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前言:
針對自己DIY的PC主機需要使用多大瓦數的電源應該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對於DIY老手來說,整機的功耗到底在什麼應用場景使用多大瓦數的電源應該不會有太多的疑惑。但就是對於DIY新人來說確是個有點懵懂了,現在主機功耗大戶應該數CPU和顯卡兩位“功耗大佬”了,其他主板、內存、散熱等硬件在CPU和顯卡兩位功耗大神面前都只能算弟弟了。那麼這次就來談下按照自己選擇的配置來選擇適當瓦數的電源做爲DIY硬件搭配纔是最合適的。
從現在的CPU和GPU兩個主機的性能天梯可以非常輕鬆劃分出所有自己選擇的CPU和顯卡到底處於什麼級別,當然了越高端的硬件對應的功耗自然也是非常高的,拋開那些性能超強的至強和撕裂者系列處理器,家用的I9/I7/I5、R9/R7/R5系列處理器基本的功耗100W以上,滿載功耗則最低也在100多W以上。在GPU方面,新推出的4090/4080/4070Ti/4070,RX7900XTX/7900XT,NV RTX40系和AMD RX70系顯卡的除了4070顯卡功耗稍低之外,普遍功耗也都是300W起步了。
測試硬件:
這次測試功耗的處理器是英特爾帶K CPU全家桶,顯卡方面則是英偉達40系(除了200W功耗的4070之外)剩餘市面上在售的所有型號顯卡(RTX4090/4080/4070Ti),AMD的對應的功耗測試會在下一次再補全了。那麼來看下從代表着高端系的(I9 13900K)、中高端定位的(I7 13700K)、中端定位的(I5 13600KF)三款處理器分別搭配上40系顯卡的功耗分別在滿負荷、軟件測試、遊戲進行時實測所得出去的功耗值來便於大家選擇對應瓦數電源做個參考。
這次爲了應付不同的功耗的平臺搭配所以選擇的是市面在售的一款非常有性價比的白金牌1200W的ATX3.0電源---SAMA XP 1200W白金牌全模組電源。
背面是XP 1200W白金電源的產品特點,8箇中英文介紹。
無論外包裝和內包裝都黑白配色包裝設計,用最簡單的標識來表達產品。
XP系列把850W、1000W、1200W的尺寸控制在150 x 150 x 86mm,小巧的尺寸在裝機兼容上是有着非常好的體驗。1200W的瓦數幾乎是可以全部制霸中高端平臺了,所以這次纔會使用這款電源來爲平臺供電,基本是一個電源全部通用。
XP系列電源採用風扇格柵與頂蓋一體化的散熱設計,電源內置支持PWM溫控的 FDB 軸承14cm的散熱風扇,支持智能啓停與ECO 30秒智能檢測功能,啓停功能是指電源散熱通過自動溫控來控制風扇的轉動,並且會在低負載與電源內部溫度較低的情況下自動停轉,進一步降低電源的運行噪音,而ECO 30秒只能檢測則是指電源開機後風扇會運轉30秒進行自我檢測,檢測通過後纔會進入智能啓停的狀態。
還有就是這款電源的整體的內部設計方案也是主流高端電源基本都採用的主動式PFC+全橋LLC諧振+同步整流+DC-DC結構,支持100—240V寬幅電壓,而內部的大電容則採用臺系電容爲主,小電容則採用日系、臺系、國產等不同型號。並且通過7種電路保護測試:UVP(低電壓保護)、OVP(過電壓保護)、OPP(低功率保護)、OCP(過電流保護)、OTP(過溫保護)、SCP(短路保護)以及SIP(浪湧保護)。
想要了解電源的各項參數就從背面銘牌既可一目瞭然,最大負載 +3V 22A /+5V 20A 總輸出100W,而+12V 100A 最大輸出功率1200W,總輸出額定功率瓦數 1200W。
全模組接口設計,和市面在售的ATX3.0一樣都是帶有一個原生12VHPWR供電接口,此外,電源在插滿標配模組線材後,還會空出一個8Pin模組接口與一個6Pin模組接口,有需要的玩家可自行擴展。
配套的線材全部都採用了壓紋線,對比先馬以前的全模組電源那原裝的粗線材來說,壓紋線的彎曲柔軟度更好,拉扯的韌性更強。這樣也方便應對各種機箱的背線整理。
功耗測試:
那麼這次的功耗測試是分爲以下不同的搭配來進行的:I9 13900K+RTX4090/4080/4070Ti定位高端向,I7 13700K+RTX4090/4080/4070Ti和I5 13600KF+RTX4090/4080/4070Ti則定位中高端向。那麼這次測試功耗的配置平臺如下:
處理器:13代酷睿I9 13900K/I7 13700K/I5 13600KF
主 板:華碩ROG MAXIMUS Z790 HERO
內 存:XPG 龍耀LANCER DDR5 7200 16*2 C34
固 態:XPG 翼龍 S70B PCIe4.0 SSD 2Tb
顯 卡: RTX4090/4080/4070Ti
PS:以下所測試的功耗並不代表所有相同型號CPU和GPU的功耗,只是按照上圖的CPU型號和GPU型號所測出的功耗值(CPU因爲在不同電壓下有不同的功耗表現,GPU也是如此不同品牌不同頻率的顯卡功耗均有所出入),以下四項(視頻、滿載、軟件運行、遊戲進行時)實測功耗數據僅供參考。
首先登場的是I9 13900K搭配七彩虹RTX 4090 Vulcan W OC 24G 的整機功耗(包括主板、內存、固態、散熱等不同硬件的整機功耗值),日常使用(視頻、文檔等辦公功耗是110W~130W之間),CPU+GPU滿載烤機功耗峯值維持在919.4W(滿載功耗果然是國家電網戰略合作伙伴沒跑了,一般使用相信也不會天天進行瘋狂烤機,除非是需要CPU和GPU進行24小時工作或者深度運行測試,那麼可以選擇≥1000W的電源比較穩妥),在運行3D MARK軟件的功耗值也接近600W,而在遊戲進行時爲525W。電源推薦瓦數:1000W或者以上,像這次上機使用的SAMA XP 1200W 白金牌全模組電源。
接着是I9 13900K搭配技嘉雪鷹 RTX 4080 AERO OC 16G顯卡 的整機功耗測試。日常使用(視頻、文檔等辦公功耗是87W~95W之間),CPU+GPU滿載烤機功耗峯值維持在745.4W(對比於上面的國家電網戰略伙伴的在滿載功耗上,還是可以接受的,所以官方推薦850W ATX3.0是準確的),在運行3D MARK軟件的功耗值489.3W,而在遊戲進行時爲466.6W。電源推薦瓦數:850W~1000W。
最後是I9 13900K搭配七彩虹戰斧 RTX 4070Ti 12G 顯卡的整機功耗測試,日常使用(視頻、文檔等辦公功耗是82.4W),CPU+GPU滿載烤機功耗峯值維持在687.5W,在運行3D MARK軟件的功耗值469.5W,而在遊戲進行時爲424.2W。這是I9 13900K對應的三款顯卡里遊戲功耗是最低的,畢竟黃刀的刀法是刀刀精準無比的切割,而遊戲進行時對於I9 13900K這顆多核處理器來說基本的使用功耗非常低,基本都是佔用功耗大戶是歸於顯卡。日常使用推薦:750W~850W.。
I7 13700K/KF 對比於13900K/KF在高端機器中受衆羣體會更多,當然了各項性能對比I9還是稍弱的,但是價格確更具性價比,是許多高端主機都會選用的處理器。而在加配4090顯卡後的整機功耗測試:日常使用(視頻、文檔等辦公功耗是106W),CPU+GPU滿載烤機功耗峯值維持在817.5W(I7 13700K+4090非公顯卡的功耗確實不低,達到800W以上),在運行3D MARK軟件的功耗值610.5W,而在遊戲進行時爲543.4W。電源推薦瓦數:1000W~1200W。
相比4090顯卡的話,RTX4080應該是很多I7 13700K/KF主機上更多的見到的搭配方案。那麼整機功耗測試:日常使用(視頻、文檔等辦公功耗是87.7W),CPU+GPU滿載烤機功耗峯值維持在706.5W,在運行3D MARK軟件的功耗值481.1W,而在遊戲進行時爲459.3W。電源推薦瓦數:850W~1000W。
要是說到遊戲玩家最喜愛的搭配的應該是I7 13700K/KF搭配4070Ti的選擇,上可應付入門級的4K分辨率高刷,下可制霸2K高刷,是性價比最佳的中高端向搭配選擇,那麼整機的功耗表現:日常使用(視頻、文檔等辦公功耗是79.4W),CPU+GPU滿載烤機功耗峯值維持在670.5W,在運行3D MARK軟件的功耗值421.5W,而在遊戲進行時爲394.2W。電源推薦瓦數:750W~850W。
那麼相較於上面兩款中高端向的I9 13900K和I7 13700K處理器來說,I5 13600K/13600K無疑是2000元以內的英特爾最有性價比的帶K家用處理器。而這次也是被列入功耗測試的列表裏來,然後I5 13600KF搭配RTX4090?這個奇葩的組合與處理器和顯卡的定位並不符合,但是在遊戲黨裏應該也會有這樣的搭配的。(其實也是順手而爲,其實我也還想知道這2個定位不同的處理器和顯卡組合的功耗會到那裏)日常使用(視頻、文檔等辦公功耗是114.5W),CPU+GPU滿載烤機功耗峯值維持在740.4W,在運行3D MARK軟件的功耗值513.1W,而在遊戲進行時爲484.3W。電源推薦瓦數:850W~1000W。
13600KF+RTX4080的整機組合又帶來多大的功耗輸出呢?日常使用(視頻、文檔等辦公功耗是71.6W),CPU+GPU滿載烤機功耗峯值維持在573.4W,在運行3D MARK軟件的功耗值438.2W,而在遊戲進行時爲412.5W。電源推薦瓦數:750W~850W。
13600KF+RTX470Ti也是定位最搭配的組合之一了,當然了功耗更低的RTX4070顯卡也上市了,後續還有會更低功耗的RTX 4060Ti和RTX 4060推出。日常使用(視頻、文檔等辦公功耗是65.3W),CPU+GPU滿載烤機功耗峯值維持在504.7W,在運行3D MARK軟件的功耗值371.7W,而在遊戲進行時爲343.2W。電源推薦瓦數:650W~750W。
好了~經過各種組合的對比,因爲手上的硬件不算很全,只能利用手上的3款處理器加三款不同型號的顯卡組合搭配來折騰這次功耗測試,而以上的測試前面也說過了,是包含主機裏所有的硬件的總功耗(主板、散熱、風扇、內存、固態等等),最後還補充一下新的ATX3.0電源的選擇,要是富哥定位的直接就選擇最大瓦數的電源即可,小孩子纔會做選擇。要是資金並不充裕的DIY玩家的話現在入手新款的ATX3.0在價格上還是稍微貴了點,但是後續相信各個機電散品牌都會陸續推出自家的ATX3.0電源產品,肯定又會有新一輪的價格競爭,各位可以持幣觀望也是不錯的選擇。希望這次的功耗對比對大家後續想入手新平臺主機有幫助吧。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