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各位盒友們,好久不見了,距離上次更新好像已經過去了快半年時間了。這段時間一是在忙着研究生的科研任務和課程學習,二是找到了一份自動駕駛公司的實習,來到北京這也是近一個月了,終於騰出時間更新一下內容。今天給盒友們帶來的是《論文讀寫指南》,主要是講一下自己對論文閱讀和寫作的經驗。各位盒友們如果覺得教程有用的話不妨點贊、盒電支持一下作者,作者會持續更新更多的高質量文章。其他盒友如果有一些自己的經驗,也歡迎在評論區進行分享,我也都會查看並選出最有代表性的置頂供大家一起學習。
引言 爲什麼有這份指南?
作爲一位大學生/研究生,寫論文是大學生涯中不可避免的事情之一了。而從衆多網友的反饋中可以得知,他們普遍對於寫論文感到頭疼不知道如何下手,會遇到下面這些情況。
其實筆者認爲這些都是因爲沒有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的原因,寫論文按道理來講不應該是一件難事,但是現今大部分的高校和培訓機構都搞錯了一件事情。他們熱衷於開展《論文寫作輔導》課程,卻忽略了論文寫作之前必須經歷的方法論的和論文閱讀的學習。
還有一點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多數的老師、教程都是站在一個制高點上給你講論文應該這樣這樣寫,從而會讓你認爲他非常牛,很厲害。然而換做你自己來,仍然是一臉懵逼。而不會從一個科研小白的角度來分享自己是如何入門一點點到看懂文獻,到寫論文的整套方法論。
因此,在本指南里,筆者會詳細介紹自己建立的一套方法論,並結合實際的例子進行闡述,最後再分別介紹《論文閱讀指南》和《論文寫作指南》。
零、知識體系方法論
筆者認爲一切上來什麼不管就讓你讀文獻,寫論文的情況都是耍流氓。這種只重視結果而不關心前置過程的導師、學者不配一名真正的高水平人才。
筆者認爲良好的學習方法應該如下圖所示,在通過學課程、啃課本、讀課本、讀博客等方式建立一定知識體系後,再閱讀文獻,不斷完善知識體系,形成一種“閉環”的學習。這是一種以“知識體系”爲核心的學習方法。
知識體系的整體思維導圖如下,建議配合B站視頻《60分鐘搞定論文寫作方法》一起食用,效果更佳。
一、論文閱讀指南
形成了一定的知識體系後,便可以閱讀該專業領域的一些文獻。(不建議一上來就看“高深莫測”的文獻,因爲許多文獻作者會默認你也一定的基礎。而在入門階段,你大概率是沒有這個基礎的,所以很難啃動。)
整體的步驟就是,先進行文獻檢索,檢索出自己感興趣的文章,再粗讀建立體系A,精讀建立體系B,最後再反思總結。
步驟一、文獻檢索
按價值分類:SCI(CNS)>SCI(按JCR,中科院分區排)> 頂會>北核>EI源刊>EI會議>普刊,
1.基本按照這個邏輯來,當然有一些經典之作也不能錯過。(機器學習ATTENTION、殘差等。)
2.課題組的論文,可以先判斷價值後選擇性進行閱讀。
tips:關注下引用數,
一般來講引用數越多說明越有價值。
檢索方法: SCI:web of science
EI:IEEE\scopus\spring
北核:知網、萬方
可以搭配公衆號之前的推文《EI論文發表指南》一起食用
步驟二、粗讀1
看Abstract(摘要)和Conclusion(結論):
IF 和我做的相關AND結論也不錯(效果有不錯提升),建立體系A,可以繼續流程,進入步驟三。
IF 結論垃圾,沒有提升(這種很少出現),可以直接扔進垃圾桶。
IF 和我做的關係不是很大,But結論很不錯。可以建立個體系A,放在一邊當備選(俗稱留個念想,以後發現能用的上能輕鬆找到進而再深度進行學習)。
步驟三、粗讀2
繼續看Introduction(引言)和Result(結果):
IF 引言寫的很好,很漂亮,其實就顯示了體系A。這時,你可以記錄下來這些A,在以後遇到同樣
的問題,你就知道了該用什麼方法解決。
IF 結果很漂亮,說明它效果很好,值得精讀。
這裏希望大家分清“結果”和“結論”的區別,結論只有主觀性的評價,以文字進行闡述。而結果是客觀性評價,常常以數據進行證明。好的文章應該既有結果又有結論。
結果常常以“圖”、“表”方式漂亮展示結果,你需要學習他的表述方法、手段。爲寫論文打下基礎
步驟四、精讀
IF 你覺得這篇文章還不錯,對你有幫助,或者很有價值。(一般粗讀後都能大致理解文意)這時候你再去判斷要不要精讀這篇文章。
精讀的意思是對於文章每個細節進行閱讀和深度思考(包括使用的方法、算法、實驗設計、實驗分析等等)並同時去建立知識體系B。
他是有一定的難度,希望大家遇到不會的就去查詢、請教、學習、複習,不要畏懼困難。
比如下面這段,短短的一段可能包含了大量的知識體系在其中,比如network,end-to-end,SGD等,這些對於機器學習領域的初學者都是比較陌生的詞段,希望大家在遇到這次詞段,能夠走下面所示的流程圖,去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並着重去學習作者的思維、邏輯、寫作方法。
步驟五、反思和總結
讀論文實際是一個“先化繁爲簡,再化簡爲繁”的過程。即先站在一個上帝角度去簡要總結作者的工作:”幹了什麼事、用了什麼方法、怎樣設計的算法、實驗,其結果如何?”再高度重視其中的一些細節的工作,去反思爲何這樣做是有提升的。
最後再去想想如果是你,在這個問題背景下,是否會和作者一樣做?如果不是,又差在哪?好在哪?
完成上述五個步驟,就建立了一個完善的B的體系,而其實這個B裏面還包含了許多b1--bn和A1--An。
一些關於論文閱讀問題的回答
問:有些經典文獻一些博客、文章、書籍寫的很好,並且給解釋的很清晰,這時候我能不能不看原文了呢?
答:需要,博客文章不等於作者原意,看原文是與作者與讀者的思維直接碰撞,肯定比其他人轉述的效果要很很多,如果覺得看的很困難可以輔助這些文章進行閱讀,但是一定要看幾遍原文,每一次看都能看出不一樣的東西,也許有的時候就能發現原文裏的一些別人都看不出來的點,這可能就是一個很好的idea。
問;英語難讀難理解怎麼辦?
答:基本英語論文的需求都不是很高,連四級水平可能都不到,難的主要還是“行業黑話”和“專業術語”,這個沒有辦法,多看幾篇差不多就掌握了。不要有畏難情緒,相信只要能看下去,都會能看懂並有所提升的。
擴展和總結
二、論文寫作指南
有了知識體系之後,並閱讀了大量的文獻積累了經驗後,寫論文可以說很容易的一件事了。
寫論文實際上就是輸出自己的知識體系,在已有實驗、數據、想法的情況下,可以說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Abstract:引言,還記得之前說過的“化繁爲簡”嗎,引言就是這樣的,應該以最少的語言綜述全文的內容。
應該包括【Objective】、【Method】、【Result】、【Conclusion】四大內容。
Keywords:關鍵詞,一般三到四個,其實就是選取文章需要用到的知識體系 A。
Introdution(quote):其實就是介紹現有的一些A、B所在的背景。
上述和下述的基本文章都差不多,而中間這幾個部分會有差異;主要取決於你的算法,實驗設計,寫作而有所不同。
Result :應該是有圖有表的,並且儘量多一點,看着直觀一些;還要對圖表進行相應的闡述和解釋說明;有時還需要解釋是在什麼情況下達到了這樣的指標。
Conclusion: 總結一下就行了,其實大部分都是套話。
Reference :建議邊寫便導入,不要最後纔想加進來,一個一個回去找很麻煩(各個平臺都可以直接引用,格式也很標準不用怎麼改)
Tips: 文獻不夠 可以用知識體系的關鍵詞檢索文獻,硬加(不建議使用),可以看看文獻細節怎麼實現的,然後把這些都放在Introdution裏面,介紹一下並引用,不就有了嗎,想加多少就可以加多少。
例:xxx(機構)的xxx利用了xxx方法(體系),並進行了xxx改進,把xxx應用在了xxx領域,取得了xxx結果,效果提升了xxx。
三、相關資料
本指南建議搭配公衆號【凌雲天下事】之前文章《EI論文發表指南》、B站凌動俱樂部《60分鐘搞定論文寫作方法》一起食用,體驗更佳。
本指南配有相關視頻(B站平臺),相關PPT,相關筆記,思維導圖高清版,請在公衆號回覆【論文指南】獲取。
如果本指南對你有幫助的話,不妨點個贊點個在看並轉發給自己的朋友吧,感謝大家的支持,筆者會持續分享更多的系列指南向文章。
後記
最後就是希望廣大盒友們都能發出自己的paper,百投百中!各位覺得我的文章有用的話,不妨點贊,充電,收藏一鍵三連喲,如果你也想分享自己的論文寫作經驗的話不妨在評論區留言喲,我都會一一查看回復的。
#盒友日常##大學##論文##論文寫作##指南##學習經驗#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