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面升級-13代U搭配索泰4070Ti全新裝機

據我上次裝機已經一年半了,這一年多玩桌搭比較多,主機雖然不夠強,但氛圍感我可以帶你提升(如果你也喜歡我這種風格的話)。

上次發的貼熱度還還不錯,噴我的人也多,每個人對於電腦桌、裝機等需求和審美不同,意見不同是正常的,希望大家可以繼續指點我,我就能繼續進步了。

首先是購機清單

這次我的配置,除了外設一共一萬五。

這一年我拍照水平突飛猛進,當然和我桌面越來越好看也有關係,這次華碩海景房就是要亮出來。

CPU:Intel 13490F

在12代酷睿時期,Intel在中國大陸特供了i5-12490F,因爲高超的性價比收到了廣大遊戲玩家的一致好評。嚐到甜頭後,Intel在13代酷睿推出後,繼續推出了特供版本的黑盒CPU,分別是i5-13490F和i7-13790F。

與前一代的甜品處理器i5-12490F只有大核心相比,本次的i5-13490F由於採用了新架構,性能提升巨大。其不僅擁有6個性能核(P核),而且還增加了4個能效核(E核),其中性能核支持多線程技術,最大睿頻4.8GHz;能效核不支持多線程技術,最大睿頻3.5GHz。同時在L3緩存方面,i5-13490F也升級到了24MB,並且L2緩存也高達9.5MB,堪稱是對遊戲用戶的大利好。

根據其他大佬的反饋和我自己的感覺,i5-13490F這塊平民甜品U用來帶RTX4070ti毫無問題,並沒有遇到什麼CPU瓶頸,還是相當值得推薦的。當然,如果兄弟們還有生產力的需求,還是建議一步到位直接上i7-13700K吧,畢竟核多就是正義,性能還是要比這塊U強得多了。

顯卡:索泰 RTX 4070Ti-12GB AMP EXTREME AIRO

AMP系列是索泰自家的旗艦系列,GeForce RTX 4070ti AMP EXTREME AIRO也是索泰4070ti產品線中最酷炫的,並且這一款有白色和黑色兩款可選,除了顏值之外,性能也極爲優異。

整體來看,索泰GeForce RTX 4070ti AMP EXTREME AIRO和其他系列不同,摒棄了棱角分明的冷冽設計,整體處處都透着一股子空氣動力學的圓潤。雖然4070ti的發熱不算高,但是索泰還是給它配備了3枚大風扇,其中中間的風扇與周圍兩把的旋轉方向相反,目的是爲了打亂風道亂流,減少高負載下的扇葉風噪。

從背面看索泰GeForce RTX 4070ti AMP EXTREME AIRO的設計依然保持了空氣動力學的流線美感,無論是背板的邊角,還是其中刻蝕的類似風道的凹槽,都在演繹着一種自由靈動的獨特視覺美感。由於40系顯卡的PCB板普遍不長,索泰在背板尾端進行了大面積的開槽,可以使空氣更好地流過散熱鰭片,提高整體的散熱效率。同時,透過這個縫隙,我們可以看到堪稱豪華的散熱模組。索泰GeForce RTX 4070ti AMP EXTREME AIRO使用了大面積鍍鎳銅底和冰脈2.0複合熱管,配合加高加厚的鍍鎳散熱鰭片模組,散熱效果極爲強悍,即使長時間高負載暢玩遊戲,都不虞有高溫風險。

從側面可以看到,索泰GeForce RTX 4070ti AMP EXTREME AIRO擁有大面積的半透明彩虹色圖層,就像彩虹一樣,未通電時即可隨着視角變換反射迷人的色彩,顯卡點亮之後,更是會化身成爲大面積的RGB顯示區域。索泰爲AMP系列顯卡打造了SPECTRA 2.0燈效系統,支持1600萬色ARGB及多種燈效模式,還能自由調節設定各種個性化的動態燈效,實際視覺效果非常出色。

同時,40系顯卡全面換裝了12VHPWR供電接口,顯卡本身包裝內也附帶了專門的8pin轉12VHPWR電源轉接線。不過我的電源自帶了12VHPWR接口的線材,在裝機時方便了許多。供電接口旁邊有一枚小小的BIOS切換按鈕,可以一鍵在靜音模式和性能模式二者之間切換。當然,在索泰的Firestorm控制軟件中,也能對BIOS方案進行靈活調整。

總的來說,GeForce RTX 4070ti AMP EXTREME AIRO作爲索泰旗艦系列,在硬件配置和視覺效果方面都直接拉滿了,霸氣的外形也帶來了較大的體積,對機箱的空間有一定要求。大家在選擇機箱是一定要注意,避免出現裝不進去的尷尬局面。

在通電之後,索泰GeForce RTX 4070ti AMP EXTREME AIRO背板與側面均有RGB燈光加持,風景美如畫。

由於時間關係,裝完機之後就迫不及待的來發帖分享了,所以沒來得及遊戲的測試,只是用3DMark簡單跑了個分。這個分數已經比我好友的RTX3090還要強得多了,RTX4070ti的售價卻只有當時RTX3090的一個零頭。我是感覺幸福感滿滿,16000入手RTX3090的那哥們已經哭暈在了廁所裏……

索泰4070Ti的噪音控制的非常強大,暴力測試時非常安靜,分貝儀放在顯卡上只有61,坐在電腦前面幾乎聽不見了。

溫度控制的也不錯,暴力測試時核心位置背後61℃,基本不用玩家操心了。

主板:七彩虹CVN B760M FROZEN WIFI D5 V20 戰列艦

由於i5-13490F是一枚不能超頻的CPU,給它搭配Z790芯片的主板顯然有些性能過剩了,還是直接買高端的B760M主板比較合適。板卡大廠七彩虹推出的CVN B760M FROZEN WIFI D5 V20戰列艦主板(以下簡稱七彩虹 CVN B760MD5戰列艦),這款主板採用LGA 1700接口,通喫所有12代和13代Intel處理器,另外純白的白色PCB加上銀色的散熱裝甲,應該是性價比最高的B760M純白配色板了。對於追求顏值與遊戲性能同步的玩家很是適用。很適合打造純白海景房。

13代酷睿處理器的功耗較高,對主板的供電和散熱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七彩虹CVN B760MD5戰列艦採用了全覆蓋式的冷凝片和高導熱係數硅膠墊,並且搭配更大面積的寒霜散熱裝甲增大了與空氣的接觸面積,提供了良好的散熱效果,從而充分保障了供電、存儲、芯片組等高發熱區域的安全運行。

七彩虹CVN B760MD5戰列艦採用了相當充裕的12+1相供電,應對i5-13490F輕鬆如喝水,即使搭配i7、i9處理器也絲毫不虛,供電能力完全不虛。個人裝一次機是想多用幾年的,這塊主板紮實的用料無疑讓我完全放下心來,抗干擾能力強大的FCC鐵素體電感和節能效果超羣的DRMOS管也進一步體現了七彩虹主板的用料之紮實。

現在顯卡性能越來越強悍,對PCIe通道帶寬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七彩虹 CVN B760MD5戰列艦主板配備了一條PCIe5.0 x16的插槽,峯值傳輸帶寬高達512Gbps,不僅可以輕鬆應對4070ti,即使配合4090顯卡使用也是毫無壓力。同時,顯卡插槽處還採用了金屬加固,確保了顯卡在使用時的穩定性。

在存儲方面,這款主板直接提供了3個M.2插槽,並且全部支持PCIe4.0 x4協議,在固態硬盤大降價的當下節點,可以放心地全部插滿,再也不用有存儲焦慮的。其中最靠近CPU的M.2插槽直通CPU,能帶來更低的數據訪問延遲,支持2242/2280規格的固態硬盤。下方的兩個M.2插槽由主板PCH南橋芯片提供,並且支持2242/2260/2280規格的固態硬盤。主板很厚道地爲兩個M.2接口處提供了金屬散熱片,並且自帶了導熱墊,大家記得在安裝固態硬盤時提前揭開導熱墊上的防塵貼。

七彩虹的CVN系列主板還提供一年換新四年質保,對於售後保障完全不用擔心。

機箱:華碩TUF GT502 海景房

看你了傻大黑粗的原機箱,這一次的裝機我選擇使用了白色款的華碩 GT502機箱,也想體驗一下純潔的小清新。GT502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海景房機箱了,側面和前面都使用了碩大的鋼化玻璃,可以充分展現機箱內部美麗的RGB燈光,在遊戲時平添100%戰鬥力,作爲桌搭實在是再適合不過了。

華碩TUF502機箱採用了雙倉式設計,可以看到要比普通電源下置的機箱厚出一截。雖然這種設計要略微佔用一些桌面上的空間,但是帶來的收益也是絕對值得的。首先,由於電源倉有了獨立的橫向空間放置,直接使得主板背面的走線空間達到了恐怖的90mm,這在裝機時給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性,幾乎可以說是想怎麼走線就怎麼走線。機箱內部最大可以支持ATX主板,並且預製了大量的穿線孔,走線方面更加輕鬆。

其次,由於電源被放置了主板的背面,這就使得整個主板空間都沒有了電源的遮擋,可以全方位無死角的裝滿RGB風扇,再加上前置的TUF Gaming LOGO支持華碩神光同步,直接將光污染進行到底,實際裝機後的視覺效果也是讓我極其驚喜的。另外還可以看到,在機箱的頂部配備了兩個編制手柄,這在搬動時也非常實用。大廠的設計還是很有一手,不僅好看,而且真的很重視細節的打磨。

實際裝機後的效果如下圖所示,在上下及兩側的RGB風扇加持下,整個機箱的RGB燈效非常均勻性感,這纔是海景房機箱應該有的樣子。

水冷:ROG 360 吹雪

爲了呼應本次的白色裝機主題,在CPU散熱器方面我選擇使用了ROG STRIX 吹雪360 ARGB 一體式CPU水冷散熱器。雖然我知道360水冷用來壓制i5-13490F怕不是要給它吹感冒,但是窩看了一眼就愛上了,實在扛不住這套吹雪360水冷的顏值,直接和機箱一塊下單!再說了,這麼漂亮的散熱器,以後升級換代的時候也能一直用嘛。

這款水冷散熱器不愧是ROG出品,未通電時就表現出了讓人愛不釋手的顏值,冷頭上帶有敗家之眼,3把12cm的白色ARGB風扇讓人看得目不轉睛,還支持和主板進行神光同步。同時,這套一體式水冷散熱器使用性能極佳的Asetek第七代方案,還有6年換新服務,讓我長時間使用也很放心。

ROG吹雪360水冷預裝的三把風扇外殼也都是炫目的白色,扇葉方面則採用了白色半透明材質,在導光時可以更加均勻柔和。

風扇標稱轉速爲800-2500±10% RPM,風量80.95 CFM / 137.5 m3h,風壓5.0 mmH2O,噪音37.6 dB (A),支持PWM/DC調速,性能方面也符合價位,同樣是第一梯隊。

冷頭部分體積頗爲小巧,並沒有一些小廠水冷的浮誇累贅觀感。冷頭頂部有ROG敗家之眼的標識,爲鏡面材質。在通電之後,冷頭的RGB燈效還能與主板進行神光同步。而在冷頭的內部,則使用了第七代Asetek方案的水泵,標稱轉速在2800±10% RPM,實際運行時我專門湊上耳朵去聽了,非常安靜。

GT502機箱支持水冷側裝,實際安裝效果非常驚豔,能把這款吹雪360水冷的高超顏值毫無保留的展示出來。同時,水冷側裝方案在風道上也更加科學,可以進一步增強對CPU的散熱效果,同時還加強了對內存、主板等區域的空氣流通。

整機安裝完成後展示,純白色主題的電腦,即使不通電,看着也是一種享受,果真就如婚紗般一樣純潔。

通電後,冷頭的氣質一下子就凌厲起來了,ROG敗家之眼的魅力,我想很少有兄弟可以抵擋吧?

冷排風扇的RGB燈效也是非常贊,導光效果極爲均勻柔和,雖醒目但不刺眼,有一種低調內斂的奢華感浸潤其中。

電源:華碩 TUF 850W金牌裝彈手

由於40系顯卡更新了供電接口,我又不放心使用電源轉接線,所以這一次還是選擇更換原生支持ATX3.0的電源。i5-13490F和RTX4070ti顯卡的功耗都不算高,不過爲了提供更加充沛的能量,我還是選擇給它們配備了華碩TFU GAMING 850W裝彈手金牌電源。這款電源支持OPP/OVP等六項(UVP/SCP/OCP/OTP)多重技術保護,使用了軍規級別的配件,從華碩給的10年質保就可以看出廠家對它的做工質量也是信心十足。

作爲一款全模組電源,華碩TUF 850W裝彈手自帶的模組線均爲柔軟的壓紋線材,不僅美觀,而且在走線時可以非常靈活 。電源符合ATX3.0規範標準,默認就附帶了16Pin PClE線材,完美適配了最新的高功率40系顯卡。同時,電源本身還通過了80PLUS金牌認證,並且使用了105℃全日系高性能電容,在轉化效率、供電穩定性方面拉滿了配置。LLC拓撲電路和雙DC轉換的設計也大幅減少了高負載運行時的線圈噪音,搭配135mm雙滾珠軸流技術風扇,在使用時非常安靜高效。

這款電源的尺寸爲150*150*86mm,屬於標準的小尺寸ATX電源。可以看到在安裝在GT502中並不會佔用太多空間,即使給緊湊型的小機箱使用也毫無問題。

最後還是要贊一下這柔軟的模組線,在走線時真的省了太多事兒了,最後走線的效果也讓我非常滿意,強迫症被治癒了。

內存:金百達 16GB X 2 套裝 DDR5 6400

爲了呼應本次的白色裝機主題,我翻出了兩條壓箱底的金百達DDR5 6400Mhz 銀爵內存,銀白色金屬馬甲非常亮眼,整體造型既簡潔流暢,又不失辨識度。這款內存通過了AMD EXPO和Intel XMP3.0認證,在BIOS裏可以一鍵超頻至最佳性能,同時金百達也給這套內存提供終身質保,用起來也讓人更加放心。

這套金百達銀爵內存採用了目前性能最強、體質最好的海力士A-die顆粒,單條內存容量爲16GB,雙條組成32GB。一鍵XMP後頻率爲6400MHz,此時時序爲32-39-39-80,電壓1.4V,在這個頻率和時序下,已經可以實現對DDR4內存的性能碾壓。

從側面看,鋁合金材質的散熱馬甲和主板相得益彰,風格非常統一。唯一有些遺憾的是,之前下單的時候沒有考慮好,這款內存並沒有RGB燈效,如果搭配可以神光同步的金百達刃系列DDR5燈條,應該能有更加美觀的視覺效果。

硬盤:金百達 2TB SSD M.2

由於這次裝機主要是爲了暢玩遊戲,所以在選擇SSD時,就對性能沒有那麼高的要求了。在這種情況下,便宜大碗的金百達 KP260是非常好的選擇,由於使用了物美價廉的長江存儲顆粒,2T的版本售價才400多元,這價格實在是太香了,所以我直接買了兩條,這下能存好多遊戲了!

金百達KP260默認是沒有在顆粒和主控上覆蓋貼紙的,取而代之的是,提供了獨立的金屬散熱片和導熱貼。個人感覺這種設計還是非常人性化的,畢竟現在大部分主板都在M.2槽位處提供了散熱片,顆粒和主控裸露出來,可以和導熱墊、散熱片進行更好地接觸,大幅度提高了導熱能力。而對於筆記本電腦用戶,則可以加裝上默認的金屬散熱片,同樣能提供優秀的散熱效果。

金百達KP260使用的主控是國產的聯芸MAP1602,與旗艦級國產HMB固態硬盤並無二致。同時,這款硬盤使用了4顆江波龍封裝的長江存儲顆粒,單顆容量512GB,4顆合併提供了2TB的大容量。近幾個月以來,長江儲存的顆粒大量出貨,已經經受住了市場考驗,不僅在性能和穩定性方面不輸國外大廠,而且價格優勢極大,堪稱物美價廉的典範。

安裝後的效果如下,七彩虹B760M自帶的SSD散熱片可以完美的和金百達KP260貼合。

由於時間關係,只在裝機之後隨意給這款SSD跑了個分,對於本遊戲佬來說這個性能真的綽綽有餘了,再想想400多元的售價,還要啥自行車?

另外,娛樂外設也必須安排上。

耳機:ROG 棱鏡 S 無線

ROG棱鏡S無線是去年六月推出的電競耳機,據我觀察,ROG無線耳機一般都不帶燈,

他家棱鏡一共六款,無線就我這一款,相比S少個RGB、指示燈,內置了麥克風,同時還有AI降噪和虛擬7.1,但價格比棱鏡S還低,如果能接受沒RGB,應該是棱鏡中性價比最高的一款了

棱鏡S無線配備了藍牙和2.5GHz無線雙模,提供長達25小時的續航,而且充電15分鐘就可以用3個小時,想讓桌面高級,首要就是要無線,實際有沒有線又有多少人能聽得出,電競遊戲本身需要的是調音,腳步聲和人聲靠前,所以音樂耳機並不適合玩遊戲,。

棱鏡系列的顏值非常到位,全系都是三角形耳罩設計,實際佩戴挺符合人體工學的,相比圓形,三角形還更符合我們耳朵形狀,ROG還額外配了一副皮革耳罩,髒了舊了方便更換,棱鏡S無線還配備了華碩專有的Hyper Grounding佈線技術,分離PCB佈局,避免電磁干擾影響聲音。

棱鏡S無線的按鈕都非常人性化,單手可以操作開關、音量等,另外這款還有AI波束成形麥克風和AI語音降噪技術,讓語音通話更清晰,波束成形避免了沒有外置麥克風導致的聲音採集,語音降噪在軟件層面突出人聲,讓我們遊戲中喊麥更盡興,懂得懂得,電流麥是有多害人。

路由器:ROG 魔方 幻

雖說,現在網絡的瓶頸在運營商,但我們遊戲玩家對路由器的追求,除了帶寬還得性能要求,尤其是貓和主路由不在書房內的情況,Wifi的限制太大了,現在Mesh也被廣大玩家所接受,購入一款優秀的Mesh路由器勢在必行了。

魔方幻是華碩目前最強的Mesh路由器,無主機設計讓它每臺機器都可以成爲主節點,我用AX11000當家裏主路由,用來掛NAS和其他用網設備,單獨拉線到魔方幻上,再連接電腦,魔方幻無線回程是4804Mbps專用頻段,有線回程可以通過2.5G,支持華碩路由器的AiMesh技術,中高端全都可以Mesh。

說再多,其實這路由器本身的顏值也是拉滿的,目前市面上以Mesh當賣點的路由器,有魔方更電競的幾乎沒有吧?要麼就是路由器的系統拉胯,設置項太少,和電競不搭邊。

ROG的產品與華碩家其他產品適配性很好,再加內置的三方加速器完成整個鏈路的速率優化,對遊戲用戶非常友好,如果家裏還有PS5/NS等主機,無需再加硬件加速器了,用路由器即可完成加速。

隨着這兩年運營商帶寬提高,2000M的網絡也即將普及,再加上NAS玩家等對局域網需求的提高,很多家裏的網絡都面臨更高的需求,現在可能是你換路由器的最好時候,並且也要將自己對路由器的價格閾值提高,200元的路由器現在真的滿足不了家用網絡了。

副顯示器:Cforce 016Plus

主屏就不說了,各家有個家的好,這個副屏我必須吹一波。

首先關於副屏,你可以用來:

1、當做顯示器副屏,副屏的長邊和27寸顯示器的短邊一樣高,像我一樣組成雙屏就剛剛好,彌補了27寸相比於帶魚屏少的一節,玩遊戲、寫報告也可以看微信了;

2、隨身攜帶,當筆記本的副屏,出差汪有時候也有副屏的需求,這時候副屏就可以共享了;

3、給主機當顯示器,最近塞爾達現代戰爭來了,很多小夥伴又重拾NS,便攜屏是主機的好夥伴。

Cforce是便攜屏的大哥了,大家屏幕質量和效果都非常好,這款副屏2K90Hz,對NS屬於是高攀了,但我日常還要配筆記本和主機,用着就剛合適了。

Cforce 016Plus具有100% DCI-P3的色域、400nits、TUV低藍光認證和178°的廣視角,其實Cforce的便攜屏參數相比常規顯示器都很高,如果不是尺寸問題,當主顯示器也相當給力,27+便攜屏的組合我強烈推薦試試。

鼠標:達爾優 A980

達爾優這幾年勢頭真的猛,他家鍵鼠曾經走的網吧低端路線,現在已經成了國內中高端外設品牌了,幾款圈內非常認可的產品,比如A98、A87鍵盤,牧馬人、A950鼠標等,這款A980是他家新推出的旗艦款。

達爾優A980採用目前最熱門3395芯片,目前的旗艦級參數:26K DPI、650 IPS、50G加速度,這也是現在鼠標能達到的最好配置了,再高人已經感知不到了。

在主流參數之外,纔是各家鼠標最有區分度的參數,現在時髦GPW那種輕量化不分左右手的鼠標,達爾優還是做了一個右手鼠標,這也算是比較大膽了,但我身邊還是大部分人喜歡人體工學設計,GPW怎麼用都覺得過於小了,雖然輕也沒有這種有手型設計的抓握舒服,另外這款93g重量控制的也非常不錯了,比較有RGB還有個小屏幕。

A980有驚人的8KHz回報率,傳輸速度相比普通電競鼠標高了八倍,雖然我們感知不到,但他不能沒有,達爾優這款鼠標還有個KBS 2.0按鍵技術,鼠標按鍵覆蓋位置敲擊全部手感都一致,大小手都能完美駕馭。

A980側面的屏幕可以顯示動態圖片,畫質還不錯,在官方驅動上可以更換靜態或動態圖片。

麥克風:鈦度 TSP206 歌者

鈦度人皇SKY的品牌,品牌一直很低調,但這款麥克風我是一眼相中,畢竟玩遊戲的誰不喜歡點RGB呢?

歌者麥克風的燈也不會過於絢麗搶走主角的風光,屬於是柔光RGB 風格,麥克風有主動降噪功能,避免周圍雜音,比如電流聲,噪音等,遊戲時聲音更純淨,提高溝通效率。

麥克風機身有音量和指向性設置按鍵,可以設置全指向、心形指向還是主動降噪模式,底部還有3.5mm耳機插槽,清晰聽到自己的聲音。

麥克風這幾年從直播行業發展就重新第二春了,很多品牌都推出各種類型的麥克風,加上很多人居家辦公,麥克風應是電腦重要外設之一,但缺被大家忽略,不願意去花錢,導致遊戲中各種奇葩刺耳語音。

課代表總結

這一波升級主要爲的是4070Ti顯卡,其次拍攝水平的提升,需要更透亮的機箱搭配,華碩的硬件確實硬,索泰的顯卡也非常穩定,金百大的內存和硬盤性價比高,主板和CPU就是夠用就好,更多的錢完全可以投入進外設,在我眼裏外設就像軟裝,再好的房子,軟裝纔是真正貼近玩家的設備,要知道我4070Ti上一塊還是980,用了七年還能玩DOTA2……#數碼大佬幫幫忙#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