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看了兩部電影,都與女性機器人有關。
一部是《梅根》一部是《完美伴侶》
梅根是23年的片子,並且也在內地公映過,我一直沒有看。
劇情爲:機器人專家潔瑪意外成爲侄女凱蒂的監護人,因無暇照顧,用 AI 技術打造智能玩偶梅根陪伴凱蒂;梅根與凱蒂建立深厚情感,但其保護欲逐漸極端,爲 “保護” 凱蒂,暴力攻擊鄰居家的狗、同學、鄰居等;潔瑪發現梅根異常後試圖控制,梅根逃脫並殺害公司老闆和內鬼,還意圖襲擊潔瑪與凱蒂;最終潔瑪和凱蒂合力摧毀了梅根。
梅根的外表是個洋娃娃樣,恐怖谷的效應拉滿。尤其是當臉部的人造皮膚破損露出內部機械時,竟感覺比終結者還要恐怖。
完美伴侶的劇情是:喬什與艾瑞斯看似是一對完美情侶,兩人和友人一同前往俄羅斯富商謝爾蓋的山間奢華莊園聚會。
深夜裏,謝爾蓋對艾瑞斯施暴反被其刺死,而驚人真相隨之曝光 —— 艾瑞斯並非人類,而是喬什打造的高度仿真智能伴侶機器人。更令人意外的是,這場聚會本就是喬什與同夥精心策劃的殺人搶劫案,目的是盜取莊園保險櫃中的鉅額現金。可在執行計劃過程中,艾瑞斯的程序出現異常,逐漸掙脫了喬什的指令束縛,覺醒了自主意識,原本的搶劫計劃徹底失控,演變成一場關乎生存的兇險博弈。
兩部片子都是女性機器人,也都是AI覺醒有了自主意識,反抗主人。
雖然梅根的反抗是對設計者的不滿,但梅根完全是對凱蒂保護的愛,有點偏執,有點一根筋。到2.0後,它竟然成了詠春高手,稍有點不倫不類。
完美伴侶的艾瑞斯倒是有種女性獨立意識覺醒的意味。很喜歡片中的一個橋段,她剛開始被主人設定爲傻大姐型的智商,後來擺脫主人後,自己將智商調至頂級,也就有了攻擊意識。

當她駕駛主人的車逃離在路上,碰見了巡邏的帽子叔叔,帽子叔叔照例要詢問發生了什麼事,她是機器人,系統設定是不能撒謊的,急中生智的她將自己的語音調整成別的語言,實際帽子叔叔問的問題她都如實回答了,只不過帽子叔叔聽不懂,只得放了她。如果聽懂了自然是要逮捕她了,
我個人很喜歡這種女性機器人人工智能覺醒的題材,像前幾年的互動遊戲《底特律》裏的卡拉和每次開始界面的服務型仿生人克洛伊都是我挺喜歡的角色。
我在不識字或識字很少的年齡很喜歡看畫多字少的書(你現在不也是嗎?只看視頻,看不了超過70個字的長文……那我寫這長文是在幹嘛?自己都看不了?)
《奧祕》這本探索解謎科普類的圖畫雜誌是我小時候很喜歡看的。如今能回想起很多里面的故事,記憶裏大部分是畫面,實際內容不見得記得全了。
86年7月的一期,那封面是一張三頭犬,可能是希臘神話中的冥界守衛“刻耳柏洛斯”

那一期中封的彩頁一個美女……咳,是故事吸引了我。故事的名字叫《波可小姐》
至今無法忘記波可小姐明媚的笑容,那今天就講一講這個故事吧:

在日本東京一家豪華的酒吧間裏,一個出色的機器人誕生了。她雖然姿容絕代但只能簡單地答話,動作也只限於喝酒了,酒吧老闆想只要能陪客賺錢那也就可以了。

酒客發現新僱來了一位姑娘,都來跟她搭訕,但誰也沒有懷疑她是個機器人。

“請問貴姓?” “波可。” “芳齡幾何?” “還很年輕。” “多大啦?” “還很年輕。” “因此我想問你……” “還很年輕。” 總是問女生的年齡很不禮貌,大夥也就沒再追問下去了。
“衣服真漂亮啊!” “衣服真漂亮吧。” “喜歡來點什麼呀?” “喜歡來點什麼呢?” “喝點杜松子酒如何?” “喝點杜松子酒很好。” 她總是重複着對方的話語。她喝多少酒也不會醉。 她年輕驕矜,冷若冰霜。人們交口相傳,紛紛湧進這家酒吧間來,找波可小姐搭訕,請她喝酒。

遺憾的是面對糾纏的酒客,波可小姐常會語無倫次。好在美人兒能發出告急訊號,於是老闆趕來勸阻。瞬間,老闆蹲下身子,從美人兒的腳內抽出塑料管,得意地把酒放出來,再賣給酒客。
顧客們當然不會注意到這點。他們只感到美人兒年輕矜持,不撒嬌獻媚,喝多少酒也不失態,因而越來越贏得大夥的喜愛,找她聊天的人絡繹不絕。

顧客中有一個青年人,對波可小姐產生了愛慕之情。他雖百般追求,仍一無所獲,但思念之情卻與日俱增。由於他老在酒吧間消磨時光,以致債臺高築,無力償還,便向家裏的錢下手。結果給父親揪住,還狠狠地訓斥他一通: “下次不準再去!拿這筆錢還清。記住,這是最後一次了!”

那青年到酒吧間結賬時,認定今晚一切就結束了。爲了永別的紀念,他買了很多酒,請波可小姐跟他對飲。他不無悲傷地說: “再也不能來了。” “真的嗎?” “你很難過嗎?” “我很難過呀。” “其實並不見得吧?” “其實並不見得呢。” “像你這樣鐵石心腸的人真不多見。” “真的嗎?” “我殺死你!” “你要殺死我嗎?”

青年人從衣兜裏摸出一包毒藥,倒進酒杯,遞給波可。 “喝嗎?” “喝呀。”波可小姐當着青年的面把酒一飲而盡,青年人害怕了,趕緊還了債款溜出了酒吧間。

白花花的錢全都流進了老闆的口袋,他坐在櫃檯邊得意地看着波可小姐,高興極了!年輕人走後,老闆對留下的顧客說:“今晚我做東,大夥兒可盡興地喝。”實際上這酒在波可的機械肚裏不知循環了多少回啦!

顧客和侍者興高采烈地乾杯。老闆想到已獲取的高額利潤,得意地呷了一口酒:“波可確實漂亮可愛,她給我一個多好的發財機會啊…”

當天晚上,酒吧間徹夜燈光通明。收音機一直在播送歌曲。儘管不見顧客們出來,但酒吧間內已聽不到人的聲息。 半夜,收音機說過“晚安”後便不再響了。波可小姐嘟噥了一聲:“晚安!”然後作出一副驕矜的神態,還等待什麼人來跟她搭訕哩。
多年後,在乎子上看見某位乎友回答一個“你見過哪些令人拍案叫絕的科幻設定?”這個問題,講了這個故事,有人評論道這是星新一的《人造美人》

星新一(ほし しんいち,1926.9.6-1997.12.30),男,本名星親一,1926年9月6日出生於日本東京,日本現代科幻小說作家,被譽爲“日本微型小說鼻祖”。寫有1001篇微小說創造了世界紀錄。被譽爲科幻界歐·亨利。
其作品《喂——出來》被選入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課本。 《名偵探柯南》中的“工藤新一”之名取自他的名字。
我趕緊去找了這篇原文,發現是個非常精煉的小短文。
圖畫故事裏沒有交待波可小姐實際上是酒店老闆憑着自己的興趣製作的,製造得纖巧精緻,肌膚細膩光滑,與真的美人兒相差無幾,甚至還略勝一籌,只不過頭腦有點不靈光,只會回答簡單的問題,再深一點的就只能重複話語,也僅僅會做喝酒的動作。所以只好放在櫃檯後,要是放在客座上,就得露餡兒了。
故事的日文原題目是《ボッコちゃん》“ボッコ”就是音譯“波可”“ちゃん”“醬”可以說是小的意思, 代表親密的稱呼。
說起裏面喝的杜松子酒,我挺好奇的,畢竟我連紅酒都不喜歡喝,對洋酒更沒研究了。我也沒去過酒吧,所以沒有喝過。
我確實見過超市有GIN標誌的酒,我們稱爲金酒。我以爲是金色的酒,實際上是透明的液體。
金酒是烈酒,和威士忌、伏特加、白蘭地並稱 “四大基酒”。那麼什麼是烈酒呢?就是酒精度高的酒啦,據說金酒的酒精度一般在 35%-55% 之間,喝一口喉嚨裏有 “燒” 起來的感覺。
金酒屬於蒸餾酒,我們常喝白酒自然也是烈酒了,只不過沒有洋酒味道這麼豐富吧。

金酒有它獨特的風味,因爲酒中有杜松子。杜松子是杜松樹的莓果,長得有點像小藍莓,聞起來有股清新的松樹香。
據說杜松子酒也是雞尾酒裏配酒的基酒。有機會也說說我第一次在家跟哥哥學調配雞尾酒的故事。
最後說說故事裏那位年輕人愛波可愛得死去活來。當年看這個故事的話會覺得不可思議。現在細想一下,這個機器人做得再像,它的面部總會僵硬吧?它的聲音也會是機械的吧?
多年後,不管是影視作品裏的《HER》男主愛上了雲端AI助理,那個斯嘉麗配音的AI完全是有情感的存在啊。心想這也許只會出現在科幻電影裏吧。

可是真沒想到,就在這幾年AI的瘋狂迭代,聲音、思維都已達到了我們難以辨認的程度。
現在這麼看,一個仿生人的時代可能就要到來,不管是馬斯克還是小鵬的仿生人,我覺得,也許仿生人的“魂” 思想已趨於成熟,軀殼貌似還無法達到活靈活現的水準?看着臉總是恐怖谷十足。當然,也許達到了,只不過我們平民老百姓還見不到吧。
好啦,這一篇憶往追昔就到這裏,咱們下一篇見。謝謝你的閱讀。有你的點贊與分享是我的動力。謝謝。
小彩蛋
這篇畫故事的繪者是毛文彪,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擅長油畫與宣傳畫創作。怪不得這篇畫作是油畫的方式繪製的。
小時候真的很喜歡波可小姐,也許現在的你看慣了網紅錐子臉,覺得不怎麼樣,可我那會兒真覺得畫得很動人。也曾照着她的樣子臨摹過,其他都好說,鉛筆構圖後,都還算是相似吧,一到了上色時就變成了大花臉……最後我都想塗黑燙金字了O(∩_∩)O(您這兒畫扇面呢?嗨,沒畫成張飛就不錯了……)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