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元價位,自選電腦主機(清單+選配+建議 一條龍)

引言:lz在20年買的Y7000有點不太行了,平時打個CS打死鬥,幀數只有70-80,開個CAD畫圖都卡的一,內存也只有500G。正好畢業出來也幹了兩三年活,沒對自己犒勞過。就藉着這段時間去稍微學了一下主機硬件瞭解了一下,買完看B站自己學習組裝了,於是有了這篇文章。(lz也是初學者,自選組裝,本篇文章純粹拋磚引玉,還需要向各位前輩多學習

分  割  線

省流:明細清單跟實際到手價

明細清單(魯大師跑分200w)

實際到貨圖

最終安裝圖

單項介紹:

1.主板-微星B760M GAMING PLUS WIFI DDR5

微星B760M GAMING PLUS WIFI DDR5 外觀圖

主板首選建議御三家的,技嘉、華碩、微星。售後跟品控都比較好,主板屬於整個電腦的工作臺,能上條件好的建議咬咬牙上。這款主要是12+1+1的供電,還有幾個沒PLUS版本的都是丐的,供電只有9相。供電挺影響CPU性能的,好比博爾特去跑步,你不給他充足能量補充,他也跑不了世界第一。這款接頭比較全面,USB3.0還有type-c的接頭在主板上。(唯一美中不足就是差不多1k了,這IO面板還不是一體的,還得自己裝)

lz實際到後圖,左邊WiFi天線跟io金屬板

2.CPU-英特爾 i5-14600kf

這個沒啥可介紹的,其實AMD跟Intel都挺不錯的,主要看需求方面,AMD在多線程工作方面比較強,intel在軟件優化其他應用兼容性更好,生產力更好點。這裏就不多贅述優劣,其實12代也是可以用的,因爲lz主要兼顧遊戲跟一點生產力需求,就選了14代。畢竟要用4-5年,大腦買個好點的

14代跟13代對比圖

3.顯卡-影馳 5060 8GOC 金屬大師白色

顯卡這邊也是有A卡跟N卡之分,但是N卡更多遊戲方面的跟廠商的優化合作,而且現在也有DLSS4的插針技術,權衡之下還是選了N卡。跟5060棋逢對手的就是A卡的9060XT,純遊戲黨就強推A卡,確實太吊了。N卡選品牌方面,大牌子都有些議價,尤其是技嘉(幾個師結尾的出了名的丐中丐,這麼貴還是雙銅管),所以就我就選了一個二線牌子的影馳,主要售後也還可以,金屬大師他的邊框是圓潤的,我畢竟喜歡。顯卡性價比跟外觀這方面,千人千言。自己喜歡就可以了

影馳 金屬大師系列

4.硬盤-西部數據 SN7100

硬盤這個主要選一些大牌子就可以了,西數5100也可以,主要區別就是讀取速度有差異,其他方面大同小異。容量方面主要看需求,學習資料多的話,建議買大2tb或者買多一個機械硬盤組合。分盤的話看個人,自己要有分類意識,分好系統盤如果不整理還是很亂。

SN7100 宣傳圖

5.內存條-金百達 16G*2 DDR5 6000

內存條方面主要看看內部的顆粒,現在四通道反而不穩定,具體詳情可以看看B站硬件茶談對內存條講解的視頻,所以現在主流還是雙通道,16G*2>32G,內存條我倒是沒怎麼刻意研究,時序當然是越前越好的,我這個是CL36的。說來也氣,剛出DDR5的時候才500多,現在都炒到600多了。

金百達 DDR5 6000宣傳圖

6.散熱-瓦爾基里 CL125

目前散熱主流就是兩種,風冷跟水冷,風冷性價比高但是有個塔,看起來比較的臃腫,水冷好看價格貴一些。看個人需求,總結選配三點:CPU極限功率+顏值+性價比,比如我這塊i5-14600KF超頻的情況下才可能上到200w,所以就選了這個(其實有個RGB燈也挺好看的)。

瓦爾基里 CL125

7.電源-長城H6 650W金牌 ATX3.1

電源主要就是給整個主機全部硬件供電, 公式:CPU極限功率+顯卡極限功率+100W主板≤電源功率即可。這裏選長城其實還有點買貴了,其實可以換成利民GT650,200多,口碑跟品控都挺好的。

長城H6 650W

8.機箱-航嘉G63 戰戟

機箱這個東西確實就純純主觀方面的選擇,我說我的想法,顏值+通風。航嘉這個G63的通風性算是比較有口碑的,海景房確實也很好看,但是通風方面有點削弱,兩面都是玻璃。美中不足,這個G63沒typc-c接口。

航嘉G63 戰戟

航嘉 S960 暴風雪

華碩 ROG 創世神

9.配件-風扇+顯卡支架+魔術貼

風扇沒有特別能深探討的,主要是區分好風扇的正反面。根據自己的機箱特點需要搭建自己的機箱通風,這裏推薦去看B站硬件茶談關於機箱風道的介紹,會很有收穫。

B站硬件茶談 主流機箱通風佈局

lz正在裝風扇

顯卡支架,這個東西必須得有,現在顯卡一個比一個大,三風扇更是重。網上說不用的純扯犢子。不裝前一兩年沒啥具體影響,後面金手指彎了就寄了(一年一換顯卡就沒關係)。就幾塊錢的東西,沒必要寒酸。塑料的就不太行,整個金屬的。其實這個不鏽鋼螺栓螺母就很棒,不生鏽還可以方便升降

304不鏽鋼 螺栓螺母

分 隔 線

個人理解:裝機其實也不算特別的難,就比如我。購買前在硬件茶談的裝機視頻先看了兩遍,大致知道了怎麼安裝跟注意事項,有前期的準備纔開始着手裝機,本期清單就是lz自己學了10天組的。兼顧生產力跟遊戲方面,打3A方面,大表哥用了DLSS4都有120+,CS2就更不用說了,穩定230±,我生產力主要就是PS+CAD,偶爾用一下AI

耄耋鎮樓

分 隔 線

最後:畢竟我也只是一個新手,主要發這個就是分享一下自己的理解跟實操,算是一個拋磚引玉吧。各位大佬可以提優化的意見,方便我們後續的小夥伴能更好的組一臺適合自己的主機。

PS:lz在裝機其實也不少問題,比如接線、系統出錯等問題,如果這期能過66個贊,單獨再出一期是什麼問題最後怎麼解決的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