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序言:
縱觀最近的DIY裝機大環境,總結出一個字可以概括:貴。硬件的價格由於成本上升,導致整個DIY市場的裝機成本也轉嫁到玩家的身上,現在一套性能稍好的臺式主機基本都在7000-800元左右,要是使用上NV 40系顯卡/AMD 7000系顯卡等新平臺的話,中高端平臺價格直接破萬了。對於讓需要玩家趨之若鶩的主流純白主機裝機方案可選性真的非常多,但是要讓性能和顏值兼備的話,那麼就不能使用“性價比”來形容了,應該用“豪砸”來形容更爲貼切。其中最有吸引力的依然是由全景式“硬件展示櫃”箱體打造的白色性能主機,那麼這次花費了3萬多打造的這套可以說採用的硬件都是100%純白血統的主機效果到底如何?
二、配置:
斥資三萬七千元整套基於主流全景式主機爲特點的硬件搭配肯定是定位高端PC主機。那麼下面就來看下這套主機到底用了什麼硬件?
處理器:intel 13代酷睿i9 13900K
主 板:ASUS ROG MAXIMUS Z790 APEX主板
顯 卡:Colorful 火神iGame GeForce RTX 4090 Vulcan W OC
內 存:Galaxy HOF PRO DDR5 8000MHz 16G*2 內存
固 態:SAMSUNG 990pro PCIe4.0 1Tb M.2 + 980pro 2Tb M.2 SSD組合
機 箱:NZXT H9 Flow雙腔中塔機箱 白
電 源:ASUS ROG STRIX 雷鷹1000W AURA ATX3.0金牌全模電源
散 熱:SAMA XW360W AIO一體水冷散熱器
風 扇:LIANLI 三代積木風扇白色*9
i9 13900K 包裝和上一代i9 12900K相差並不大,8P+16E 24核心32線程,全核睿頻5.5GHz、單核睿頻5.8GHz,L3緩存36MB,基礎功耗:125W,這些基礎的介紹就不多說了。
主板搭配:ASUS ROG MAXIMUS Z790 APEX主板,包裝與以往純血 ROG 紅黑經典外包裝配色不同,ROG MAXIMUS Z790 APEX 採用了全黑風格設計,表面僅使用數碼點陣繪製出 ROG 的 Logo 以及型號標識。而這張主板的官方渠道頁面定位的標配處理器也是I7/I9起步,APEX系主板一直定位--主打超頻向的純血ROG系性能主板讓這個系列的主板站穩了ROG系高端主板的次旗艦地位。
主板本體外觀設計顛覆了以往的ROG家族以純黑主色調,採用了讓玩家期盼已久的金屬銀色散熱裝甲+白色PCB的搭配,相比於吹雪系主板來說,Z790 APEX的PCB設計擁有吸引力更強的純白視覺設計焦點,對於喜歡超頻和顏值向的白色主體高端裝機的玩家是一款真正意義上純白PCB的純血ROG系主板。
Z790 APEX 主打超頻性能,在供電方面上,提供了 24 個供電模塊模塊,單個最大電流支持 105A,充分滿足極限超頻中的供電需求,帶來更高的供電效率和更大的超頻空間,爲了極限超頻和穩定性 APEX 系列都是雙內存槽位設計,默認支持最大 64GB(32GBx2)的 DDR5-5600 內存,超頻支持最大 8000MHz+以上,支持 Intel XMP 3.0 標準。內存插槽右邊沿襲了ROG高端主板系列獨有的 DIMM.2 接口。
主板下半部份:採用全鋁銀色散熱裝甲,採用拉絲、磨砂、波浪紋三種不同的金屬工藝結合,左側散熱片金屬磨砂處理,右下主板芯片散熱上方採用交叉斜紋設計,波浪紋和鋁合金拉絲的藝術組合,右側是 ROG 敗家之眼 Logo,附帶 RGB 燈效,末端斜切面爲鏤空的 ROG 高光字母設計。在細節設計上ROG主板的信仰標準是直接拉滿。
顯卡:如果說早期電競還以黑色爲主打,那麼隨着更多個性化的選擇也走進了當下的電腦DIY圈。尤其最近幾年,PC圈主流颳起了一股白色風暴,不少玩家對於打造純白主機都趨之若鶩。而我們熟知的七彩虹也更新了旗下iGame系列產品線,推出iGame RTX 4090/4080 Vulcan W OC聖潔白顯卡,而這次也來嚐鮮下這款“聖潔白”配色的RTX4090 白火神。
和黑色iGame RTX 4090 Vulcan OC同樣使用了開放式三風扇散熱方案.外觀上銀白色爲主,和APEX主板的配色基本一致,而顯卡散熱風扇旁的裝飾則採用了斜切線穿插設計,並融入了火神系列沿用的三角形元素,在散熱模塊方面,採用的是代號“旋渦(Vortex)”的散熱器,整體鍍鎳並採用真空腔均熱板+熱管+鋁鰭片的結構.熱管總共配置了9條8mm規格的規模,而整個散熱模塊均也是採用全白色噴漆。而顯卡在供電方面也非常豪華的:24+4(核心+顯存)相供電。而顯卡的整體尺寸爲:348.5的長度(含擋板),159.5的高度(含副屏),而厚度則爲70.4MM。從整體尺寸的規模來看,這代40系顯卡確實非常是小機箱的“噩夢”。希望即將推出的甜品級4070/4060Ti/4060這些顯卡在體積上會有所改善吧。
顯卡的配件還是蠻有特色的:擁有800*216分辨率的一塊液晶屏“智屏”和RGB的iGame Vulcan三角燈板 ,採用時下最流行的無線模塊化針型拼接觸點設計。
智屏”配套了採用USB接口的外接的底座,接駁上副屏支持外接顯示器。
CPU、主板、顯卡基本都是採用發燒級別的配置,那麼存儲類的硬件那肯定也不會太低的,這次採用的內存是---影馳名人堂HOF Pro系列的DDR5 8000頻率16*2 32G頂配D5內存。
散熱馬甲表面採用了金屬電泳工藝,配上純白色調更能展現旗艦級產品的高端地位。時下主流的低頻和高頻D5內存很多均採用Hynix A-die 顆粒,而做爲影馳的旗艦級產品,這款內存除了同時支持XMP3.0之外,在打開XMP模式下頻率直接拉滿到8000Mhz,而時序參數則爲:36-46-46-128,並且電壓維持在1.5V。
和以往影馳的旗艦內存設計不一樣的是,這款HOF Pro DDR5採用全新造型設計,整體比較四四方方,PCB則採用10層加厚的散熱片,並且在馬甲前端有亮銀 HOF“名人堂”皇冠造型,頂端導光區域和皇冠上端部分是RGB 燈效裝飾,讓整個LOGO在不同光線角度下都能完美呈現。
固態:三星990Pro PCIe4.0 NVMe 1TbM.2 SSD(主盤)+副盤:三星980Pro PCIe4.0 NVMe 2TbM.2 SSD。做爲980 PRO升級版本,接口依然維持在PCI-E 4.0 x4,但NVMe版本升級到了2.0,主控也換用了最新的Pascal,新一代產品的新款主控芯片可提高50%能效,隨機讀寫性能也提高了55%,閃存從第六代128層堆疊3D V-NAND升級到了第七代176層堆疊3D V-NAND。讀取速度都是7450MB/s,連續寫入速度是6900MB/s,產品的質保期是五年,質保寫入量是每TB 600TBW。
介紹完支撐起整套主機性能的硬件後,那麼再來看下機電散方面。這次使用的機箱是來自恩傑的旗艦產品—H9 Flow,H9做爲恩傑旗艦級款機箱分爲2個系列:H9 Flow和H9 Elite。兩者最大的區別只在於上置面板網面/鋼化玻璃。外觀和內部均採用大家非常熟悉的海景房全景式雙腔機箱設計,左艙:硬件安裝艙(也可以稱爲:硬件展示艙),而右艙則是電源、背線、硬盤擴展安裝艙。
這款恩傑H9 FLOW有3個鮮明的大家非常熟悉的產品特點,1、正面是全尺寸的鋼化玻璃側板和前置半幅的鋼化玻璃面,具有出色的硬件展示效果。2.、恩傑把左右分艙架構稱之爲:雙腔設計,電源和主板等主要硬件位於兩個不同空間的腔體。3、擁有非常充裕的硬件兼容空間設計,在散熱結構上整個機箱要是全部裝滿風扇的話可以高達10個12CM的散熱風扇、上下前置三個360水冷安裝位以及背面6個2.5寸硬盤擴展安裝位。
還有就是除了擁有高顏值的設計之外,在細節上也是滿足了不少細節控的要求。比如:三重穩固設計完成,上面是彈扣設計,下面是凹孔卡扣和末端的防丟螺絲固定。背線開孔方面則由多層的加長開孔組合設計來完成,這樣讓背線的佈置更爲靈活。機箱多處均設有綁線錨點,可以滿足不同背線藏線需求。
電源: ASUS ROG STRIX 雷鷹 AURA 1000W金牌全模組ATX3.0電源。可以看做上一代的升級版本。升級版的雷鷹電源整體尺寸爲:180 x 150 x 86 mm,外觀對比上一代又有了不少的變化,從左右分割設計改成上面分割設計,鋁製外殼風扇側爲鋁製黑絲網罩設計,讓整體的設計流線條更有質感。
電源左右兩側各有在網面內部設置了內置可尋址 ARGB 燈效的信仰之眼,可通過 Aura Sync 神光同步燈效生態圈同步聯動來爲電源增色。
電源採用全日系電容來確保高效率的供電穩定運行,可通過背面銘牌來了解這款電源的各項參數,最大負載 +3V 22A /+5V 22A 總輸出120W,而+12V 83.3A 最大輸出功率999.6W,總輸出瓦數 1000W。所以同時應付13900K+RTX4090顯卡這類高功耗硬件是沒有太大的問題,精準的效率提高也更好的減少內部元件發熱和降低噪音並保持電源的能效比。而電源的噪音低於 20dB,這樣的低噪表現還是很可取的,並且電源是通過權威 Cybenetics 實驗室的 Lambda A+ 認證,售後方面:此款電源繼續沿用上一代雷鷹所提供的:十年質保服務。ROG 散熱模組實現更低的溫度、更長的組件使用壽命和更長的 0dB 運行時間。內置 13.5cm 雙滾珠軸承的軸流風扇,軸流風扇設計具備較小的風扇輪轂以使用更長的葉片。
接口方面:提供的接口是非常豐富的: 24pin 主供電接口、12+4pin PCIe 5.0顯卡供電接口、並且還加設了通用老款顯卡的6+2Pin PCIe 顯卡供電接口,4+4Pin CPU供電接口*2、5 個 SATA 供電接口、4 個 D 型 4pin 供電接口。爲了更好的支持新一代硬件的供電要求,這款電源引入更爲嚴格的電壓和電流調節準則,ROG STRIX 雷鷹 AURA 1000W金牌全模組電源符合40系採用的最新的 ATX 3.0 供電標準接口,附贈一根 16Pin PCIe 傳輸線,高達 600W 的功率爲新的4090顯卡提供充足和穩定的電力保駕護航。
散熱:SAMA XW360W一體水冷散熱器。可以把這款水冷看做平替款Z73,根據官方的數據:水泵尺寸74*89.2*51.8MM,這尺寸的水泵尺寸基本是適配所有主流主板的安裝,水泵轉速2500RPM的轉速,水泵工作電壓12V DC。這款水冷冷頭最大的特色和賣點就是其2.1英寸的480*480分辨率的IPS LCD全綵屏幕,可通過預設和自定義設置GIF MP4等視頻和圖片。
三、安裝:
雙腔機箱的最大的優勢就是安裝硬件時擁有着非常舒服的安裝體驗,拆掉面板後,整個箱體的安裝位置都是預設好的了。尺寸:466*290*495mm(長*寬*高),對比市面上同架構的箱型,H9 Flow的箱體較大。箱體前置面使用上了三角形支撐穩固原理來設計,有着穩固、堅定、耐壓的特點。去掉一根柱體,讓這個機箱真正的成爲無遮擋的全景式機箱。
箱體內部的可利用的空間是非常充足的,機箱是支持435mm長度顯卡的安裝,同時可利用豎裝支架支持顯卡豎裝。其他硬件的兼容安裝空間也是足夠有盈餘的,個人覺得這款機箱豎裝的話顏值會更高,安裝空間是完全足夠的。
雙腔式機箱的優勢就是風道可以跟隨使用者的喜好來隨時做出進風和出風的更改,從而達到最理想的散熱效果。並且機箱上下預留的安裝空間並不算太過侷促,這樣對機箱內部散熱循環沒有過多的遮擋。CPU散熱器限高165mm,機箱內部可支持安裝3個360mm規格的冷排安裝。
足夠的空間兼容對於現在越做越大的硬件來說兼容不了的問題是不復存在的。
背線空間是充足的,佈置背線應該不算太難。電源的兼容200MM長度,180MM長度的ASUS ROG STRIX 雷鷹 AURA 1000W安裝進去是非常輕鬆的。關閉理線擋板後,機箱背線就可以完全遮擋,讓背艙更爲整潔。
四、亮機展示:
亮機展示因爲還沒接駁上顯示器,所以默認燈效是RGB的。雙LCD屏主機顏值還是非常不錯的。
經過同步調控後,全景式箱體無死角同步燈效優勢就盡顯無疑了。
五、主機測試:
魯大師綜合得分:3633162。
待機不運行任何軟件的功耗:125.6W。
3D MARK CPU Profile 在默認狀態下,獲得的是i9 13900K綜合所有可用線程的測試得分,成績左側則是CPU基本信息,下方是測試過程中的監控信息,有溫度及CPU頻率可供參考。
Octane Score2.0 綜合測試:
Cinebench R23 多核和單核成績:39993 pts /2318 pts MP Ratio17.25 x 。
Unigine Superposition 4K和8K 測試綜合得分:
3D MARK各項主要的基準測試得分:(不包含DX11和DX12 2K、1080P的跑分)
運行3D MARK基準測試時的整機功耗:599.5W。
散熱測試:室溫26℃,溼度87%。FPU滿載:最高瓦數可達到315W,P核5.5G,E核4.3G CPU溫度維持在82℃,CPU核心溫度93℃。GPU FurMark滿載測試溫度維持在65℃,HOT溫度74℃,顯存溫度控制在62℃,實時功耗接近450W。而在運行時,整個主機的功耗達到870W左右。(實實在在的電老虎)
雙滿載烤機的功耗:919.4W。PS:以上功耗值解鎖功耗牆後所測出的,所以爲什麼很多主板都鎖功耗牆就是這個原因。
內存方面:HOF PRO DDR5 8000MHz 16G*2內存,默認開啓XMP的性能如下所示,默認是36-46-46-128的時序,輕輕鬆鬆穩定在8000MHz頻率。
三款主流的3A單機大作的FPS值:2077 基準平均幀數:144.76FPS。臥龍:蒼天隕落 遊戲實測平均幀數維持在120FPS。(這兩款單機是出了名的優化稍差的,但是在高配置下拉滿遊戲幀數也是沒有什麼大問題了),而在最近大熱的:原子之心(Atomic Heart)和生化危機4:因爲優化是非常不錯的,幀數直接是拉滿的。
遊戲進行時的功耗實測:CPU+GPU同時運轉時實測功耗525.8W。
六、感受:
對於這套花費了3萬多的配置來說,性能上有i9 13900K處理器+ROG MAXIMUS Z790 APEX 主板+ RTX 4090 Vulcan W OC顯卡 + DDR5 8000MHz 16G*2內存的發燒級配置的加持下性能基本是挑不出毛病來,無論是大型渲染,製圖,還是在暢玩遊戲上這套配置無疑是現在主流高配主機中的佼佼者了,另外在顏值上有NXZT H9 FLOW全景式海景房機箱的襯托也是沒有任何問題。大家覺得呢?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