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畢業季,無數菁菁學子來到人人生的岔路口,作爲過來人分享一下個人經歷,不算有多特立獨行吧,但100%是雪淋淋的前車之鑑。希望能給弟弟妹妹們提供一些經驗參考,少走彎路,多點成功的機會。
首先我只是一個非常非常平凡的人,智商情商正常,自控力一般,家庭環境普通,既然是盒友了那肯定喜歡打遊戲,甚至還有瀑布手+勾手習慣,導致落筆寫字又醜又慢。
我們按時間線來慢慢推進。隱私原因也爲方便大家理解,全文淡化時間觀念,省去了一些生活細節。
高考
蘇南18線小城市土著。高中市重點,文科男。高考超級翻倍王炸,有多炸裂呢,語文和英語都是整高中三年最低分(江蘇副科當年是等第,不算分)。作文拿過小國獎,是那種能打印出來作範文傳閱的水平。結果高考最後作文倒推估分30多(滿分70),原地少了25+(我們總分才480,帶專和清北之間也就差100分出頭)。
最後上了一個外省雙非師範,學的財會專業。
分割圖
大學三年半
大學裏也就和無數普通人一樣,不喜歡本專業,專業學的不認真,打遊戲談戀愛,也掛過科,進團委給書記鞍前馬後但沒撈着啥好處。
不知不覺到大三了,這時候家裏建議我考公,但我選擇了考研。我的想法和無數雙非考研人一樣,就是想“逆天改命”,想有一個好的出身,想上一個平臺臺階,想證明自己的能力。
因爲我從小巨喜歡歷史學和心理學。一開始我選擇三跨華東師大的歷史,但後來一查閱家這邊的教師招聘公告,本碩必須同專業已成大勢所趨,考慮到三四年後的情形我不得不放棄了歷史這條路。
思前想後我還是選擇考mpacc(會計專碩),目標首都某次頂級學府。結果自然是沒考上。這期間我也按家裏要求參加了那年的國省考,全是裸考一日遊。
大四下學期我不得不直面以後的人生規劃了,但在這之前我還有一次機會,就是事業編考試,這算是我真正踏上了考公之路的起點。
分割圖
一戰事業編
當時我像是抓住救命稻草一樣拼命的學,梭哈兩個月時間,一天學15個小時。報了zg的班,早出晚歸去市裏上課。一天兩罐紅牛兩杯咖啡的幹,終於有點起色,後期基本能做到全班前幾,又快又對。然後就滿懷信心的上考場,考完出來一對答案互相聊了聊作文,大家都感覺我穩了。結果一放榜,我和裸考的朋友差不多分,全都傻眼。至今想不明白緣由爲何,我想答題卡好像可能塗錯了………………真的活該。
活該歸活該,工作還是得找的。臨畢業,我得在去蘇州一家公司當管培生,還是再全職備考一年中做個抉擇。思考了幾夜我選擇了後者,原因只有一個,不甘心。真的不甘心。
畢業後我回了家,7月份開始就是上課、集訓、刷題,中間也穿插着打打遊戲(因爲刷題刷吐了)。隨着11月底國考拉開序幕,正片也開始了。
分割圖
二戰國省考
首先要知道:1、稅務局每年會在國考招錄大量的財會專業應屆生。2、應屆畢業生區分爲本年應屆和往年應屆。本年應屆指參加考試時未取得畢業證書還在大四的大學生。往年應屆指已畢業但未交社保處於兩年擇業期內的待業畢業生。3、稅務局面試是極少見的結構化小組模式。
我待業那年報的崗位與大四那年報的是同一稅局,區別是,大四那年崗位要求本年應屆男,招1,報名8人。待業那年崗位要求往年應屆不限男女,招5,報名965人。
最後的結果是,大四那年崗位111進面,最高分118。待業那年崗位135.9進面,最高分140+。並且,待業那年的試卷難度高於大四那年。盒友們,這就是差一年的差距,身份的差異非常直觀的用分數表現。
很不幸的消息是,我待業那年考了135.5,沒錯差了0.4分,又讓身邊人失望了。因爲先出成績再出的進面名單,那一年我這分數出來的時候身邊所有人包括機構老師都覺得我起碼能進個面。然而事與願違。
待業那年省考我報的市財政,分數放在大四那年同崗位也已經上岸了。但是待業那年這個崗位的進面分直接暴漲到全地市第三,沒懸念的依然涼涼。
遺憾的不止這些。135.5的國考,一開始太緊張沒進入狀態10道類比錯7個。公基一念之差改錯了3個。雖然讓我引以爲傲的是,作爲文科生我言語部分只錯4個(1選詞3片段),90%的正確率,這個正確率蠻罕見的特別是國考。但也讓我能記住一輩子的是,因爲我是文科生,我的做題策略爲伺機放棄數學題,沒時間就全蒙b或者c。但那年出卷人給c絕戶了,我蒙10個c,正確答案是5個b,沒有c!我後來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真的一口氣沒回上來。要知道我就差0.4分,一道數學題0.9分。那年到135這個水平的人幾乎沒有人像我一樣數學全靠蒙了。
也就是說,我差一點點點就可以做到,數學題不做上140,如果我做到了就不止是上岸,而是創造奇蹟了,那年全國崗位進面最高分也就143啊!!!以後吹牛的資本都能有了。
遺憾歸遺憾,但還得抬頭挺胸往前走。我還有一次機會:事業編。那就卯足勁接着幹!
分割圖
但是又開始波折了。
國考進面
到年中馬上事業編考試了,我市爆發疫情。臨考試前一天,突然宣佈公告我市推遲事業編考試,不參加全省統考。很多人都已經入住酒店瞭然後被告知推遲。
這是7月初的事情。統考完之後試卷一流傳出來我就立馬按照考場模式去做了遍,40分鐘行測做完錯五個。還可以接受。我事業編的目標就是衝上80。
7月中上旬出公告,國考補錄一批崗位。就是各單位再增加一些招錄名額,考生重新報名,按原來的筆試成績去排名,取排名靠前者進新一輪面試。這個階段是以前我並不瞭解的,所以壓根沒做準備。
7月17號放榜我進面了,但面試時間待定。消息一出我立馬聯繫機構尋求面試培訓。結果zg的要22號纔開課還是在南京。我只好先在家裏自學自練,看的是b站小馬哥的課。我當時還自查了一下,補錄崗位分133.3,招4,12人進面試。其中9個人已經參加過上一輪面試了,也就是他們起碼從過年練到了6月份,崗位最高分139左右。
7月22號南京開課,時間極其緊迫。我的筆試是全班幾十個人最高分,一騎絕塵的最高分。其他很多大四應屆的學弟學妹都是120出頭。因爲在家呆了一年了,語言模組不可避免的會有些退化,我就逼自己開口,多說狂說,極大膽的說。我要求給自己加訓,接着熬夜,別人輪流休息我自願留下來聽正在模擬的考生答題。這後來甚至改變了老師的培訓模式,老師聽我講、我給班上的同學做分析,一起頭腦風暴。說、寫、打磨、改、再說、再改。但也意識到了我在面試這塊還是明顯欠缺火候。
但是已經沒有時間了。
7月25號出公告,27號就開考了。zg根本沒料到,我們也沒料到,本以爲怎麼也要到2930的週末。培訓班本來還是計劃27號才結束的。後面的課程只能一縮再縮。
7月27號考試當天,起大早侯考、抽籤。抽籤的時候我先被當頭一棒:全天倒數第二組的D考生。正常一組是三個人的,實際爲趕時間會隨機給每天最後兩組人加塞成四人小組。並且我和崗位第一抽到同一組了…他的名字我早就爛熟於心。上去領牌的時候心跳狂飆。
也就是說我的抽籤結果是,倒數第二組(參加過面試的朋友應該知道代表着什麼),又是從沒預料過的四人小組情況還是D,還和崗一同組。而我只培訓了短短5天,滿打滿算也就10天不到。
過程不多描述,看得懂的盒友自己看吧。
考完立馬記錄下來的覆盤
被攪局的經過
簡而言之遇到攪局的擺爛人了,我們俗稱攪子,好巧不巧這人還處處針對我。但是沒有辦法,風險與收益並存的,如果我抓住了那兩個瞬間,那“狠狠表現”的人就是我。
面完出來後我們剩下三個在一起交流,我還發現我是三個裏面筆試最低分……我省面試是把幾個地市的考生放一起完全隨機分組的,不看崗位、分數、性別,全部打亂。這下真遇見倆大神,而且她倆都有一次以上豐厚的面試經驗,我只學了5天。
27號晚知道自己沒上岸。28號成績公佈一算分差,就是被攪子哥搞掉的那幾分。結構化小組面試整體表現的佔比很重要,三(四)個人應當齊心協力, 整體分保下限個人表現衝上限。沒曾想遇到了這麼個程咬金。
江蘇面試賊壓分
然而沒時間沮喪,8月1號事業編重啓考試。但是我真的已經實在是搞不動了。半個月一眼行測申論沒看,高強度衝鋒半個月面試,真正的身心俱疲、強弩之末的末了。
事業編再次沒考上。
待業第一年就這樣結束了。我選擇結束待業。我後來考了幾個合同制,都筆試第一最後成功被錄取。權衡選擇之下到了現在這個單位來。一直工作至今。
……那年我們單位新進的應屆生,同一張試卷,好像沒人分數比我高…甚至有比我低幾十分上岸。就是因爲,我比他們早一年畢業,我是往年應屆,他們是本年應屆,xdm我說了這麼多,到這裏你們應該能有點感覺了吧。
後來
再後面我接着考省考,死磕同一個崗位。去年局裏開了兩個門檻一模一樣的崗位,a是老的、b是新增的。我最後報了a崗,崗4沒進面。我要是報了b崗,崗2進面,且按照面試結果看,穩上岸(b崗崗1面試實在是分低)。
分割圖
又得是一年。我現在的狀態通過id也能看得出來,首先我不能再把考公作唯一出路了。其次是趁年輕還記得住東西多學學。最後我也不想等我考上了,領導問我這幾年都在幹嘛學了些啥,我只能回答乾巴巴的“考公”二字。
但如今反過頭來去想,如果我大四那年就選擇考公,我有信心能一戰上岸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曲折。我說這麼多也不是爲了顯擺我自己,只是以例釋理現身說法,告訴大家一定要做正確的選擇。有的朋友可能會覺得我是靠全職在家備考才學成的。但一方面大三下大四上有多空閒經歷過的人都知道,另一方面本年應屆那年完全不用像我卷的這麼狠。考公和高考一樣,分數梯隊是個金字塔結構,分數越高越難提分。
分割圖
經驗與建議
我的一溜兒經歷算是講完了,有遺憾,也有頗多經驗教訓要吸取。
給盒友們整理一些建議:
對於臨近高考的盒友們:
1,填志願的時候,普通家庭最好不要爲了某個喜歡的專業去保專業而落到次一檔次的學校,高中時的愛好99%是很膚淺且幼稚的。
2、本科學校起點真的重要,很重要。
3、冷門專業慎重再慎重。
4、不知道怎麼選專業的話,不論文理科,財會永遠是萬金油。(但經管大類並不是,要是輪到市場營銷之類的)
5、不要看不上警校!
對於迷茫的大學生們:
1、迷茫是正常的不要過份焦慮。
2、重點!!!如果你的專業在考公方面有應屆崗位的話,請大四那年必選擇考公。如果考公與考研衝突的話,建議放棄考研。理由很簡單,只要你不延畢,正兒八經應屆考公的機會就只有這一次,這輩子都不會再有了。至於考研,就算畢業一年後全職備考一年,沒有學校會因爲這個是否應屆身份給你拉高分數線。而考公,真正的是天壤之別。
也就是說,你可以先考公,不濟再考研,節奏上完全沒問題。但如果你像我一樣,先考研不濟再考公,那對不起,過了這村沒這店了。
當然很多省份的省考都是在大四下學期的,確實有人考公考研兩手抓,這個具體看你自己的學習能力了。但是,長三角三省市,江蘇浙江上海就是明確要和考研去搶人才,時間衝突使你只能選擇一個方向。這也是一種趨勢。
至於研究生應屆,也不是不可以。首先你得考上研,其次很多崗位是僅限本科應屆的(例如國稅財會類)。而且看看現在多少研究生在考公?
本科畢業考公,研究生畢業也考公,那幹嘛不讓自己少喫一次苦多賺三年錢呢?
3、“宇宙的盡頭是考公”這句話並不只是機構的噱頭,真的是無數大齡考公人的雪與淚。可以問一下社會上的大齡考公人,如果時光能倒流他們會不會選擇應屆就考公。
4、考公比考研公平,真正的殊途同歸。考研各種黑名單學校歧視一志願歧視本科出身,我身邊再優秀的人,能雙非上岸985的一個沒有。複試也年年爆大瓜。考公流程比考研嚴格的多。每年各省稅務機關公示上岸名單的時候都會附帶上岸者的畢業院校和工作單位(如果有的話)。盒友們可以去看看有多少民辦三本有多少雙一流。在考公這裏專升本和清北人一視同仁,全憑自己分數說話。(極少數高層次崗位除外)。
5、應屆考公很多可以不限戶籍。我已知的,國考不限戶籍,江蘇省考對本科應屆生不限戶籍。如果你嫌老家gwy工資低的話,如果你想到大城市打拼的話,抓住這次機會,這比你考上研再來大城市內卷掙扎要好得多。gwy的工資和社會地位起碼能讓你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站穩腳跟(這兩點不用看網上小編文衆說紛紜,別的地方不敢保證,江蘇肯定是足夠的)。
6、考研方面,警惕內卷三巨頭;法學非法本、會計專碩、心理學。再加上個教育類。全是卷王之王。現在大趨勢就是一戰上岸率驟減,你只學了一年,拿什麼去和那些學了兩三年的人拼。
7、有備考會計專碩mpacc的盒友,考慮考慮考公。mpacc是唯一一個考研不考專業課的玩意兒,也就是說完全沒有專業門檻,所以這兩年極度內卷卷上天了,且沒有調劑。但,199管綜聯考的考試內容,和gwy考試內容有80%以上的高度重合。如果你還恰好是財會本科出身,也就意味着你考研捲上天了可能只能上一個普通一本,但你花同樣的經歷去考公,我敢說你的上岸機會直接翻倍不止。何況mpacc不存在調劑就是孤注一擲,考公一年國、省、事三考,你要是可以接受巡考的話機會更多。
最後
以上all,就是我的一些淺薄拙見。還有些話不方便說太直白,大家得自己考慮考慮。
我並不是公考吹、也沒有神話公考。但在象牙塔裏的時候真的大部分人心高氣傲一心想衝擊高等學府,可惜名額就那麼多,一踏入社會立馬被澆冷水開始追悔莫及。大四羣體中考公的人遠遠少於考研的人。
最重要的是,考公是有應屆身份之差的,並且是天差地別的分數差,人生也只有那一次機會。考研卻完全沒有這些限制。
如果你覺得自己並不是籠中鳥,要立長志立鴻鵠之志,那你也可以先考公,先有穩定的基石再豐富自己,伺機單飛,這肯定比你白手起家好得多。這種敢於離開溫柔鄉的人,人人佩服。
具體一點比如,財會人,先大四上岸稅務局,花十幾年時間沉澱自己,積攢閱歷人脈,考到cpa稅務師,再跳出來加入事務所。會所稅所都不缺這樣的例子。
在面臨人生選擇之前,預先給自己的不同選擇多想幾條後路。不要盲目跟風,別混,也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喜好來進行人生規劃。
當然,上述想法全是基於絕大多數平凡普通人的立場來講的。如果你的本科學歷、能力、財力等任意一方面是突出的話,那自然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