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的比較匆忙,若有紕漏還請指出
盒友們大家好,9月英特爾CPU漲價了,其他價格比較穩定。
2025年9月顯卡市場動態(截至9月5日)
AMD顯卡行情
7650 GRE 8G:入門1750元左右元(不變)
9060XT8G: 入門2199元(降價100)
9060XT16G: 入門2699元(不變)
9070GRE:入門3399元(降價200)
9070:入門4199元(降價100)
9070XT:入門4949元(降價100)
英偉達50系顯卡行情
5060:入門2349元(不變)
5060TI 8G:入門2999元(降價50)
5060TI 16G:入門3399元(降價50)
5070:入門4349元(降價150)
5070TI:入門6349元(降價150)
5080:入門8299元(降價400)
市場趨勢分析
✅ AMD顯卡持續降價:9060XT 16G/9070XT 性價比較高
⚠ 英偉達50系溢價回落:5060 5070性價比較高,5080也恢復了正常價。
數據源於B站UP極客灣
數據源於B站UP極客灣
數據源於B站UP主遠古時代裝機猿
9月DDR5內存選購指南(AMD/英特爾雙平臺)
1. 海力士顆粒對比
一代M-Die(16G×2):AMD平臺表現一般,不如長鑫顆粒。
二代M-Die(24G×2):性能超A-Die,現價約999元(A-Die虛高)。
2. 長鑫顆粒(AMD性價比首選)
優勢:16G×2僅599元,性能接近A-Die(差距<5%)。
注意:首次開機自檢可能需3-5分鐘。
3. 性能天梯(AMD平臺)
1:海力士M-Die 二代EXPO + CPU定壓定頻
2:海力士A-Die C28 EXPO + CPU定壓定頻
3:長鑫EXPO + CPU定壓定頻(差距3%內)
4:長鑫EXPO + CPU默認
5:海力士M-Die1代 C30 EXPO + CPU默認(性能墊底)
4 總結
AMD用戶:閉眼選長鑫,性價比之王。預算充足考慮800內ADIE或加錢二代MDIE
英特爾用戶:高頻DDR5(7000+),海力士A/M-Die更優。
2025年CPU選購精簡指南(9月)
⚠【13/14代】
• 存在"縮肛"隱患,強烈建議選擇盒裝(售後無憂)其中14900KF是必定縮肛的,14600KF更新BIOS後性能下降 縮肛風險基本沒有。
• 遊戲玩家建議轉向AMD平臺
🎯【3D緩存系列】
• 7800X3D:遊戲神U,散片<2099元(環比下跌60)
• 9800X3D:性能旗艦,散片<3099元(環比不變)
💡【7500F】
• 7500F近期體質不行,要超頻優先考慮7700和9600X。
🖥【英特爾Ultra】
• 265K盒裝1999元(專業軟件優化)
• 遊戲性能落後9700X約15%
"遊戲選3D,生產選Ultra;
英特爾買盒裝,AMD看需求;
辦公機推薦配置:
兩套後續均可加個顯卡暢玩1080下的遊戲,電源能帶到5060或7650GRE。
2000-4000推薦配置:
一共4套配置,英特爾漲價後性價比有點低,可以考慮AMD5700X。
4000-6000配置推薦:
一共7套配置,其中5600適合預算不充足需要更好顯卡玩3A遊戲的盒友。7500F主要是考慮將來升級,使用風冷情況下主板可以帶98X3D,若以PBUG、專業需求、多核需求就考慮14600KF。顯卡根據自己需求靈活調整。
6000-8000配置推薦:
一共7套配置,考慮以後4K升級CPU用9600X,9600X在往上的CPU對3A4K提升就不大了。FPS考慮7800X3D。同價位5070可更換爲AMD9070。
8000-10000配置推薦:
一共5套配置,同價位5070可更換爲AMD9070。
10000-15500配置推薦:
由於1W以上每個人需求差距比較大,可以留言或者私聊根據自己需求在做選擇。
15500-20000配置推薦:
由於1W以上每個人需求差距比較大,可以留言或者私聊根據自己需求在做選擇。
20000+配置推薦:
2W以上配置很看個人需求和喜好,因此這裏列出的僅供參考。3A中96X與98X3D並無多大幀數區別。
華碩全家桶一套:
由於1W以上每個人需求差距比較大,可以留言或者私聊根據自己需求在做選擇。
如果有其他需求可以留言:
1.主要用途:
是玩FPS類遊戲(如CS2/永劫)還是3A大作(如大表哥/賽博朋克/黑神話)
是否有專業需求?(如視頻剪輯/3D建模等,需說明常用軟件)
2.性能優先級:
更看重CPU還是顯卡性能?
3.外觀偏好:
機箱顏色(純白/純黑/ARGB)
是否需要特定機箱型號/是考慮便攜性。
4.預算範圍。
如果不想自己折騰也可以私信問問我。
以往帖子: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