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ZALMAN(扎曼/思民)品牌,你會想起什麼?
是如圓環般獨特環繞的鰭片?
是“青鳥三”設計靈感的來源?
是那座高聳的“水冷大炮”?
是由熱管與鰭片共同鑄就的“塔體堡壘”?
——沒錯,這些都是ZALMAN品牌昔日的傑作。
自從誕生以來,ZALMAN便以天馬行空的設計與創造力而聞名。本期“奇特散熱器”專欄,就讓我們深入這家“整活大王”的歷史,一道領略其昔日的傑作與傳承吧!
2003:CNPS7000
伴隨着新世紀的鐘聲敲響,個人電腦的格局也步入了嶄新的時代:剛剛成立不久的ZALMAN,正面臨着第一個“火熱”挑戰。
奔騰4空前高漲的功耗,步步緊逼着散熱領域發展,彼時的市場想盡辦法,卻也依舊一籌莫展。怎樣才能在過去的設計中尋求創新?ZALMAN工程師們給出了自己的答案:CNPS7000。
爲了更有效地利用扇葉的風力,ZALMAN將葉片鑲嵌在主結構中;環繞兩側的銅片薄如蟬翼,與過去臃腫的鋁擠形成鮮明對比:在2003年人們的眼中,CNPS7000的勻稱實屬罕見。
林立的鰭片有如雕塑,純銅的外觀協調而頗具美感——而它的性能也不負衆望,雄據在測試成績的頂端,傲立於諸多產品之上!
近乎在一瞬間,CNPS7000引爆了整個市場。人們紛紛轟動於這家品牌的創意、目光匯聚在Zalman之上:這家初出茅廬的品牌,一躍而成爲行業的焦點。
而在東亞大陸的另一端,CNPS7000也成爲了另一個市場的啓蒙:它的模仿者們,有了更多廣爲人知的稱謂——“揚子鱷”、“大白鯊”、“黃金鳳梨”,以及如今最耳熟能詳的超頻三“青鳥”。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二十年時光過去,ZALMAN的設計歷久彌新。人們或許不再記得它最初的名字,卻也依然銘記着這毋庸置疑的經典。
而在取得“第一桶金”之後,ZALMAN並未止步於此——滿懷抱負的他們,正準備向更宏大的構想發起挑戰。
2005:Reserator“思民水炮”
CNPS7000的誕生,暫時壓制住了處理器近乎瘋狂的熱量,而當“有沒有”的問題終於被解決,接下來便是對極致的探索。
市場終於征服了INTEL的狂躁,卻也在機箱中留下了代價——爲了提升散熱性能,風扇轉速在過去幾年裏大幅增長。
歇斯底里的噪聲,或許刺激了ZALMAN的神經,他們決心反其道而行:誕生於那個瘋狂的年代,瘋狂的設計應運而生。
被太陽花般的鰭片所圍繞,Reserator的排體足有半米之高!——從一開始,這便是一款徹頭徹尾的“外置冷排”:管道從PCI面板穿入機箱,冷排屹立於設備旁側。面對這6.5kg的魁梧身軀,發燒友們爲它起了個形象的名字:“思民水炮”。
ZALMAN的成功曾源自於對風扇氣流的運用,但Reserator卻不再標配風扇:這是一款強大的“被動散熱冷排”,專注於打造“超靜音平臺”。
剛剛賺到的“第一桶金”,便被思民毫無保留地消耗在了水冷底部:爲了減少腐蝕,Reserator的冷頭表面鍍有黃金。
高達2.5L的冷液容量、以“平方米”計算的散熱面積,也都是支撐ZALMAN挑戰極限的信心。在那個瘋狂的年代,更不乏有玩家們認同:沒有什麼比一款“Fanless水冷”更令人激動了。
從圓形環繞的鰭片到高聳的圓柱形“水炮”,ZALMAN與這種設計結下了不解之“圓”。對此近乎狂熱的追求,最終成就了ZALMAN獨特的風景。
2013:Reserator 3
同時從風冷與水冷中汲取靈感,ZALMAN試圖將二者結合起來:“不走尋常路”的設計風格,再一次於Reserator 3的思路中得到體現。
與主流設計方案截然不同,ZALMAN並沒有採用“密集水道”的技術路線,而是以熱管思路設計水冷管道,迴流焊的“冷管”在排體中畫出同心圓。
Reserator的鰭片分爲內外兩層,由粗壯的金屬管相互聯通。在12釐米直徑的鰭片陣列內,這條管道足足繞了四圈!
水路在迷宮般的管道中迴環往復,力求在有限的空間中充分交換熱量。在後續產品的迭代中,ZALMAN的設計更爲瘋狂:沒有什麼問題是一個Reserator 3冷排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加上一個!
不過,即便有着諸多史無前例的設計,Reserator 3仍然面臨着許多挑戰:厚重的排體有着很大的阻力,盤旋的“冷管”更令其雪上加霜。
——ZALMAN並非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但他們已經來不及改進了:突如其來的變故打斷了這一切。
扎曼倒閉了嗎?——在過去的歲月中,坊間一直流傳着肯定的說法。然而,他們終究撐了過來:2022年,Reserator 5系列照常發佈,這家品牌從未消亡。
但那場風波的陰影,仍然在zalman身上留下了痕跡:我們不再見到那般天馬行空的設計。獨一無二的“整活大王”,彷彿已被現實的重力束縛了翅膀……
果真如此嗎?
2025年,zalman重新回到闊別十年的中國市場;而隨之一同迴歸的,還有那“放飛自我”的奇特創新。
2025:zalman ZET-5
2025年的臺北ComputeX人頭攢動,重整旗鼓的zalman自然沒有缺席。在紛繁複雜的展品之中,人們再一次匯聚在zalman的展臺之前。
時隔多年,zalman仍然對昔日的設計風格念念不忘;延續未竟的篇章,他們竟將經典的圓弧外觀 融入到“航空發動機”的造型之中——正如20年前那般,zalman又一次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不得不說,這的確是一次巧妙的結合:在散熱領域愈發同質化的今天,千篇一律的外觀總是讓人審美疲勞;擺脫長久不變的方形框架,它的存在不由讓人眼前一亮。
同樣令人“眼前一亮”的,還有點綴其中的ARGB燈光。
與早期航發的“凸肩”有幾分相似,zalman爲葉片尖端增添了加固環:這有助於增加扇葉強度,並同時降低“尖端泄露”的情況。
與此同時,後方風扇採用反葉設計,這不僅僅有外觀的考量:扇框負責拉開葉輪與鰭片的距離,同樣能減輕不悅耳的氣動噪聲——zalman對“靜音”的執着,依舊延續在設計細節之中。
而在“航空發動機”的機匣之下,是同樣獨特的單塔構型:掀起由磁鐵固定的風扇盤,獨一無二的圓形鰭片映入眼簾。
儘管並非主打性能,zalman仍然採用了迴流焊接工藝;數十組長短不一的鰭片以扣Fin加固,5條熱管穿梭其間。同ZALMAN過去的作品相比,ZET-5的用料可謂空前。
冥冥之中,彷彿是對過去產品的致敬;創新設計,亦是對昔日風格的傳承。
更難能可貴的是,作爲一款如此特別的設計,zalman並沒有令其止步於概念階段——事實上,他們真的已將ZET-5投入量產!
作爲一名愛好者,你準備好一覽ZET-5的風采了嗎?
後記
或許你也曾和我一樣,在目睹過去獨特的設計創意時,總是不由爲之感嘆——那個天馬行空而又變化各異的時代,彷彿已離我們越來越遠了。
是啊,我原以爲那個年代的創意已成爲過去——但如今,它正隨着zalman的迴歸撲面而來。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