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更新,可撤回三小時以內的文件消息

騰訊客服表示,微信7.0.10及以上版本,也就是2019年12月26日以上的版本,均可在三小時內操作撤回的文件,超時則無法撤回。

三小時內撤回的文件,對方也會顯示撤回消息的提醒,但並不會顯示撤回文件的文件名,時間等具體的文件消息

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們日常聊天的消息依舊只支持兩分鐘以內撤回,超出時間則無法撤回。

那這種撤回效果是如何實現的呢?

以MobleA給MobileB發送消息與消息撤回爲例:

A.MobileA發送消息時,會在自己的微信客戶端上生成全球唯一的UniqueMsgID,並將該UniqueMsgID附帶在即將發送的消息體中。

B.MobileB收到消息時,將消息體存儲起來,並展示該消息。

C.MoblieA撤回消息時,MobleA知道自己已經發送的每一條消息體的UniqueMsgID,需要撤回哪一條,則將那一條消息的UniqueMsgID附帶在撤回命令中。

D.MoblieB收到撤回命令時,根據撤回命令中的UniqueMsgID,在自己的數據庫中,尋找對應的消息體,然後予以撤回效果展示。

那麼撤回時間爲何是2分鐘?不能更多或更少嗎?

對此,微信產品團隊進行大數據分析後認爲,從信息接收者的角度,2分鐘是從接收到閱讀一條信息的平均時長。而撤回時間在2分鐘內,會最大程度保持上下文完整,給人一種穩重的用戶體驗。

若短於2分鐘,則發佈信息者本身可能都來不及意識到信息失誤,就已經錯過撤回的機會了;

若長於2分鐘,則信息被接受者閱讀的概率大大提升,發送者也就沒有再撤回的必要了。此外,撤回長時間以前發送的信息也會破壞上下文連貫性,嚴重影響對話體驗和效果。


針對聊天信息的撤回時間,有時誤發錯羣的確讓人尷尬,但將撤回時間延長也並不是一件好事,作爲一款用戶極廣的國民社交軟件,微信上的聊天信息已經具備了法律上的效用,甚至可做爲證據使用,如果盲目延長撤回時間,則會大大增加民衆受到網絡詐騙的風險。

相比設定時間限制,爲何不在撤回功能中提示對方已閱呢?

因爲在對方已閱的情況下撤回,只會讓撤回更加尷尬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