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接近人道精神的,是博愛。而我們是可以博愛的,因爲我們總是用目光顯露出慷慨。]
《藍白紅三部曲之紅》
瓦倫汀是法國一名美麗動人的模特,她有一位男友,叫做米歇爾,但米歇爾長居英國,二人分居兩地,米歇爾對瓦倫汀的不信任正在慢慢增加。
有一天深夜,瓦倫汀拍攝完了口香糖的代言廣告後驅車回家,路上不小心撞到了一隻懷孕的狗,她看着狗脖子上的項圈,帶着它回到它主人家中,它的主人是一個怪異的退休法官,他的言語中充滿了對狗的漠不關心。
瓦倫汀很氣憤,但她還是立即將狗狗帶去獸醫院,然後,瓦倫汀收養了這隻可憐的狗狗。
有一天瓦倫汀帶着狗狗逛街,她給狗狗解開了繩子,狗狗立刻朝着不知名的地方飛奔,她不停地在後面追趕,她們一起來到了老法官的家,狗狗蹲在門外,而老法官展現出來的對生死漠不關心的想法讓瓦倫汀不免擔憂。
她推開老法官故意沒鎖的房門,走進去,赫然發現老法官正在私下竊聽他人隱私,掌握着鄰居不可告人的祕密:丈夫揹着妻子、孩子和男性情人幽會、年輕的情侶(奧古斯特與女友)正在電話中互訴衷腸、老人藉口沒有食物,想讓女兒回家看看她,卻被女兒責備。
瓦倫汀對老法官的違法行爲非常氣憤,她決定去檢舉他,但當她走到被竊聽的男人家中時,她猶豫了,這個男人有美滿的家庭,仁慈的妻子和可愛的女兒,瓦倫汀不忍心就這樣走進去然後大搖大擺的拆散她們一家。
瓦倫汀回到老法官家中,她的善良第一次受到挑戰,她也明白了老法官爲什麼對此漠不關心,他看的太多、聽的太多了。不僅如此,老法官還猜出了瓦倫汀的家庭組成。
不見蹤影的父親,出軌的母親,吸毒的弟弟,她是自小就擁有創傷的人,但她確信自己不會變成老法官一樣的人。
"那麼這麼做,又是爲誰?"
雖然對於老法官的反詰無言以對,但她堅信人性的美好。
她並非不瞭解世人的的殘酷自私,恰恰相反,她是已經經從陰暗角落中脫離的人,她看見了一切,卻始終相信人的博愛,她寧可天真的相信幻覺美好,寧可執着的在博愛中裂成碎片。
這樣的瓦倫汀讓老法官爲之震撼,像瓦倫汀這樣的人,他從未見過。
瓦倫汀回到家中,她已經很累了,卻還要被電話中的男友步步逼問,男友認爲瓦倫汀已經在法國有了新歡,他開始挖苦瓦倫汀,這讓瓦倫汀煩不勝煩。
第二天,瓦倫汀在報紙上看見了驚人的消息,那位老法官因爲竊聽鄰居而被起訴,她急忙去到老法官家中,極力解釋並不是自己檢舉了他,但老法官笑了笑,他說是他自己舉報了自己。
他們進到屋子裏,當初那隻狗狗已經平安的生下了七隻小狗,老法官在聽完了瓦倫汀的所思所想後,決定放棄竊聽的行徑,他常用的墨水筆也不出水了,於是他用鉛筆寫信給鄰居和警方。老法官也很想知道女主角看到事發的報導會作何反應。
在他們交談期間,老法官的窗戶被一塊石頭砸破,老法官說,這是第六塊打破他玻璃的石頭了,他讓瓦倫汀幫他放在鋼琴上。
除此之外,老法官對瓦倫汀說:
“我很久沒有夢到開心的事情了,但是昨天夢到了四五十歲的你,正在對身邊一個親近的人微笑,笑得很美。”
瓦倫汀在準備前往英國看望男友前,有一場時裝秀,她邀請老法官前來觀看,老法官如約而至,待賓客全部散場後,他們坐在椅子上暢談。
此時的瓦倫汀已經猜想到了老法官的過去,而老法官也不再隱瞞,向瓦倫汀和盤托出。
而此時,我們要轉換一下鏡頭
在電影中,有一個不斷出現的青年,他也是被老法官竊聽的對象之一,他叫奧古斯塔,是一名新晉律師,他因爲在路上掉下了自己的書從而記住了考題的範圍而成功通過考試,他有一位比他大兩歲的學姐作爲女朋友,在他滿頭苦讀時,學姐一直陪伴着他,但等他通過考試後,不知爲何,學姐突然不再接聽電話了。
奧古斯塔急躁萬分,他半夜翻牆來到學姐的窗戶外面,卻意外發現學姐正在跟一個老男人做愛,他心如刀絞的離開了,他跟蹤過他們,也想過自我了斷和了斷他們。
奧古斯塔和老法官的經歷是完全一致的,老法官在青年時期被戀人背叛後,一直懼怕接受女性,一直未婚,孑然一身,這平添的幾分命運的超然感,讓老法官的形象顯得悲壯無比。
瓦倫汀和老法官一起走出會場,她把自己的船票拿給老法官看,而老法官在看後只是輕輕一笑,他們隔着玻璃貼合了手掌,而瓦倫汀也目送老法官開着車遠去。
也許是命運使然,奧古斯塔和瓦倫汀登上了同一艘輪船。
隔天早晨,老法官在報紙上看見了瓦倫汀所搭乘的輪船沉沒的消息,他立即趕回房間,打開電視,電視上正在播放輪船失事的現場。
輪船整個傾倒在海上,現場已經打撈起了數百具屍體,還有一千名乘客不見蹤影,被確認獲救的只有七個人。
瓦倫汀和奧古斯塔赫然出現在屏幕上,老法官不由得放鬆一笑,而瓦倫汀的臉彷彿跟她在電影開頭時所拍攝的海報進行了完美的重合。
而電影也戛然而止。
[END]
接下來是我的看法
首先是最重要的東西,船難有七名獲救者,除了瓦倫汀和奧古斯塔外,其餘有四人分別是《藍》、《白》的四位角色。
《藍》中的茱莉和奧利弗
《白》中的卡洛和多明妮
獲救者加起來也只有6人,那麼最後一人是誰呢?
接下來是我個人獨斷專行的猜想,我認爲正是這三部曲的導演,基耶斯洛夫斯基。
至於爲什麼,我想將這一點放到最後。
有瑕疵的博愛
自由之藍、平等之白、博愛之紅,這是法國國旗三色的含義,這也是三部電影想要凸顯的主題,藍色的自由和白色的平等已經在之前講過,那麼我們先來聊聊這最後的博愛的紅色。
《紅》的故事最不貼近生活,卻反映了人最真實的感情。
愛的含義在每個地方和每個人之間都不相同,但這部電影中的"博愛"想表達的愛是一種過程,與結果,與道德,與他人,與報償無關。結果不具有任何意義。承受、付出、寬恕。這裏的博愛是一種慈悲,對生命的慈悲。對生命的救贖。
電影中的瓦倫汀被親情和愛情所折磨,自幼的陰影讓瓦倫汀一直無所適從,不斷懷疑自己出軌的男友也讓瓦倫汀精神疲憊,她的博愛和善良是爲了什麼?又或者說是爲了誰?
答案很簡單,正是爲了她自己,她救助狗狗,是出於對道德感的敬畏,她沒有揭發老法官,是出於對家庭的負罪感,她正是因爲沒有辦法再繼續承擔這些無形的壓力,才被迫爲之付出行動。瓦倫汀作爲主角在電影裏扮演的是愛的化身的角色,所以她富有憐憫心和正義感,對別人的遭遇感同身受。但這是有瑕疵的博愛。
雖然她的博愛有瑕疵,但她一直爲之付出行動,在聽完了老法官對於監聽等一系列事情的詭辯後,她沒有被其繞進去,反而是更加堅定的行使博愛,這也是爲什麼老法官被瓦倫汀所改變的原因,因爲他通過監聽他人的生活已經極大程度上扭轉了他的思想,他一直堅定的認爲人性本惡,可瓦倫汀不一樣,無論經歷過什麼樣的事情,她一直堅定着自己的思想沒有動搖。
這讓老法官羨慕無比,最終他自首,受到了應有的懲罰,在被懲罰過後,他看待世界和生命總是充滿微笑,他甚至還會溫柔的抱起曾經漠不關心的狗狗的幼崽,這是他被改變的證明。
命運
命運在這部電影裏是一個較爲隱晦的主題,最大的發展方向,體現在老法官和新法官之間,兩人的遭遇完全相同,兩人對於被愛情的背叛而展現出的行動也完全一致,新法官是否將會成爲老法官一樣的人呢?
我覺得不會,因爲那不符合這部電影的主旨,這部電影的主旨是博愛,也可以說是救贖,老法官因爲瓦倫汀而被救贖,體會到了久違的愛。
而新法官在被救下後,與瓦倫汀一起對視,彷彿象徵着未來並非會步老法官的後塵,人們正各自從不幸的陰影中走出,接近了心靈的自由。對於瓦倫汀和新法官來說,各自的生活都面臨着重新開始的可能。
老法官對於瓦倫汀是否有愛?
我認爲是有的,而且不只是友誼的愛,更是男女的愛,老法官曾經多次提及:
"要是早在三十年前就認識你,該有多好。"
老法官被愛情背叛,卻在遇見瓦倫汀後重拾對於愛的火苗,但兩人的年齡差距過於懸殊,瓦倫汀對於老法官的感受,更像是補齊了她對於父親這一方面的不足,他們之間相互的理解相當深沉,言談間又有些淡淡的哀傷。在最後在會場前離別的一刻,兩人的手掌隔着車窗相觸,達到了心靈的默契。
但也僅限於此。
最後我們來講講最開始拋出的話題
爲什麼獲獎的第七人是基耶斯洛夫斯基?
基耶斯洛夫斯基拍完了《紅》便宣告引退,沒過多久便因故去世。
《藍白紅三部曲》從自由、平等,再到博愛,從心碎,到尋找,到原諒,彷彿象徵着導演本身過往的一些經歷。
自由、平等、博愛,很多人說,這是電影的內核,但是我有小小的不同的看法。
我認爲,這三部電影是在追求這三種概念,沒部電影的最後,都並沒有達成他們想要表達的思維,而是在即將完成時戛然而止,用結局來發散思維,讓我們加以思考,這是導演想要表達的地方,結局可以壞,更可以好,這就是導演想表達的一切。
自由、平等與博愛,多麼抽象的概念,沒有人可以徹底達成的偉業,大家都在爲心靈的牢籠囚困、爲情感的不公而煩惱、爲得不到愛而憤怒,我們應該積極的嘗試去追尋這些人類應該去尋找的東西,這就彷彿是馬斯洛需求理論的最高點,自我實現。
這也就是我爲什麼說,最後獲救的一人是導演本身的原因,在一部部對生命充滿破碎和悖離感的描繪之後,基耶斯洛夫斯基終於表達了他對愛的肯定和盼望。愛人如愛己,很多情況下我們無能爲力,但我們總能用愛去改變些什麼,拯救別人,也拯救自己。
如果以這樣的方法去解讀,其實最後一人,既可以是導演,也可以是我們自己。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