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預算打造一臺性能12400f+6600的AMD ITX主機

  距離礦潮結束已經過去快一年了,2023年中旬,用3k預算能打造一臺什麼性能的電腦主機呢?本次我就想來挑戰用3k預算打造一臺AMD平臺的主機,讓我們來看看AMD還也是yes不yes

挑戰目標:

AMD平臺

ITX性能小鋼炮

全配件一線不丐

主機有一定升級空間


隨着我幾天緊張的採購後,配置清單如下


CPU:AMD Ryzen 5 5600 盒裝

主板:華碩TUF GAMING B550M-PLUS 重炮手    WiFi 

內存條:金百達 銀爵 3600 8g*2

顯卡:華碩DUAL-RX 6600-8G 雪豹

固態:鎧俠RC20 1T

電源: 長城 v5 金牌全模組 500w

機箱:玩嘉機械大師ITX機箱 大黃蜂配色

散熱器:喬斯伯 CR1400EVO 四熱管 ARGB

風扇:利民c12c無光*5

附件:佳翼m2硬盤散熱器


配件總價:3120RMB


CPU:AMD 5600 (625 RMB)

購買渠道:鹹魚二手,購買於今年5月,有購買記錄

5600h採用臺積電7nm製成工藝, 6核心12線程,35MB緩存容量(L2+L3),65W TDP功耗規格,基礎頻率爲3.7GHz,加速頻率爲4.6GHz。

這顆u像是 5600X頻率縮減版,兩顆u的主要規格參數都相同,主要的區別依然在頻率上,銳龍5600的基礎頻率爲3.5GHz,最高加速頻率爲4.4GHz,比銳龍5600X低了0.2GHz

那這顆5600能否和去年intel發佈的平民神u 12400f一教高下呢

看了專業測評視頻後,可以發現,在生產力方面,12400f是全面打敗5600的,但是咱臭打遊戲的,直接主打的就是一個遊戲性能,比較兩個的規模參數,主要區別就在於二級緩存和三級緩存的差別,各有高低,導致在各類遊戲中兩顆u各有勝負,綜合來看,12400f的遊戲性能比5600強5%左右

左5600 右12400f

但是au主打的就是一個性價比,12400f現在的市場二手價格依然還在850爬上,而5600基本能在600多就能入手一顆銳龍5000系列的神u

爲什麼不選擇5600x或者5600g,其實我也考慮過。5600g帶有一個1050性能左右的核顯,性能略弱於5600,適合不裝顯卡的用戶,最傷的三級緩存直接被砍了一半,只有16MB,所以pass,再說5600x,確實能比5600強上一點,性價比確實可以,也可以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要將更多的預算給到顯卡,所以我們折中選擇5600這顆CPU,性能也差不了多少。


主板:華碩TUF GAMING B550M-PLUS 重炮手 WiFi (588RMB)

購買渠道:鹹魚二手,生產日期22年8月,95成新,箱說配件齊全保修期內

華碩B550M PLUS WIFI版採用8+2相供電,供電還是不錯的,就算帶5800X3D也沒有什麼問題(前主人就是帶的5800x3D)。主板接口也挺豐富的,有4個ddr4內存插槽,兩個pcie插槽,兩個M.2接口,支持pcie4.0,在AMD平臺的 MATX主板中拓展性已經非常不錯了。主板還搭載有2.5Gb的有線網卡和支持wifi6和藍牙5.0的無線網卡,並且還支持神光同步,可以玩燈,帶我們今天這套配置那是槓槓的

唯一讓我感覺有缺陷的就是爲什麼這塊主板第一硬盤槽沒有散熱馬甲,而下面的卻給了一塊,難道華碩別有用心?


內存條:金百達 銀爵 3600 8g*2 (165RMB)

購買渠道:鹹魚二手,今年二月購買於pdd,箱說全

隨着國產顆粒的崛起,那內存條的價格是一降再降,只能說國產牛逼!雖然ddr5已經在慢慢普及,價格也來到了不錯的擋位,但是咱今天這套配置不支持ddr5,而且在ddr4的末期,各種顆粒時序頻率不錯的內存條價格也非常美麗,純遊戲黨來說d4和d5差別還拉不開來,並且d4更加穩定,絕對還是 中低端配置的主選,我覺得再用個兩三年沒有問題

我們今天採用的是長鑫A-die顆粒,c18,3600頻率,沒有超頻需求,打遊戲夠用了



顯卡:華碩DUAL-RX 6600-8G 芝士雪豹(不是) (888RMB)

購買渠道:鹹魚二手 原主人京東購買,有發票,21.12出廠,原盒原碼,無拆無修

這張卡也是經歷過礦潮的,雖然是買家一手自用卡,並且承諾無礦,但是這咱就聽聽就好了,經歷過礦潮的卡姑娘一律默認二手礦

但淘到這張卡我還是比較滿意的,成色也比較新,也沒有銅鏽,就是到手很多灰,我對他進行了簡單的清理

至少沒有被壓榨的很過分,有一定幾率逃過了礦工的下場,算是給自己一個安慰吧·。顯卡我基本是最後才挑選的,當時預算已經不多,上6600xt不現實,我沒有選擇800的老礦工丐卡,畢竟差價不大,直接怒加幾十塊錢,軟磨硬泡搞到華碩的雪豹6600,這卡雖然在華碩顯卡定位是丐卡,但是做工用料一點也不丐,我之前上機過它的3060ti雪豹版本,一摸就不是那種廉價的手感,用料絕對紮實,華碩硬件品質絕對還是ok的(就是貴)

清理前

再來看這卡參數,GPU 擁有 28CU,1792 流處理器,配備 8GB 顯存 + 32MB 無限緩存,加速頻率 2491MHz,這卡本來定位是弱於3060的,這讓我其實有點擔憂,但我看了很多專業遊戲性能測評和遊戲實機測評,這卡實際性能居然能和3060打的有來有回,不得不說amd6000系列顯卡還是香的,散熱方面就更不用擔心,選用的這卡我覺得比藍寶石白金還是要上一點的

清理後

要知道現在二手礦渣3060還在1700上下,這卡基本8-900就能拿下,差價有一半,還要什麼自行車?簡直香爆了!amd主打就是價格優勢

2k幀數對比


固態:鎧俠RC20 1T(270RMB)

購買渠道:pdd盒裝全新

固態的價格現在也來到了白菜價,就在我購買這塊固態的第二天,價格又降了二十,究極被刺,平均下來3毛1mb。

雖然我們主板支持pcie4.0,但是我覺得沒有必要,3.0夠用了,rc20絕對是pcie3.0硬盤裏的價格屠夫了,這價格還帶了1MB獨立緩存,用來做系統盤也很合適,1t的容量,足夠我們裝滿遊戲了



電源: 長城 v5 金牌全模組 500w (188RMB)

購買渠道:鹹魚二手,沒有原包裝,線材齊全

一臺主機大家通常說省啥不能省電源,但是itx的電源太貴啦,還好我們的機箱兼容性還是可以的,我直接買了普通的電源,長城電源質量也還是有保障的,還是全模組的,讓機箱可以更整潔

機箱:玩嘉機械大師ITX機箱 大黃蜂配色 (243RMB)

購買渠道;pdd全新

這款機箱還是不錯的,黃黑的配色,十分酷炫,充滿工業風,參數方面,支持240水冷,顯卡限長330MM,支持三個SSD硬盤位添加,頂置HD AUDIO音頻接口和USB3.0和3.1各一個。

Itx主打的就是一個輕便,這臺主機小巧便攜還有拎勾,裝完機總重也就 ,適合學生黨,外出黨隨身攜帶

散熱器:喬斯伯 CR1400 四熱管 ARGB (78RMB)

購買渠道:pdd全新

5600本身發熱量不大,滿載功耗也在60多w,挑選一個自己喜歡的風冷就可以了

機箱風扇(可加可不加):利民c12無光*5 (75RMB)

這臺機器本身發熱量就不大,我覺得後置一把可能就足夠了,但是我喜歡拉滿,就加了五把,把主機凍感冒吧。

硬件介紹大概就是這些,還是實實在在做到了全大牌,並且除了電源都是有購買渠道可尋,生產日期就近的,順利完成了挑戰目標!


實測部分

最精彩的整機實測表現的部分,要和看到這裏的大家說聲抱歉,因爲主板部分和賣家發生了一點不愉快的事情,導致我沒有實測,也是非常遺憾,我的第一臺AMD主機並不是很順利,我也是非常的失望,經過這次教訓,下次我一定會做好更充足的準備

最後一步沒有完成

這就是這臺5600+6600 AMD平臺ITX主機的大致配置。


最後再來總結一下吧

從網上測評結果來看,表現結果還是挺超出我的預期的,能做到2k畫質下能玩,1080p下暢玩的

不管時至今日amd 7000系還是不是yes,至少我覺得在5000系au和6000系a卡還是很有一戰之地的

試問這臺主機能不能再優化一下呢?其實還是可以的,我個人認爲主板降成b450,u配上一顆5600x,把itx機箱換成幾十塊錢普通機箱, 各方面再壓一壓,1.1k預算還是可以蹲一下二手的6600xt礦渣,性能也可以再提升一點。

但是這次我定的目標就是要大牌新一點的itx主機嘛,大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調整,畢竟一萬個裝機的人就有一萬個哈姆雷特

希望這一期算半成的作品能多多少少幫助到大家吧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