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搞笑諾貝爾到嚴肅醫學:肛門呼吸完成首階段人體試驗

看似荒誕的“肛門呼吸”研究已走出動物實驗、進入人體臨牀:2025年10月,研究團隊在期刊 Med 發佈了首項“一期”人體試驗摘要,顯示將不充氧的全氟癸烷注入直腸、在體內保留 60 分鐘在 27 名健康成年男性中總體安全且耐受良好,爲下一步用充氧液測試腸道向血液輸氧奠定了安全基礎。

該項研究團隊及其相關早期工作並非一夜成名——早在 2021 年,研究者在齧齒類與豬等動物模型中演示了通過腸道給予含氧或能攜氧的全氟化物液體,可實現部分系統性氧合併在極端低氧情形下維持存活,這爲“肛門呼吸”概念奠定了實驗基礎。

由於構想新奇、形式有趣,該系列成果在 2024 年 獲得了“搞笑諾貝爾獎”,評委會以“先讓人發笑、再引人深思”的宗旨表彰了這項研究;但科學界並未因此止步,研究者繼續推進臨牀轉化。

研究成果以題爲 Safety and tolerability of intrarectal perfluorodecalin for enteral ventilation in a first-in-human trial 的論文形式在線發表,期刊:Med。

這是首次公開報道的人體 I 期試驗:單中心、開放標籤、劑量遞增設計,入組 27 名健康成年男性(20–45 歲),單次直腸給藥、保留 60 分鐘,劑量區間 25 mL → 最多 1500 mL。

無嚴重不良事件或劑量限制性毒性;出現的輕度胃腸道症狀(腹脹、短暫不適)可逆;血中檢出全氟癸烷濃度極低(<1.0 μg/mL);基於藥代/動物建模預測,高劑量可能帶來可觀的補充性血氧上升,支持後續用已充氧的液體開展效能研究。

當肺部嚴重受損、傳統機械通氣不可行或有害,enteral ventilation 有望作爲一種臨時補充方案,爲“肺部休息”爭取時間。

在呼吸機嚴重短缺或無法進行氣管插管的環境下,這類方法理論上可爲無法獲得氣道通氣的患者提供一定的氧合支持。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