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業務:Lunar Lake的“溫差”與市場現實
英特爾首席財務官戴夫·津斯納(Dave Zinsner)在2025年德意志銀行科技峯會上對移動業務表達了樂觀態度,稱Lunar Lake“正處於市場採用進程中”,並預計“本季度表現相當不錯”。然而,這一表態與事實存在微妙偏差:Lunar Lake實際於2024年5月發佈(首批出貨始於9月),其定位爲低功耗小芯片,搭載嵌入式DRAM的Core 200V芯片雖在超薄本和手持遊戲PC領域表現亮眼,但高成本問題可能削弱了市場接受度,與英特爾期望的“穩固市場份額”形成反差。
Arrow Lake
臺式機業務:Arrow Lake的“失手”與AMD的壓制
津斯納對Arrow Lake的評價則直言不諱:“在臺式機方面,尤其是高性能臺式機,我們有點搞砸了。”這一坦誠直指英特爾在高端市場的競爭力缺失:
遊戲性能:旗艦型號Core Ultra 9 285K被AMD Ryzen 7 9800X3D全面壓制——後者不僅幀率更高,價格還更低;
生產力場景:Ryzen 9 9950X在內容創作等任務中與285K性能持平,但性價比優勢顯著;
產品陣容缺陷:SKU覆蓋不足,Core Ultra 5 245K表現平庸,Core i3級產品缺位,僅有Core Ultra 7 265K因“性能接近285K且價格更低”成爲少數亮點。
其結果是,英特爾在臺式機市場“按銷售額與出貨量計算的市場份額均表現不佳”,核心癥結在於“高端產品乏力”。
Nova Lake:英特爾的“救贖牌”與現實挑戰
面對困局,津斯納將希望寄託於下一代多芯片結構處理器Nova Lake,承諾其將是“更完整的產品陣容”,並“針對高端臺式機市場”。根據行業傳聞,Nova Lake計劃通過強化性能核(P-core)與能效核(E-core)配置、升級緩存技術(以對抗AMD 3D V-Cache)重塑競爭力,且主要計算芯片塊將由英特爾自家晶圓廠生產。
然而,Nova Lake的成功並非易事:
性能與價格雙重追趕:需同時彌補Arrow Lake與AMD Zen 5的差距,並應對Zen 6可能同期上市的壓力;
市場信任重建:用戶對英特爾高端臺式機的信心受損,Nova Lake需以“顯著優於當前系列”的表現扭轉認知;
戰略優先級矛盾:即便Nova Lake在臺式機市場成功,英特爾更大的危機在於服務器領域份額持續被AMD蠶食,AI領域又因缺乏對標AMD、英偉達的超級芯片而“幾乎放棄抵抗”。
英特爾的深層困境:短期救贖與長期隱憂
津斯納的表態本質上是對短期產品策略的修正,但英特爾的核心挑戰遠不止於單一產品線:其晶圓廠業務持續虧損,亟需現金流注入;而PC市場以外的服務器、AI等“真金白銀”領域的競爭力缺失,可能使Nova Lake的臺式機“救贖”淪爲局部勝利。若無法在高端計算與新興技術賽道重拾優勢,英特爾的“客戶端業務樂觀論”或將難以經受市場檢驗。
非常感謝你能閱讀到這裏,如果你喜歡我的內容,不妨關注、點贊、收藏、充電,這會對我有很大的幫助,謝謝!!!
文章的圖片來自與網絡,如果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修改,謝謝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