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不止!那些奇特的zalman散热器们

说到ZALMAN(扎曼/思民)品牌,你会想起什么?

是如圆环般独特环绕的鳍片?

是“青鸟三”设计灵感的来源?

是那座高耸的“水冷大炮”?

是由热管与鳍片共同铸就的“塔体堡垒”?

——没错,这些都是ZALMAN品牌昔日的杰作。

自从诞生以来,ZALMAN便以天马行空的设计与创造力而闻名。本期“奇特散热器”专栏,就让我们深入这家“整活大王”的历史,一道领略其昔日的杰作与传承吧!

2003:CNPS7000

伴随着新世纪的钟声敲响,个人电脑的格局也步入了崭新的时代:刚刚成立不久的ZALMAN,正面临着第一个“火热”挑战。

奔腾4空前高涨的功耗,步步紧逼着散热领域发展,彼时的市场想尽办法,却也依旧一筹莫展。怎样才能在过去的设计中寻求创新?ZALMAN工程师们给出了自己的答案:CNPS7000。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扇叶的风力,ZALMAN将叶片镶嵌在主结构中;环绕两侧的铜片薄如蝉翼,与过去臃肿的铝挤形成鲜明对比:在2003年人们的眼中,CNPS7000的匀称实属罕见。

林立的鳍片有如雕塑,纯铜的外观协调而颇具美感——而它的性能也不负众望,雄据在测试成绩的顶端,傲立于诸多产品之上!

近乎在一瞬间,CNPS7000引爆了整个市场。人们纷纷轰动于这家品牌的创意、目光汇聚在Zalman之上:这家初出茅庐的品牌,一跃而成为行业的焦点。

而在东亚大陆的另一端,CNPS7000也成为了另一个市场的启蒙:它的模仿者们,有了更多广为人知的称谓——“扬子鳄”、“大白鲨”、“黄金凤梨”,以及如今最耳熟能详的超频三“青鸟”。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二十年时光过去,ZALMAN的设计历久弥新。人们或许不再记得它最初的名字,却也依然铭记着这毋庸置疑的经典。

而在取得“第一桶金”之后,ZALMAN并未止步于此——满怀抱负的他们,正准备向更宏大的构想发起挑战。

2005:Reserator“思民水炮”

CNPS7000的诞生,暂时压制住了处理器近乎疯狂的热量,而当“有没有”的问题终于被解决,接下来便是对极致的探索。

市场终于征服了INTEL的狂躁,却也在机箱中留下了代价——为了提升散热性能,风扇转速在过去几年里大幅增长。

歇斯底里的噪声,或许刺激了ZALMAN的神经,他们决心反其道而行:诞生于那个疯狂的年代,疯狂的设计应运而生。

被太阳花般的鳍片所围绕,Reserator的排体足有半米之高!——从一开始,这便是一款彻头彻尾的“外置冷排”:管道从PCI面板穿入机箱,冷排屹立于设备旁侧。面对这6.5kg的魁梧身躯,发烧友们为它起了个形象的名字:“思民水炮”。

ZALMAN的成功曾源自于对风扇气流的运用,但Reserator却不再标配风扇:这是一款强大的“被动散热冷排”,专注于打造“超静音平台”。

刚刚赚到的“第一桶金”,便被思民毫无保留地消耗在了水冷底部:为了减少腐蚀,Reserator的冷头表面镀有黄金

高达2.5L的冷液容量、以“平方米”计算的散热面积,也都是支撑ZALMAN挑战极限的信心。在那个疯狂的年代,更不乏有玩家们认同:没有什么比一款“Fanless水冷”更令人激动了。

从圆形环绕的鳍片到高耸的圆柱形“水炮”,ZALMAN与这种设计结下了不解之“圆”。对此近乎狂热的追求,最终成就了ZALMAN独特的风景。

2013:Reserator 3

同时从风冷与水冷中汲取灵感,ZALMAN试图将二者结合起来:“不走寻常路”的设计风格,再一次于Reserator 3的思路中得到体现。

与主流设计方案截然不同,ZALMAN并没有采用“密集水道”的技术路线,而是以热管思路设计水冷管道,回流焊的“冷管”在排体中画出同心圆。

Reserator的鳍片分为内外两层,由粗壮的金属管相互联通。在12厘米直径的鳍片阵列内,这条管道足足绕了四圈!

水路在迷宫般的管道中回环往复,力求在有限的空间中充分交换热量。在后续产品的迭代中,ZALMAN的设计更为疯狂:没有什么问题是一个Reserator 3冷排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加上一个!

不过,即便有着诸多史无前例的设计,Reserator 3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厚重的排体有着很大的阻力,盘旋的“冷管”更令其雪上加霜。

——ZALMAN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他们已经来不及改进了:突如其来的变故打断了这一切。

扎曼倒闭了吗?——在过去的岁月中,坊间一直流传着肯定的说法。然而,他们终究撑了过来:2022年,Reserator 5系列照常发布,这家品牌从未消亡。

但那场风波的阴影,仍然在zalman身上留下了痕迹:我们不再见到那般天马行空的设计。独一无二的“整活大王”,仿佛已被现实的重力束缚了翅膀……

果真如此吗?

2025年,zalman重新回到阔别十年的中国市场;而随之一同回归的,还有那“放飞自我”的奇特创新。

2025:zalman ZET-5

2025年的台北ComputeX人头攒动,重整旗鼓的zalman自然没有缺席。在纷繁复杂的展品之中,人们再一次汇聚在zalman的展台之前。

时隔多年,zalman仍然对昔日的设计风格念念不忘;延续未竟的篇章,他们竟将经典的圆弧外观 融入到“航空发动机”的造型之中——正如20年前那般,zalman又一次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次巧妙的结合:在散热领域愈发同质化的今天,千篇一律的外观总是让人审美疲劳;摆脱长久不变的方形框架,它的存在不由让人眼前一亮。

同样令人“眼前一亮”的,还有点缀其中的ARGB灯光。

与早期航发的“凸肩”有几分相似,zalman为叶片尖端增添了加固环:这有助于增加扇叶强度,并同时降低“尖端泄露”的情况。

与此同时,后方风扇采用反叶设计,这不仅仅有外观的考量:扇框负责拉开叶轮与鳍片的距离,同样能减轻不悦耳的气动噪声——zalman对“静音”的执着,依旧延续在设计细节之中。

而在“航空发动机”的机匣之下,是同样独特的单塔构型:掀起由磁铁固定的风扇盘,独一无二的圆形鳍片映入眼帘。

尽管并非主打性能,zalman仍然采用了回流焊接工艺;数十组长短不一的鳍片以扣Fin加固,5条热管穿梭其间。同ZALMAN过去的作品相比,ZET-5的用料可谓空前。

冥冥之中,仿佛是对过去产品的致敬;创新设计,亦是对昔日风格的传承。

更难能可贵的是,作为一款如此特别的设计,zalman并没有令其止步于概念阶段——事实上,他们真的已将ZET-5投入量产!

作为一名爱好者,你准备好一览ZET-5的风采了吗?

后记

或许你也曾和我一样,在目睹过去独特的设计创意时,总是不由为之感叹——那个天马行空而又变化各异的时代,仿佛已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是啊,我原以为那个年代的创意已成为过去——但如今,它正随着zalman的回归扑面而来。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