攢移動固態硬盤的春天已至,要大容量、高速、移動存儲的別錯過

省流助手:硬盤盒天貓199元,硬盤京東325元。


一、 前言


最近一段時間,固態硬盤的價格持續走低,低到一個非常誘人的程度,很多之前想要入手一些移動存儲設備的小夥伴都忍不住了,紛紛想要自己攢一個移動固態硬盤。

蘑菇周圍朋友就有好幾個已經攢了的,當然,這也可能和蘑菇的專業、行業有關係,他們都經常需要揹着電腦出差,然後在工廠一直待到設備穩定運行,很多自己常用的軟件、數據之類的需要移動存儲,平時都是各種移動存儲設備搭配使用。

自己攢移動固態硬盤也非常的簡單,買一塊容量合適的M2固態硬盤,選擇一個兼容的M2硬盤盒,就OK了。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經常需要讀取、寫入大容量的文件的話,記得選擇一個緩外速度快的固態硬盤。


二、自己攢移動固態硬盤的春天已至 開箱


▼朋友看我平時挺閒的,給我找了個事情做,寄了個固態和M2硬盤盒給我。

▼固態是光威的弈系列,容量1TB。

▼固態硬盤的外觀還挺漂亮的,標籤和PCB都是白色的。

▼M2硬盤盒是優越者的一款,支持NVMe協議的M2固態。

▼硬盤盒的配件非常豐富,配件中看到了好多導熱墊。


三、自己攢移動固態硬盤的春天已至 外觀


▼硬盤盒全黑的,底部的主體部分是金屬材質的。

▼頂部有一個Type-C的接口,旁邊是狀態指示燈。

▼移動硬盤盒的散熱做的不錯,側面有多個開孔。

▼金屬外殼上還有豎裝的散熱鰭片,可以增大和空氣的接觸面積,提高散熱效率。

▼尾部是一個卡扣,推一下就能打開硬盤盒的外殼。

▼硬盤盒內部有一個M2插槽,藍色的PCB,最大支持2280規格的M2固態硬盤。


四、自己攢移動固態硬盤的春天已至 組裝


▼光威的這塊弈系列的固態硬盤正好是2280規格的,可以輕鬆安裝。

▼這裏準備把M2固態硬盤裝進去。

▼M2固態硬盤斜着插到接口的底部,一定要插到底。

▼接着使用尾部的橡膠固定卡扣,把固態硬盤固定好。

▼最後來貼這個導熱墊,這個導熱墊貌似是石墨泡棉材質的。

▼準確找到固態硬盤上的主控和存儲芯片的位置,貼上這個導熱墊。

▼導熱墊設計的厚度剛剛好,可以順利的將硬盤盒的金屬外殼推上。另外,蘑菇在這個導熱墊的外面,還塗了一些導熱硅脂,塗在了中間位置,推進去之後差不多剛剛好能填補一些空隙,還不會溢出來。


五、自己攢移動固態硬盤的春天已至 測試


▼簡單看下容量,固態硬盤標稱容量1TB,實際可用在953GB左右。

▼簡單看下固態硬盤的參數,通電次數5次,通電時間1小時,全新的無疑。讀取和寫入是跑完測試之後想起來了,然後又截的圖。

▼簡單跑個AS SSD的讀寫測試,順序讀取速度953MB/s、寫入速度922MB/s。

▼跑個DiskMark測試,順序讀取速度1044MB/s、寫入1016MB/s,速度表現也非常不錯,超過了1000MB/s。

▼跑個完整測試,4K讀取速度38MB/s、寫入57MB/s,這個4K性能還不錯,可以跑點軟件之類的,也沒啥問題。

▼最後是大容量的順序讀寫測試,先跑個100GB的讀取、寫入,速度表現都非常穩定,基本上都在980MB/s左右波動,很穩。

▼再跑個200GB的讀取和寫入,速度表現也非常不錯,穩穩的。

▼最後是散熱測試,簡單跑個讀寫測試,室溫22℃左右,固態硬盤的溫度穩定在41℃左右,跑測試的時候略微高一點點,在42℃左右。

▼跑完之後,溫度迅速又回落到41℃。


六、總結


最近一段時間,固態硬盤的價格又降了,一些4TB容量的M2固態硬盤,價格都穩定在三位數了,有需要的小夥伴可以多看看。

另外,選擇M2移動固態硬盤盒的時候,不僅要主要NVMe、SATA等協議,還需要注意最大容量限制,是否支持2TB、4TB之類的。

對了,M2移動固態硬盤盒還有一個散熱的問題,在安裝的時候儘量做好,導熱墊、導熱硅脂,能加就加點。導熱墊選擇合適厚度的,導熱硅脂選擇一些流動性較差的,儘量讓固態硬盤的熱量更快的傳遞給金屬外殼,保證穩定運行。

謝謝大家!

The End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