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大家對做飯時放入哪種調料疑問很大,甚至不知道這些調料有什麼用。
瞭解每種調料的作用確實是做飯最基本的技能。
當然了,現在的調料都很香,隨便放點炒鞋帶都好喫
——————————————————
先說油類吧,炒菜必備的。
像橄欖油這種就不多說了,也不常用
1.植物油
像花生油、菜籽油、金龍魚這樣的調和油
作用很簡單,油的沸點更高,能達到更高的溫度,使菜更容易熟。
再者就是香味兒和色澤。
2.動物油
豬油、羊油
和植物油的作用一樣,區別就是味道不同,會有豬羊獨特的香味,我是比較喜歡羊油的,不常喫。
都說植物油比動物油健康,我也不能給出肯定的答覆,不過我本人確實植物油用得更多。
植物油動物油可以和混着喫,不是說一道菜混着,而是偶爾做一頓動物油炒的菜。
(“磚家”說只喫一種油容易長胖,咱也不知道真假)
3.香油
在我們家,香油的作用就是提味兒
香油就是芝麻油,特別特別香!一般餃子醋裏面滴幾滴,再者涼拌菜裏面滴,我個人不喜歡香油加熱後的味道。
我們這裏沒聽說用香油炒菜的,各地區可能不同
———————————————————
再說一個大家經常會搞混的東西
4.醬油:生抽、老抽
生抽和老抽是最常見的醬油類型
先說作用:
生抽:去腥、提鮮、用於醃製、涼拌
老抽:老抽本身含鹽量高,所以最常用的就是醃製,以及本身顏色深,紅燒肉可以用來上色,同樣有提鮮的作用
提鮮的意思:“有味兒”,我也不是很資深,這種味覺的感受描述不好,可以對比一下新鮮的羊肉湯和剩了兩天的羊肉湯
老抽的顏色特別深,如果不是做紅紗肉梅菜扣肉這種的話,不是很建議。除此之外,老抽的作用,生抽幾乎都可以做到。
注意下,他們都有一定的鹹度
5.味精
作用依舊是提鮮。這也是它的唯一作用,燉湯的時候可以放點,不要多。
味精純糧食產物
6.雞精
在味精的基礎上改進所得。
數據上來看,提鮮作用是味精的兩倍不過有一定雞肉的鮮香。
至於什麼時候用味精、雞精?
剛纔也說了,雞精本身有雞肉的鮮香,如果你是做魚、海鮮啥的,需要原有的風味,那就放味精,其餘的就雞精唄。
————————————————
寫到這裏香吐槽一下,絕大多數調料的作用都是提鮮,真的難以描述味道,當然前提是我本人並不是專業廚師,只是在分享經驗。算了,繼續寫下去吧,希望我的經驗對你有幫助。。。
7.蠔油
一般來說,作用是提鮮和上色
我在涼拌菜當中用的比較多,量可以放多一點。而且蠔油本身就是通過牡蠣熬製,燉湯的時候可以放,很鮮的。
8.十三香
提鮮這個詞都說爛了,直接告訴大傢什麼時候用吧
燉湯、滷菜、涼拌、炒菜的時候用,萬能的。
醃製的適合也能用。他本身的味道不會掩蓋食物的鮮香。我一般在燉湯的適合放,炒菜、涼拌不會放那麼多。
9.料酒
一般的魚肉以及各種肉類醃製的適合放,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去腥。
在給肉焯水的適合可以放,進一步去腥,不放心的話,炒菜的時候再放一次。
料酒在加熱的時候特別香,不是酒香,類似於果香
10.蔥薑蒜
作用太多了,但是在我看來最主要的就一個——熗鍋
油熱之後,加入蔥薑蒜和各種香料,把香味激發出來,炒出來的菜更香。
(熗鍋差不多的時候,你可以選擇把這些都夾出來,畢竟有些人不愛喫)
在我這裏屬於炒菜必備食材,只要炒菜,必定蔥薑蒜熗鍋。
當然了,她們三個本身還有其他作用,但無非是提鮮去腥啥的
11.白糖、冰糖
太鹹了可以加點白糖,很有用
提鮮,除此外,它本身就是甜味兒,有這方面需求的可以放點。
炒糖色是大家最常用的方式了,鍋熱下糖,頻繁的翻炒,會變換成紅褐色。一般紅燒肉常用。
12.醋
本身的酸味以及提鮮、去腥、減辣、增加香味
涼拌時常用。
新手們注意一下哦,並不是每道菜都要放醋的,醋的酸味兒真的很重!
13.八角大葉等香料
去腥提鮮,燉湯時常用,“很有味兒”
14.醬料
類似於黃豆醬啊、芝麻醬啊
這些就沒什麼可說的了,他們的用處很侷限,格局個人喜好放
15.澱粉
一般在炸東西的時候放,裹在石材外面,起到塑性保護的作用
暫時先說那麼多吧,越寫越頭疼,以後慢慢補充
其實也就那麼多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