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00KF+5060顯卡性能與遊戲測試|加上追風者機電散系列裝機搭配

Hello大家好,最近硬件市場行情瘋漲,尤其是在低端平臺,硬件的價格漲的非常離譜。本來4千元能買的整機配置,現在巴不得要5千元了。然後我朋友想配一套5060的配置,本來是想給他選5600+5060這個平臺的,比較便宜一些,不過有生產力的需求,於是就上12600KF了。

那麼本次做一套12600KF+5060的裝機搭配,本次進行裝機的其他配件如下:

CPU:12600KF

主板:銘瑄B760M挑戰者D4

顯卡:萬麗5060星雲8G

電源:追風者AMP GH金牌650W

散熱:追風者冰靈M25 V3

機箱:追風者XT V3小清風

風扇:追風者D28

內存:金百達銀爵3200 16*2

固態:鎧俠SD10 2T

散熱:

散熱採用的是追風者冰靈360M25 V3水冷散熱器,擁有5年質保。

採用ARGB無限鏡冷頭設計,支持主板5V-3針ARGB神光同步。搭配高揚程低噪水泵,轉速:可達3000 PRM±10%,噪音低至15dBA。

水管採用的是尼龍纖維材質,堅固且韌性也比較好、可以隨意彎曲。可以搭配理線夾,實現更好的理線效果。風扇做的是性能扇,採用聯排設計,取消了多餘的線材,只有一根ARGB線材和風扇供電線,對於小白非常友好。

最大轉速:2000+10% RPM

最大風量:67.46CFM

最大風壓:1.86mm H2O

最大噪音:35.26dBA

冷排採用都是是鋁板散熱片加上微水道設計,擁有更低的水阻力和更高的流速,實現更快的散熱效果。

水冷支持Intel平臺:LGA 115x/1200/1700/1851以及AMD 平臺:AM4/AM5。

電源:

電源是最不能缺少預算的一項配置,採用的是追風者AMP GH 650W金牌全模組電源,擁有8年質保。

這款電源做的是150*140*86mm小體積設計,適配更多類型的機箱安裝。獲得了80PLUS認證,擁有91%轉換效率,相比普通的金牌電源來說,轉換效率更高,具有白金同等級效率。超高的轉換效率,日常使用更加省電。

線材採用的是蟒紋線,加上配件中的理線梳,走線更加精緻好看。

總線材有:

1根24PIN主板線

2根(4+4)PINCPU線

2根 (6+2)Pin顯卡線

1根SATA 線

1根SATA/Molex線

內部採用的是全日系電容,具有穩定、可靠的特點,並且使用壽命更長。支持OPP/過載保護、OVP/過壓保護、UVP/欠電壓保護、0CP/電流過高保護、TP/溫度保護、SCP/短路保護功能。

風扇:

風扇採用的是追風者D28積木風扇

風扇的尺寸爲120*124*28mm。積木風扇可調非常方便拼接在一起,做到更好的走線。

轉速:800~1800±10%RPM/Min

風量:72.05 CFM

靜壓:2.01 mmH20

噪音:31.04 dBA

機箱:

機箱採用的是追風者XT V3,尺寸大小爲439x235x372 mm,毛重6.68KG。機箱的側面和正面做的是鋼化玻璃設計,非常堅固、不容易碎。

機箱操作板處分別是開機鍵、Typec接口、USB3.0接口、3.5mm接口。

機箱的正面、上面和側面都做了格柵設計,有利於更好的通風散熱。

機箱有7個風扇位,上下都支持360聯排風扇安裝,背面支持12CM風扇安裝。主板支持MATX和ITX主板安裝,顯卡限長425mm,適配絕大部分三風扇顯卡。

側面支持1個3.5HDD機械硬盤以及2個2.5SDD固態硬盤安裝。電源倉在機箱的前側部分,通過電源延長線進行連接到機箱的背部。整個側面預留走線的區域比較大,也有很多小的理線槽進行捆線操作。

CPU:

因爲有一定的生產力需求,就沒有考慮AMD平臺。加上13代、14代CPU的情況,於是還是考慮的12600KF這款CPU。我對12600KF這款CPU的感觸還是比較深的,當時13代、14代沒暴雷的時候,這款CPU本來還是比較低調的一款。然後就被媒體吹出神U,直接一頓瘋漲。後來AMD平臺崛起之後,這款CPU的價格慢慢下來了。而intel爲了推它的ultra系列,又讓12代、13代、14代的CPU全面漲價。如果不是有生產力的需求,我肯定是不會再買這個系列了。

主板:

主板採用的是銘瑄的B760M挑戰者D4,這套板U的組合算是入門級的類型。因爲考慮到後面會換平臺,所以暫時用這套版U進行過渡。不過要注意的是銘瑄這塊板子的D4版本並不支持ARGB,只有D5版本才支持,如果想要RGB燈光效果,可以買一個RGB集線器使用。

顯卡:

顯卡最近聽說也是缺顆粒後面要漲價,很難想象後面super系列也會漲價。於是顯卡採用的是萬麗5060星雲8G,算是最便宜的5060顯卡了,也是作爲過渡使用。這張卡可以作爲一款2K入門顯卡,雖然只有8G顯存,不過日常基本上是玩玩網遊還是夠用的。

內存條:

內存條漲的太猛了,目前一根D4 16G一根內存條都要400元了,上半年的時候400元都能買一對D4 32G套條了。但看目前這個趨勢,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等不來內存條的降價。可以先買一根16G內存條先用着,等後面降價了再買一根,或者就買8G套條。因爲我目前有一些生產力的需求,所以16G並不能滿足日常使用,於是直接買了金百達銀爵D4 3200MHz 32G套條。

固態:

固態也是一樣,非常漲價。上半年400元可以買1TB的固態,現在1TB固態在500-600元,而2TB固態在800-900元。這不禁讓我想起前兩年,應該是23年618的時候,固態硬盤全面降價,4T的固態當時最低只要900多元。但過了不到幾個月反而全面漲價,再也買不到當時那個價格的固態了。考慮到1T容量並不能滿足日常使用,以及後面要加裝固態可能還會更貴。於是固態買的是鎧俠SD10 2TB,相比於1TB版本來說還算划得來。

上機預覽:

因爲電源是蟒紋線+理線梳的組合,所以顯卡這邊的理線更加整潔好看,不會特別亂。

 

由於是前置電源,所以電源的接口和開關隱藏在上蓋內部。

 

個人還是覺得理線比較簡單的,配件中也送了很多紮帶,也有很多孔位用來捆綁線材。

集線器用的是利民的TL-ARGB&FAN HUB X12 IR風扇HUB集線器這款,帶有一個控制器可以自行調節風扇的燈光。

性能測試:

第一次上機時,內存條一般在默頻狀態,需要在bios界面進行超頻,xmp超頻後性能提升比較大。

默頻:

讀取速度38811 MB/S

寫入速度38638 MB/S

複製速度41270 MB/S

延遲84.1 ns

xmp超頻:

讀取速度45785 MB/S

寫入速度47603 MB/S

複製速度45878 MB/S

延遲71.9 ns

使用CnystalDisklnfo工具可以查看固態硬盤的讀寫情況和通電時間,還可以查看這款硬盤支持的功能。

使用CrystalDiskeMark工具對固態硬盤進行讀寫速度測試,其中順序讀取速度才5000MB/S,順序寫入速度在4000MB/S。

魯大師總分1634264分,CPU得分688178分,顯卡得分513449分,內存得分182350分,固態得分250287分。

CPU單線程測試755.1,多線程測試6872.8。

在Cinebench 2024測試中,CPU 多核測試分數爲956 pts,CPU 單核測試分數爲114 pts。

單烤CPU,CPU的溫度在24度。

雙烤CPU和顯卡,CPU溫度在33度,顯卡溫度在61度。

用3DMARK測試,在Fire Strike Extreme測試中,得分17123分,顯卡分數17971分,物理分數28388分,綜合分數8787分。

在Time Sp 測試中,得分13532分,顯卡分數13626分,CPU分數13028分。

CPU Profle測試中,最大線程得分7631分、16 線程得分7516分、8線程得分5825分、4線程得分3884分、2線程得分2008分、1線程得分980分。

遊戲測試:

首先看看幾款熱門的網遊:

在三角洲這款遊戲中,在2K最高畫質下,開啓DLSS自動模式,幀數在130幀左右。

在永劫無間這款遊戲中,2K最高畫質下,開啓DLSS後,幀數在130幀左右。

在APEX這款遊戲中,2K最高畫質下,幀數在170幀作用。

在PUBG這款遊戲中,2K最高畫質下,幀數在140幀左右。

在DOTA2這款遊戲中,2K最高畫質,幀數在210幀左右。

再來看看3A大作:

在黑神話測試工具中,在2K畫質下,要想高畫質遊玩,幀數會比較低,這裏稍微改了一些配置,確保幀數在60幀左右。

在古墓麗影暗影這款遊戲中,使用自帶的性能測試工具進行測試。其中2K最高畫質下,渲染幀數在24244,平均幀率在155。

在劍星這款遊戲中,在2K最高畫質下,幀數在110幀左右。

總結:

追風者這套機電散系列的外觀和顏值都比較不錯,而且裝機比較輕鬆,尤其是散熱性能確實很頂,都把我12600KF吹感冒了。

因爲看不到未來的硬件行情到底如何,在目前的這個硬件行情,其實並不推薦大家按照這套配置進行裝機。低端配置儘量壓縮機電散的預算,將多的預算留給三大件、內存條和固態,這套配置如果換成14600K、9800X3D等中高端平臺會更加合適。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