沿着外殼將卡扣撬開即可完成拆解。
K68PRO 結構:
- 上蓋;
- 單面橫向開槽PC定位板;
- 單鍵開槽PCB;
- 2000mah電池;
- 底殼。
首先要講的依舊是K68PRO的,能看到模式切換旋鈕的小板是固定在上蓋的,而不是直接集成在PCB上,能有效避免因爲gas產生的形變而導致旋鈕移動。
定位板方面,採用的依舊是最常見且最熱門的PC材質定位板,同時可以看到採用的是在背面進行橫向開槽,對比全開來說,單面開槽的形變程度會稍微差一點,但如果經常插拔軸的話,會更方便一點,這也是目前基本沒有單鍵開槽的定位板的原因,這樣的話拔軸會很難。
衛星軸採用的是珂芝自家的鋼板衛星軸,素質很不錯,空格的空腔部分有填棉條,能抑制敲擊空格時產生的空腔音。
PCB方面,採用的是單鍵開槽的配置,但整體並不軟彈,或許是因爲底棉的緣故,也或許是因爲整體的空間不夠,所以雖然給了單鍵開槽,但整體對軟彈程度起到的作用很小,更多的還是對於手感以及聲音的提升。
同時可以看到,PCB採用的是軸座熱插拔,支持三腳/五腳的機械軸體熱插拔,軸座品牌爲九紫,整體的燈位爲下燈位。
電池方面採用的是2000mah的電池,這個電池說實在真不夠大,雖然鍵盤是60%配列,但還是偏小了,如果能用上K75同款的3750mah電池會更好。
K20 結構:
- 上蓋;
- PC定位板;
- PCB;
- 1000mah電池;
- 底殼。
和K68PRO不同的是,K20採用的是TOP結構,如何辨認也很簡單,看定位板的邊緣即可,如果是GASKET結構,邊緣處會有一點延伸用來套墊片,而K20的邊緣沒有,反而是在四個角處看到螺絲孔,而恰好定位板固定在上蓋就稱爲TOP結構。
對於TOP結構來說,整體結構非常“剛”性,不需要通過開槽來提升下沉空間,也就沒有所謂的軟彈手感,所以在TOP鍵盤中,很難見到PC定位板和開槽的定位板或PCB,但很顯然K20算是一個另類,採用的是PC定位板,雖然沒開槽,但整體手感也比採用鋼定的TOP鍵盤稍軟。
同樣是採用軸座熱插拔,軸座品牌爲九紫,和K68PRO一樣採用的是下燈位。
衛星軸方面還是珂芝的鋼板衛星軸,素質很不錯。
電池採用的是1000mah電池,對於pad來說不需要這麼大的電池,但如果給的多當然更好,給了1000只能說確實對得起價格,更何況挺多人應該都會用藍牙模式,整體的功耗應該不會很高,當然,即使是耗電更快的2.4G,在我用這幾天下來,也沒到沒電的情況。
填充:
- PORON夾心棉;
- IXPE底棉;
- PET聲優墊(K68PRO);
- 海綿墊軸座棉;
- 硅膠底棉(K68PRO)。
填充方面,K68PRO採用的依舊是珂芝以及RK都經常用的那一套,只要不是單獨看海綿墊的話,整體的填充方面都還是不錯的。需要注意的是,K20所搭載的僅有PORON夾心棉、IXPE軸下墊以及海綿墊,沒有PET聲優墊以及硅膠底棉,整體的聲音方面有所差別。
延遲:
K68PRO:
- 有線:
- 2.4G:
K20:
- 有線:
- 2.4G:
- 藍牙:
總結:
目前可能有很大一部分盒友都在98和75(68)配列中猶豫,不爲別的,光是數字區就足夠挑選好久的,在桌面空間不富裕的情況下,可以優先考慮小配列,後續如果對數字區PAD有強需的話,再購買一個單獨的PAD鍵盤,當然要是從一開始就明確自己對數字區PAD的強需的話,還是要優先挑選98%配列的鍵盤。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