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一臺到第12 臺,我整整燒了 3 年、花了 6 位數,才終於明白“到底怎麼買 NAS 纔不會後悔”。今天這篇,把我所有踩過的坑、省下的錢、一次性講透!
⚠🧩 爲什麼我會買 12 臺?
1⃣ 第一臺:貪便宜,買了 ARM 雙盤位,結果轉碼卡成 PPT,直接喫灰。
2⃣ 第二臺:信了“一步到位”,上了 8 盤位企業級,風扇起飛,電費爆表。
3⃣ ……
最新這臺:終於把功耗、盤位、性能、生態全平衡到了“甜點”,纔算畢業!
💡 血淚總結的 6 條黃金選購公式
① 盤位 ≠ 越多越好
→ 家用 2~4 盤位最香,盤位越多,噪音、功耗、硬盤成本指數級上漲。
② ARM 還是 x86?
→一句話:要 docker、虛擬機、4K 轉碼,直接 x86。
③ 內存能擴就擴
→ 8 GB 是底線,16 GB 才安心,跑相冊 AI、下載器、軟路由不卡。
④ 別忽視“生態”
→ 羣暉 DSM、威聯通 QTS、極空間 ZOS,綠聯雲……誰家的 App 你用得慣?提前去官網下個模擬器體驗一下!
⑤ 別小看硬盤預算
→ 8 T 以上才划算,企業盤> NAS 專用盤>監控盤>普通盤;疊瓦盤直接拉黑!
⑥ 備份 3-2-1 原則
→ 3 份數據,2 種介質,1 份異地。NAS 只是第一步,網盤、移動硬盤、異地 NAS 都得排上日程。
![]()
![]()
![]()
![]()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