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比》:一部有缺憾的溫和的科普教育片

一開始我很猶豫要不要就這部電影寫一個觀後感發佈在互聯網平臺,因爲我預感到這會引來很強的爭吵,而我真的很不願意面對任何爭吵和非理性,但是昨晚我在小黑盒社區閒逛的時候,看到一名盒友發佈了討論這部電影的帖子,下面的評論區有一些觀點我並不認同,因此提出了反駁意見。當時我的用詞也並不溫和,所以我本以爲會引來爭吵和對立,但我回復的兩名盒友都理智地回覆了我和我討論,我發現盒友真的在用理智討論很多事情,所以我決定寫一篇長評和大家討論。

劇透警告

《芭比》這部電影主要通過性別反轉進行了父權制,女性主義以及平權的科普。虛擬的芭比世界是一個父權制的社會,但是在這裏掌控世界的是女性,男性是純粹的花瓶和工具人,因此這是一個女性主導的父權制。而生活在這個虛擬芭比世界的一個芭比娃娃突然發現自己的皮膚開始老化,腦海中不斷冒出和死亡相關的觀點,因此前去求助“奇怪芭比”。奇怪芭比告訴她這是因爲現實世界和芭比世界的傳送門被打開,她必須前往現實世界尋找原因並關閉傳送門。於是她和自己的官配肯一起踏上了前往現實世界的旅程。

旅程中的芭比和肯

然而來到現實世界的肯感受到了男性主導父權制的魅力,開始意識到自己作爲男人擁有的特權,因此他拋下芭比自己回到了芭比世界向所有人宣傳男性主導的父權制,併成功地將芭比世界改造成了一個男人主導的父權制社會。芭比帶着和她產生連結的人類回到芭比世界的時候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她們決定要把芭比社會從父權制中改造回來。

開始變得典型男性化的肯

隨後她們通過一系列輕戲謔和諷刺的形式推翻了父權制並且創造了一個平權社會,男人和女人都不被對方主導,都尋找自己存在的意義,最後甚至落到了存在主義和人本主義上,完成了一個大團圓結局。

優點

這部電影得到讚譽的原因是因爲它史無前例地以商業片甚至是舞臺劇和輕喜劇的形式爲載體進行了父權制和女性主義的科普。我認爲這部電影最爲精妙的地方就在於它通過芭比社會向大家展示了女性主導的父權制是什麼樣子,並通過這一點將父權制和性別解綁,告訴大家父權制並不是男人的制度,他是某個羣體對另一個羣體的不正當的邊緣化,理解這一點對於理解父權制至關重要。

在電影中,早期芭比社會是一個女性主導的父權制,男人就是花瓶,工具人,肯就是芭比的官配,如果沒有芭比,肯就會失去價值。中期的芭比社會是男性主導的父權制,和現實世界比較像,女人是花瓶,是男人的工具,離開了男人就好像失去了價值。你會發現這兩個社會就是性別反了過來而已,壓迫和對個人意義的封閉都是一樣的。除此以外,電影還加入了兩個父權制的典型例子:一個是男性父權制下的艾倫,一個是美泰公司的小職員。男性父權制下其實只有肯獲得了權力,同爲男人的艾倫只是因爲審美和喜好不同就同樣被邊緣化。而美泰公司的小職員地位更加悽慘,每天坐在小隔間裏面。老闆記不住他的名字,把他當作純粹的工具人使用。現實社會也是如此,與其說現實中的父權制是男人主導,不如說是有權力的男人和一小撮女人主導。孩子受到傳統父母無端地訓斥,員工受到老闆的無理壓榨,這其實都是父權制的體現(但我要指出的是,這兩者和女性面臨的情況有一定的差別,這也是女性主義被單拿出來討論的原因,也是這部電影的缺憾,後文會展開說)。

因此,這種結構有很強的說服力,可以幫助觀衆通過類比來理解現實世界女性的處境。我也是男生,我完全理解,想要讓男性理解女性的困境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爲我們沒經歷過,我也是通過和女性大量的溝通並且閱讀了一些相關書籍之後才逐漸理解。但是這部電影通過把男性置於父權制弱勢地位的方法讓理解變得容易,我個人非常讚賞有說服力有邏輯的表達。

在結尾的時候,電影直接來到了一個平權大團圓結局,指向了女性主義最終的目標即平權(女性主義有很多流派,但是我個人包括這部電影的觀點都是女性主義的核心是對弱者和邊緣化羣體的關注從而達到平權)。通過推翻父權制(各種意義上的父權制)來解放每一個人,最終來到了人本主義和存在主義。我個人非常贊同存在主義是女性主義的核心的觀點。

總的來說,這部電影通過構建芭比虛擬社會的形式完成了父權制的誕生演變和推翻並且展示了最終的平權社會。框架上非常完整清楚,性別反轉設置精妙,有說服力,笑點滿滿,觀看輕鬆愉快,是難得的科普作品。

缺憾

不知道看到這裏或者看完電影的朋友有沒有一個疑問:爲什麼芭比世界的父權制被推翻的如此容易?爲什麼他們的平權看起來如此順暢,順暢到像是烏托邦?這其實就是本部電影的缺憾。作爲一個科普作品,它爲了展示父權制包括最終的平權社會,不得不刪繁就簡,只把最核心的點拿出來展示,就像一本教科書一樣。然而教科書上只有概念,沒有現實社會,平權人人都懂,可是到了現實這個問題卻無比複雜。《芭比》就像教科書,都是理想化的概念,沒有展開對現實的批判和討論,除了僅有的一段臺詞以外,沒有觸及女性主義在現實世界面臨的核心難題。因此我會感覺這部電影確實是很好的科普,但卻有些浮於空中,不接地氣。總體給我的感覺就像是一篇論文中的緒論,而不是我最想看到的結論。

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是什麼造就了現實世界和芭比世界的差異?爲什麼我在上文說女性面臨的父權制壓迫和男性面臨的不一樣呢?

其實答案很簡單,就一個字:性。

很多人會犯一個簡單的錯誤,像恩格斯一樣,覺得女性問題是一個階級問題的分支,認爲女性羣體也是無產階級,只要讓女性進入經濟生產,問題就可以解決。但這種想法其實是不對的。想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思考:爲什麼歷史上發展出來的文化幾乎無一例外都是女性面臨父權制壓迫而不是男性?按照《芭比》的意思,女性和男性和父權制面前幾乎是一樣的,怎麼就沒有一個男性受壓迫的女主導父權制社會呢?

讓我們來到歷史。觀察一下歷史我們會知道,人類在早期是有很多女主導的社會形式的,然而當人類進入農耕文明之後,就像約定好了一樣轉變爲了男主導。這其實很好理解,因爲在農耕文明下,部落定居於一個固定的地方,人類可以安全地獲得食物,女性不再需要和男人一樣去狩獵(放在狩獵時代,女性不去狩獵不去採集大家的食物就不足,她們的地位和男性一樣重要),那麼女性就可以專注於大自然賜予她的職責:繁衍,她們只需要在家裏待着一直一直生孩子。在這種情況下,毫無疑問,女性的工具屬性會變重,人類自然會把女性“性化”,“工具化”。

這種文化是屬於全人類的,影響之深可能是大家想不到的。思考一下,爲什麼“性感”這個詞在大語境下主要是說女人?爲什麼女人的美是曲線主要是腰臀比是乳房,男人的美就是和性無關的肌肉?爲什麼我們說到女人就覺得她是一個人的妻子,一個孩子的媽媽?爲什麼一個優秀女性必須要把家庭也照顧好然而男人不用?從歷史角度簡單地講,就是因爲大家在歷史上分工不同。女人在歷史上主要功能是生育,男人是勞動是戰鬥,這種美學就是這樣形成的。當然了,時代在變,男人可以沒有肌肉,女人可以有肌肉,這就是平權,但是這種文化力量的強大不是這一百年能改過來的,想要徹底改變,我想只有等到人造子宮把人類從生育裏徹底解放出來纔可以。

不過我要指出的是,這個思路僅僅是從唯物主義歷史的角度去進行的一個非常簡化的解釋,這個解釋並不完整,不可以完整地解釋女性面臨的問題的全部成因,具體可以參考波伏娃《第二性》第二章,但是因爲這個角度對唯物主義引導下的中國人最容易接受,所以我還是用這個來做主要說明。

現在讓我們回到《芭比》,問題的主要答案呼之欲出:《芭比》社會是一個沒有性生活的烏托邦社會。電影中芭比有一句臺詞:“我沒有virgina ,他(肯)也沒有penis。”實際上如果拋開性壓迫,女性面臨的父權制是很好解決的,性壓迫和與之產生的各種問題,纔是女性面臨的問題的核心。這種壓迫導致女人總是和性行爲,享樂(想象一下,假設有一天強姦犯和猥褻犯裏男女各半,那是真進步),妻子,母親這些概念綁定起來。由此,最最要命的問題出現了:性壓迫帶來的工具化。當一個人和很多外在概念綁定的時候,她的主體性自然會下降,她作爲一個概念的屬性會增強,她自己的超越性會下降,保守和封閉會增強。

當我們看一個女人的時候,她首先是一個女人,主要和性相關,其次纔是一個人,當我們看一個男人的時候,這個人就是一個人,沒有性別符號,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改造自然,就是完成自己的超越性,這就是爲什麼說女性是“第二性”。《芭比》根本沒有討論這個最核心最複雜最難解的問題,我覺得這真的是一種遺憾。甚至,我要批評它,因爲這會讓一些人覺得,平權很簡單啊,只要大家都按照自己的想法活就好啦,這有啥難的,我限制你的想法了嗎?這甚至有一點把女性主義偷換概念成存在主義的嫌疑了。我支持女性主義的核心是存在主義,但是女性主義裏面的那個存在主義是適合女性現狀的存在主義,不是男性的,混淆兩者,是非常糟糕的錯誤。

好女人的標準永遠和性還有男人連結,這和存在主義背道而馳

我想再講一個女性主義中的困難,一個同樣是《芭比》裏只說了一句臺詞卻實際上非常嚴重的困難,即女性羣體是會被父權制馴化而導致內部不統一的。這也是女性問題和無產階級問題的一個重要差異。對於一個無產者,他一窮二白,你壓榨他,他是有感覺的,他是明白的,“工賊”永遠只能佔少數,絕大部分人不會傻到馬雲說996是福報就信了。因此團結無產階級力量是清晰的,明確的。歷史也證明了這一點,無產階級革命從開始到基本完成只用了大概半個世紀,這其中女性的無產階級革命也差不多同步,咱們新中國成立就喊出了“婦女能頂半邊天”。但是,這種革命對於女性來講,只解決了最基本的經濟層面的問題,卻沒有解決也無法解決最核心的性壓迫的問題。而這最難解的一塊,正是被父權制馴化地最厲害的一塊。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女性內部,很多人是接受父權制的,是接受僅僅做一個賢妻良母的,是接受做一個花瓶的,你打開社交平臺,那些嫁了一個有錢人的花瓶是會受到很多人的追捧的,她們其實覺得這樣是幸福的,這種人的比例,遠高於無產階級中“工賊”的比例。

要指出,這是有歷史原因的,因爲小農經濟就是需要賢妻良母,就是培養不出來獨立女性,但問題就是生產力發達了,時代變了,時代拐點到來了,很多女性有條件追求獨立自主,但是仍然有很多人是沒有這個條件的,也有很多人是沒有這個意識的。你不能責怪任何人,她們的價值觀也是被社會馴化的,她們的環境不是她們能選的,她們確實沒這個能力,但是她們在客觀上真實地成爲了平權運動裏落後的部分和阻礙,這也是無法否定的。在波伏娃的《第二性》裏,她把這種現象稱作“靜止的幸福觀”,也就是滿足於不進步的狀態,波伏娃甚至直言這是一種“惡”,實在是比我要激進得多。這其中包括病態愛男的,包括拿到權力搖身一變成爲女性父權制得利者的,包括藉着這個東風輸出錯誤觀點純粹追求個人利益的(這裏我要說明,要分清激進派的女性主義者和趁機牟利的小人,因爲看起來她們都會更加諷刺,攻擊性強,尖銳,容易被人全部誤認爲是“挑起對立牟利”,因此我們要仔細分辨其中觀點,哪些是無稽之談,哪些是說的確實有道理只是罵的狠,這很重要)。這種女性內部的不統一,是女性主義面臨的另一個核心難題。

最後,說一點我想說的。我學習這些東西,一是想要讓更多人理解和明白這個時代,更多的原因是爲了我自己內心的安寧和穩定。女性問題的複雜實在是千頭萬緒,我這文章裏所說的那些甚至沒有提到任何一個現實生活中的案例,已經如此難解,更不要提去現實生活裏解決實際問題。本來,大家都可以選擇無視這些和自己生活無關的事情,傳統地區就按傳統來,先鋒地區就按先鋒來,然而互聯網的出現徹底擊碎了階層和羣體的壁壘,你只要上網,你根本逃不掉那些鋪天蓋地的討論,人和人之間都在說:“竟然還有這種事?”。生產力的發展導致平權時代必然慢慢到來,它可能還要繼續進行50年,100年,甚至200年,但是歷史的車輪已經開始轉動了,你不動就只能被甩下去。我們能做的,一是力所能及地尊重身邊人,二是學習相關的知識,用知識武裝自己,讓自己在面臨罵戰和對立的時候,心裏有一杆真理的秤,從而變得更加包容和穩定。我不是專業社會學和性別研究的從業者,如果文章中有知識上的謬誤,歡迎指出。#盒友日常#電影雜談#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