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若塵吶!
十月推薦發的有點遲,一方面放假放了這麼多天玩嗨了差點搞忘記了,另一方面也是因爲最近內存固態啥的價格確實離譜的很,價格波動很大都影響到整個主機的價格了,我本來準備等他價格穩定了再寫,結果就是等一天漲一天,昨天看五百多,今天早上起來再看快七百了,D4內存快趕上D5的價格了快。
前些天先發了一個我這邊雙十一的恰飯推薦,10月配置推薦晚幾天寫出來,本來想等價格穩定,結果就是根本沒希望,算了,就寫一遍吧, 其實主要影響的還是萬元以內的搭配,尤其是五千到八千這個預算的,這個預算內存固態漲價影響是最大的,反而像萬元以上的高預算盒友,無非貴一二百,無傷大雅,剛好又到了雙十一,自行組裝的湊湊卷基本也就給漲價的幅度給平掉了。
另外就是上個月說的,小主機搭配,這個月照例在一些預算區間裏面加一些進去,方便盒友作爲參考,主要機箱選取還是以“機械大師、閃麟、位置玩家、喬思伯”等常見品牌爲例。
還有就是顯示器選取,非要說推薦某某顯示器可能你們會覺得有打廣告的嫌疑,之後的每月配置推薦,每一個配置單裏面我都加新一列來跟你們說這個配置適合什麼樣參數的顯示器以及正常這個參數的顯示器正常價格是多少,按照參數和價格你們自己找自己中意的外觀的顯示器就可以了,記着別圖便宜買聽都沒聽過的雜牌就行。
-------------------------------------
寫在最前面,以下幾個注意事項每個月都跟你們說一下,我發現每個月寫的配置推薦總是有人質疑價格、平臺、售後之類的,往後每一期配置推薦我都會給列出來,如有其他疑問及時評論,我會爲你解答:
1、每月推薦主要是爲自行組裝電腦以及想買整機但不知道你看到的一套成本多少商家賺你多少的一個參考,價格有波動,需自行甄別;
2、配置推薦永遠是走性價比路線的,價格與質量放在第一位,也就是你的預算和需求,每月的這種推薦也是不恰飯的, 恰飯推薦我都會單獨寫,質疑恰飯問題的可以不用看;
3、配置搭配除非是我失誤寫錯了,正常來說都是合理並且不丐的,不存在帶不動的情況;
4、每一個推薦都是告訴你這個價位可以購買到的配置是什麼樣子的,購買平臺仍舊只是參考,不放心售後可以去你覺得售後好的地方買,價格誤差不大就行,不要跟我說爲啥全是拼多多淘寶啥的平臺,我只告訴你一句話,任何平臺,電子產品正規品牌都支持個人送保,送給廠家保不是送給商家保!
5、目前CPU散片和盒裝並沒有本質區別,無需在意是否盒裝,除了英特爾13\14代購買盒裝爲了以防萬一出現問題好售後以外,其他的U直接買散片即可,實際使用並無區別,啥年代了,現在還能有不計成本的在零售裏面摸體質,利潤都不夠他虧,誰有質疑,我就有必要帶你長長見識。
-------------------------------------
然後就是總結常規的硬件消息科普和價格波動分析環節:
這個月先說內存和固態:
內存方面,無論是D4還是D5,現在價格都是猛漲,尤其是D4價格幾乎已經翻一番,D4主要還是因爲停產,也好幾個月了,現在庫存都消耗的比較多,價格能漲上去理所當然,要我我也漲畢竟都快沒了,另據臺媒報道,韓國和美國的DRAM廠商已暫停對企業客戶報價一週,今年第四季度的DRAM報價可能上漲3成以上,部分規格的DRAM漲幅有可能突破5成。市場調查顯示,未來三季度內DDR4內存的供應缺口將達到10%-15%,後段封測也使得產能達到瓶頸,讓情況更加嚴峻。內存產業人士表示,此次暫停報價是全面性缺貨帶動全線調價,預計今年第四季度起,DDR4內存平均漲幅將達30%-50%。本次暫停報價也影響了下游內存廠商,威剛、十銓等內存廠不約而同地暫停報價,也就是說後續D4內存仍舊漲價空間,估計最多明年年初,我就不再推D4內存的搭配了。
D5漲價的原因,主要是低頻低時序顆粒減產,預計下一波內存更新已經不遠,現在熱門的6000頻率低時序內存本就是畸形的產物,內存的發展永遠都是往高頻的方向發展,其實這一帶AMD ZEN5就已經支持高頻如8000頻率內存,性能發揮也更加出色,但奈何市場過於畸形,各大視頻博主也爭相推薦利潤最大化的低時序內存,一定程度上阻礙的內存廠商的發展,這本身也是不符合常規硬件發展趨勢的,幾乎是等同於技術倒退,所以現在的漲價也變得理所當然。
固態的話,其實說實話跟內存的原因相似,PCIE5.0固態都已經快發展成熟了,而現在大多數人還在使用半速4.0固態,雖然對實際使用並不影響,但舊產能總歸是要減產,讓位於新產能,這是技術更替的必然,便宜好用的固態產量越來越低價格自然就水漲船高了,不過相對於五六年前,現在的價格其實也算是相匹配的,最多算是價格回暖,漲價幅度相對內存來說也算正常,幾十到一百的幅度,還算能接受。
顯卡方面:
最近倆月英偉達顯卡價格還是相當穩定的,查看目前價格可以看到變化已經不大了,基礎型號都回歸到原定的發售價格,你要說有些卡怎麼還是那麼貴,AIC廠商給顯卡定位了三六九等,旗艦次旗艦總歸要跟基礎型號相區別,總不能它花了更多的成本,把散熱和顏值都弄得更好了價格還不變吧,品牌還有一定溢價呢。另外對高端顯卡有需要的,現在5090系列國內能有保修的只有5090DV2了,當然5090D也有但現在太少了價格也更昂貴的多的多,一共三個月的產能就停產了,存貨本就不多,買90D過於冤大頭了,當然,你真看見價格很好的也不是不能買,確定全新非二手或者所謂“工包”就行。
然後就是老生常談的A卡和N卡區別,AMD這邊,AMD本身對顯卡價格的嚴格控制與市場實際消費表現完全呈現反比關係,也就基本導致目前的AMD顯卡價格幾乎是崩盤的邊緣徘徊,一方面需求的不斷減少,最近二個月統計顯示A卡的消費數量甚至沒有N卡常規的幾個型號(5060-5070)的零頭百分比,然而價格又居高不下, 你甚至能看見價格亂到拼多多有些三風扇用料好的A卡價格比一些用料差的雙風扇顯卡都便宜,基本都在虧本甩貨回籠資金,雖然A卡正常遊戲並沒有什麼問題而且部分時候表現要很好,也早就沒有五年前頻繁掉驅動的情況,但總歸的價不配位,單純的遊戲卡價格定位過於自信,確實不太好,配置推薦我仍然推薦A卡,價格亂其實也好,盒友自行組裝或者買無卡主機自己單獨買顯卡,能省很多錢,只期待A卡別價格崩的太快就行, 不想買完後突然價格降了很多心裏不平衡還是N卡好一些。
主板方面:
這個月特地講一下, 英特爾主板沒啥,主要是AMD主板,600系主板全面停產了,後續我就儘量不寫650或者620主板了,更改爲新的800系主板,預算低的840主板就是很好的選擇,價格也很合適,往上850、870主板作爲主要推薦,AMD反正不挑主板,供電夠了就OK了,840唯一的缺點就是不能超頻,但這個本就是無關緊要的東西,正常都是搭配9600X的,先不說有多少人會超頻,這種低預算U,本身超頻的意義也不大,帶來的提升也微乎其微。
CPU方面:
還是英特爾,最近差不多算是“漲停”,上個月13、14代能用的幾個型號全漲價,買的話肯定能買,性價比還算有,但確實讓人感到噁心,具體型號包括12490F、12600KF、12700KF、13100F、13400F、13490F、14600KF等目前還能用的英特爾型號,漲幅在一百左右。U價格其實還好,主要是內存搭配,英特爾現在基本能用的幾個都是搭配D4內存,漲的太多了,整機搭配出來性價比就一般般了就,影響的主要是六千以內預算的主機,還有就是,購買英特爾CPU的話記得及時更新主板BIOS,穩定CPU電壓最大程度防止出現問題。
當然,新一代酷睿Ultra系列還是可以的,265K也到了二千以內跟9700X差不多了,搭配高頻內存性能發揮很出色,很多生產力環境兼容性都比AMD好得多,在預算充足時還是很值得購買的。
AMD的CPU的話,目前價格還是穩定的,主流的9600X、9700X、9800X3D包括上一代的菜雞783,價格也都算可以的了,另外AMD ZEN6系列已經部分公佈,接口仍舊不變,下一代值得期待,希望能支持更高頻率內存發揮更好的性能,不然真的太影響內存技術發展了。
電源和散熱:
這倆也沒啥好說的,電源的話,預算低的玄武、骨伽就是了,質量好不好另說,至少售後好,壞了真立馬賠,高預算就選擇一二線性價比品牌的旗艦型號比如愛國者EV、金河田A+、艾澎電競GTR、航嘉MVP\WD、追風者AMP、先馬XP、酷冷至尊GX、安耐美金蝙蝠、利民TR-TG等等一些價格好,安全係數相對高的型號類型,預算充足的海韻、全漢、振華啥的直接上就是了,ROG是特例,除非真喜歡那個眼睛願意爲那個眼睛多花幾百上千,並且你的機箱還能看到那個眼睛,那就買就是了。
散熱,喜歡風冷記得按照CPU的發熱情況進行選擇,英特爾這邊12600KF以下、AMD的9600X以下五熱管單塔都能隨便壓,往上的話就建議六熱管雙塔,各家旗艦系列就建議頂級風冷比如酷冷至尊612這種價格三四百左右的去壓,省的用電腦的時候有發熱焦慮。水冷選擇正經品牌就好,利民、酷冷至尊、九州風神、先馬、鈦坦、愛國者這些的都行,瓦爾基里儘量少用,雖然售後還行,但每年大概率堵水管來回折騰一次,十分的噁心人。
行了,其他也沒啥好說的了,正題開始,還是老樣子,從千元預算的辦公主機,到大幾萬頂配5090主機搭配以下全都有,盒友可根據預算和需求選用。
二千以內頂級辦公主機,5600G核顯主機,這一套沒話說,辦公加騰訊全家桶輕鬆拿捏:
二、2000-3000預算,這個預算就開始介紹正經遊戲主機搭配了,這個預算比較緊張, 顯卡CPU只能使用過去的及格線型號,搭配的性能勉強足夠1K中高畫質暢玩遊戲且輕度生產力,下面帶來二套推薦:
三、3000-4000預算,預算比較喫緊想要很好的全新電腦體驗的話,選擇並不多,主要還是AMD顯卡作爲主流,新出的5050也可以端上來,性能表現也還行,多寫幾個方案按需購買吧就:
四、4000-5000預算,基本就是提升CPU和顯卡其中一個方面,對上一個預算配置進行一個優化,能讓整體遊戲和工作體驗提升一大截,這裏帶來三個配置共大家按需選擇:
五、5000-6000預算,這個預算開始就可以同時兼顧CPU和顯卡的性能,電腦整體就更加全面,性能也更穩定,順便從這個價位開始每個配置單列表都會寫一個小機箱(ITX)豐富盒友的選擇,下面簡單帶來二種搭配:
六、6000-7000預算,絕大部分盒友的核心預算都在這裏了,當然搭配出來的電腦性能也基本是正常人能用到的想到好的配置,性價比也在這裏提現的尤爲重要,這裏帶來包括小機箱在內的四種搭配供盒友按需選擇:
七、7000-8000預算,還是性價比爲主,不過可以用上2K拉滿的搭配了,可能實際購買會貴一些,不過也差不了多少:
八、8000-9000預算,可以摸一摸4K,主要還是AMD顯卡立大功,現在降價明顯,值得購買:
九、9000-10000預算, 萬元內基本就是常規全能型搭配爲主,順便給預算不足又想上好顯卡的盒友一個選擇:
十、10000-12000預算,性能進一步提升,可考慮高端處理器和顯卡,適合追求極致體驗的盒友,配置均衡,性價比依然突出,滿足高端遊戲和專業需求:
十一、12000-20000預算,這個預算已經沒啥好說的了,無論是CPU還是顯卡或者其他配件,都可以按需求不同拉滿:
常規遊戲主機目前的天花板搭配,剛好新出的5090D V2 剛好彌補二萬多不好上頂配顯卡的尷尬:
很多盒友在實驗室,對生產力電腦要求很高,這裏也寫一個給你們借鑑,每個月都有人找我,這次索性就單獨寫一個,後面還有問的直接就能看了,無非價格會有點變化就是了:
娛樂一下,整個ROG全家桶給你們看看樂呵,有需要的盒友也能看看目前頂配ROG大概價位了就:
OK,十月配置推薦就到這裏結束了,剛放完假又趕上雙十一開始了這幾天特別忙,只有週末有時間寫這些玩意兒,趕着雙十一的點,現在價格比較迷幻,想保證每月配置推薦的時效性還是有點困難的,有需要的盒友直接評論問問題就行,每天都會在線解答。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