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星遊鑑賞社 法內狂徒狄仁傑
由頭:評測就要有評測的樣子
花裏胡哨的開場白就不多說了,只講兩點。首先,因爲本人的知識結構和個人興趣原因,本評測只涉及中華地區的天朝制,不涉及日本和東南亞地區及相應新機制。
![]()
其次,哪怕各位尚未入手溥天之下dlc,照樣可以在遊戲裏體驗到中華地區。當然這時的中華地區會實行類似西歐的封建制,而非天朝制。
![]()
![]()
新機制淺析
先說點開遊戲就映入眼簾的王朝盛衰系統
比如治世的“政通人和”時代有利於發展內政,“開疆拓土”時代有助於對外擴張(如減少僱傭兵花費和兵士維護費),危世的“新朝征服”時代降低封臣好感(畢竟設定上是外族征服),“局勢緊張”時代減少國庫收入,“羣雄割據”時代天子失去天命,中華地區陷入喫雞大賽。
![]()
值得一提的是,這其實不是溥天之下完全原創的新機制,而是ck2的玉龍dlc裏就有的老系統。
![]()
影響王朝盛衰的因素(被稱作通往某一時代的“誘因”)很多,如天子贏得戰爭和加固長城將推向開疆拓土,天子輸掉戰爭、天子被謀殺、存在持續的瘟疫或自然災害則會導向羣雄割據(如果天子失去天命、天子的正統性等級降低爲0級或天子完全控制的法理頭銜少於30%則會導致一步到位進入軍閥混戰時代)。
![]()
總的來說,王朝興衰的設計構思巧妙,也符合古人“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歷史循環觀,很有韻味。
不過在我看來美中不足的至少有兩點,
一是有些buff的具體數值值得商榷,比如開疆拓土時代的天子軍隊維護費還是太高,容易導致戰爭時期的國庫破產(這個問題在1.18.0.2版本更新後得到了緩解,可見p社聽勸,不過似乎可以更進一步)。
二是同爲治世,從政通人和到開疆拓土竟然不能直接轉換,還要先轉到局勢緊張來過渡一下,有些匪夷所思。
![]()
接着是與王朝盛衰系統緊密相關的朋黨機制
我就不像王朝盛衰一樣詳細介紹每一個派別的主張和效果了,直接上評價:設計思路尚可,每種派別也都具有特色,但是感覺沒能很好地還原唐宋兩朝的朝廷博弈(雖然有辯論機制)與黨爭、黨案(如王安石變法的新舊黨爭)。
此外,角色更換門戶的懲罰性太低了,導致左右橫跳的現象時常發生(比如我第一個檔裏的秦觀先後加入了三個派別),有點出戲。個人建議是加強朋黨派別與血緣和門生關係的綁定,適度提高改變門戶的懲罰(比如降低原先派別角色的好感,降低虔誠、賢能值等)。
再說莊園經濟系統
這是我最喜歡的新機制之一。莊園裏可以修建或升級的建築數量豐富,建築下面還有各種設施(修建速度比建築快得多,兩個月就能完工),不僅可以提供金錢、虔誠、賢能值等重要資源,也能帶來其他增益,比如增加民衆好感(鳴冤鼓),加強個人朋黨力量(宗族亭閣),提高家族成員考試初試分數(家庭文庫),加快旅行速度(製圖桌)等。
手把手打造專屬於自己的秦氏宅邸、大觀園或姑蘇慕容參合莊,很有成就感。不過莊園建築的修建費較高,不建議初期投入過多資源。另外莊園的搬遷以及角色家人的常駐地點也存在bug。
![]()
接着說科舉制和官僚制
具體包括文武官員分開、文官晉升途徑、人事冷凍期、致仕制度、國庫與個人金庫雙軌制、三省六部職能等等,這兩樣同樣是我最愛的機制之一。
它們整體上符合史實,既有中國古典特色,也頗有創意,滿足了中國玩家扮演傳統士人學而優則仕,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夢想,很有代入感和沉浸感。配上相應的隨機事件和玩家的腦洞(比如我萬字戰報裏的秦檜流黑化秦觀),節目效果極強。
此外,遊戲裏的科舉題目如“私有甲弩乃首雲止有槊一張,輕重不同,若爲科處?”等,竟是來自歷史上的宋仁宗殿試真題,原題目和標準答案則來自《唐律疏議》原文。這種隨處可見的彩蛋令我驚喜。
不足也是有的。比如我剛接觸科舉制的時候很好奇,每個選項都想試試效果。後來經歷了80多次鄉試(主要是作爲賓客和監考官)和3次會試與殿試,發現科舉事件鏈翻來覆去就是那麼一套,公式化嚴重,重複性極高。
![]()
具體來說,每次無非都是這個人懸樑刺股、通宵達旦地複習,讓自己壓力爆表,那個人考試前給主考官送了禮物,另一個人覺得沒有人比他更懂《春秋》。到了後來,我閉着眼睛都能根據需要的資源數目(無非就是賢能值和影響力兩種嘛)和可承擔的後果(比如爲了獲得科舉優勢買考試祕籍,代價是耗費大量金錢)來功利地、本能地選選項,失去了做題家模擬器的樂趣。
此外還有一個極其破壞遊戲體驗的bug:我只能強制未成年子女參加童子試,不能讓成年子女(更別提門生了)主動參加科舉考試,導致我的戰報檔裏繼承人到57歲時也只通過了童子試,官階上限被鎖死了,更不知道如何在科舉考試中幫助他們獲得優勢。
好在這個問題也在最近的更新中得到了解決——p社添加了一項“命令家族成員參加科舉考試”的決議(類似現實中家人催你一手準備考研,一手準備考公,一手準備考事業編,一手準備考教資,最後變成《書劍恩仇錄》裏的紅花會三當家千臂如來趙半山),上岸後玩家還會收到信息通知。聽勸的p社就是好p社,我要任命瑞典人爲尚書令,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開府儀同三司,都督中外軍事,用天子冕旒,建天子旌旗,外加甲杖(軍士)五百人上殿。
![]()
至於官僚機制,最大的問題是遊戲裏的官職名稱其實是爲了對應西歐的國王——公爵——伯爵——男爵而強行把西方的爵本位移植成東方的官本位,底層邏輯依然是西方的封建制度,削減了代入感。
又如三省六部主官雖然有各自特色職權,但是不夠豐富(甚至沒有頁遊皇帝成長計劃裏的六部機制豐富,那裏面皇帝可以親自點選通過殿試的考生,並且發現歷史人物彩蛋),也沒有對應的屬吏,只有個人幕僚。正好我最近在寫有關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和宋代的二府三司制的ck3背景雜談,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進評論區看看。
最後提一下門生系統和絲綢之路機制
這兩個系統的共性是設想很好,但在新手教程裏都缺乏指引,導致我沒有什麼體驗的動力,實際遊玩中也不覺得它們有什麼存在感(能加文化偏好和發展度,也能提升瘟疫抗性,但是似乎沒什麼用,遇到瘟疫還死一大片)。
個人建議是加強師生互動事件,增加相關決議和活動,並且在師生、朋黨關係外再加上“同年”關係(可以參考《儒林外史》裏的周進、范進、匡超人等人的事蹟)。絲綢之路也一樣,可以增加相應事件,激起玩家體驗這一新機制的動力。
![]()
在遊戲裏找真實
在我看來,十字軍之王系列相比其他p社遊戲最大的特色在於,你扮演的不在是冷冰冰的、純粹理性(當然在部分玩家那裏是感性的乃至瘋癲的)的抽象的國家意志,而是一個個具體的、活生生有血有肉的角色,能夠體驗他們的悲歡離合、愛恨情仇。
比如我在玩ck2時印象最深刻的事件就是扮演萊昂國王(新手教程裏的阿方索的後代)時加入了一個學術社團,在裏面拜了一位比我年紀大不少的伯爵還是男爵當導師,和他一起互相批改文章,參加同行審議,甚至爲了得到可靠的實驗成果,以國王之尊和他一起潛入進另一位國王的實驗室裏偷實驗材料,結果雙雙被抓,不得不支付贖金。此外,我還和他一同做了許多瘋瘋癲癲的事情。後來這位遊戲裏的導師因爲年邁去世了,我還在現實裏emo了一個多小時。就這麼件小事,讓我一直記住了七年。
![]()
十字軍之王系列的另一大特色就是高自由度和容錯率奇高。
我無需像在其他p社裏那樣一心一意當戰狂朝着球長目標邁進,無需卡着時間計算宣戰日期,無需因爲一次打獵事故而讀檔。我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決定成爲什麼樣的人,比如野心勃勃的公爵,武藝高強的騎士,看誰不順眼一刀一個準(哪怕對方貴爲神羅皇帝或教宗)的密謀大師,沉迷宴會和打獵的小領主等等。哪怕遭遇了意外事故,我也不是非得讀檔不可,直接玩繼承人就行了。哪怕因爲諸子均分繼承法或者戰爭原因失去了所有領土,我也可以做個逍遙自在的無敵冒險家。
正是基於以上兩個原因,我玩十字軍之王時特別注重沉浸感和代入感,而這兩感又是建立在歷史真實性和遊戲性平衡的基礎上。
然而,在評價本作的歷史真實性時,我只能籠統地說:
有些該考據的地方確實考據了(值得表揚),
有些不該考據的地方也考據了(錦上添花),
有些該考據的地方考據不夠,甚至很離譜(要批評)。
![]()
比如遊戲中地名、文化、宗教、建築名、人名、人物關係的考證總體上比較用心,態度端正。舉個例子,我是江蘇人,又是法律史專業的,對蘇南浙北一帶的行政區劃有所瞭解,今年畢業旅行時還把蘇南的南京(對應遊戲裏的江寧)、鎮江、江陰,蘇中的揚州(對應遊戲裏的江都,秦觀老家)和泰州,浙北的杭州、紹興(會稽是其古稱)、寧波(明州是其古稱,下轄慈溪、餘姚等名城)、舟山、嘉興都走了一遍。遊戲裏的伯爵領和男爵領大都能與今天的地級市、市區與縣級市一一對應,方位也大差不差。
![]()
(寧波博物館的寧波歷史展廳裏就寫了,唐代的寧波叫明州)
![]()
(遊戲裏把慈溪“男爵領”設置爲丘陵大體符合事實)
又如文化方面,古代中國是典型的儒家倫理型社會,p社把漢文化的孝道做成了終身的強牽制,很有創意。但是這個強牽制又可以通過讓子女交錢的方式“一筆勾銷”,就很魔幻。不過如果這種牽制不能利益交換的方式兌換,或者可以多次兌換,又會顯著影響遊戲體驗。要如何調整,我也沒有好的建議,只好集思廣益了。
如果說把孝道做成可以通過交付金錢的方式兌現的強牽制,還算是p社在歷史真實性和遊戲性間作出的平衡,那麼接下來的兩個錯誤就讓人有些難以原諒了。一個是有時子女會無緣無故對父母破口大罵(屬於古代法律制度中“十惡”裏的“不孝”,會面臨嚴酷的刑罰),有時兒子甚至孫子都會與父親同名(經典秦觀二世、秦觀三世),太離譜了。這完全是把西歐的親子交互事件和命名方式硬生生地搬到中華地區了,實在是偷懶。
![]()
說到法律,遊戲裏的問題很多。例如婚姻法律中一夫一妻多妾制下嫡妻的優勢地位沒有凸顯,也沒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程序和六禮的儀式感。刑事法律中,中華法系特有的準五服以治罪、八議、十惡等特色法律制度沒有體現,死刑判決和複覈權力沒有收歸中央等等。當然,這可能算我法律史出身吹毛求疵了,不過如果都能模擬出來了的話代入感肯定能再提升n個臺階。
此外遊戲裏也有很多真實的歷史人物,比如宋英宗、宋神宗、王安石、周敦頤、蘇軾、蘇洵、蘇轍、司馬光、影武者富弼(在我的秦觀戰報檔裏出現了兩個,還都是秦觀的仇敵,結合出生年月疑似都不是本尊)。可惜他們的性格特徵以及各項屬性,比如學識爲1的黃巢,膽小的李世民等等,雖說有些是隨機生成(尤其是開局已經去世的歷史人物),但還是太過魔幻,太有節目效果了。
關於官職名,如所謂的觀察使和節度使的上下級關係,又如唐代的樞密使地位,我在我的唐代中央與地方官制裏吐槽過了,也科普了正確的官名和職權,在此不多展開。好在像動態官職名、地名、人物數值一類的東西都可以靠mod完善,無需過多擔心。
其他碎碎念
先褒獎p社一番,謝謝你們實裝了中國玩家盼望已久的中華地區全地塊和相應新機制。
過場加載圖很好看,音樂也很有古典風情,加入了秦王破陣樂、雲裳羽衣曲、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等經典傳統曲目。買遊戲送音樂包,百聽不厭。
![]()
增加了新決議,比如喝茶、寫詞、學習儒家經典、朋黨請願、豪族領袖請願、影響王朝興衰、祈求天意、辭官、文武互轉、辭謝後續任命。
添加了新活動,好吧,其實只有科舉、視察、辯論三樣新東西。
加入了新工程(西歐太久沒玩了,忘了有無類似的工程機制,不過ck2的奇觀是可以分幾期進行修建的),如開通大運河、治理黃河、長城翻新。
因爲我希望能體驗到的是全方位的中國皇帝、唐末軍閥、宋代士人、鄉紳、市井、官吏生活模擬器,而不是套了唐宋的外殼的中世紀西歐大小領主生活模擬器,所以希望p社參照《水滸傳》和《紅樓夢》的描寫來豐富宋代官僚文人的日常生活,如琴棋書畫(詩酒茶倒是有的)、飛花令,斗酒令,元宵、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活動等等。
士人和官僚是如此,天子亦然。我建議p社參考各種文獻(或者頁遊皇帝成長計劃)豐富帝王的生活(如親自決獄,親自複覈死刑案件,向太后請安,微服私訪,與嬪妃互動)等等,同時豐富治世、危世和亂世中想進步的玩家的創業渠道,比如給黃巢整一些專屬事件鏈,方便他招賢納士和刷火星兵。
![]()
(415塊錢!!!)
還是子女教育方面,當前未成年子女通過童試的概率過低,一旦落榜就容易爆壓力,一爆壓力就容易沾染酗酒等嗜好,影響健康值,造成惡性循環。另外送子女到自己領地的大學(改爲太學、學宮、學院都行,本土化這一塊也待打磨)讀書,學費太貴。
瘟疫方面,中華地區的瘟疫過於頻繁,殺傷力過大,加上前期建築的瘟疫抗性疊不起來,幾次險些導致遊戲提前結束。
對外關係方面,中華地區的主要互動勢力是北方遊牧和西南邊疆,與朝鮮半島、日本和東南亞地區交互較少,遑論西歐。其實唐宋時期的中外交往還是不少的,比如我在寧波博物館裏看到的中日交往展品。建議在遊戲中加強中華與日本和東南亞地區的聯繫。
人物建模方面,宋朝的女性角色外貌比較唐風(唐代的唐),這個可以通過風味包或者玩家自制mod解決。我其實對策略類遊戲的女性角色沒有rpg和act類型的要求那麼高,不是大問題。之前我玩的雲族裔可以直接掃描自己的人臉或者上傳的照片,以此來定製角色的面部特徵,不知道p社能否從高麗半島引入這一先進技術。
綜合評價
該說的話上面已經都說了,而且p社遊戲(包括新dlc)的特性大家懂的都得,我也不會態度鮮明地說“兄弟姐妹們,快來入手”或“家人們誰懂啊,避雷”。因此在最後我只是對上述內容進行概括,至於是否入手,各位天子、宰相、御史大夫、尚書、觀察使、節度使、刺史、縣令、鄉紳自行抉擇(當然如果你不買的話就只能當“唐霸主”或“淮南國王”了)。
![]()
最後,謝謝來自瑞典的p社給我加九錫,讓我在溥天之下中過了一把權臣的癮。
我誠摯地邀請p社的諸位來我的宮廷參加我的加冕典禮。屆時請務必不帶甲兵,坦誠相待
(低聲:刀斧手,到時候看我眼色行事,不要放走一人)。
小結
++實裝了中國玩家盼望已久的中華地區全地塊和相應新機制
++莊園經濟系統、科舉制度、官僚制度、朋黨機制等新機制整體符合史實,達到了歷史真實性和遊戲性的平衡。既有中國古典特色,也頗有創意,還有節目效果,又有沉浸感
++p社聽勸,修改了成年子女不主動參加科舉的bug
+玉龍dlc就有的王朝盛衰機制得到了保留和完善,並加上了絲綢之路新機制。可惜存在感不強切新手引導欠缺,但是看王朝盛衰的歷史那裏考證態度還算認真,給個好評鼓勵一下
+地名、文化、宗教、建築名、人名、人物關係的考證總體上比較用心,態度端正,也有很多真實的歷史人物彩蛋和建築奇觀(比如長城)
+過場加載圖十分美觀,音樂也很有古典風情,加入了秦王破陣樂、雲裳羽衣曲、春江花月夜等經典傳統曲目
+新決議、新活動、新工程
+對一些中國地區的文化常識做了名詞解析,雖說主要給不熟悉相應文化的國外玩家看的,但是算是用心的細節
+增加了很多腦洞大開的新成就,如海太公釣魚和太平天國,瑞典的維京人後裔請高人了
+我對十字軍之王的情懷加成及p社的評測邀請
-科舉制公式化嚴重,重複性極高,大後期失去了模擬科舉的樂趣
-朋黨機制沒能很好地還原宋朝的朝廷博弈與黨爭,且官員更換門戶的懲罰性太低,很出戏
-存在一些基本的政治、經濟、法律和文化問題
-子女教育、中華地區的對外交往、瘟疫機制、人物建模問題
-一些惡性bug,比如領地契約問題和傳統的影分身bug
--官僚機制的本質是強行把西方的爵本位移植成東方的官本位,底層邏輯依然是西方的封建制度,削減了代入感
--動態地名、官名、歷史人物的特質和數值出戏,本土化也有待打磨
--新決議、活動不夠豐富,京官可做之事不如地方官多,後期無聊看海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