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會對別人的推薦抱有牴觸情緒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當別人向你安利一款遊戲,一首歌,或者一部電影的時候,你會感到不耐煩,甚至有些反感?也許你會有這樣的想法:憑什麼認爲我會喜歡ta喜歡的東西?爲什麼要試圖改變我的喜好,干涉或者影響我的判斷?是不是在暗示我沒有品味,或者不夠了解這個領域?
這種對別人推薦的牴觸情緒,並不是因爲我們討厭那個人,或者對那個東西本身有什麼偏見。而是因爲我們感受到了一種被操縱的威脅,一種對我們自主性的侵犯。說的直白一點,“我不用你教我做事”
我們不喜歡被別人告訴我們應該喜歡什麼,應該怎麼做,應該怎麼想。我們希望保持我們的獨立性,自由性,和個性。這是我們反感安利的源頭所在。
這種牴觸情緒,並不是我們的個人問題,而是一種普遍的心理現象。心理學家稱之爲“反應式反抗”(reactance),即當我們感覺到我們的行爲自由受到限制或威脅時,我們會產生一種反作用力,來恢復或保護我們的自由。這種現象具體表現爲拒絕接受別人的建議或要求,或者故意做與之相反的事情。
反應式反抗不僅發生在朋友之間的推薦場景中,也可能發生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當看到廣告時(比如最近鋪天蓋地打開app就有的跳臉618廣告)我們可能會對廣告中的商品或服務產生牴觸情緒,認爲是在試圖誘導我們消費;當看到媒體平臺推送時,我們可能會對推送中的所謂熱門視頻和梗產生牴觸情緒,認爲這些推送根本不符合自己喜好或是無比討厭而不願意點擊。
但是天道好輪迴,誰還沒有一個自己無比喜愛,以至於到想瘋狂給別人安利的ACGN作品呢?這時候就需要將心比心,想想自己是怎麼討厭被安利的,多少可以增加自己安利的成功率。
一個重要的方法是不讓對方感到麻煩。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錢,總不能強求別人花錢吧。然後就是提前瞭解喜好,大致知道對方喜歡啥類型,最起碼不踩雷。核心思想就是足夠尊重對方選擇,即使安利不成功。
拿我自己來說,我在玩完《彈丸論破》系列後非常想安利給別人,但是對方可能並不想購買或者瞭解,那我乾脆在打折的時候買了三套直接送給了想安利的對象。當然,贈送純粹是不求回報的行爲,玩不玩也是他們自己的事情,我只求對方接收。然後最後三個人安利成功兩個。呃,不過好像不能當成正面案例來使用,意思大致就是這個意思。
總之,我們對別人的推薦產生牴觸情緒,並不是因爲我們不友好或不開放,而是因爲我們有一種自然的反抗心理。尊重和理解他人才是要在安利之前明白的事情。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