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8月9600X上市至今,基於臺積電4nm FinFET工藝的Zen 5 -銳龍9000系列已經一步步構建出了一個CPU帝國,上達16核32線程的超級性能怪獸-9950X、9950X3D,還有3D V-Cache加持,在遊戲幀數方面獨佔頭籌的Ryzen 7 9800X3D,產品涵蓋高中低檔位。
![]()
相較上代,單核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對使用場景的適配更加完善。在與競品的同位乃至錯位競爭中,都保持着明顯的領先態勢,也得到消費者真金白銀的大力支持。
![]()
這一次,時隔一年,在X3D系列已經基本完成佈局的情況下,AMD複製過往成功經驗,將產品線深度做進一步下探。推出了不帶集成顯卡的6核12線程新品Ryzen 5 9500F,他能不能復刻上代性價比神U-7500F的成功,相較類似競品又有怎樣的表現,就請跟我藉着這次機會來一彈究竟。
開箱&產品規格:
在規格上Ryzen 5 9500F同樣可以視作9600X non Graphic edition(無核顯設計版)
採用Zen5架構,全大核設計6核心12線程,基礎頻率3.8GHz,最大加速頻率5.0GHz,同樣擁有32MB的L3級緩存。
![]()
包裝還是採用AMD經典的包裝設計
![]()
比較意外的是配置了一顆原裝散熱器
![]()
Ryzen 5 9500F
![]()
產地來自馬來西亞
![]()
散熱器規格上就比較基礎,應該是基礎款的“幽靈”潛行(Wraith Stealth)
![]()
![]()
當年的幽靈棱鏡多麼經典,9000繫上就沒有再配了。可能已經悄悄走完了他的一生。
![]()
而我在查資料時候,還發現了幽靈潛行將搭載在目前還沒有見過的銳龍 5 9600上。
![]()
本次搭配的主板是華碩TX GAMING B850M WIFI W
![]()
無需升級BIOS,主板自帶的1078版本BIOS,即可直接使用9500F這顆新處理器。後期應該會按照AGESA的更新退出新的BIOS小版本。
![]()
天選B850M的供電規格給到10+2+1 80A,對於多快好省的ZEN5來說,支持9950X3D都是綽綽有餘,9500F更是小Case啦。
![]()
理論性能測試:
9500F的TDP同樣保持在65W,烤機功耗維持在88W,此時單烤FPU 70度左右。
可以看到,運行主頻和發熱情況都是比較理想的,說明在選擇散熱的下限方面,9500F保持了Zen5系列一貫的明顯優勢,給個大白蘿蔔也不是不能湊合(開玩笑)。
![]()
Cinebench R23 跑分如下。
![]()
30分鐘跑分居然還更高一點,超過17100,散熱餘量巨大。
![]()
Cinebench R24,破千分
![]()
3DMARK Cpu Profile,最大線程7891,1線程1193
![]()
7 Zip
![]()
從理論測試的分數上,基本驗證了我的想法。因爲AMD一貫的對芯片組的“包容”,9500F的理論上性能還能有一部分壓榨性能的空間,而針對打遊戲來說,9500F還能省下核顯錢,美滋滋。
遊戲性能測試:
說到打遊戲,既然來都來了。那就把兩個競品也來到測試當中來吧,9500F上點壓力!
這次當然是同級和越級的選手-14代酷睿I5 14600KF(特挑未縮缸正常使用版)和酷睿Ultra 7 265K。
芯片組選擇了手動Locked 的B760和B860,這也是目前主流芯片組當中,唯二不能超頻了吧,只能抱着Offset和IccMAX玩命調整,不知道後面一代就換新LGA1954插槽的B960(?)是不是還這個熊樣。此外,內存採用了7200C38的一鍵XMP配置。
![]()
還要特別說明的是,在測試中,電源選項都是採用默認解鎖的主板主動設置
,並沒有使用爲避免縮缸特調的IDS也就是Intel Default Settings,即英特爾官方默認功耗、電流限制,避免官縮造成過大的性能損失。
![]()
來看各遊戲的測試結果
這一次在測試平臺上,爲了避免顯卡上限對性能造成影響,我這次特意弄了一塊RTX5080,測試全部纔有光柵性能,避免使用DLSS增加測試的結果變量。
總體上來看,酷睿Ultra 265K延續至一直以來的幽默表現,即使有高頻內存的加持,1080P分辨率下,在RTX5080性能加持下,功耗都幹到200多瓦了,其糟糕的全單線程P+E核設計在幀數方面仍然表現的淋漓盡致。
![]()
14600KF作爲歷史耐電王的酷睿14代,幀數上比較接近,甚至有的遊戲還能通過接近200W的功耗調度在幀數上持平或略微領先,但是實際使用中,對主板的供電、散熱的規模等平臺搭建要求更高、成本上投入也更高。特別是界外狂潮,不愧是主動預報錯的遊戲,領先接近10%。
![]()
而且一旦有性能需求,向上升級幾乎無法滿足,12代性能瓶頸、14代更加耐電,一般主板根本帶不了,380W的核彈不是鬧着玩的,五年質保沒有原始購買記錄還可能遭遇扯皮,用上146K就等於自費購入一條猜忌鏈,每一次黑屏、每一次報錯,都會想:壞了,是不是縮缸了,這您受得了麼?
在1080P的純燒CPU理論測試取得優秀結果之外,9600X依靠在製程和全大核設計上的優勢,良好表現同樣延伸到2K的表現當中,雖然相較3D V-Cache加持的9800X3D還是有較大的劣勢,但是如果不是FPS和魂類遊戲,同樣可以提供CPU端的強大性能支持。低U高顯的水桶效應不明顯。
![]()
遊戲幀數總結如下:
![]()
總結:
無論是同位的14600KF還是錯位的265K,除了遊戲性能上接近10%的領先以外,在功耗、穩定性、裝機成本、後期升級投入等方面優勢都比較明顯,更何況最近INTEL玩命作死,就他那個縮缸的東西,還琢磨着要漲價,莫名其妙。還是那句話,AMD偏商務、INTEL偏運動,有那折騰的功夫,我多搜幾把多好啊?
首發價格1299元的Ryzen 5 9500F的問世,恰好解決了在購機經費緊張或者怕顧此失彼的購機選擇困難症。相較9600X更低的價格、相較7500F更優秀的性能、相較競品更低的平臺搭建成本和更穩定的產品質量,必將成爲千元遊戲CPU的最優解。
![]()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