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喫U是傳統
《戰地6》上線10天了,其表現堪稱系列最佳——STEAM日均峯值在線人數穩居40萬以上。這一佳績,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其出色的性能優化。要知道,今年衆多大作在首發階段的優化都飽受詬病,玩家羣體的耐心早已飽受摧殘。
不過仍有不少玩家反映《戰地6》比較喫CPU性能,細想一下確實如此,就以最經典的征服模式爲例,CPU要實時處理64名玩家、載具的交互數據之餘,還涉及大規模環境破壞的計算,尤其是那些戰況比較集中的地圖(開羅圍城、曼哈頓大橋等)會很明顯,這篇文章就用三顆CPU深入對比測試一下到底有多喫性能~
參測CPU和搭配硬件
第一款CPU就是目前最熱門的遊戲處理器——AMD Ryzen 7 9800X3D,它搭載了8核心16線程,最高睿頻達到5.2GHz,一直被廣泛認爲是《戰地》系列的甜點CPU規格,至於它的殺手鐧自然是第二代3D V-Cahe技術,L3緩存高達96MB,正是應對《戰地6》密集型數據流、減少卡頓的關鍵所在。
第二款CPU是曾經的頂尖遊戲處理器——Intel Core i9-14900KF(K),採用8性能核+16能效核的異構設計,總線程達到32,是三款CPU中核心規模最多的,正好可以用它來看看《戰地6》對於多核優化和調度又是怎麼樣~
第三款CPU則是目前中高端熱門CPU之選——Intel Core Ultra 7 265K,採用8性能核+12能效核的異構設計,不過這一代能效核足夠強,直接取消了超線程。從玩家傳統視角來看,沒有超線程的干擾,又是數量充足的實打實物理核心,似乎是精準命中《戰地6》這類遊戲的需求。
測試顯卡統一使用索泰的RTX 5090 D v2 SOLID OC,這款旗艦非公採用了22+7相供電體系,奢華用料沒得說,更重要是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源於顯卡的性能瓶頸,客觀還原不同CPU的性能差距。
由於9800X3D大緩存的特性,它搭配的內存定位是更主流——金士頓FURY BEAST DDR5 6400C32 RGB 16GB*2,在CPU體質允許情況下,1:1同頻6400Mhz就可最大化性能。
《戰地》系列對於CPU負載通常都不低,《戰地6》自然也不例外,加上三款CPU定位都屬於中高端以上,爲了確保CPU性能最大釋放和散熱效果,統一使用利民MJOLNIR VISION 360 ARGB WHITE雷神之錘。
測試環境和說明
AMD Ryzen 7 9800X3D平臺,微星MPG X870E暗黑+DDR5 6000C30 16G*2 EXPO(屬於金士頓FURY BEAST第二檔EXPO配置),使用6000頻率是因爲更具普遍性,正好也給對手讓讓步,CPU設置開啓PBO ENABLE檔。
Intel Core i9-14900KF平臺,微星Z790MPOWER+DDR5 6800C34 16G*2 XMP,搭配更高頻率也符合藍隊內存特性需求,但是實測手上這顆無法在BIOS中完全解鎖功耗(開局直接閃退),因此是使用Intel Default Setting。
Intel Core Ultra 7 265K平臺,微星B860M迫擊炮+DDR5 6800C34 16G*2 XMP,在BIOS中啓用MSI Unlimited Settings,可以完全解鎖功耗使用。
三款CPU都是在Windows 24 H2(截至10月更新補丁)操作系統和NVIDIA GeForce Game Ready 581.57顯卡驅動下測試。
測試場景方面,考慮到實際遊玩戰況差別太大(即便是拉平均),遊戲也沒有基準測試,所以直接是選擇多人遊戲的64人征服模式作爲測試場景,一來更貼近遊玩強度,二來變量可以更好控制。
具體是【開羅圍城:撤離戰略】這個偏向密集狀況的小型地圖,固定選擇北約方,在總部部署後一直跑向E點,測試結束點是剛出總部邊界,時長20秒。
測試分爲分爲極致和低兩種畫質,設定個人習慣的視野FOV爲104,並且對應TAA和DLSS質量+幀生成4X兩種方案。
1080P和2K極致畫質幀率對比
1080P分辨率+極致畫質TAA,9800X3D的平均幀和1% LOW幀表現,可以領先其他兩款CPU達到20%以上的可觀幅度,甚至其1% LOW幀都快追上藍隊的平均幀,149KF和265K倒是半斤八兩,不過開啓DLSS質量+幀生成4X(以下簡稱拼好幀4X)後,三款CPU的性能差距最大就只有3%了。
2K分辨率+極致畫質TAA,9800X3D和其他兩款CPU最大差距就只有4%了,開啓拼好幀4X也是差不多水平,符合預期表現,畢竟上述1080P也是如此。
1080P和2K低畫質幀率對比
把畫質降至預設低,就更能體現CPU之間的性能差距了,1080P僅開啓TAA情況下,9800X3D平均幀領先265K幅度達到36%,對比149KF更是達到41%,而9800X3D的1% LOW幀基本等同於其他兩款CPU的平均幀,這是什麼概念各位可以想象一下?!
拼好幀4X差距主要體現在1% LOW幀,9800X3D領先265K有27%,領先14900KF則是35%,這意味對於那些600HZ顯示器,5090 D必須搭配9800X3D纔是最完美的解決方案。平均幀倒是沒有那麼誇張,最大就只有8%幅度,但在這裏它沒什麼太大意義。
提升到2K分辨率,TAA情況下,9800X3D的平均幀仍有37%左右的具大優勢,而1% LOW幀則是略低於其他兩款CPU的平均幀,其實視爲同一水平也沒毛病。拼好幀4X則是迴歸到極致畫質時的差距幅度,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三款CPU的OSD監控分析和調度相關
9800X3D除了幀率極高以外,其實在遊戲中的溫度和功耗表現也出色,同樣是20秒的測試場景,三者截取到末端數值是這樣的:
9800X3D記錄到實時溫度爲68℃,功耗約爲112W,而265K溫度和功耗分別是65℃和133W,Ultra 200S能耗比表現也不錯,排在最後的自然是14900KF,即便是限制了功耗,溫度仍達到80℃,功耗也達到182W,兩年前的架構老喫虧了。
其次,細心的你肯定會發現,14900KF居然打不過265K,其實很好看明白,首先14900KF是使用了Intel Default Setting安全檔,從OSD監控中也能看到——P核、E核遠低於以前巔峯時期的運行頻率。另一方面,《戰地6》CPU默認最大使用線程是28,調度可能不是最優甚至混亂,對於265K來說它的純物理核心恰恰是優勢之處。
更值得一提的是,1080P低畫質情況下,9800X3D都跑不滿5090 D了(可見GPU佔用率只有66%),只能說等Zen 6再來戰了。
評論區肯定會有小夥伴問爲什麼沒有9950X3D?其實硬核是發現《戰地6》對於那些核心規模龐大的CPU,其調度存在實則問題,在使用9950X3D時反覆重裝AMD最新芯片組驅動無法解決,當然已經在XBOX Game Bar中勾選了“記住這是一款遊戲”,否則調度會更差。
還以爲安裝了芯片組驅動調動沒生效,結果用軟件指定bf6.exe爲CCX 0(3D V-Cahe)仍無果,這個方法在以往那些有調度問題的遊戲中,指定後都是能百分百解決的。
接着硬核翻看了《戰地6》Beta測試時的數據,發現9950X3D和9800X3D性能幾乎是一個水平,調度不存在任何問題,即便搭配顯卡是RX 9070 XT。綜合以上用軟件指定3D V-Cahe核心的情況來看,可以大膽判定,《戰地6》正式版是妥妥修復了9950X3D幀率過高的BUG- -。
當然,除了等待EA官方更新修復之外,現階段也有一種方法可以改善遊戲的CPU調度(尤其32核規格的處理器),也就是在《戰地6》根目錄建立user.cfg配置文件,通過設定最大核心數量、系統閒置數量等調優,實測9950X3D都設置16數值後,幀率是會有提升的,當然對於異構設計的處理器可能就需要更精細的調整,例如14900KF這種。
內存超頻收益
對於《戰地6》來說,除了CPU以外,增強內存性能同樣是有效提升遊戲幀率的手段,就以手上這顆9800X3D爲例,硬核把它超到了DDR5 8000C34-45-45-58(分頻狀態),下面也簡單做了個和EXPO配置的測試對比。
9800X3D在內存超頻後,更多的意義是改善1% LOW幀和最大程度壓榨性能,1080P和2K分辨率相比EXPO配置提升幅度在6%~8%,平均幀則是2%~4%,這本身就是由9800X3D的設計所決定——巨大的L3緩存,在大部分情況下都會直接繞過對內存的訪問。
不過,對於其他非X3D處理器來說,增強內存性能後確實提升幅度還不錯的,願意折騰的小夥伴都建議去試試。
本次搭配測試的其他硬件
索泰RTX 5090 D v2 SOLID OC外觀設計屬於硬朗風格,槍灰色作爲主色調,表面覆蓋大量斜向紋路,四邊有倒角塑形處理,中框部分則使用古銅色點綴,有一定層次感和高級感,整體厚度達到了3槽,不過長度是有所收斂的,只有329.7mm。
索泰RTX 5090 D v2 SOLID OC採用ICE STORM 3.0散熱系統,正面搭配三把100mm大尺寸環刃風扇,結合內部的VC均熱板和9根6mm鍍鎳熱管,可以保證出色的散熱效果。
側面區域設計語言也挺豐富,古銅色是中框區域、GEFORCE RTX LOGO還使用金屬拉絲背景突出質感,右側則是ZOTAC GAMING LOGO ARGB燈效,通過ARGB同步接口實現各大主板燈控支持。
背面是全覆蓋金屬背板,能起到結構增強和輔助元件散熱的作用。對於GB202-240這顆大核心索泰還加入了GPU固定支架,優化壓力分佈和緊密度,以便提高VC均熱板的散熱效率,這是高端非公常見的標註性設計。
索泰RTX 5090 D v2 SOLID OC視頻輸出接口組合爲DP 2.1b*3+HDMI 2.1b,完美支持4K 120Hz和8K 60Hz HDR輸出,也能很好滿足四屏組建需求。
X3D系列處理器搭配的內存,推薦金士頓這款FURY BEAST DDR5 6400C32 RGB 16GB*2,它擁有兩套EXPO配置,一套是6400另外一套6000,在CPU體質允許情況下建議使用前者,考慮挺周到的。
再來細看一下金士頓這款FURY BEAST DDR5 6400C32內存,外觀設計由兩片鋁合金馬甲打造,表面上有凸起的硬朗線條設計,標註FURY、BEAST等相關的品牌元素,FURY LOGO還採用了更細緻的斜向紋路凸顯質感,頂部是有12顆獨立燈珠設計的ARGB導光層。
金士頓FURY BEAST DDR5 6400C32支持AMD EXPO技術,開啓後最高可達成6400C32-39-39-80,並且由於是採用精選的海力士A-Die顆粒,超頻潛力具大,本文實測超頻8000C34過測是無壓力的,而且電壓僅需1.5V。
利民MJOLNIR VISION 360 ARGB WHITE雷神之錘,整體爲純白設計,出廠已經預裝風扇,採用利民成熟的CORE V1.0水泵方案,在其不少產品線上都能看到,水冷提供5年質保並支持漏液補償服務。
利民雷神之錘冷頭上採用一塊3.5英寸、320*240分辨率的IPS屏幕(磁吸拆裝),色彩還原度高,觀感細膩,支持利民TRCC軟件控制,可使用自定義文本、時間顯示、系統信息、視頻播放、投屏顯示等功能。
水冷搭載了三枚TL-K12W性能扇,外觀設計採用極簡的四面八方ARGB燈效,具有S-FDB軸承、二次點膠動平衡和磁穩構架三大設計,風扇之間還採用了7針併線設計,最大轉速可達到2150RPM±10%。
總結
通過全文深入實測下來,能發現《戰地6》目前最強處理器毫無疑問就是9800X3D,它在1080P分辨率能大幅領先14900KF和265K,對於2K分辨率,只要降到低畫質,9800X3D又能拉開一大段距離。另一方面,讓人出乎意料的是,265K居然能稍微領先14900KF。
《戰地6》目前對那些高端多核CPU調度不佳(最明顯是32線程),玩家需通過user.cfg手動優化,或者等官方更新吧,現階段最優線程則是16,也就是8核心最好,6核通常會被喫滿。
最後,對於那些非X3D處理器來說,內存超頻會有驚喜收穫,建議大膽嘗試。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