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JO創作過程中荒木老師的取名都非常有意思,經常取自己喜歡的搖滾明星的名字或者歌名作爲替身名字 (荒木夾帶私貨創作ing...),很多人因爲喜歡上JOJO的某個角色而去聽一首歌瞭解一支樂隊。
JOJO奇妙冒險不滅鑽石
《JOJO4》可以說是荒木老師最”不刀“的一作,新老角色輪番登場,反派也塑造的很有意思。“瘋狂鑽石”作爲主角東方仗助的替身,他的名字很有來頭,可以說是荒木老師最明顯的“夾帶私貨”了,連能力都是對原型人物的期望,原型的故事卻是相當刀人。
帥氣的Syd Barrett
Syd Barrett(希德 巴雷特)
與Roger Waters 等人於英國倫敦1965年創立了Pink Floyd樂隊,並於同年簽約了百代唱片發行了他們第一張唱片 《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破曉風笛手)》 ,以Syd 主導的Pink Floyd進行着對實驗音樂和迷幻搖滾探索的先鋒道路,樂隊因此而聲名大噪,成爲英國迷幻搖滾的領先人物。
Syd Barrett
在舞臺上的Syd 俊俏漂亮的臉蛋,一頭叛逆捲髮,如巫師作法一樣進行實驗性的迷幻音樂創作,絕對是那個時候不輸於The Beatles四小隻的頂流明星。在聲名大噪之後,Syd 在成名的巨大壓力下大量的使用LSD,導致經常精神錯亂(LSD誘發了其潛在精神疾病)。
舞臺上的Syd
他會在演出中一動不動,或者彈奏同一個和絃直到演出結束,完全無法與樂隊和觀衆交流。
曾經充滿魅力,才華橫溢的藝術青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偏執,情緒極不穩定,精神錯亂的陌生人。
他變得完全不可靠,無法完成現場演出,這對於一個正處於上升期的樂隊是致命的。他的創作也從充滿童真和迷幻色彩的優美歌曲,變得越發晦澀難懂。
1968年1月,大衛寂寞頂替了Syd 在舞臺上的位置,但是他仍然留在樂隊中作爲創作者。
年輕的大衛寂寞
1968年4月,一次樂隊去演出的途中,經歷了漫長的等待,樂隊裏的那個人還是沒有出現,車裏的氛圍尷尬,沉重。
尼克梅森在他的自傳《Inside Out: A Personal History of Pink Floyd》中回憶,是Wright(鍵盤手)說的。Waters(水爺)則記得是他自己說的。
但對話的核心內容是一致的:
“我們去接西德嗎?”……一陣沉默後,有人輕聲說:“不接了,走吧。”
車裏沒有人反對,沒有爭論,沒有“我們再給他一次機會吧”,只有一片沉重的,默許的寂靜。
汽車發動了,他們徑直開往了南安普頓,沒有去接他們曾經的朋友和樂隊創始人。
《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的Syd
Syd Barrett在藥物的致幻中被現實的所有人遺忘了,沉睡在七彩泡沫包裹着叫“Pink Floyd”的奇異萬花筒裏。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封面中燃燒的人指代精神錯亂的Syd Barrett,LSD對人的大腦的毀滅性打擊是不可逆的
1975年6月5日,此時樂隊正在錄製《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縮寫成SYD)這個標題就是對Syd Barrett最完美的描述:他是一顆曾經閃耀但已瘋狂的鑽石。
錄音室裏氣氛沉悶,樂隊成員(Roger Waters、大衛寂寞、Wright、尼克梅森)和他們的工程師布萊恩·漢弗萊斯在大量的錄製工作中感到疲憊和沉悶。
一個肥胖、剃光了頭髮和眉毛的男子悄無聲息地走進了錄音室,流血的牙齦,一件白色的長袍,一個塑料購物袋,表情空洞,動作機械。
Waters(水爺)或大衛寂寞仔細端詳他的臉,震驚、困惑和難以置信的情緒在房間裏瀰漫開來。
Syd Barrett
他們逐漸反應過來,這個面目全非,行爲怪異的“熟悉”的陌生人,正是他們七年來未曾謀面的老朋友和樂隊創始人———Syd Barrett
認出他的那一刻,錄音室裏的所有人都受到了極大的情感衝擊。Wright(鍵盤手)後來回憶說:“那真是太可怕了……我哭了。大衛寂寞也哭了。”
他就坐在那裏,但是所有人都不認識他了。Waters(水爺)感到極度的震驚和悲傷,難以承受這個場面。
他們問他:“Syd ,你覺得《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怎麼樣?”他面無表情地回答:“Sounds a bit old.(聽上去有點老套)”。
1975 Syd Barrett at Abbey Road Wish You Were Here Sessions
他的牙齒被刷得通紅,牙齦在流血,也許他想用牙刷洗刷掉身上的每一處的一點點“過去”來見自己的老朋友
他在專輯錄制完成前離開了,就像他來時一樣突然,只留下了來自七年前破碎靈魂的迴響和老朋友們沉重的寂靜。
此後,他一直隱居在他的故鄉劍橋。
Nick Mason(鼓手)在 2020 年接受終極經典搖滾樂隊採訪時表示,他們對 Syd Barrett 的處理非常糟糕:“對於希德這件事,我的心情確實很複雜。從某些方面來說,他在許多領域都展現出了驚人的才華。如今回首往事,不禁感到些許悲傷——還帶着一絲愧疚。”
“倒不完全是愧疚,但當時我們確實沒能妥善對待希德。我們當時完全不明白,至今也未能真正理解——問題的根源究竟是什麼。究竟是迷幻藥的影響,還是他本性使然。”
西德·巴勒特(Syd Barrett,1946年1月6日-2006年7月7日)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