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卡618顯卡市場分析,純玩家6299入手的7900XTX到底香不香

前言

純遊戲玩家,本以爲礦潮過後會有一個健康的顯卡市場,但是誰知道……AI又來了,顯卡繼續維持高價。

AI浪潮也快一年了,4090這種生產力卡如今都供應正常了,本以爲市場也應該趨於飽和了,但顯卡還是沒降價。

所以這屆618又繼續了魔幻的顯卡行情。

N卡市場

玩家一般都先關注N卡,雖然我也是N飯,但是N卡的價格我並不覺得值。

現在的N卡屬於溢價過高,一張卡的錢佔整機的一半以上,但多花的錢並沒有花在刀刃上,AI性能和CUDA性能是玩家完全用不上的。

它的工業生產力屬性過高,且屬於壟斷帶來的高利潤,對於普通玩家來說是真的不值。

我是準備入手一張4080的,但蹲守了幾個月都不見降價,618一線品牌都只降個一兩百,完全沒誠意。

好不容易等到降價1000的消息,一看都是蓋中蓋,要不就是以前賣1W+的調價到了9000,等於沒降。

有小夥伴從整機價格來推測,一張4080的拿貨價在6K開頭,所以40系的利潤是及其高的。

但反觀顯卡市場,行情和價格是倒掛的。

兩個重要的點:

根據 JPR 的數據,第一季度臺式機顯卡的銷量下降至 630 萬,環比下降 12.6%,同比下降 38.2%,這也是獨立顯卡幾十年來最低的季度銷售數據。

顯卡銷售整體下降至歷史低點。

庫存積壓嚴重。

N卡一季度庫存積壓達到了220天,而業內安全線是92天,這是很高的崩盤風險。

當然, NV藉着自己行業一哥的壟斷地位有恃無恐。

根據爆料第四季度還會有40系的super系列,而整個40系的生命週期此前就調整到了5年,所以降價的路還很漫長。

但下面的AIC廠商並不淡定了,這屆618也確實沒賣多少出去。

從天貓顯卡排行榜數據來看,這屆618 賣得最好的還是3060/3060ti/3070。

後面幾天4070也還可以,賣了幾百張,加上其他渠道,目測主要還是在清貨30系。

現在沒有那波剛需用戶支撐,整個市場也在萎縮,N卡的降價空間還是比較大的。

而我也經常看到國外廠商下調顯卡售價的消息,但國內遲遲不動,顯然各廠商都被礦潮養肥了,盯着高額利潤不放。

綜合上面的情況來看,N卡目前的市場策略還比較清晰:

40係爲了維持高利潤高溢價,全繫有價格保護,國內的N卡市場顯然已經形成了一種“行業聯盟”的形式,一起高價收割國內消費者。

等40系降價估計得5090發售1年以後,復刻今日的40系高價賣30系的行情,舊卡,翻新卡摻着賣,除了消費者,大家都賺錢。

A卡市場

利潤面前,老黃着實又把玩家坑了一把。

但市場也有變數,Intel ARC卡殺出來了,本就佔有率不高的A卡2022年直接被喫掉了一半的市場。

所以本來打算和N卡聯手坑玩家的A卡也坐不住了,不降價挽回一點市場的話過兩年得出局了。

I卡直接佔領了低端市場,尤其是這屆618,普通需求下Intel的幾款顯卡是性價比最高的。

A卡爲了生存不得不降價來挽回一點市場。所以全線產品都大降價了。

降價後的A卡對比N卡:同級產品比N卡便宜個30%,同價位產品比N卡多個40%的性能,還多出更多顯存容量,高分辨率合適。

現在也不得不說A卡真香了,這波降價促銷還是誠意滿滿的。

看到同級6299的XFX 7900XTX是真的忍不住了,我也根本不想再看4080了,直接入手了。

15日看了一眼天貓顯卡銷售排行:

6299的XFX 訊景 RX7900XTX第一名,最近1個月銷量4000+

4369的XFX 訊景 RX 6950XT第二名,最近1個月銷量3000+

6699的藍寶石 RX 7900XT/XTX第三名,最近1個月銷量2000+

玩家都是懂性價比的,這次不少憋了好幾年的等等黨都更新了,這波一兩萬玩家升級還是有的。

尤其是7900XTX高端卡的這個銷量可以說直接喫掉了整個618中高端顯卡市場的需求,這部分玩家至少2-3年內不會再更新。

N卡銷量最高的也只有銷量1000+的3060ti/3070,最高的4090店鋪銷售量也只有100+,40系可以說慘淡。

多一個7900xtx,就少一個4080;

多一個7900xt,就少一個4070ti;

多一個6950xt,就少一個4070;

多一個6800xt,就少一個4060ti;

多一個6750xt,就少一個4060;

A卡在多個段位精準截擊,所以這波截擊AMD還是打得比較漂亮的。

其實N卡除了4090之外,高中低端各檔位卡的價格是撐不住的,之所以不降價,還是爲了支撐柱4090的價格,4090銷量最高,喫定AI和CUDA剛需用戶了。

A卡賣這麼多,NV還是緊張的,已經提前4060的發售日期了。

我也希望A卡能繼續保持這樣的市場策略,讓顯卡市場變得更爲健康。

618入手6299的7900XTX到底香不香

繼續來看低價A卡值不值的問題。

現在的情況是賣一張N卡可以賺1000-2000,賣一張A卡只能賺個100-200,上游都知道該怎麼引導市場。

而且還有一大羣N飯在維護,社區環境讓普通用戶比較難做判斷。

作爲十幾年的硬件DIY和遊戲玩家,我是很清楚自己的需求的,我就是單純的玩遊戲,日常有一點圖片/視頻編輯,最近也搞了搞設計渲染之類的,用A卡也是完全夠的。

6299這個價格是有誠意的,至少在年底之前都算不錯的價格。

我本來用着6900XT對顯卡是沒太大需求的,不過好價面前還是忍不住入手了。

這兩天也上機測試玩了一下,有些問題一起談一談。

A/N遊戲差距

遊戲方面的主要問題就是光追和DLSS的差距,簡單談談我的取捨。

光線追蹤(DXR)和深度學習超級採樣(DLSS)確實是NV的黑科技,也確確實實帶來了更好的遊戲體驗。

光線追蹤(DXR)——遊戲意義不大

簡單來說,左側的光柵化渲染計算光線是從物體本身出發經過座標矩陣變換等等計算與模擬,得到投影至屏幕上每個像素點的顏色等信息。而光線追蹤是從相機(眼睛)反向追蹤光線捕捉光線反射的各種效果。

我覺得計算光追的時候需要計算更廣的畫面,物體上的反射的是旁邊物體的真實畫面,正向視角下還需要額外渲染其他方向的畫面,渲染的擴展畫面可能會達到200%~以上,顯然會增加顯卡負擔,所以打開光追後遊戲性能下降很大。

但質量的提升並不太大,200%的畫面只帶來了物體反光上的一點點細節提升,遊戲體驗差別也並不大。

回憶一下玩的各種遊戲,我們記住的大多數是情節和對話,而非幾秒就過的畫面細節,

光追其實是影視和設計行業專業領域的需求,對玩家來說因爲降幀太多,且3A普遍低於60幀,降了體驗,所以意義並不大。

唯一的作用就是在遊戲裏玩“攝影”,靜態畫面更好看。

而且這是個算法的問題,A卡同樣也能計算,只是大部分遊戲的效率不高表現不好,但會隨着優化逐漸變好,畢竟只爲遊戲截圖的話並無差別。

深度學習超級採樣(DLSS)——靠價格取捨

DLSS這個功能確實是神器,可以直接提升幀率,在4K畫面下可以有較好的效果。

功能簡單來說就是通過AI來將1080P渲染出來的畫面擴充至4K,以插幀的形式在插顯卡原生計算的4K畫面之間。

而且DLSS的運算過程全部在RTX顯卡獨有的Tensor Core(深度學習)核心單元內完成,所以並不會佔用顯卡的CUDA通用運算單元,也不佔用太大的核心算力,避免了消耗顯卡的渲染性能和遊戲幀數降低。

舉個例子,顯卡原來的性能只夠4K30幀,但DLSS開啓後,可以把30幀中的10個畫面以4K計算渲染,20個畫面以1080P計算渲染後再通過DLSS升格爲4K插在10幀中間,這樣就可以從佔比2/3的1080P畫面渲染中節省出更多算力,打開DLSS跑滿幀的時候就可以渲染出比4K30幀多達3倍4K90幀的幀率,確實是黑科技。而且效率也會隨着AI算法的提升而提升,還能戰未來。

取捨還是看價格,Tensor Core單元的成本是算在顯卡價格裏的,玩家是爲這部分付費了的,而且並非所有遊戲都能用,且有時候也會有計算出錯的情況,會降低畫質,這部分“溢價”如果只有500-800我覺得不錯,是值得升級的,但是到了1000-2000的話,我覺得很不值了。

而同光柵性能4080和7900XTX的差價甚至達到了3000,所以7900XTX還是更值的。

遊戲畫面色彩

A/N色彩的差別這個是從十多年前就存在的了,作爲專業攝影玩家,我可以很清楚的判斷出來差別。

A卡畫面色彩精準度更高一點,尤其是紅色的展現上更好一些,理解起來就像是“色域”的差別。

其次是光影的展現要好一些,簡單來說就是HDR的對比效果。

但其實差別不大,對遊戲佬來說毫無影響,而日常修圖調色做視頻則完全一致。

A/N生產力差距

生產力也是提的最多的一個地方,尤其是CUDA加速和AI方面。

圖形渲染加速

CUDA無疑是NO.1,實際體驗中CUDA效率和速度最高,支持性最好。

替代方案是OpenCL和AMD的ROCm,不過差別也不大,大部分軟件都通用,不是專業軟件是夠的。

我唯一遇到有問題的是12bit 422 ProResRAW視頻,win系統裏裝上蘋果插件之後Adobe PR只支持CUDA加速,其他的都不能預覽。

這個問題A卡可以搭配Intel裝個黑蘋果,直接上蘋果原生支持的軟件,問題迎刃而解。

AI深度學習

AI方面A卡是零,基本上幹不了什麼事。

有這個需求的基本上都是一步到位4090了,沒其他顯卡什麼事。

不過AMD也是有對標H100專用的AI加速芯片MI300的,且可以CPU+GPU協同提升性能,專業機器不見得差。

AMD這樣把光柵和AI分開也是個好事,避免純玩家額外掏AI部分的錢。

以後的AI計算發展方向大概率是雲計算平臺,用戶不再需要自己配個大幾萬的機器跑深度學習,在雲平臺花點小錢就可以搞定,而且又快又好。

AI繪畫

A卡支持AI繪畫了!

而且有一鍵部署包,零基礎上車,7900XTX的AI繪畫性能還不差。

實測7900XTX可以跑到13~15s/it,3090-3080的水平。

不過偶爾爆顯存,應該是效率問題,總之不太完美。

但短短几個月SD就能從僅Linux到WIN,發展還是挺快的,開源之後羣衆的力量還是非常之大的。

A卡的AI繪畫相當於沒有在CUDA和AI核心上額外花錢“白嫖”來的性能,算得上真香了。

而且確實也是可以“戰未來”的。

驅動和穩定性

驅動確實掉驅動,其實我A/N兩個平臺都掉過驅動,只是A總是報錯,非常扎眼睛,N掉了用了一個月都還不知道。

用過很長時間的6900XT,A卡驅動問題其實並不大,折騰超頻改功耗的話會經常掉。

比如我把6900XT礦改400W功耗,再改個水冷玩超頻,就掉得比較頻繁。

改回去默認自動超頻的話基本上只有新出的遊戲優化沒到位支持性不好的時候會報錯,比如COD19剛出那陣子天天報錯,還進不去遊戲,現在完全沒問題。

7900XTX也準備改個水冷玩玩,不過等過保再說吧,先不折騰。

作爲DIY玩家,我覺得A卡的可玩性還是可以的,超頻可以有較好的表現,7900XTX改個水冷timespy跑個3.5W分應該問題不大。

尤其是我這張初看之下體質還可以,3000MHz+的頻率算是個小雕,還能有10-20%的性能可以挖掘,這不比4080香嗎?

A卡確實適合玩家折騰,不管是玩遊戲還是DIY玩硬件都合適。

總結

總的來說,這次6299的7900XTX還是非常值的,AMD 又Yes了一次,上次撿的6900XT礦卡我也覺得很YES。

雖然我嘴上喊AMD yes,但一開始是準備上4090的,心裏惦記的還是N卡。

A卡這波降價成功的把我這個客戶搶了,這屆618 A卡的促銷算是真的成功了,7900XTX單店鋪能有4000+的銷量,也確實是大賣了。

現在的DIY市場不是玩家少了,而是價格太離譜了。

以前配一臺不錯的遊戲電腦5000-8000完全足夠了,萬元機都是土豪專屬,而如今起步1W,3W纔剛剛合適,導致現在筆記本都比臺式機香太多,價格完全不符合工業產品的價值規律。

AMD現在有回到正軌的趨勢,身爲玩家我還是比較支持的。

希望AMD yes能繼續喊下去。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