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該說不說,都 2025 年了,AI 能幫你寫代碼,汽車能自己停車,電飯煲也能遠程遙控煮飯。
但一讓你接收個大文件。。。
我敢保證,一瞬間又會回到石器時代。
前段時間,編輯部的阿蛇收到了婚紗照攝影師的交付——一個百度網盤鏈接。

阿蛇點開鏈接後,痛苦開始了。
他下載了百度網盤 APP,接收驗證碼登錄了賬號,接着複製鏈接,轉存選擇下載,然後呢?
他看到了下載速度 100 KB/S,下完要一天多。

阿蛇尋思自己拿個 U 盤坐高鐵去攝影師那裏拷貝,都比這快。
所以他充了會員。
買會員時,阿蛇又經過了一番計算:是充一個月的 SVIP,還是買個下載券,買多久又纔是最划算的?

到這,阿蛇已經全然忘了:原本,他只是想下一個婚紗照。
等等,我們停一下,你覺得這對嗎?
攝影師是給阿蛇交付作品,阿蛇是客戶。
結果客戶要收個文件,得下載 APP、註冊賬號、轉存文件、研究套餐、充值會員。
這就像你網購了個東西,快遞到了,快遞員卻告訴你: 麻煩您先下載我們快遞公司的 APP,註冊個賬號,然後充個會員,不然包裹一天只能搬一米。
這很不合理,但卻是如今接收大文件的現狀。
別誤會,我不是隻針對百度網盤。
夸克網盤、阿里雲盤,絕大部分的網盤都有類似的套路:必須下載 APP、登錄賬號、或多或少都會限速(百度網盤的限速幾乎沒法用)。
但問題本質是一樣的:憑什麼接收文件的人,要這麼麻煩?
首先從技術上來說,接收方從網頁上直接下載東西,完全可行。
藍奏雲、奶牛快傳、文叔叔,都是 A 上傳完生成鏈接,B 點開網頁就能下載,不需要下載 App,也不用註冊賬號,更不會被限速到100KB/S。
哪怕早期的百度網盤,也支持網頁下載大文件。爲啥隨着技術發展,反倒網盤們不支持了呢?
圖源文叔叔

圖源奶牛快傳

至於限速的問題,適度限速防止濫用可以理解,但限到 100KB/s?
這不是限速了,是逼你交錢。
世超並不是說網盤不該賺這個錢,恰恰相反,網盤成本不低。
以百度網盤的陽泉數據中心爲例:
- 12000臺存儲服務器,存儲4000000TB數據 
- 硬件成本:3.6億/年(每臺15萬,5年折舊) 
- 電費:1.156億/年(每臺24千瓦時,1元/度) 
- 帶寬費:1.44億/年(每月1200萬) 
- 總計約6億/年 
平均下來,存 1TB 數據,一年成本150塊。這還沒算人工費、推廣費、研發費以及大量免費用戶佔用的存儲費。

網盤服務需要盈利,但應該向真正有需求的人收費。
比如需要存儲空間的人付存儲費。
給普通用戶幾十 GB 免費空間,不夠用就花錢升級,這很合理。
需要頻繁傳輸文件的人付傳輸費。
個人偶爾分享幾個小文件,免費沒問題。
但如果是攝影師、設計公司要頻繁給客戶交付大文件?那應該是發送方付費,而不是讓每個客戶都去辦會員。

實在衆口難調,也可以像快遞那樣提供“賣家包郵”還是“買家承擔郵費”的選項,你總不能兩頭收吧?

需要高級功能的人付功能費。
版本管理、團隊協作、視頻轉碼、API 接口調用這些,用得到就付費,用不到就不花這個錢。
世超認爲,目前市面上我能接受的傳輸模式,是類似於奶牛快傳那種。
它就是發送方付費,接收方免登錄、免下 APP 直接下載。
下載速度也能接受,世超實測辦公室網絡下,2.33GB 文件 7 分鐘下載完畢。

但問題是,知道和選擇這一類產品的人並不多。
因爲這個市場存在強大的網絡效應——就是越多人用 XX 網盤,你就越離不開 XX 網盤。因爲所有人都在用,你不用,你就收不到文件。

而小衆產品,由於均攤成本更高,總會進入惡性循環。
比如一個只有 1 萬用戶的平臺,它服務器要租,CDN 要買,程序員要養。這些是固定成本,你是服務 1 萬人還是 10 萬人,該花的一分都少不了。
用戶少導致成本高,成本高就要收費,一收費用戶跑得更快。要麼關門大吉,要麼不斷縮水續命。
不難看出,奶牛快傳似乎正在這一個循環中。它的價格已經漲到 49 元/月( 官方首頁還寫着 39 元),比百度網盤 SVIP 還貴。

2 年內,奶牛快傳的免費額度也迎來了兩次調整:
2024年2月,免費用戶存儲空間調整爲 5GB,2025年6月,這個數字又調到了600MB。

所以我們現在也陷入了一個閉環:

新工具出現 → 免費真香 → 工具開始收費、漲價 → 用戶逃離 → 回到百度網盤 → 等待下一個新工具。
目前市面上體驗最好的,應該是 QQ 最近才推出的閃傳功能,最大支持 10GB。辦公室網絡下, 2.3GB 文件,網頁下載只要 1 分 40 秒。
但兄弟們也別高興太早,人家已經寫明瞭“限免中”。能不能拯救這個市場,就看定價了。

我認爲,接收文件變得如此繁瑣,從來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商業上的問題。
當你被要求下載 APP 時,你就多了個可以給你推消息的應用;當你被要求登錄時,你的手機號就進了人家的數據庫;當存儲和傳輸綁在一起時,發送方和接收方都有可能得掏錢。
平臺的 KPI 是好看了,但用戶收文件卻越來越折騰。
最諷刺的是,我們都接受了。
就像溫水煮青蛙,從網頁到 APP,從免登錄到登錄賬號,從不限速到限速。
或許真正的問題不是有沒有更好的工具,而是我們爲什麼不再質疑這種不合理。
撰文
:刺蝟
編輯
:莽山烙鐵頭 面線
美編
:萱萱
圖片、資料來源
:
百度網盤、奶牛快傳、文叔叔、QQ 閃傳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