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了顯卡焦慮,這屆裝機佬又撞上了SSD和內存條漲價

十年裝機佬,經歷過兩次背刺,一次是DDR4內存條8GB兩條花了1159,要知道當時一塊AMD 2400G才一千多塊;另一次是2年前的PCIe 4.0x4的固態硬盤賤價期,4TB最便宜的時候899我沒敢(趕)上車,結果猶豫兩個月SSD價格瘋漲,之後穩定在現在的高價居高不下。

時間來到2025年,SSD你花1500買2TB還是個QLC,內存條則一舉突破“理財大限”,10月初D4 16GB套條漲幅達到120%,D5高配馬甲條更是漲得離譜,誰買誰挨砸。相比之下,顯卡價格倒沒那麼嚇人了——你把舊內存和SSD都賣掉就有新顯卡的錢了,還可以直上50系哦!

要我說,不升級顯卡也無所謂。只要你對顯示效果沒有高追求,一塊自用的GTX1060 6GB照樣戰三年。我同事的1070用得好好的,2K屏上穩跑75幀永劫無間,日常影音娛樂綽綽有餘。不過有意思的是,今年他被老營銷號說動了心,一度想換個50系,然後研究三天得出結論:升顯卡之後又覺得主板CPU都想換,結果一個個硬件越加越多,相當於整個平臺都更新了一遍,太喵的費錢了,不買了!

確實。如果你的預算不是很衝突,舊電腦又足夠日常剛需,那麼升級新平臺屬實奢侈。真的要升級,也不需要對顯卡一擲幾千金,不必買四千的4060,也不用削減腦袋嚐鮮50系,小黃魚看看有沒有靠譜賣家不要的10系纔是正解,運氣好的話,幾百塊美滋滋。

但是,閒魚水深,小白需謹慎。做不到慧眼識珠,就別去冒險。但客觀的講,看似過時落伍的10系,依然對應在普通網友裝機需求的中位數;甚至對一些老平臺通用配置來說,整體提升並不是非常明顯。差距肯定是有的,但能忍者從來都是零感知。

有人說五千多4070,性價比不如二手1080Ti,確實有一定的道理。出去給臺式機配高端卡的富哥,你自己在家用的電腦的性能如果超出了個人需求或者投入過度,最多也只能給你帶來幾分虛榮。

我能得出以上結論,那是因爲我也是從那樣的“虛榮”走過來的。

十年前,我第一次到全塔RGB機箱大呼驚豔;很快又被大側透、絢爛燈效忽悠瘸了,每次升級都異常興奮,但高潮過後了無生趣。如今的海景房、帶觸屏機箱更是把消費主義玩成極致,這些重複購置成本是不是智商稅呢?對預算充足的大佬來說或許不是;但對工薪階層,那就是不該觸碰的消費主義誘惑。花一萬多買個奢侈的裝飾品,你覺得值嗎?

撫今追昔,我此起彼伏。礦潮漲了又褪,卡商販子並沒幾個天台飛人,倒是曾經的遊戲玩家還是容易被幾張漂亮機箱搞迷糊的老樣子。與人攀比也好,孤芳自賞也罷,一切超出自身需求的“過度裝機”,都應該歸位虛無。好話不好聽,與諸君共勉。我是筆點酷玩,我們下期再會。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