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在南方過冬

#秋冬好物推薦# 

衆所周知,過冬這件事,在南方和北方有巨大的鴻溝。作爲廣大苦逼的南方羣衆的一員,特別羨慕北方的集中供暖。媳婦的閨蜜嫁的是遼寧的兄弟,過年的時候和她老公一起回北方,冬天在家穿短袖、喫雪糕,羨煞我們。

作爲中部偏南部省市,冬天溼冷的魔法攻擊讓衆多南方的xdm苦不堪言,除了被窩就是寒風,每天起牀靠意志力,在家裏也得把自己裹成糉子,行動極爲不便。雖然兩個人可以一起抱團取暖,加上現在家裏多了個小火爐,但沒點設備還真不好過冬。常規的空調、暖氣片、電暖氣這些就不說了,簡單分享一點自己過冬的裝備。

一、居家篇

1.護膝

和你們年輕人比不了咯,我原來在大學的時候在校隊打(排)球,膝蓋用的比較多,雖然不像其他隊友有半月板的毛病,但也算是有點問題,一蹲下膝蓋就會咔咔響,而且關節部位更容易受涼。

冬天的時候,在家基本上就是裏面一套秋衣,外面一套厚的居家服,有時候坐着玩遊戲的時候,就會感覺有冷氣從腳脖子往裏走,膝蓋就特別容易覺得冷,這個時候一套保暖護膝就派上了用場,特別適合坐着不怎麼動的時候。不過買太厚了容易行動不便,所以出去基本上不戴。

2.長筒毛巾襪

接上篇,關節比較怕冷,一個是膝蓋,再一個就是腳踝。我屬於比較怕冷的,從上大學的時候就喜歡把自己捂的很嚴實。尤其是腳部,我又是汗腳,冬天腳上出汗了以後特別容易涼。試了很多種襪子,某一次在逛超市的時候,發現了長筒毛巾底的襪子,比較厚,穿着很暖和。

可能你們會笑話我老年人,不過我確實過了要風度不要溫度的年紀啦,養生爲上,大冬天暖和才重要。

3.身體乳

主要是因爲冬天比較乾燥,我又屬於幹皮,一脫秋褲家裏下雪的那種。原來不知道有這玩意的時候賊難受,年輕的時候喜歡運動,冬天也是天天洗澡,導致皮膚乾燥,而且幹癢難受,不知道有沒有hxd有相同的感受。

自從被媳婦安利了身體乳之後,像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洗完澡一擦,也不癢了,下雪的情況也好了很多,建議和我一樣冬天皮膚乾燥的xdm試試,這裏點名歐舒丹,確實很好用,就是得抹均勻。

可能有的兄弟覺得很娘,反正我是過了那個年紀,娘不娘看你怎麼定義,反正舒服是自己的。

4.高能耗設備

我家裏的設備是20年年底結婚的時候買的,家裏書房沒有裝空調,空間又比較小。冬天躲在小房間裏,門窗一關,窗戶一拉(減少窗戶散熱),雙人成行一開,一會兒就暖和了。真懷念之前冬天倆人一起窩在小房間一起打遊戲的日子。

二、外出篇

1.冬靴

在家裏的大概就說這麼多。

接之前襪子說,腳踝容易受涼,受涼了就容易受傷。之前很長一段時間就是一年四季穿運動鞋,春夏秋三季都還好,冬天實在是有點扛不住,就算穿了一雙厚襪子也有點冷。直到大學有一年,從外面玩完晚上打的回學校,路上車裏收音機有一檔節目,一個老哥介紹自己冬天穿靴子禦寒的經驗,就記着了。

然後自己去買了幾款,買過作戰訓練靴,很抗風,但是太長了,走路不太方便,而且我小腿比較粗,綁着有點難受。後來就換的高幫的馬丁靴,買加絨的穿着也很暖和。

2.加絨保暖褲

不知道大家冬天出門的時候都是怎麼穿的。我一般是三層衣服(秋衣、毛衣、外套)+兩層褲子(秋褲、外褲)。很長一段時期,上半身基本上都不冷,腿基本上都穿不暖和,導致經常性手冷,我一直還以爲我就是寒性體質,穿不暖和。

直到有一年冬天,武漢破天荒的連下幾天雪,實在是冷的受不了,媳婦就給我安利了加絨保暖褲,好傢伙褲子超級厚,摸起來像是三層秋褲套在一起,但是穿上又還比較貼身。穿了以後再也沒手冷過,“寒性特質”的梗還被媳婦嘲笑了好長時間。

3.中長款羽絨服

最後說一說羽絨服。這個因人而異,有人喜歡穿短款的,有人喜歡中長款的,我兩種都穿過,相較而言中長款的羽絨服比較暖和。買羽絨服要着重看一下填充物和充絨量,填充物好像鵝絨和鴨絨的都可以,充絨量是越多越好,不過好像上限是90%。不過冬衣都比較貴,最近有活動可以提前看看。

三、結語

冬天嘛,好看固然重要,不過凍生病了還是自己的,尤其是像我年紀逐漸大了才發現,暖和纔是王道,希望大家還是要加強保暖,暖和過冬!

不過南方的冬天還沒來,大家好好準備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