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流:首發前200 299後200 329起 三模399
最近一段時間各家的鋁坨坨鍵盤大把大把的出,本來可能組一套需要四位數的鍵盤現在500左右就能組好,所以對鍵盤稍微有一些要求的用戶都會選擇買一個鋁坨坨套件來進行客製化。但要是說和量產有啥差別,其實差別並不算很大,無非就是在各種地方都能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進行配置,這也是很大一部分人願意購買客製化套件的原因。
同時各家的量產牌子也都開始做套件,包括老牌外設廠商首席玩家,在此之前出過一款顏值方面很不錯的LV67,顏值方面很不錯,但小配列終究還是滿足不了大部分人的日常使用需求,因此他家又出了一款75%配列的套件,也就是Ariya75。
開箱:
外包裝上能看到Ariya75的實拍圖,不同的是這張圖裏呈現的是成品,實際上我看了一下是隻有套件版本的選項。
配件:
- 拔軸拔鍵器二合一*1;
- 數據線*1;
- 組裝需要用到的螺絲*n;
- 底棉兩件套*1;
- 旋鈕*1.
組完鍵盤纔想起來配件沒拍,就剩倆了
配件方面中規中矩,沒有附贈很多但夠用。
鍵盤本體:
前邊也說過,Ariya75採用的是75%配列,在實用性上會比65%會高一些。實際編輯鍵方面,Ariya75採用的是1+3顆編輯鍵,即旋鈕左邊一個,下方3個的配置,這也是目前大多數75%配列所採用的配置。
旋鈕方面,標配的是一顆黃銅色的D口旋鈕,側面有大面積的防滑紋理,即使一顆手指轉動也能很好的轉動,美中不足的是旋鈕是固定在PCB上而不是單獨做了個小板。
方向鍵不出所料的還是做了下沉和分離處理,包括上面一點的編輯鍵部分。能看到在編輯鍵和方向鍵的中間,有一個首席玩家的LOGO,但受限於位置太小,只有1ST PLAYER的前半部分,但至少外觀上很有辨識度。
上蓋邊框有一圈明顯倒角,紅色版本這裏會有二次氧化處理,紅金配色會比我這個更好看,不過價格也不可避免的提高了許多,都快比得上三模的價格了。
側邊本來應該是有可透光的燈帶,我這個由於樣品原因是黃銅色的金屬條,這裏沒辦法展示了。這裏提一句基本側邊是燈帶或者有橫條裝飾的,基本底殼都是使用的型材,在價格上會很有優勢,同時也能在工期上減少很多時間。
背面這裏是已經組好了的狀態,默認情況下不清楚是已經裝好還是沒裝,可能是因爲我樣品的原因沒有安裝。整體的背面還是比較好看的,銘牌佔據一大塊地方不至於顯得光禿禿的一片。不過由於鍵盤採用的是CNC工藝,腳撐方面沒辦法像量產鍵盤一樣做雙段的,但好在整體的角度還算不錯,以及背面還有幾個橡膠防滑腳貼。
鍵帽:
鍵帽方面因爲這個綠還是青色非常淡,我找了很久才找到一個還算不錯的鍵帽,來自丘天の外設友情贊助的奶綠熊貓鍵帽*1套,選擇它就是爲了配Ariya75這套淡到極致的綠色。
簡單過一下鍵帽的參數,鍵帽高度來自於一款最近很火的高度——MOA,整體上我個人感覺是基於MDA和XDA混合出來的高度,同時有MDA的圓潤球帽以及XDA平胸的特性,優點就是拍照拍出來很好看,同時手感上也繼承了MDA的圓潤以及貼合手指;材質則爲PBT,工藝方面使用的是熱昇華,部分鍵位採用的是五面熱昇華,整體印刷的清晰度很不錯。
下面就來看看我拍的一些圖:
軸體:
軸體方面考慮了一下之前低價薅的公主軸,但找了一圈我現在有的一些軸後發現,好像環諾的禮物軸也不錯,所以這次的Ariya75就用環諾的禮物軸來搭配。
這款軸體之前也有過測評,整體表現還是不錯的,如果覺得顏值稍差,可以考慮禮物軸的乳色殼版本,但也僅限於兩者對比才會有這樣的評價,單拿出來都是很能打的。
參數方面:
- 軸芯材質:改性POM
- 上蓋材質:POK
- 底殼材質:改性玻纖尼龍
- 軸體行程:2.0觸發/3.6觸底(單位:mm)
- 觸發壓力:45gf
- 彈簧長度:22mm單段加長
整體的實際表現很不錯,作爲一塊多的軸也是很能打,無論是日常用還是當一款HIFI軸來使用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拆解:
這鍵盤好在給我發過來的是零件而不是成品,不用自己拆就可以看內部結構了,爲了防止你們到手跟我一樣需要自己裝,在文章結尾會有組裝教程可以參考一下。
結構:
- 鋁合金上蓋;
- FR4橫向開槽定位板;
- 單鍵開槽PCB;
- 4000mah電池(三模版本);
- 兩側燈條(或金屬條);
- 鋁合金底殼。
定位板採用的是目前熱門的鋁坨坨套件都在用的FR4玻纖定位板,對比目前量產的PC定位板來說整體的聲音方面更脆,手感方面觸底更清楚,但透光性方面沒PC好。開槽方面選的是橫向開槽,並且對每個開槽部分(包括軸位)都進行了鍍層,按照顏色來看可能是鍍銅處理,能加強整體的耐用性。
衛星軸方面採用的首席玩家自家的衛星軸,模具不清楚誰家的,水平還不錯,沒太大雜音
PCB方面採用的是五腳的軸座熱插拔,支持三腳/五腳的機械軸體熱插拔,軸座品牌爲海木,對比目前的一線品牌的軸座來說還有些差距,但正常使用也是夠用的。開槽方面,採用的是目前主流的單鍵開槽配置,只對主鍵位區進行了開槽,F區以及右側的編輯鍵沒有開槽。燈位方面整體爲下燈位。
電池方面,三模版本的爲4000mah,我手中的版本爲單模,所以沒電池。
填充:
- PORON夾心棉;
- IXPE軸下墊;
- PET聲優墊;
- PET聲優墊;
- PORON底棉。
對你沒看錯,有兩層PET墊,但不同的是,PCB是夾在兩個PET墊中間的,底下的PET墊在我看來是充當了美紋紙的作用,能讓觸底聲音更集中,但聽久了會感覺啥軸上來都是一個聲音。整體填充方面,還算不錯的。
要注意的是,底棉以及pet墊是有單獨的包裝放在盒子裏的,不要當作贈品給他扔了。
延遲測試:
因爲我手中的是單模版本,所以只能測單模的延遲了:
有線模式延遲約爲:7~8ms,作爲一個鋁坨坨鍵盤來說這個延遲很不錯
組裝教程:
到手後先將內膽拿出,將軸上好再進行後續的組裝,因爲考慮到GASKET會下沉,爲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最好還是先將這一步做好。將軸體上好後檢查一下定位板正面和PCB背面有沒有螺絲沒有擰緊,擰好後可以開始下一步。
將背面的銘牌放好位置,再把底殼翻過來擰好螺絲,確認好沒有晃動開始下一步。
將PCB背面的排線拆下,將其放入底殼預留好的槽位中固定好,將附贈的螺絲拿出來,擰緊後將底棉以及聲優墊放好,再將排線連回PCB,底棉中間有空隙,別防反了。
到這一步過後可以插線確認下軸體觸發情況,如果有不觸發的可以看看是什麼情況。
隨後將上蓋和底殼合上,將螺絲拿出來放到對應的位置,擰好螺絲後檢查一下,注意別用力過猛導致滑絲。
注意這一步需要6根長螺絲,不要用錯螺絲了(需要六角螺絲刀)
最後將旋鈕放上,以及鍵帽安裝好就解決了。
整體的組裝難度還是偏小的,不像某些客製化套件連衛星軸都需要自己裝,只需要簡單的卡住、擰螺絲就行,作爲練手還是不錯的。
總結:
作爲目前入門級別的鋁坨坨套件,整體的表現以及外觀顏值方面在當前價位還算不錯,但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紅色以及三模版本,在低價鋁坨坨中可以稱爲獨一擋的存在。在內膽同質化嚴重的現在,外觀方面拉開了很大差距,不過個人認爲沒能繼承LV67的外觀比較遺憾。
最後說一下各版本的配置以及價格:
單模:
藍色 紫色 青色(文中版本) 黑灰色:前200 299 後200 329
紅色(陽極氧化高光):379
三模:
紫色:399(4000mah電池)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