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般來說我不會在文章中對音樂類型做科普。但今天要推薦的音樂類型比較特殊,不做一些解釋說明的話可能讀者會對這類音樂產生誤解。
在日本,民謠(minyo)一詞,是由後藤桃水於大正時期所提出的。相傳,後藤是在夏秋交替之際,受到蟬的叫聲「min~」啓發,而將這一類傳統歌謠命名爲民謠。
在日本的音樂發展脈絡中,minyo與公衆最普遍印象中的吉他彈唱民謠(folk)是不盡相同的。粗略地說,可以把它大致上拆分爲勞動歌曲、慶賀歌曲、舞蹈歌曲、搖籃曲、酒席歌曲、童謠等六種類型。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民謠就像浮世繪或者俳句那樣,是一種注重描繪世情風俗的藝術。
戰後的日本廣泛引進吸納了西方的各類音樂,60年代末期至70年代,創作靈感來源於服用LSD致幻劑後產生的幻覺體驗的迷幻音樂也正式進入日本, 一些民謠藝術家開始嘗試將這些元素融入傳統的日本民謠之中,
於此同時日本另類藝術漫畫也正值發展形成階段。或許是因爲藝術相性的適宜,許多迷幻民謠或者另類民謠音樂人也會在他們的音樂中加入這些元素(歌詞涉及另類漫畫作品或者邀請漫畫家爲專輯繪製封面,這一點我會再下文具體的專輯推薦時進行補充說明)於是一些新的,獨立的注重敘事性與藝術性的民謠門類就此誕生,並且一直髮展延續至今。
上述關於日本民謠(minyo)的內容參考了
[1]因奉.日本民謠復興十人組/民謠十字軍.吹音樂專訪.2024.9.13
(互聯網上幾乎找不到日本迷幻另類民謠發展歷史的資料,也找不到其與另類漫畫發展具體聯繫的專論。上述內容或有謬誤之處,如有知情者還望不吝賜教)
——————————————————————
1.《胎兒之夢》
Artist: 佐井好子
Year: 1977
![]()
如果你是日本文學愛好者,看到專輯名你就會知道這是在致敬怪奇文學作家夢野久作的名作腦髓地獄。
![]()
腦髓地獄雖被劃分爲“變革派推理小說”,但其意義遠遠超過了類型文學的範疇。從內容上來看這本書涉及龐雜的心理學,遺傳學,精神疾病學,解剖學概念,構建出一個高度自洽的“腦髓論”科學幻想理論。
從形式上來看這本書的文體在心理恐怖小說,僞地方縣誌,怪談奇譚甚至虛構的宣傳冊和論文之間來回變換。
腦髓地獄以其內容與形式上的精妙繁複以及令人難以置信的狂氣風格震撼了整個日本文學界,夢野久作的作品也成爲了後世另類異色藝術作品繞不過去的經典元素。異色漫畫家丸尾末廣深受夢野久作的影響,甚至乾脆把他早期的一個短篇漫畫集戲仿命名爲“夢也久作”
![]()
(早期的丸尾末廣作品以強烈的官能刺激與前衛藝術實驗爲主)
而佐井好子的專輯名則直接來自於小說中構成“腦髓論”的主要前期論文之一“胎兒之夢”。指的是胎兒在子宮中發育時會夢到數百億年的生物演化以及人類整個歷史發展的全部進程,並將其記錄到每一個細胞中。就連整本小說也可以看做是一個新生兒所做的“胎兒之夢”
![]()
(1988年電影版腦髓地獄劇照)
回到我們的主題上來,佐井好子的這張專輯將弗拉明戈樂,爵士,唸白融爲一體;輔以民謠歌詞本身強文學性的特點,塑造出一種詭譎而瑰麗的詩意。
專輯同名曲胎兒之夢就是最值得欣賞的曲目。輕盈舒緩的鋼琴伴奏和佐井昭和怨曲式的演唱交織構成了完美的前奏,1:08鼓點進場。古典吉他以弗拉明戈舞曲形式展開演奏,間或響起幾聲銅鈸鑔片,最後以一段激昂的絃樂作爲間奏和情感鋪墊的完美收尾。
緊接着佐井柔美迷幻的人聲演唱再度出現,吉他也加入本由鋼琴和爵士鼓負責的伴奏,3:35日文唸白在高亢的人聲演唱,爵士鋼琴和古典吉他演奏的背景中浮現,就像是一段註解。5:46吉他的舞曲式演奏再度出現,並逐漸向着一段鋼琴即興過渡,6:48開始的尾奏完全是由即興鋼琴與吉他構成的狂想曲。
這首歌曲本身的器樂編排已經十分豐富精妙,如果看過腦髓地獄的話更是不難設想出歌曲想要模擬的胎兒在做胎兒之夢時回憶生物演化與人類全部歷史進程那詭異而又恢宏的場景。實在是兼顧音樂性與文學性的一首難能可貴的迷幻民謠。
![]()
(佐井好子和貓貓。專輯名紅花其實取材於柘植義春的文學性漫畫名作紅花。這也是我在前言所說日本迷幻另類民謠與另類藝術漫畫具有強關聯性的又一佐證。我在某一期動畫病患中略微提及過柘植義春,這裏就不再過多補充贅述。有時間或許可以開專題文章談柘植義春,他是真正首屈一指的藝術家。如果寫關於他的文章我得花費十二分力氣嚴肅起來,不能像寫動畫病患系列一樣那麼隨興。)
最後關於佐井好子還有一個有趣的補充。她除了是一位迷幻民謠音樂人之外還是一位詩人(民謠歌手兼任詩人這也沒什麼奇怪的)但她甚至還能算上是個插畫師這就很厲害了。她的專輯封面幾乎都是自己繪製的。作詞作曲全包還能自己畫唱片封面,屬於是真正意義上才華橫溢的全能性選手。
佐井自己繪製的一些專輯封面作品↓
![]()
![]()
(看來是真的很喜歡貓貓)
——————————————————————
2.《Mother Sky》
Artist:森田童子
Year:1976
![]()
“每個人都應該擁有一種崇高的孤獨。”——森田童子
七十年代初期日本各地大大小小的音樂會里,活躍着一個神祕的歌手。她戴着墨鏡,留着一頭蓬亂的長卷發,彈着吉他演唱着當時在日本剛剛起步的流行音樂。
令聽衆意外的是,他們聽到的是那麼纖細脆弱的女聲,和她不羈的甚至不能明確分辨出性別的外貌截然相反;更加出人意料的是,這個纖細而年輕的女聲平靜地唱出了在當時的觀念看來簡直難以想象的充滿蒼涼與黑暗,反映沉痛現實與內心最痛苦的深層體驗的歌詞。
![]()
(確實帥的沒邊)
等到一曲終了聽衆還沉浸在那悲哀真摯的演唱中久久難以自拔之時,歌手卻已帶着吉他悄然離去。當人們如同大夢初醒般互相詢問這位歌手的具體身份之時卻一無所獲。沒人知道她的姓名,只知道她以“森田童子”(就是歐洲民間故事裏的吹笛人)自稱。
於是聽衆們夢遊一般離開昏暗的場所,室外的光芒刺得他們睜不開眼睛:現實生活如同潮水洶湧而來,而我們卻已失去了黑夜與音樂的庇護。
![]()
(圖文無關,我只是想到了霍普畫中的孤獨)
於是以這樣的方式,森田童子的歌迅速在都市年輕人中風行,1975年第一張專輯《Goodbye》的發行更是讓她名聲大噪。一時間森田那些悲哀深沉的歌曲和離經叛道的造型成爲了當時年輕人們所熱衷的符號。也成爲了記錄一個時代的蒼涼聲音。
![]()
(《Good Bye》專輯封面。森田自幼喜愛文學,與其說是歌手,其實更像是詩人。她十分喜歡太宰治。順帶一提太宰的辭世之作篇名正是“Good Bye”)
而在1976年這張可能是迷幻民謠這個類型最爲廣爲人知的專輯《Mother Sky》中,森田童子寫出了那首經典的《我們的失敗》。是的,或許這首歌曲在音樂性上沒什麼特別之處,在現在看來不過是日本民謠和室內民謠一種不甚出奇的結合。但其內涵卻已經超出了創作者的情感體驗甚至超出了七十年代日本後學運青年一代的創痛。
在那晦暗而脆弱的歌聲中每一代年輕人都聽到了自己的聲音。我們失敗了。就像海明威寫過的那樣,“所有人都被擊垮了”這是一曲沉痛的輓歌,獻給一代又一代永遠虛無得像從未存在過的,幻滅的年輕人們。
![]()
(我本想引述大江健三郎一部早期小說中的一段話作爲完美的結語,但並不是什麼東西都適合放在社交媒體平臺的普通帖子上。)
——————————————————————
3.《真夜中詩集》
Artist: Carmen Maki
Year:1969
![]()
Carmen Maki ,有着愛爾蘭、猶太、日本血統的美國人。1968年當時還是學生的Maki從女校輟學,離家出走時遇到了寺山修司剛成立的先鋒劇團“天井桟敷”的演出,只是觀看了一場演出Maki就決心加入流動劇團,跟着劇團四處演出遊蕩。這聽起來簡直像是個發生在拉丁美洲的魔幻故事。
![]()
![]()
(天井桟敷的一期演出海報,繪製者爲異色漫畫大師花輪和一)
1969年17歲的maki演唱了由寺山修司作詞的這張真夜中詩集,平靜而悲哀的演唱和Maki神祕的異國氣質讓她一炮而紅。《有時如沒有母親的孩子》 成爲廣爲傳唱的名曲,而作詞的寺山修司也因此聲名鵲起。
![]()
![]()
一切簡直就像流動劇團表演的傳說故事。多年以後,已經成爲日本異色電影大師的寺山修司和日本早期搖滾與布魯斯先驅音樂人的Maki是否還會想起,他們在天井桟敷劇團演出藍鬍子時那民間傳說般的相遇。
對於當時的Maki來說,這是一次逃離現實的夢遊;而對於寫作劇本的寺山修司來說,Maki就像他筆下的馬戲團少女從故事中活了過來,着魔般地出現在創作者面前。
![]()
(寺山修司《死者田園祭》劇照)
![]()
(後來玩搖滾的Maki)
—————————————————————
4.《乙女の儚夢》
Artist:あがた森魚
Year:1972
![]()
森魚名盤。悲慟暗色的怨曲風格,訴說世情風俗又帶着異色夢幻色彩的歌詞與另類漫畫家林靜一所繪製的豪華雙開唱片封面,宣傳冊以及盤面相得益彰。共同描繪出一副帶有大正浪漫風格的美麗圖景。
![]()
收錄森魚受林靜一藝術漫畫名作赤色輓歌影響所做的同名曲。這一名曲在2007年林靜一改拍的動畫版赤色輓歌中再度響起令人尤爲感動。
![]()
(“林靜一在月刊漫畫雜誌《Garo》上發表的《赤色輓歌》對我影響深遠。當時,我被他的世界所震撼,心中充滿了創作的動力,想要將其全部吸收並昇華爲自己的作品。”
![]()
“他的創作手法令人聯想到波普藝術,例如沃霍爾和利希滕斯坦的作品。雖然受到美國藝術的影響,但他獨特而強烈的日本主義也與日本近代史跨越明治、大正和昭和時代息息相關。我感受到了想要通過音樂來表現日本現代主義的渴望。大正浪漫主義和現代民主主義成爲了主題。”——摘自森魚2017年的訪談)
(我在一期談藝術動畫實驗動畫的帖子裏談到了林靜一赤色輓歌的具體內容。點擊下方鏈接瞭解更多)↓動畫病患:老動畫推薦(十二)
林靜一插畫作品欣賞:
![]()
![]()
![]()
——————————————————————
沒想到只是寫了幾張早期日本另類民謠和迷幻民謠的代表專輯就已經寫了快四千字。這一門類其實還有數不勝數的經典專輯。別說八九十年代專輯以及當代的專輯,就連七十年代的專輯都還有非常多值得推薦的,留待以後有空再寫吧。
以上就是本期精神致幻劑要推薦的全部內容了,那麼讀者,再會了。
![]()
往期內容推薦:精神致幻劑:citypop專輯個人向推薦(四)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