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可能影響壽命!牢記午睡“3不要”

一、午睡時間不要超過這個數

1、30分鐘是最佳時長

研究表明,20-30分鐘的午睡最能提升警.覺性和認知功能。超過這個時間,人體容易進入深度睡眠,醒來後反而會出現“睡眠惰性”,感覺更加疲憊。

2、長時間午睡影響夜間睡眠

午睡超過1小時會減少夜間睡眠需求,打亂生物鐘。特別是老年人,夜間睡眠質量本就容易下降,過長的午睡可能加重失眠問題。

3、與慢性病風險相關

有研究發現,長時間午睡(超過1小時)與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風險增加有關。這可能與代謝紊亂和炎症反應有關。

二、午睡姿勢不要隨便將就

1、避免趴着睡

趴着睡會壓迫眼球,可能導致眼壓升高;還會影響呼吸和消化系統。長期如此可能引發頸椎問題。

2、不要坐着打盹

很多老人喜歡在沙發或椅子上打盹,這種姿勢會使脊柱處於不正常彎曲狀態,容易導致肌肉緊張和痠痛。

3、最佳選擇:平躺小憩

有條件的話,最好在牀上採用平躺姿勢,用薄毯蓋住腹部。沒有條件時,可以使用U型枕靠在椅背上小憩。

三、午睡時間點不要錯過黃金期

1、飯後半小時再睡

剛喫完飯就躺下會影響消化,可能導致胃食管反流。建議午餐後活動15-30分鐘再午睡。

2、下午3點前完成午睡

太晚午睡會影響夜間睡眠質量。人體體溫在下午2-4點自然下降,這是最佳的午睡時間段。

3、避免傍晚補覺

有些老人因爲夜間失眠,喜歡在傍晚補覺,這會形成惡性循環,進一步加重夜間失眠問題。

四、這些人羣要特別注意午睡方式

1、血壓偏低者

午睡後起牀動作要慢,避免體位性低血壓導致頭暈。可以先在牀上活動手腳,再慢慢坐起。

2、糖尿病患者

要注意監測餐後血糖,避免因午睡錯過血糖高峯期的監測。睡醒後可以適當活動幫助降糖。

3、心腦血管疾病患者

避免飯後立即平躺,可以抬高牀頭15度左右。午睡時間最好控制在20分鐘以內。

午睡確實能給身體充電,但方法不對可能適得其反。記住這三個“不要”,讓午睡真正成爲健康的助力。特別是50歲以上的朋友,要根據自身情況調整午睡習慣。如果經常出現午睡後不適,建議諮詢專業醫生。養生無小事,就連午睡這樣的日常習慣,也需要我們科學對待。

溫馨提示:內容中醫療科普知識僅供參考,不構成用藥指南,不作診斷依據,無行醫資格切勿自行操作,若有不適請及時到醫院就診。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