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寫在前面
依稀記得十年前組裝的第一臺電腦,顯卡雖然是“非N即A的唯二之選”,但那時的N卡從硬件性能到銷量、口碑幾乎是全方位碾壓A卡。
時至今日,雖然N卡在桌面顯卡市場的銷量依然遙遙領先於A卡,但兩者之間性能的較量勢均力敵,A卡甚至在設計、影音等領域已經有了反超的勢頭。
更重要的是,“大塊頭”英特爾的入場,改變了獨立顯卡市場“雙雄爭霸”的局勢。2020年,英特爾公佈了專爲獨立顯卡打造的“Xe架構”,隨後與GUNNIR藍戟合作,先後推出了藍戟A380、A750、A770等多張獨立顯卡,顯卡市場頓時熱鬧了起來。看這架勢不像小打小鬧,大有挑戰行業龍頭之勢,而且大家似乎都非常期待顯卡市場出現“三足鼎立”的局面。
618期間我入手了一塊藍戟Intel Arc A750 Photon 8G OC,而且是新配色——白色,暫且不說性能如何,簡約的造型把顏值黨拿捏的穩穩的。本文,就和小夥伴們分享這塊藍戟 A750顯卡的使用體驗。
二、關於GUNNIR藍戟
英特爾雖然設計了獨顯Xe架構,但在初期DG1 A380 英特爾並沒有公版顯卡,直接把這項任務授權給了年輕品牌GUNNIR藍戟,後來到了A750 A770 纔有了公版顯卡。
想必大多數小夥伴是第一次瞭解藍戟這個品牌,GUNNIR藍戟是英特爾入局GPU領域後在中國大陸的首家核心合作伙伴,和英特爾屬於戰略合作關係,類似NVIDIA和AIC、AMD和AIB的關係。
三、藍戟 A750核心技術解讀
先貼上一張藍戟Intel Arc A750 Photon 8G OC的參數圖。
(1)Intel Xe HPG 微架構
藍戟 A750的GPU基於Intel Xe HPG 微架構設計,相較於之前Iris Xe核顯的Xe LP架構的每瓦性能提升了約1.5倍,同時還加入了硬件光追單元,配合Intel獨有的XeSS超級採樣技術(類似N家的DLSS和A家的FSR) 幫助玩家流暢體驗光線追蹤所帶來的畫質增幅。
Render Slice是Xe-HPG架構一個重要的構建塊,最多可擴展到8個,大大增加了Xe HPG架構的靈活性。不同於以前的EU單元,Render Slice裏面的核心部分改爲了Xe core,每個Render Slice包含4個Xe core,加上4個專爲光線追蹤加速的單元,支持DXR和Vulkan光追以及一些針對DirectX 12 Ultimate圖形技術的硬件單元。
Xe媒體引擎讓藍戟 A750支持8K@60fps 12bit HDR硬解碼、支持8K 10bit HDR硬件編碼,還支持主流的H.264、H.265、VP9、AV1等硬件編解碼。
Xe顯示引擎負責影像輸出,最高支持輸出兩個8K@60Hz(HDR)或四個4K@120Hz(HDR),2K和1080p均能達到360Hz;同時它還支持Adaptive Sync、Speed Sync和Smooth Sync三種顯示同步技術。
(2)XeSS超級採樣技術
XeSS類似NIVDIA的DLSS技術,通過AI算法和硬件加速,以較低分辨率渲染所要求的性能水平提供超高清視覺效果,在保持畫質不會有太大損失的前提下,大幅提高遊戲幀率,進而提升遊戲的流暢性。
(3)Deep Link技術
Intel Deep Link技術爲英特爾CPU和GPU之間的協同工作,目前提供Stream Assist、超級編碼以及XMX引擎三個功能。
Stream Assist可以調用核顯來處理遊戲畫面的串流、虛擬綠屏以及自動捕抓遊戲精彩時刻等工作,讓獨立顯卡專注性能輸出,對遊戲直播主很友好。
超級編碼讓核顯與獨顯的媒體引擎一起處理視頻的編解碼工作。
XMX引擎則是把Iris Xe核顯和Arc系列獨立顯卡的運算能力集合起來,加快AI項目的處理速度。不過目前Deep Link技術還無法用在遊戲當中,並不能讓核顯來幫助提高一點遊戲幀數。
四、產品開箱
白色的藍戟 A750的包裝盒直接把設計感拉滿,不同角度的光線會反射不同的光影效果,同時品牌、型號以及主要賣點等標識與光影融爲一體,顯示清晰並且一點兒也不突兀。
藍戟 A750的尺寸300*128.5*50mm,3風扇設計,白色導風罩+銀色金屬背板,四四方方的造型,正面有一塊LOGO呼吸燈,外觀相比其他品牌的顯卡更簡約、更規整。
白色的藍戟 A750的外殼是塑料材質,細節做工相當精緻,它給我的感覺少了一分傳統顯卡的炫酷和狂野,多了一分優雅和時尚感。
藍戟 A750搭載雙8Pin電源接口,5根鍍鎳散熱管+高密度散熱鰭片,可提供高散熱效率,散熱效果可見一斑。
藍戟 A750配備3個DP 2.0+1個HDMI 2.0視頻輸出接口,基本可以滿足大多數用戶的使用需求。
最後給大家發一波上機圖,配上海景房機箱,效果嘎嘎棒。
五、3DMARK顯卡性能測試
先貼上一張測試主機的配置圖,這套硬件與藍戟 A750(驅動版本4502)還算般配。
值得一提的是,爲了更好的發揮顯卡性能,藍戟 A750對硬件配置有一定要求,建議使用600系以上主板和21H2及以上版本的Windows 11系統,同時,必須開啓Resizable Bar、Above 4G Decoding兩個選項,可以更好的發揮顯卡性能。
Time Spy是針對2K分辨率下 DirectX 12 遊戲的基準測試,最終得分12722,其中顯卡得分12841,CPU得分12722。
Time Spy測試還預估了幾款遊戲大作的幀數,
2K分辨率:《戰地5》幀數120+FPS;《Apex》幀數135+FPS;《俠盜獵車手5》幀數80+FPS;《堡壘之夜》幀數65+FPS;《荒野大鏢客2》幀數50+FPS。
1080P分辨率:《戰地5》幀數185+FPS;《Apex》幀數140+FPS;《俠盜獵車手5》幀數180+FPS;《堡壘之夜》幀數285+FPS;《荒野大鏢客2》幀數140+FPS。
Time Spy Extreme 是針對4K分辨率下 DirectX 12 遊戲的性能測試,測試得分6031。從這項測試可以看出,藍戟 Arc A750運行4K遊戲就已經比較喫力了。
Intel XeSS功能測試中,關閉XeSS幀數28.4FPS,開啓XeSS後幀數43.4FPS。
FurMark GPU單烤壓力測試, 2K分辨率平均幀率104,GPU核心頻率2400MHz,核心溫度76℃左右。
六、遊戲表現
《荒野大鏢客2》
2K分辨率,高畫質場景,遊戲幀數84FPS,遊戲中還算流暢,但偶爾會有點騎車爬坡那種喫力的感覺,顯卡直接喫滿,CPU佔用率才只有43%,這套配置用2K分辨率玩《荒野大鏢客2》有些喫力。
《巫師3》
在《巫師3》中,2K分辨率未開啓光追遊戲遊戲幀數可以達到144FPS,而開啓光追後幀數只有58FPS,期待英特爾XeSS分辨率超採樣技術能加快熱門遊戲的適配速度。
▲ 高畫質(未開啓光線追蹤)
▲ 開啓光線追蹤
《古墓麗影:暗影》
這款遊戲支持英特爾Xe超級採樣,2K分辨率關閉XeSS,平均幀率90;開啓XeSS,平均幀率99,幀率提升了約10%,提升效果和英偉達DLSS 3還是有點差距。
有一說一,英特爾的新架構新顯卡對上面這些老遊戲的支持多少有點保守,對新遊戲的優化會更好一些。
《霍格沃茨之遺》
《霍格沃茨之遺》是今年2月份的新遊戲,可以完美支持INTEL XeSS、AMD FSR 1.0/2、NVIDIA DLSS。
1080P分辨率遊戲幀率可以達到95PFS左右;2K分辨率遊戲幀率可以達到86FPS左右,顯卡佔用率基本都是拉滿狀態,2K分辨率時的溫度比1080P平均高出4℃左右。
《臥龍:蒼天隕落》
《臥龍:蒼天隕落》遊戲幀率最高支持120FPS,開啓XeSS後,1080P分辨率的遊戲幀率120FPS,顯卡佔用率80%左右;2K分辨率遊戲幀率90FPS,顯卡佔用率96%左右。
這款遊戲1080P和2K分辨率的清晰度、畫質差距非常大,遠比其他遊戲大的多。所以,玩家在畫質與幀率之間面臨二選一的難題 。
《原子之心》
《原子之心》也是今年2月份的新遊戲,1080P分辨率遊戲幀率100FPS左右,2K分辨率遊戲幀率80FPS左右,顯卡全部喫滿,佔用率99%,遊戲過程中偶爾會出現卡頓/掉幀的問題。
六、使用體驗
這套以藍戟 Intel Arc A750爲核心的主機配置基本可以無壓力運行視頻編輯、設計修圖、影音娛樂等軟件。
影音娛樂方面,藍戟 A750的一大亮點是支持AV1編碼,AV1編碼是谷歌、微軟、蘋果等公司合作開發的新一代視頻編碼標準,比H.264/265還要好,同樣畫質下容量更小,帶寬要求更低。剪輯4軌4K分辨率視頻可以流暢切換進度,預覽時也不會卡頓。導出AV1編碼的兩分半鐘4K@60FPS視頻耗時約1分鐘15秒。
七、總結
從最新的顯卡天梯圖可以看到,藍戟 A750的性能基本可以和NVIDIA RTX 3060和AMD RX5700XT旗鼓相當,被大家吐槽的驅動問題在4502版本有明顯改善,日常體驗相當不錯。
1080P分辨率可以流暢運行3A大作和主流網遊,基本達到了我對它的性能預期,已經能滿足多數玩家的使用需求。
同時,內置AI引擎和硬件編解碼器,讓藍戟 A750在遊戲之餘可以滿足視頻剪輯、修圖設計等部分生產力需求。
OK,以上就是這次分享藍戟Intel Arc A750 Photon 8G OC顯卡的全部內容,在千元價位,藍戟 A750的性能雖然沒有具備越級挑戰的能力,但算得上一款貨真價實的性價比產品,對於中輕度遊戲玩家或內容創作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