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
沒人能活着走出大爺的小院,除了川川。就這麼說吧,進了大爺的小院,良子都得瘦三斤。
作爲規則系能力擁有者、納垢神選、現版本唯一克制良子的英雄、數值膨脹享受者、川川私房菜的主理人,大爺永遠能用隨機的食材烹飪出最難以置信的料理,然後讓前來飽食一頓的川川大快朵頤——但爲了避免開幕雷擊,第一張圖還是給大夥意會一下。如果你真的能接受這樣的衝擊,那便繼續讀下去吧。
每當川川提着大包小包看望大爺,大爺都會以最真切的語調錶示想念,並立即翻身下牀,準備動手起鍋,速度比火爆澤哥的快速反應部隊還快。
或許是大爺真餓了,又或許是想表示對川川的歡迎,更或許只是單純想折磨川川。總之,大爺就這樣進入自己的舒適區,那個海納川川包容萬物的小院。
在自己的領域裏,人總是無比自信的。作爲頂級廚師的大爺,一旦進了寫作小院讀作廚房的環境,就像士兵上了戰場。而他的烹飪工具,也猶如何晨光那把彈道偏左的槍,讓其他人永遠捉摸不透。就比如,要是我不說,你絕對想不到大爺能從廢品堆旁邊,掏出一瓶飽經滄桑的醋。
廢品堆就是大爺的保險箱,走到這個範圍裏,大爺的妙妙工具比哆啦A夢還多,連AI都捉摸不透大爺的聲東擊西。編織袋擦鍋只是基操,大爺還能隨手掏出不知從哪搞的女性貼身衣物來吸收鍋裏的水分,接着隨手扔在一旁的地面——或者說工作臺上。
在大爺的小院子裏,地面不是地面,是工作臺。不管是鍋碗瓢盆還是做飯大勺,往上隨手一扔就行,如果穿越到未來,那大爺一定第一個適應空間站的失重生活。不管是刷鍋還是後續的烹飪,整個工作臺都是大爺堅實的後盾。
至於刷鍋有沒有必要?那當然有。你以爲刷鍋只是抽象大賞,其實這是誤入了孫渣的屎尿屁漫畫世界。大爺真不是不講究衛生,有時也會主動生火燒水消毒——比如狗屙鍋裏時。
作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代表,能讓狗屙裏面的鍋,自然彰顯出動物界對它的認可。更何況,這口鍋又不是隻有狗能屙。在此之前,上至飛鳥下至老鼠,全都在這口鍋里拉過大的。但它們註定不如小狗——因爲只有狗屎配得上認真刷鍋的禮遇。每當你在視頻裏看到這口鍋變得乾乾淨淨,那沒跑,絕對是狗又屙裏頭了。
不過,比狗屙裏頭更殘忍——當然是對鍋來說——的是,正式烹飪時扔進去的食材裏有屎。
自某個烹飪綜藝在幾年前翻紅後,有關大腸的食品安全就是每一位網友關注的問題。但在大爺這,追求的就是還原原作、超越原作、成爲新的原作。於是在大腸戰役中,大爺直接掏出表面佈滿印度小蜜蜂的大腸,解決了中國沒有正宗印度料理的問題。
只需用水龍頭一衝,再那麼簡單一漂,就可以丟進鍋裏熬煮。帶着餡的大腸在鍋裏被煮成高湯,讓這口大鍋感受到了一絲有別於狗、鳥、老鼠的氣息——而這,就是大爺要的原汁原味。
沒人知道這個大腸究竟洗沒洗乾淨,也沒人知道那些印度小蜜蜂是不是沉底了。大夥只能從詭異的顏色和川川扭曲的五官中看出一些端倪——畢竟,狗屙鍋確實比高壓鍋容易入味。
至於川川能否喫得進去?那當然沒問題。大爺做的原味大腸,真正做到了美食的本味,即便川川臉上帶着再多的不情願,也會像下定了什麼決心一樣,一臉茫然地乖乖喫下。
大爺的才藝當然不僅限於此,作爲煎炒烹炸樣樣精通的頂級廚師,大爺也能整出不少創意菜。還記得剛剛隨手扔在地面上的內衣嗎?刷完鍋照樣能重複利用,直接把它視作防止蒸餅子過程中產生粘連的蒸籠布,給川川獻上最出色的奶香味包子。順帶一提,墊在下面的篦子,也是從廢品堆裏隨手逃出來的風扇安全網。
雖然最後的成品往往帶有幾分工業上的色彩,但大爺依舊能用食材的本味,調動起川川的味蕾,讓他對着內褲掉色的七彩包子,狠狠咬下一大口——當然,只要腦子還清醒,你就知道什麼“本味”完全是扯淡。真正讓川川心甘情願地喫下這些東西的原因,還是因爲大爺會腦控。
川川與大爺不是國人自己的AK傳媒,而是現實版《紅色警戒:尤里的復仇》——只需一個字“管”,就能打開催眠APP的開關。川川馬上就會開始聽話,並對面前看不出來到底是啥玩意的一泡東西狼吞虎嚥。
規則系的能力永遠是T0級別的存在,一句“管”就能媲美來自弗雷爾卓德的瓶蓋味凜冽寒風——你都說管了那還說啥?我喫就完事了唄。
在大爺這,“管”也是一句大範圍場地魔法。進了這個小院,不光是川川這樣的大活人得聽話,連那些看不見的細菌都得乖乖自殺。看似院子裏唯一干淨的東西是水龍頭裏的自來水,但其實只要被自來水附過魔,一切都會變乾淨。
更何況,大爺在進食前還會再度爲食物附魔。即便是“熬豬皮”這種臭到髮指,令川川都稍微脫離控制,說出“比煮屎還臭”言論的食物,在大爺嘴裏嘟囔的“可香”中,也會再度令人大快朵頤。
至於這張桌子,自然是大爺常用的附魔臺。喫完的髒髒小盆在附魔臺上越用越乾淨,從地上撿起的筷子在這也是乾淨餐具。更何況,整個附魔臺也能當作大爺的餐盤,把所有食物在上面一鋪,連下一頓飯的前調風味都解決了。哪怕最近連附魔臺都塌了,大爺也能憑空再掏出一個,盡顯老法師本色。
所謂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哪裏有什麼污穢之物,大爺早就化身生物圈,把一切包容其中,做出來的飯菜便是驚爲天人。那些亂七八糟的表象,也在一聲聲“管”中徹底釋然,令川川忍不住地狼吞虎嚥。
於是,網友們便總結出了這樣的規則怪談:
1.用馬桶刷攪過的鍋就是乾淨的;
2.川川和狗共用一個食盆;
3.鍋裏盆裏有任何神祕殘留物都是狗屙的,即使狗不在;
4.大爺只要說“管”,任何東西都能喫;
5.水龍頭是附魔道具,只要衝0.1s就乾淨了,洗菜洗鍋的水可以繼續留在鍋裏做菜;
6.餐具廚具在垃圾堆裏都能找到;
7.帶回來的任何東西都要當作是買的;
8.奶簍子和褲衩子既是抹布也是滷料;
9.臭的就是香的,壞的就是好的,沒喫過的就是能喫的;
10.蓋上蓋子後,在大爺主動揭蓋之前任何人不允許觀察鍋中情況,時間不限。
難怪有人看完川川和大爺的視頻後,都要回老楊的舊視頻裏洗洗舊眼睛——畢竟,老楊的巔峯之作,也只是川川和大爺的日常而已。跟大爺一比,老楊這製作過程簡直是無菌車間。
於是,數值膨脹到如此地步的大爺與川川,便成了獵奇喫播界新秀。雖然沒人知道大爺究竟姓甚名誰,更不知道大爺與川川到底是啥關係,但大夥就是想看大爺到底能整出多少離譜的東西、川川到底會被控制成啥樣。
俗話說,錢難掙屎難喫,但在大爺的小院裏,赤石也是件相當稀鬆平常的事。
不太清醒的大爺在鏡頭前裝清醒,清醒的川川被大爺“管”成“不清醒”,無數看客沉浸在清醒與不清醒的疊加態裏,笑望大爺腦控川川赤石。
這樣看來,雖說如今只有川川能活着走出大爺的小院——但小院外面,沒準還有更多的小院。
也許只有“赤石”才能引人駐足,也許“赤石”纔是真正觸及靈魂的話題,也許“赤石”纔是貫穿人類史的藝術。但無論如何,總會有某個人走進某個大爺的小院,然後爲我們奉上一場酣暢淋漓的“賽博赤石”。
要麼說卡夫卡還是死早了——要是他現在還活着,沒準寫的就不是《飢餓藝術家》,而是《赤石藝術家》了。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