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冤種花2W預算搞定1.5W的配置:98X3D+5080+思民Z10 DS機箱裝機

花2W的預算,裝臺1.5W就能搞定的,同等性能整機配置(CPU、GPU同),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先彆着急反駁,你我身邊,絕對有這樣的存在,或許還並不少。一般來講,絕大部分人都做着花8K的預算裝出1W+配置的美夢。而現實生活中,也有不少玩家願意爲了那份偏執與喜歡,付出更多(金錢)。

今天分享的裝機,也正是這樣一臺跟性價比無關,但個性化、顏值和性能都拉滿的電腦整機,也是實際發生在我裝機生活中的真實案例。是人傻錢多,還是真的千金難買我樂意,咱通過下文去一探究竟。

完整配清單:AMD R7-9800X3D處理器、技嘉X870 Aorus ELITE WIFI7 ICE冰雕主板、影馳RTX 5080星曜NOX OC顯卡、佰維時空行者DW100 6000 C28 24G*2內存、佰維X570 PCIe5.0 2T M.2固態硬盤、ZALMAN思民Z10 DS黑色機箱、長城獵金部落Fire F10 1000W ATX 3.1白金牌全模組電源、銀昕E360 MAX ARGB一體式水冷、PCIE 5.0 X16顯卡延長線...即便按多多價,整機配下來也要1.95W。肯定是跟性價比沒啥關係了,畢竟1.5W就能搞定的98X3D+5080配置在當下簡直不要太多,咱就別dis了哈,畢竟花的也不是你的錢。

整機素顏,看似低調。

但內核無論質感與性能都直接拉滿。

可替換的前臉,在素顏狀態似乎也並沒有太多看點。

沒有極致工整,但也勉強合格的背線,供看官老爺們審閱。

點亮主機,側透的玻璃面板搭配豎裝的星曜顯卡以及帶燈的其他硬件,也能很好的滿足玩家對遊戲主機必須有燈的執着。

給機箱前臉,換上一塊1080P的屏幕,對於追求個性化的玩家來講,應該會是挺滿意的答案。

當然,既然是屏幕,必須還得擁有更多“玩法”。

水冷頭的大方屏,自然也不能落下。

這樣的主機,如果不能被擺在檯面上,我說你是暴殄天物,應該並不過分。

八大件點評與裝機

依舊是時下頂流,AMD銳龍7-9800X3D處理器,8核16線程設計,基礎頻率4.7GHz,加速頻率5.2GHz,二級緩存爲8MB,三級緩存96MB,TDP功耗120W。

主板則是選擇的這款技嘉X870 Aorus ELITE WIFI7 ICE冰雕主板,白色主板搭配黑色機箱其實也並不違和(反過來卻會有點不倫不類)。配置方面,16+2+2相Dr.MOS數字供電設計,搭配雙8Pin外接供電,可以輕鬆拉滿98X3D。4條DDR5內存插槽,最大支持256GB內存容量,最高支持8200MT/s的內存頻率。4個M.2硬盤位,近CPU的硬盤位支持PCIe 5.0 X4的傳輸速率。

AMD 9000系列徹底帶火了低時序的D5內存,兼顧大容量的需求,這次裝機選擇的是佰維時空行者DW100 6000 C28 24G*2內存。

內存搭載2mm厚的鋁合金材質散熱馬甲,層疊式設計搭配電泳工藝處理,質感表現優秀。內存頂部配備導光條,下方內置8組RGB燈光矩陣,支持主板神光同步。

預算並不緊張的前提下,固態當然也選擇了時下最頂流的PCIe5.0固態,佰維的X570 PCIe5.0 2T M.2固態硬盤。硬盤最大順序讀寫速度可達14500/11000 MB/s,隨機讀寫速度可達2000K/1400K IOPS。硬盤內置的智能溫控芯片和電源管理系統以及5年/1200TBW(2T版本)的保固政策,也讓玩家可以用得安心。

板U平臺鎖進Zalman思民Z10 DS機箱。

帶屏的機箱在時下其實並不少見,但是配備了一整塊顯示器的機箱咱這也是頭一回見。機箱三圍474(D)x220(W)x488(H)mm,全黑配色,常規狀態下機箱前臉是兩段式設計的縱向格柵網板,上面部分通過轉軸鉸鏈+磁吸結構進行固定,可以替換爲機箱附贈的屏幕模塊。

這塊屏幕面板尺寸爲15.6英寸,分辨率爲1920*1080,刷新率爲60Hz,並通過mini HDMI視頻接口和Type-C供電接口連接至電腦。此外,屏幕背面接口處還提供了三個圓形實體按鈕,可以快速調節屏幕亮度以及開關屏幕。

跟常見的機箱屏幕只能展示硬件信息和主題不同,思民Z10 DS機箱的屏幕模塊爲一塊標準的顯示屏,玩家可以將屏幕連接至顯卡,直接將屏幕作爲顯示器使用,搭配上配件盒中附贈的顯示屏支架,還可以將屏幕單獨擺在桌面上作爲便攜顯示器使用。

機箱左側鋼化玻璃面板,通過卡銷+手擰螺絲方式進行固定,方便展示硬件燈效。

機箱另一塊側板是SPCC冷軋鋼材質的金屬面板,近前臉側有大面積散熱網孔。此外,機箱預裝3把120mm規格散熱風扇(尾部爲ARGB風扇,前臉兩把風扇無燈)。

機箱內部空間寬敞,最大支持安裝ATX主板,顯卡安裝限長395mm。出廠預裝了一塊三槽位顯卡豎裝支架,玩家無需額外購買轉接支架即可實現顯卡豎裝。散熱系統方面,風冷安裝限高173mm,支持頂置、前置安裝360規格水冷,包括機箱出廠預裝的3把120mm規格風扇在內,整個機箱最多可同時安裝11把120mm規格散熱風扇(含電源倉上方位置)。

機箱背線空間足,理線方便。最多可同時安裝1塊3.5寸+2塊2.5寸SATA硬盤(或同時安裝4塊2.5寸SATA硬盤)。此外,還配備了一塊可以接駁6個ARG設備的集線HUB,玩家可以通過I/O面板的LED按鈕快速調整機箱內部ARGB設備的燈效。

機箱I/O面板位於頂部右側,從左到右依次爲開關機按鈕、重啓按鈕、LED指示燈、二合一音頻口、USB 3.0*2、Type-C*1以及一個LED按鈕。

少聽一些雞湯,說啥AMD祖傳的積熱在AMD 9000已經不復存在,聽老司機一句勸,98X3D就老老實實上360水冷吧。還想要點個性,那就加個屏。銀昕E360 MAX ARGB一體式水冷,就是不錯的選擇。

直接開箱,瓦楞紙拖+白色EVA泡棉,將水冷保護得妥妥地。

取出全部配件,除了AMD和INTEL雙平臺扣具(支持安裝LGA 115x/1200/1700/1851以及AMD AM4/AM5規格平臺)。同時還配備1塊水冷屏幕、2個水冷管理線夾、一管TF02高性能導熱硅脂以及一本紙質說明書;

水冷採用全黑配色,標配3把120mm規格ARGB散熱風扇,出廠便已預裝至冷排上。風扇之間是一線通設計,接在主板的線材還採用了中置出線設計,搭配上預裝在風扇兩側的檔線側條,既讓整個水冷看起來整潔不少,也省去了不少安裝的繁瑣。

風扇採用高轉速馬達和FDB靜音軸承,最高轉速可達2000±10%RPM,搭配上9片流線型扇葉,最大可提供71CFM的風量和2.1mmH2O的風壓,而滿載運行的噪音僅有36分貝。同時,乳白色的半透明扇葉和隱藏在扇葉軸心處的ARGB燈珠也可以讓風扇展現出十分均勻柔和的ARGB燈效;

高強度鋁合金冷排,內置12條微水道和大量S型散熱鰭片,並通過2根400mm高密度水冷軟管和冷頭相連,水冷軟管兩端還設計了金屬高壓緊固接頭,搭配上包裹在軟管外部的編織網,可以有效的提高水冷的使用壽命。

圓形冷頭,頂部還預留了4顆用於和水冷屏幕連接的定位螺絲。水冷配件盒中提供了一塊磁吸式方形水冷屏幕,屏幕尺寸爲3.95英寸,分辨率爲480*480,刷新率爲30Hz,屏幕通過USB 2.0插針線與主板連接,搭配上水冷配備的控制軟件,可以實時顯示電腦硬件的信息,也可以在軟件屏幕頁面中,上傳jpg、png、gif、mp4等圖片或視頻格式的背景文件,讓玩家可以對水冷屏幕展示的內容進行自定義設置;

冷頭底部爲一塊大面積全銅底座,冷頭內部則是一顆高轉速水泵,水泵內置了一顆最大轉速可達3000±10%RPM的馬達,可以快速將冷頭中的熱量傳入水冷冷排,從而實現給CPU的快速降溫。

RTX50顯卡當道,當然首選支持ATX 3.1和PCIe 5.1的新電源。再結合實際功耗需求,最終選定的是這款長城獵金部落Fire F10 1000W ATX 3.1白金牌全模組電源。黑銀撞色的外包裝,着實亮眼(但是反光膩害,我拍不出來,抱歉)。

電源模組線材均爲黑色壓紋包膠軟線,顏值在線理線也方便。線材及配件全家福:1根24Pin主板電源供電線、2根4+4Pin處理器供電線、1根12v-2x6顯卡供電線、3根6+2Pin 顯卡供電線、3根SATA + 大4D混合供電線、1根220v AC電源供電線、1個24Pin啓動接頭、1顆獵金部落金屬銘牌、4顆電源固定螺絲以及一包理線紮帶。

電源本體採用全黑配色,三圍:150*150*86mm。內置了1顆14cm規格的7葉散熱風扇,風扇採用智能溫控設計,在電源TDP不足20%時,風扇便會自動停轉,以減少電源因共振產生噪音。同時,風扇採用了高性能靜音軸承,軸芯處還額外增加了耐磨銅套,既降低了風扇的運行噪音,又延長了風扇的使用壽命。

電源採用豪華的日系大電容,額定功率爲1000W,並採用單路+12V輸出設計,其中+12V輸出電流爲額定83.3A,約等於999.6W功率;+5V與+3.3V輸出電流均爲額定25A,聯合輸出功率爲130W;+5V待機輸出則爲3A,相當於15W功率。並且電源支持100-240V全電壓設計,可以適配各種應用場景。

電源採用了主動式PFC+LLC諧振+同步整流+DC-DC架構,並支持NTC防過熱+繼電器自斷電+MOV防雷擊的三重保護設計。電源通過了80Plus的白金牌認證,疊加10年質保的強力售後服務,基本可以當傳家寶來看待了。

將散熱、電源全部鎖進機箱;

最近的顯卡行情整體還是向下的,但是對絕大部分自用玩家來講,5080就是頂。今天裝機選擇的就是一塊影馳的次旗艦RTX 5080星曜NOX OC顯卡。

可拆卸的磁吸式散熱上蓋,不論是清灰還是DIY都很方便。還有業內首創的大面積鏡面背板,個性化真的直接拉滿。不過機主選擇的是豎裝,所以咱建議先把玻璃背板換成常規金屬背板。因爲這樣,散熱會更好一些。

顯卡上機,機箱附贈的顯卡支架也必須安排上。

整機性能測試

魯大師整機測試得分286W分;

功耗測試,室溫27°,機箱內環境:單烤FPU基準測試,CPU封裝溫度爲90°左右,CPU封裝功耗在140W左右;

FurMark烤機測試,烤機20 Min+,顯卡溫度爲70°左右,顯卡功耗爲360W左右;

Aida 64內存讀寫測試:開啓EXPO後,內存讀取性能爲57315 MB/s,寫入性能爲75972 MB/s,複製性能爲53434 MB/s,延時爲85.1 ns;

開啓EXPO高頻寬設置後,內存讀取性能爲63161 MB/s,寫入性能爲86714 MB/s,複製性能爲58766 MB/s,延時爲72.6 ns;

保持設置不變,手動將Core Tuning Config設爲Legacy,將Infinity Fabric Frequency and Dividers設爲2133 MHz,將UCLK DIV1 MODE設爲UCLK=MEMCLK後,再次測試,內存讀取性能爲66987 MB/s,寫入性能爲87254 MB/s,複製性能爲61643 MB/s,延時爲72.1 ns;

保持其他設置不變,只將Infinity Fabric Frequency and Dividers設爲2200 MHz後,內存讀取性能爲69035 MB/s,寫入性能爲87427 MB/s,複製性能爲63339 MB/s,延時爲71.9 ns;

TxBENCH 硬盤讀寫測試,讀取速度爲 14418 MB/s,寫入速度 10416MB/s.

在CrystalDiskMark讀寫測試中,使用7讀3寫測試,佰維X570 2T固態硬盤的混合順序讀寫速度爲7731.56 MB/s,其中4K Q1 T1寫入速度爲243.88 MB/s;  

遊戲測試

《賽博朋克2077》基準測試,將畫質設爲超級,光追設爲路徑追蹤模式,開啓DLSS 4.0,並將多幀生成倍率設爲4X,4K分辨率下,遊戲在DLSS質量和超級性能檔位下的遊戲幀數如圖:

《CS2》基準測試,非常高畫質,4K分辨率,遊戲平均幀率爲218.6 FPS,1% LOW幀爲105.9 FPS。1080P分辨率,遊戲平均幀率爲513.3 FPS,1% LOW幀爲263.1 FPS。將畫質設爲低,1080P分辨率,遊戲平均幀率爲877.4 FPS,1% LOW幀爲290.7 FPS。

《三角洲行動》遊戲中,在4K和1080P分辨率下,極高畫質和低畫質下,遊戲實際幀數如下:

裝機點評

帶屏幕的機箱並不少見,但是帶大屏還能獨立當顯示器(或副屏)使用的,應該也就這款zalman 思民 Z10 DS機箱,說它買機箱送顯示器也並不爲過。對於有副屏需求或喜歡用屏幕打造個性話的玩家來講,肯定是極好的。當然,價格自然也就會貴上一些。在ARGB燈效和副屏的加持下,整機顏值及個性化方面自是沒太多可以挑剔的地方。配置方面,9800X3D+5080顯卡+48G大容量低時序D5內存的組合,不論生產力還是遊戲力的綜合表現,也都足夠優秀。至於跟性價比相去甚遠的問題,或許並不需要包括負責裝機的我在內的旁人去計較。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