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知道該怎麼去花了”
一段用現在的眼光來看非常粗糙的Flash動畫,操着山東口音的歌手,以及他所唱的“我賺錢啦賺錢啦,我都不知道怎麼去花”……這些要素,最近在網上火了起來,儼然一副衝擊新一代網絡熱梗的樣子。
但網齡稍久一點的人應該會記得,這首叫《我賺錢了》的“網絡神曲”,上次在網絡上走紅時,B站甚至都還沒有誕生。
![]()
除了“潮流是個圈”以外,你真的很難用其他的理由去解釋,和“我倒”“你是GG還是MM”等化石級互聯網用語誕生於同一個時期的《我賺錢了》,到底爲什麼會在20年之後再次復活。
但話又說回來,這首歌之所以會在今天成爲網絡迷因,倒是非常簡單——
因爲它“特別爽”。
雖然我在寫這段的時候,向主編銀河老師抱怨過,去解釋爲什麼“賺錢了特別爽”這件事實在是很傻逼,但……試想一下,你買的某張彩票讓你中了一百萬,去掉個人所得稅,還剩八十萬。你拿着錢,把歌詞裏的“左手一個諾基亞,右手一個摩托羅拉”與時俱進改成了“左手一個華爲三摺疊,右手一個iPhone 17 Pro Max”,而此時你的餘額只少了一點零頭……
嗯,這聽起來確實“特別爽”。
![]()
雖然手機造型完全錯誤,但AI還是太好用了(指搞笑層面)
而且,除了內容主旨言簡意賅,《我賺錢了》開頭這段洗腦歌詞的改編空間也非常大——就像任何兩個有着複雜關係的人都可以是“苦命鴛鴦”一樣,只要把MV裏的動畫小人P上角色標誌性的裝扮,再把歌詞裏的“賺錢”替換爲任何一個能讓當事人情緒達到巔峯的事件(可以是特別爽,也可以是特別不爽),你就能得到一份完美的融梗二創視頻。
![]()
比如,如果你是個《三體》書迷,那麼MV裏興奮吶喊的人就可以是剛剛當上面壁者的羅輯,而角色後面“洗桑拿喫龍蝦”的奢靡生活,也完美對應上了羅輯利用面壁者權力爲自己謀取利益的書中橋段。
![]()
又比如,如果你是混史圈的,MV裏角色的精神狀態,就可以完美對應上統一了六國的秦始皇、揮師北伐的諸葛丞相,乃至對各國宣戰的慈禧……
![]()
![]()
再比如,由於前面已經講過了,這個模板可以不分好壞地套用在任何能讓人情緒激動的事情上,所以除了“我賺錢了”,MV裏這個小夥向大家宣佈的事,也可以是“我欠錢了”“我破產了”“我躲債了”。
![]()
或者,相對輕鬆一些,但對學生黨來說仍然非常難以接受的“我上學了”。
![]()
而短時間內蜂擁而出的這些二創視頻,也開始讓人感嘆:你永遠不知道這一堆金子裏出現的下一個人是誰。

當然,也可能並非金子……

戳啦,讀音差不多一樣嘛
其實,“上古老梗復活”,還不是《我賺錢了》讓人感到最爲反差的地方。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爲看起來,現在最喜歡這個梗的,並不是經歷過那個“網絡神曲”時代的老網民,而是當代網民裏最爲年輕、年齡比這首歌都要小的學生羣體。
比如,前面提到過的“我上學了”,在B站就有好幾個版本。再比如,我聽說這個梗在隔壁抖音也同樣很火,於是就去搜了一下,而抖音點贊量全站最高的《我發財了》改編版視頻,製作過程也非常簡單——只是在MV的左上角加了一行字:父母以爲我多讀1秒書後。
![]()
仔細想想,這樣的現象其實挺有意思的。畢竟,在《我賺錢了》問世的2005年,“好好讀書,然後上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確實是當時最爲主流的價值觀。當年聽着這首歌的年輕人,在2025年的今天,也的確到了自家孩子要上中學的年紀。
![]()
但時代在變,所有東西都在變,當年被奉爲王道的主流價值觀,隨着環境的變化,以及當代學生信息獲取渠道的增加,已經變成了譭譽參半的“做題家思維”。20年前的年輕人覺得多讀書以後一定多賺錢,20年後的年輕人卻覺得多讀會書以後不一定多賺錢,少讀會書以後也不一定少賺錢——一首“網絡神曲”,內容本身並沒有變,但它卻讓你在無意間看到了20年前後,兩種不同價值觀的衝撞。
這讓人不得不感嘆,互聯網真是個神奇的地方。

其實,“讀書能不能導致賺錢”,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而已。如果你跟我一樣看了很多《我賺錢了》在今天衍生出來的視頻,你就會發現,這裏面實在處處是滄海桑田:
作爲彩鈴大賽參賽作品的《我賺錢了》,在手機彩鈴無人問津,諾基亞、摩托羅拉已經成爲過去式的今天,失去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誰看電視的時候看過這個
“洗桑拿、喫龍蝦”這種當年看來只有飛來橫財後才能接近的奢靡享受,已經成了普通人稍微墊墊腳、攢攢錢,就能夠到的普通消費項目;
![]()
“暫住證”“夜查”這些歌詞裏出現過的元素,現在也早已取締,甚至成了新一代人完全沒有聽說過,需要專門求人科普的生詞;
![]()
歌詞裏爲了誇張搞笑而寫的“借貸消費”“以貸養貸”,在今天也已經成了司空見慣的現象……
![]()
在種種這些時代的變化面前,唯一讓我感到穩定的,可能還是《我賺錢了》這首歌曲本身。雖然“彩鈴”已經不復存在了,但在今天,它已經有了自己的精神繼承人——一首大街小巷都在播、各路人等都知道的歌曲旋律……放在今天,不就是各大短視頻平臺上的“熱門洗腦BGM”“完播率小曲”嗎?
可能,喜歡簡單重複的大腦按摩音樂,就是數字時代人類的某種共性。
只是不知道,20年後的人,又將會如何評價如今最流行的“哈基米南北綠豆”呢?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