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黃金時代三部曲,與沉默的大多數

紀念王小波逝世的26週年

在現代中國文學界中,王小波始終都是特立獨行的存在,儘管他已經離開了26年,但他的文字依然讓無數讀者癡迷。或許是有趣的靈魂太少,孤獨的人變得越來越沉默,外界喧囂過後也往往讓人覺得單調乏味;忙碌的軀體太多,而有趣的靈魂卻總是萬里挑一,王小波正是其中一位。



王小波

1997年4月11日,在經歷了人生最痛苦、最黑暗的一段時光後,王小波獨自一人在房間中緩緩閉上雙眼,年僅45歲。那一年許多人還未出生,但在我們讀書階段,“時代三部曲”代表作《黃金時代》以及王小波的大名,早已傳遍大江南北。

然而,這樣一位才華橫溢、熱愛寫作的天才作家,卻並沒有被同時代接納,反而在去世多年以後逐漸走上神壇。他非常神奇地驟然出現於中國文壇,卻又流星般地倏然離去,他常常被譽爲中國卡夫卡加喬伊斯,但在去世的追悼會上,文壇無一人相送。

無論愛他的人也好,討厭他的人也好,“王小波現象”所引發的王小波熱,是文壇絕對無法忽視的存在,也成爲了文學界一個非常特殊的文化標誌,《黃金時代》自然是“門下走狗”們最愛的小說。



時代三部曲

對於初次接觸“時代三部曲”的學生們來說,他們或許是聽聞了《黃金時代》的“大名”,想從中尋找一些獵奇香豔“搞破鞋”的場景,一窺神祕的成人世界。但在囫圇吞棗讀完後,王小波這本代表作給人最大的衝擊是一種“荒誕”之感。


這種“荒誕感”既陌生又熟悉,我們從未在王小波的年代生活過,也很少見到與王小波同齡的中文作家寫出這樣大膽的文字,作品中對性的描寫,對現實的嘲諷批判,對人性本真的挖掘思考,都是十分罕見的,把其他作家刻意“神祕化”的荒誕現象,赤裸裸地展示給讀者。

面對這些荒誕,王小波在書中說,“人活在世上,就是爲了忍受摧殘,一直到死,想明瞭這一點,一切都能泰然處之。”當然,隨着讀書閱歷增長,我們很容易在貝克特的《等待戈多》,或者是卡夫卡《變形記》中找到熟悉的“荒誕”之感。



雜文

《黃金時代》所體現的這種荒誕感,恰恰也體現在王小波的雜文中,後世的許多文學評論者認爲,王小波的雜文自成一派,總會透露出一種“黑色幽默”;在王小波生前,他的朋友也多勸他改寫雜文,放棄小說,畢竟12.8一本的《黃金時代》,直到王小波去世也依舊沒賣完。

生前“默默無聞”,去世後成爲文學偶像,這樣的傳奇故事還需從王小波生平入手。1952年,王小波出生於北京,父親是中國人民大學邏輯學教授,對他的影響極大......王小波當工人時期認識了李銀河,26歲第一次參加高考,考入中國人民大學貿易經濟系商品學專業,四年後大學畢業,王小波留在中國人民大學一分校教書,動筆開始寫《黃金時代》。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留校一路從講師到教授,本是非常優渥順利的生活,但王小波卻爲愛和李銀河一起前往美國留學,來到匹茲堡大學東亞研究中心做研究員,導師正是大名鼎鼎的歷史學家許倬雲,回國后王小波在北京大學社會學所擔任講師,平日裏寫雜文的習慣一直沒有落下。



天才程序員

在這期間還有個小插曲。王小波在文學界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計算機屆還有一段趣事,除了作家這一身份外,王小波還是一名程序員,他先後自學了Fortran、彙編語言和C語言,利用業餘時間自創輸入法,使用匯編語言在DOS系統下編寫了一套漢字輸入法。

在93年的日記中,王小波寫道,“我終於下決心買了一臺286,這些日子在改造軟件,做了不少彙編工作。其核心是它在虛擬保護方式(virtual address protected)下工作,以便利擴展內存(expanded memory)。現在終於完全成功,我的軟件現在可以編輯400K 長的文件,可以把一部長篇小說全部調到內存裏編寫了。”

讀到這裏時,我們很容易發現王小波爲寫小說專門編寫了一套輸入法軟件,《黃金時代》即在這套軟件上寫的。王小波繼續補充,“只可惜我這個機器還是低級,只有1M RAM,並且沒有硬盤,所以也就到此爲止了。這個程序的缺點是太低級,有大量對端口(port) 的操作,雖然效率是高的,兼容性不會太好。”



沉默的大多數

當時還有人想拉他入夥,創辦互聯網公司,如果王小波真去了,我們這個精神貧瘠的時代,恐怕很難承擔損失一位擁有如此有趣靈魂的作家。但他畢竟是王小波,就像《沉默的大多數》裏所說,“人該是自己生活的主宰,不是別人手裏的行貨。”

回顧王小波的小說作品,《黑鐵時代》中壓抑、麻木、冰冷的社會,讓人喘不過氣來,給人一種極強的視覺震撼,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在君特·格拉斯在《鐵皮鼓》裏,寫了一個不肯長大的人,下決心要永遠做小孩子結果真成了侏儒,這個故事太過於神奇,人要永遠做小孩子雖辦不到,但想要保持沉默是能辦到的。


就像很多理工科悶騷的程序員一樣,王小波在公衆場合不喜歡說話,但到了私下裏卻妙語連珠,換言之,對信得過的人什麼都說,對信不過的人什麼都不說。王小波反思自己這種保持沉默是怯懦的,他發現明事理的人不輕易開口,淺薄無知的人卻總在大放厥詞。

但悲哀的是淺薄之言更容易形成權威,再說話難免會受到攻擊,爲了讓自己不再沉默,王小波不斷地寫雜文,篇篇痛斥反思自己的沉默,換言之大多數皆沉默,淺薄之語就將大多數人給“代表”了,到那時候沉默的大多數已經說不出任何話來,這樣的思想王小波也通過一篇篇雜文有趣的黑色幽默呈現出來。





往期文章:

小島秀夫——腦洞薦書,《跟動物交換身體》

文學黃金時代——神仙出版社,《天才與天才之間》

考古尋秦記——《秦始皇的兵與城》有多麼偉大?

文學史話——《托爾金的袍子》,洛麗塔如何火爆全球?

妖怪文化——《日本の妖怪百科》,遊戲中的日本鬼!

讀luxun——《中國小說史略》,古代民間小說

讀羅翔——《刑罰的歷史》,古代人的宮刑

讀羅翔——《圓圈正義》,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餘華 X 羅翔——虛無與焦慮,精神內耗該如何解決?

黑塞自傳——《在輪下》,小鎮青年的“精神內耗”

國劇巔峯——《大明王朝1566》,被埋沒的歷史劇

二舅爆紅——文學論壇,嚴肅文學應多關注鄉村

學術之爭——羅翔與車浩的理性辯論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數,與特立獨行的豬

天涯神貼——《明朝那些事兒》,一個時代的離去!

買書如山倒——文學名著譯本推薦(日本

買書如山倒——文學名著譯本推薦(法國

買書如山倒——文學名著譯本推薦(英國

買書如山倒——文學名著譯本推薦(美國

買書如山倒——文學名著譯本推薦(德國

買書如山倒——文學名著譯本推薦(俄國

買書如山倒——文學名著譯本推薦(拉美

購書圖書攻略——如何根據出版社挑書

購書圖書攻略——如何選擇平臺折扣

#gd的ai&遊戲雜談#

#gd讀書#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