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飄雷。
最近零售端消費級SSD的價格走勢相信大家都有目共睹,一個月上漲50%以上,簡直就跟坐火箭一樣。
![]()
關於這波漲價潮,之前我也專門寫過幾篇文章來分析這個問題,結論就是,在AI行業掀起的算力戰中,上游NAND顆粒供不應求,加上黃牛和渠道商的推波助瀾,共同導致了現在的局面,而這波上漲行情恐怕也得等到AI泡沫碎了才能看到盡頭吧。
不過以上不是咱們今天討論的重點,今天聊聊我在二手平臺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
在目前閃存SSD售價普遍上漲的同時,昔日的存儲王者——Intel傲騰系列SSD,價格卻在集體逆風跳水。以至於對我們這種傲騰老燒來說,它相對於普通SSD的性價比反而提高了。
![]()
一、什麼是傲騰
對於新入坑的朋友來說,傲騰(Optane)這個名字可能略顯陌生,但在存儲圈,它曾是唯一的真神。
![]()
常見的閃存SSD通過向絕緣浮柵壓入電子、根據電壓狀態來標識數據狀態的原理,而Intel與美光共同研發的傲騰系列SSD,採用了相變存儲(融化-結晶)原理的3D XPoint顆粒,通過改變電阻狀態來標識0/1數據。
![]()
它最大的黑科技在於實現了按位尋址(Bit Addressable),這意味着它在寫入數據時,不需要像閃存SSD那樣,先擦除整個區塊(Block)再寫入,而是可以直接覆蓋改寫。
![]()
這種物理特性的差異,讓傲騰擁有了普通閃存SSD難以望其項背的三大優勢:極低的延遲、超強的隨機讀寫性能、以及恐怖的寫入壽命。
![]()
它不存在消費級閃存SSD的SLC Cache模擬機制,也不需要像企業級閃存SSD一樣必須通過垃圾回收(GC)來整理碎片,無論硬盤裏塞了多少東西,它的讀寫性能幾乎始終是一條直線。
![]()
以今天我手裏這張傲騰P5801X 400GB爲例,Intel給出的質保政策是5年內100 DWPD(Drive Writes Per Day),換言之,每天寫入整個硬盤容量100次,Intel保證其能在此強度下不間斷工作5年——換算成消費級SSD的保修單位則是72189 TBW(72 PB)。
![]()
作爲對比,消費級TLC SSD給512GB SSD大多隻提供300 TBW的質保,二者相差200多倍……
另外,實際上傲騰系列硬盤的寫入壽命要遠超官方標註。大家普遍認爲3D XPoint顆粒的壽命近乎無限,反而主控纔是風險點。基本上只要主控不壞,可以一直寫寫寫下去,這也是江湖傳言傲騰系列可以一盤傳3代的原因所在。
但如此優異的性能也帶來了高昂的研發和生產成本,傲騰系列自發售起價格就居高不下,以至於相當多的B端用戶也不買賬,這也導致這個產品線的盈利狀況一直不理想。
最終,Intel在面臨經營困境時爲了降本增效,於2022年決定將傲騰產品線停產,並將生產3D XPoint顆粒的晶圓廠出售給德州儀器,同時拒絕出售相關技術——從此江湖中再無傲騰,只留下它的傳說。
![]()
不過也因此,託二手平臺的福,許多喜歡傲騰的個人玩家才能以骨折價將曾經的存儲王者帶回家體驗。
二、 傲騰SSD逆勢降價,原因爲何?
二手市場對供需關係的反應更加靈活,傲騰各個型號在全網SSD漲價的背景下不約而同地集體降價,說明原來的價格體系已經支撐不住了。
我自己琢磨了一下,猜測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產品生命週期與存量衝擊。
傲騰業務已被Intel終結,這意味着它已經是一款絕版產品。想買的老玩家早就買了,潛在的新人越來越少;與此同時,大量服務器拆機件(洋垃圾)源源不斷地流入市場,加上部分個人玩家退燒出掉二手,導致市場供給量遠大於需求量。
第二,非剛需屬性與消費降級。
現在的經濟大環境大家也懂,消費降級、捂緊錢包是大部分人的共識。傲騰雖然性能壽命都很強,但它終究不是像內存條那樣的裝機剛需產品。
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普通SSD已經足夠快了,花幾倍的價格去追求體感差異不明顯的極致低延遲,顯然不如把錢花在顯卡或CPU上來得實在。
第三,PCIe 5.0新旗艦的挑戰。
雖然在讀寫延遲和低隊列隨機讀取等項目中,傲騰依然是閃存SSD的老爹,但在順序讀寫速度方面,新一代PCIe 5.0的消費級旗艦SSD已經能跑到14000MB/s以上,這無疑又對止步於PCIe 4.0協議的傲騰產品形成了碾壓,只能說雙方各有優勢。
雖然SSD老燒們都知道,賽車時彎道跑得快纔是真的快,SSD也是隨機讀寫強纔是真的強,但對於大衆消費者來說,商品詳情頁超高的順序讀寫指標總是更具吸引力,人家纔沒那個興趣瞭解什麼是順序什麼是隨機,什麼是緩外什麼是緩內,只會覺得你嘰裏咕嚕說什麼呢,聽不懂。
三、爲啥我還在使用傲騰作爲系統盤
作爲測試過六七十款SSD的老燒,我至今仍然是個堅定的傲騰黨,原因非常簡單,傲騰按位尋址、表裏如一、持久如新的硬核特性實在是太對我胃口了。
正好前兩天我用自己的14900K新測試平臺,對去年入手的PCIe 4.0傲騰P5801X 400G重新做了一遍複測,今天就通過實測數據,帶大家看看什麼叫“你大爺還是你大爺”吧。
測試平臺配置如下:
CPU:Intel i9-14900K
主板:AORUS Z790 XTREME X
內存:阿斯加特 女武神II DDR5-8000 16GB x2
系統盤:Intel Optane 900P 480GB
系統:Windows 11專業版 23H2、Ubuntu 24.04 LTS
1.CrystalDiskMark測試
僅從前兩行的順序讀寫結果來看,傲騰P5801X 400GB如今已經顯得平平無奇了,甚至只有4600 MB/s左右的寫入速度還有點讓人失望。
![]()
但如果你之前看過一些關於SSD測評文章,知道4K Q1T1(單隊列單線程隨機讀取)這一項纔是決定系統響應速度、軟件打開快慢的核心指標之一,就能明白475.51 MB/s是什麼含金量。
即便是消費級PCIe 5.0旗艦SSD,在SLC Cache的加zuo持bi下也只能跑到100多MB/s,而PCIe 4.0的傲騰產品可以輕鬆超過400 MB/s,甚至如果CPU性能更強的話,這個參數衝到600 MB/s也不是不可能。
![]()
而在多隊列隨機讀寫測試中,傲騰P5801X的測試結果初看起來也沒啥特殊的,但要知道傲騰表裏如一的意思就在於,它沒有SLC Cache,你看到的這個速度,就是它全盤寫滿後的真實速度。而消費級SSD在這種測試時展現的是基於SLC Cache加速後的虛假成績,只有傲騰,測出來啥樣,實際就是啥樣。
![]()
傲騰系列按位尋址的特性在QD1 4K隨機讀寫延遲一欄中也展現無遺,無論純讀、純寫還是混合讀寫,都能將延遲控制在10微秒以內,這也是閃存SSD無論如何都做不到的。
2.PCMark 10完整系統盤基準測試
PCMark 10完整系統盤測試模擬的是真實的辦公和家用場景,在複雜的混合讀寫壓力下,3D XPoint的低延遲優勢被無限放大,當消費級旗艦PCIe 5.0 SSD還在爲7000分衝刺時,傲騰P5801X的分數已經達到了恐怖的9330分。
![]()
3.3Dmark存儲基準測試
對於遊戲玩家來說,加載速度至關重要。雖然現在遊戲對順序讀取依賴較大,但部分優化不佳的遊戲中,還是要加載細碎的遊戲素材,這種工況下,傲騰依然表現出了極強的穩定性,8753的成績也遠超所有PCIe 5.0閃存SSD。
![]()
4.全盤寫入測試
在128K Q32T1全盤寫入測試過程中,普通消費級SSD在寫滿SLC Cache後,會經歷一個速度驟降的過程,比如三星9100 Pro:
![]()
而傲騰?它幾乎是一條筆直的直線,從第一秒到寫滿全盤,速度紋絲不動,這就是物理特性的碾壓。
![]()
當然要承認的是,這一點倒不是傲騰的獨家祕技,實際上使用閃存顆粒的企業級SSD同樣也都具有這種特性,比如下圖中開了大OP的美光9550 3.2TB,也有類似表現:
![]()
5.ezFIO腳本測試
![]()
爲了繼續深挖SSD在極限工況下的性能細節,這裏我們在Ubuntu系統中引入了ezFIO測試項目,繼續深入探尋其性能表現。
![]()
ezFIO測試主要分爲順序和隨機兩大項內容,爲了確保SSD進入穩態,在每項測試開始時都會有兩次全盤容量順序寫入+兩次全盤容量隨機寫入的預處理流程,之後進行不同粒度、不同隊列深度的具體測試,可以說整個測試流程耗時極長,負載強度極大。
在QD1-QD256不同隊列深度下,傲騰P5801X的7讀3寫混合隨機性能逐漸上升,最後穩定在了1443 KIOPS左右:
![]()
作爲對比,這裏引入了Memblaze 7A40 7.68TB與美光 9550 3.2TB這兩款PCIe 5.0企業級SSD,以及英睿達T710 2TB這款PCIe 5.0旗艦消費級SSD,可以看到在ezfio的混合讀寫測試中,傲騰P5801X遙遙領先,遠超友商。
![]()
在QD1-QD256不同隊列深度下,傲騰P5801X的4K隨機寫入性能穩定在1182 KIOPS左右,超過了Intel官方給出的參考數值:
![]()
同樣與其他3款SSD作對比,就可以看出3D XPoint按位尋址直接覆蓋寫入的物理特性實在是帶來了極大地優勢:
![]()
在QD1-QD256不同隊列深度下,傲騰P5801X的4K隨機讀取性能倒是不算高,最後只穩定在1561 KIOPS左右:
![]()
與其他三款SSD對比,可以看到隨着技術的發展,現在的PCIe 5.0企業級SSD在這方面已經實現了反超:
![]()
總結
傲騰系列SSD目前的情況有點像臭豆腐,喜歡它的人愛不釋手,對它無感的人嗤之以鼻。
實事求是地說,老舊的PCIe 3.0傲騰(如900P/905P/P4800X)目前僅剩的優勢,就是按位尋址帶來的低隊列隨機讀寫性,以及不怕碎片文件、性能持久穩定了,甚至它本身極長的壽命在家用環境下也沒啥實際意義。
多隊列性能方面,較新的企業級閃存SSD已經能全面超過PCIe 3.0傲騰,甚至消費級的M.2 SSD也能憑藉SLC Cache的加持在爆發期內與其一戰。
![]()
而真正性能強大的PCIe 4.0傲騰,如P5800X/P5810X/P5820X以及今天測試的P5801X,目前價格雖然也已經降了很多,但其實也不適合對SSD不瞭解的普通玩家盲目入手,這些產品更應該歸類於收藏品,而非必需品。
![]()
比如去年我花3000多買的P5801X 400GB,目前二手平臺價格只有1000元出頭,但折算下來3元/GB的價格還是要遠遠超過消費級M.2 SSD;再者說傲騰系列的SSD還有個特點,一般容量越大,每GB單價也越貴。
這多花的幾千塊錢確實能換來極致的響應速度和理論性能,但在日常刷網頁、看視頻、甚至打遊戲的場景中,只要你不是把硬盤塞滿,99%的人是感覺不到明顯提升的。
所以說,對於絕大部分普通用戶,把這筆錢省下來加到顯卡或者大容量的國產2TB/4TB SSD上,纔是更理性的選擇。
當然如果你是極客、發燒友,或者是需要高強度讀寫的工作站用戶,那趁現在價格不高,買一塊傲騰來做系統盤或緩存盤倒是還算合適,畢竟這玩意兒確實能提供無可替代的情緒價值和充足的性能冗餘,讓你永遠不用擔心會因爲硬盤性能問題而遇到卡頓。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