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最前
若說今年什麼顯卡會的發佈最震撼,那必然是 AMD Radeon RX 9070 / 9070 XT ,當時以近乎無敵的性價比深深震撼了整個市場。9070 / 9070 XT 一經發布,就成了市場上最受歡迎的中高端顯卡,其出色的光柵性能,以及出色的能效比,一舉給整個中高端顯卡市場錨定了價格。NVIDIA 後續推出的 RTX 5070 被迫強制定價在 4499 元起。
NVIDIA 隨後推出了針對 2K 分辨率的 RTX 5060 Ti 系列,其中 8GB 因爲其顯存容量過小,完全不能實現 2K 分辨率自由而被吐槽,RTX 5060 Ti 16GB 的價格又十分接近 5070 與 9070,性能卻弱很多而廣受吐槽。針對這個情況,AMD 再次拿出了 GRE 大法,目標直指 5060 Ti 16GB 與 5070 中間巨大的空擋。
我最近查詢京東網站以及衆多電商平臺發現了 9070 GRE 目前來到了 3799 的京東自營價格,其他渠道可能更低,這代表 AMD 將用 9070 GRE 對 5060 Ti 16GB 發起全方位進攻,那我們就來看看,這兩個基本同價位的顯卡實際遊戲表現如何?
☆☆☆☆☆☆☆☆☆☆☆☆☆☆☆☆☆☆☆☆☆☆☆☆☆☆☆☆☆☆☆☆☆☆☆☆☆☆☆
光柵遊戲實測
▲ 《使命召喚 21 黑色行動 6》benchmark 實測。可以看到光柵應用場景非常多的遊戲,比如 COD21 ,9070 GRE 就是無敵的存在!整體領先幅度在 66% 以上,如果您主力玩 COD 21,並且目標是 2K 分辨率暢玩,那麼 9070 GRE 一定是您最佳選擇!
▲ 作爲戰錘 40K 系列的最新大作,《戰錘 40000 星際戰士 2》遊戲實測,可以看到 9070 GRE 全方位領先 5060 Ti 16GB,甚至於在 2K 分辨率下的領先幅度還遠大於 1080p 分辨率。
▲ 《無主之地 4》也已經推出了,後續會加入測試。《無主之地 3》benchmark 實測,9070 GRE 全方位領先 5060 Ti 16GB,領先幅度 38~41% 左右,這是領先了 1~2 檔位啊!
在 2K 分辨率下的領先幅度還略大於 1080p 分辨率。
▲ 經久不衰的《英雄聯盟》LOL 遊戲實測。採用訓練模式記錄中路破三個塔這段時間內的平均幀率。實測 9070 GRE 在驅動優化調度之後,已經全方位超過 5060 Ti 16GB 了。
▲ 《刺客信條:英靈殿》遊戲 benchmark 實測。9070 GRE 全方位領先 5060 Ti 16GB,9070 GRE 繼續了他光柵遊戲無敵的人設。
▲ 《彩虹六號:圍攻X》已經轉成了免費遊戲,育碧果然是我大哥。之前也送了我最喜歡的《英雄無敵 7》。遊戲 benchmark 實測,9070 GRE 在新驅動的加持下,已經可以穩穩地超越了 5060 Ti 16GB。
▲ 作爲全球最熱門的競技遊戲《CS 2》,中國戰隊 TYLOO 剛在裂變天地 S1 決賽中 3-1 擊敗Astralis,奪得中國 CS 2 首個世界冠軍,刷新歷史排名至世界第 7!選手 JamYoung 更以場均 1.40 Rating 斬獲中國首個 HLTV MVP,決賽三圖超神表現奠定傳奇。
遊戲 benchmark 實測,在新的驅動加持下,9070 GRE 已經可以穩穩超越 5060 Ti 16GB 在 CS 2 中的表現啦
▲ 《刺客信條 幻景》benchmark 實測,9070 GRE 全方位領先 5060 Ti 16GB 30% 的遊戲流暢度,再次驗證了在光柵遊戲的世界裏,9070 GRE 就是比 5060 Ti 16GB 強很多!
▲ 《賽博朋克 2077》benchmark 實測。在極高特效下,9070 GRE 全方位領先 5060 Ti 16GB。其中 1080P 領先 44% 流暢度,2K 分辨率下領先 26% 的遊戲流暢度。
▲ 全新的猛漢王 MHW——《怪物獵人:荒野》遊戲 benchmark 實測。可以看到 9070 GRE 全方位領先 5060 Ti 16GB,流暢度領先幅度在 44~47%。
▲ 《荒野大鏢客 2:救贖》遊戲 benchmark 實測。9070 GRE 將它光柵性能強的優點充分表現出來,通過實測實測,在遊戲流暢度上 9070 GRE 領先 5060 Ti 16GB 約 36~39% ,2K 分辨率的領先幅度還大於 1080P 分辨率。
▲ 《極速競技 地平線 5》benchmark 實測。9070 GRE 全面領先 5060 Ti 16GB ,領先幅度在 30% 左右,很符合兩者之間的光柵性能差距。
▲ 《塵埃 5》benchmark 實測。9070 GRE 領先 5060 Ti 16GB 大概 25 ~ 27 % 的遊戲流暢度,2K 分辨率的領先幅度會大一點。
▲ 《FarCry 6》孤島驚魂 6 benchmark 實測,可以看到光柵爲王的遊戲裏,9070 GRE 領先幅度大,甚至在 2K 分辨下,9070 GRE 領先 5060 Ti 16GB 的領先幅度擴大到 31.45%。
▲ E 父送的《文明 6》黃金版各位收到了嗎?《文明 6》benchmark 實測對比,可以看到 9070 GRE 全方位領先 5060 Ti 16GB,如果各位準備繼續下一回合,9070 GRE 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 E 父之前也送過《古墓麗影》三部曲。本次測試採用《古墓麗影 10:暗影》benchmark 進行實測。可以看到 9070 GRE 全方位領先 5060 Ti 16GB,而且在 2K 分辨率下領先幅度擴大。
▲ 《絕地求生:大逃殺》採用同一錄像回放進行測試平均 fps。通過實測,可以看到隨着驅動版本的更新 9070 GRE 在網遊上已經比起過往好了不少,已經可以對 5060 Ti GRE 實現領先。
☆☆☆☆☆☆☆☆☆☆☆☆☆☆☆☆☆☆☆☆☆☆☆☆☆☆☆☆☆☆☆☆☆☆☆☆☆☆☆
光追遊戲測試
▲ 《生化危機 四 重置版》支持動態實時光線追蹤,本次測試開啓,採用手打天下,來回跑同一路程,記錄平均 FPS。通過實測可以看到 9070 GRE 領先 5060 Ti 16GB 遊戲流暢度達到了 34.82%,領先幅度較大!
▲ 《刺客信條 影》是款抽象遊戲,黑人去日本當忍者,砍日本人。不過實話實說,它的光影效果非常出色,動態實時光線追蹤是不可關閉的,我將光追選項開刀最高,並開啓中等畫質實測。9070 GRE 領先 5060 Ti 16GB 的遊戲流暢度大概在 27~32%,也屬於跨檔次級別的領先。
▲ 《銀河破裂者》也是支持動態實時光線追蹤。通過 benchmark 實測,可以看到 9070 GRE 在遊戲中表現更好,在遊戲流暢度上領先 5060 Ti 16GB 大概 20~21%。
▲ 《神隕》也是支持動態實時光線追蹤,通過 benchmark 實測,可以看到 9070 GRE 全方位領先 5060 Ti 16GB。
☆☆☆☆☆☆☆☆☆☆☆☆☆☆☆☆☆☆☆☆☆☆☆☆☆☆☆☆☆☆☆☆☆☆☆☆☆☆☆
理論性能對比
▲ 3Dmark Fire Strike 實測對比,可以看到,在顯卡分上 9070 GRE 領先 5060 Ti 16GB 達到了 30.89%,這個性能大概也是光柵遊戲的總體領先幅度。
▲ 3Dmark Time Spy 性能測試,可以看到,在顯卡分上 9070 GRE 領先 5060 Ti 16GB 達到了 43.51%,也就是說在 DX12 遊戲上,9070 GRE 的領先幅度會更大!
☆☆☆☆☆☆☆☆☆☆☆☆☆☆☆☆☆☆☆☆☆☆☆☆☆☆☆☆☆☆☆☆☆☆☆☆☆☆☆
總結
相比於 4199 元的首發價, AMD Radeon RX 9070 GRE 目前京東自營最低售價僅爲 3799 元,拼多多上甚至出現了翰鎧 9070 GRE 白色合金版在百億補貼之後僅售 3279 元!而 AMD 顯卡的第一品牌藍寶石 9070 GRE 12GB 脈動也僅售 3730 元,這個價格比 618 還低,已經是歷史好價了。9070 GRE 的售價基本上與 5060 Ti 16GB 在同一水平線上,但是通過將近 20 款遊戲實測,可以看到在光柵遊戲的比拼中,9070 GRE 在 1080p 分辨率下流暢度領先 5060 Ti 16GB 達到了 28.9%,在 2K 分辨率下領先了 29.4 %。甚至於 2K 分辨率的領先幅度更大。
在開啓動態實時光線追蹤的遊戲裏,9070 GRE 在 1080p 分辨率下l流暢度領先 5060 Ti 16GB 達到了 23.34%,在 2K 分辨率下領先了 19.96 %。
隨着 AMD 不斷的驅動更新,以及越來越多的遊戲支持 FSR 4,相信未來 9070 GRE 會擁有更爲出色的表現,如果您想在房間裏吹着空調玩遊戲,那麼我真的推薦您購買 9070 GRE,因爲性價比真的高!
☆☆☆☆☆☆☆☆☆☆☆☆☆☆☆☆☆☆☆☆☆☆☆☆☆☆☆☆☆☆☆☆☆☆☆☆☆☆☆
測試整機圖賞
▲ 測試平臺爲:
CPU: AMD Ryzen 7 9800X3D
主板: 華碩 B850 重炮手 WIFI
顯卡 : 藍寶石 AMD RADEON RX 9070 GRE 12G 極地
RTX 5060 Ti 16GB
內存: 金士頓 Fury Beast 超級野獸 DDR5 6000 32G*2 RGB
SSD: 佰維 X570 PRO 天啓 PCIe 5.0 X4 2TB
散熱器: 九州風神 大霜塔 數顯版
機箱: 安鈦克 FLUX PRO
▲ 整機的流光溢彩!
▲ 顯卡的靈動島與內存的 RGB 流光溢彩。
☆☆☆☆☆☆☆☆☆☆☆☆☆☆☆☆☆☆☆☆☆☆☆☆☆☆☆☆☆☆☆☆☆☆☆☆☆☆☆
CPU AMD Ryzen 7 9800X3D
▲ CPU 採用 AMD Ryzen 7 9800X3D。這款 CPU 比起剛上市時的售價已經略有下降,甚至低於 618 的好價。它是最強的 8 核心 16 線程遊戲 CPU,採用全新的 X3D 緩存架構,是 X3D 家族第一款可以進行 PBO 超頻的 CPU,它的性能甚至略強於 9700X。9800X3D 擁有非常出色的 1%LOW 幀實力,是遊戲迷心中的遊戲神器。
▲ 9800X3D 採用 AM5 接口,可以完美兼容 A620 / B650 / B650E / X670 / X670E / B850 / B850E / X870 / X870E 以及未來的主板,擁有極爲出色的兼容能力。
☆☆☆☆☆☆☆☆☆☆☆☆☆☆☆☆☆☆☆☆☆☆☆☆☆☆☆☆☆☆☆☆☆☆☆☆☆☆☆
顯卡 藍寶石 AMD RADEON RX 9070 GRE 12G 極地
▲ AMD Radeon RX 9070 GRE 採用的是藍寶石的 Radeon RX 9070 GRE 12G 極地版,這張顯卡的顏值非常高,而且藍寶石是 AMD 顯卡第一品牌,品質跟做工有保障!
▲ 內裏包含有顯卡本體,顯卡支撐架,ARGB 信號線以及說明書、質保卡。
▲ 藍寶石 Radeon RX 9070 GRE 12G 極地版的造型非常緊湊,全白搭配上簡約流暢的造型設計,讓人愛不釋手!顯卡導流罩採用整體包裹式,可以更好地利用顯卡散熱風扇風道,讓顯卡運行冷又靜!
▲ 顯卡採用高端顯卡常用越肩高 + 三風扇大尺寸散熱模組,可以更快地將顯卡的熱量散發出去。
顯卡採用簡潔流暢的線條勾勒出獨特藝術的圖案,讓整體簡約而不簡單。
▲ 顯卡採用飛翼軸流扇,可以提供更大的風壓和風量,通過一系列流體力學優化設計,使得噪音更低。風扇採用長壽命的雙滾珠軸承,以保障在任何負載下,顯卡都有安靜、高效的散熱。
▲ 顯卡頂部視角。顯卡頂部與底部爲顯卡的重要散熱出風口,較大的面積都給了出風位置。顯卡採用安全的 2*PCIe 8 pin 顯卡外接供電,可以兼容目前市售的所有正品電源。
正中間的藍寶石 LOGO 爲上一代顯卡廣受好評的靈動島,通電之後能呈現非常出色的流光溢彩,顯卡的右邊有 RADEON 的 AMD 顯卡專屬標識。
▲ 顯卡採用大面積的散熱塔體搭配 5 根優化複合熱管設計,搭配上 PTM7950 超導熱膏,可以快速將熱量傳導到散熱塔體上,並能保證長時間使用不幹涸。
▲ 顯卡採用一體式框架設計,通過導風罩和背板的多點結合,形成堅固的箱體結構。可以爲顯卡提供更強的穩定性和強度,更能抵抗意外衝擊或壓力,同時保護精密元件安全。
▲ 顯卡配備有 2 * HDMI 2.1b + 2 * DP2.1a,可以完美支持 8K 分辨率的顯示輸出!藍寶石爲每個顯示接口都配備了防塵罩。
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顯卡是 3 槽 PCI 插槽厚度。
☆☆☆☆☆☆☆☆☆☆☆☆☆☆☆☆☆☆☆☆☆☆☆☆☆☆☆☆☆☆☆☆☆☆☆☆☆☆☆
內存 金士頓 Fury Beast 超級野獸 DDR5 6000 32G*2 RGB
▲ 內存採用金士頓 FURY 超級野獸 Beast RGB DDR5 6000 32G*2 C40。我這對內存是早期的 DDR5 6000 C40,現在京東在售的都是 C30 ,更低的時序可以讓內存給整機帶來更爲出色的性能。更大容量的內存可以給整機帶來更爲出色的性能提升,也可以更好地適配 DeepSeek。
其實可以完全套用 C30 的參數,實測可以完美兼容!
▲ 這對內存更爲神奇的地方在於它極爲出色的兼容性!無論是什麼奇怪的主板,只要支持 DDR5 ,插上就可以完美啓動並一鍵 XMP / EXPO ,享受極爲出色的性能。
▲ 產品全家福,包含內存條本體,FURY 貼紙,以及說明書。
▲ 內存散熱裝甲的造型延續着金士頓過往的硬派風格。融合槍械的外觀,通過簡約線條的勾勒,讓內存外觀別具一格。FURY 的子品牌 LOGO 與 超級野獸 Beast 代表的產品歸屬序列,讓用戶直觀瞭解。DDR5 表明了其內存制式。
▲ 內存背面與正面風格一脈相承。銘牌貼紙與線條勾勒出的圖案相得益彰。
▲ 金士頓的銘牌貼紙最爲特別,它只標註產品的總內存以及運行電壓,剩下的參數需要用戶上官網輸入這一串 ID 串,查詢產品的參數與真僞!
▲ 內存搭載有 PMIC 芯片,可以對內存 DRAM 顆粒進行精細化控制,可以讓內存維持長期巔峯性能輸出。
▲ 內存搭載有 ECC On-Die 技術,可以實時自動地對飲高速讀寫產生的數據錯誤進行糾正,讓整機的穩定性更上一個臺階。
▲ 金士頓特地爲 RGB 內存條搭載有遠紅外同步技術,可以讓內存條在無需軟件的介入下,也能讓內存的 RGB 自動同步,形成一個發光的整體。內存的 RGB 十分敞亮,在機箱內十分醒目。
☆☆☆☆☆☆☆☆☆☆☆☆☆☆☆☆☆☆☆☆☆☆☆☆☆☆☆☆☆☆☆☆☆☆☆
SSD 佰維 X570 PRO 天啓 PCIe 5.0 X4 2TB
本次採用佰維 X570 PRO 天啓 PCIe 5.0 X4 2TB 作爲系統存儲盤,以及測試遊戲存儲盤!
▲ 佰維作爲國內 TOP 級別的存儲大廠,依靠其長期耕耘存儲市場的經驗,推出了全新的佰維 X570 PRO 天啓系列產品,這個系列採用全新的 PCIe 5.0 X4 傳輸模式,可以讓 SSD 擁有更強的 IOPS 與傳輸性能,助力用戶更流暢運行遊戲,完成專業工作,更加適配未來的 AIPC!
▲ 產品的背面是建議的說明書。背面也有觀察孔,可以看到 SSD 的銘牌貼紙,可以更直接確認產品與外包裝的編碼合一,確認正品。
▲ 內裏採用硬質塑料殼加以包裹保護,可以有效隔絕靜電對產品的損傷。此外還有一份快速指引說明書。
▲ 佰維還爲用戶贈送了螺絲刀與 M.2 專用緊固螺絲。
▲ 佰維 X570 PRO 天啓 2TB 採用更爲厚實的複合石墨烯散熱貼,可以更快地將主控、高速 DRAM 與 NAND 的熱量快速傳導並散發出去。這個散熱貼也可以配合普通的 M.2 SSD 散熱片進行加強散熱。
▲ SSD 的背面僅有產品的銘牌貼紙,這也是產品的保修憑證。這也表明了佰維 X570 PRO 天啓 2TB 是單面 PCB 版本,可以更好地實現 SSD 散熱,可以更長時間維持巔峯性能輸出。
▲ 輕輕揭開散熱貼,可以看到 X570 PRO 天啓 2TB 的真容。產品採用高速 DRAM 緩存方案,加上 SLC Cache 加速區域,可以在絕大部分情況下實現高強性能輸出。
有了高速 DRAM 緩存,佰維在內存上成熟的 ECC On-Die 自行糾錯技術就可以完美引用到 PCIe 5.0 X4 SSD 上,讓數據更加穩定可靠。
▲ 主控採用全新的 SMI 慧榮的 6nm 製程的 SM2508G ,它擁有四個 Arm R8 核心(兩倍於E26),支持 PCIe 5.0 x4、NVMe 2.0,八通道和 32CE 閃存,接口速率 3200MT/s,緩存支持DDR4/LPDDR4。
高速 DRAM 緩存採用佰維自家封裝的 BWCC2X32N2A-16G-X,是 LPDDR4 3200 2GB 規格。
▲ NAND 採用佰維自行封裝的 BWT2BN888-001T NAND 顆粒,是 3D TLC-NAND,單顆容量爲 1TB,每一顆爲 8CE 通道。
▲ 把 SSD 裝到華碩 B850 重炮手 WIFI 上的 PCIe 5.0 X4 接口,準備上機實測。
▲ 先空盤實測 X570 PRO 天啓 2TB 的性能,Crystal Dsik Info 完美識別出佰維 X570 PRO 天啓 2TB,並且確認傳輸模式 PCIe 5.0 x4 模式。
▲ Crystal Dsik Mark 1 GiB 測試塊實測,佰維 X570 PRO 天啓 2TB 連續讀取速度已經達到了 14257.46 MB/s ,連續寫入速度也達到了 13282.25 MB/s,這個速度基本上是旗艦級 PCIe 4.0 X4 SSD 的兩倍速度。
4K 小文件多線程併發讀取速度也達到了 8502.56 MB/s,其寫入速度也達到了 7123.84 MB/s。
4K 單線程讀寫速度受限於 AMD 平臺孱弱的 I/O die,並沒有完全發揮出全部實力,這也可能導致部分軟件評分偏低。
測試過程中最高的溫度大概爲 57 ℃,日常使用大概在 30~40 ℃。
▲ Crystal Dsik Mark 64 GiB 大測試塊項目測試,得益於 2GB 的大容量高速緩存,就算是大文件塊重載荷測試,也能保持超高的讀寫速度。連續讀取速度仍保持 14275.43 MB/s 超高速度,連續寫入速度也達到了 12972.62 MB/s,只有輕微降速。
這表明佰維 X570 PRO 天啓 2TB 就算是重載荷也能完美維持巔峯性能輸出,十分適合 AIPC、專業應用以及遊戲加速盤。
▲ 佰維 X570 PRO 天啓 2TB 的 IOPS 實測,多線程併發 4K 小文件項目上的 IOPS 達到了 2074992,這是史詩級的併發連續讀寫能力!
▲ 3Dmark 存儲基準性能測試,佰維 X570 PRO 天啓 2TB 以絕對領先的姿態,遠遠甩開市面上絕大部分的 PCIe SSD。不過這個分數可能偏低,原因自然是因爲 AMD 孱弱的 I/O die 影響 4K 單文件性能,進而影響到整體評分。也許等下一代銳龍,可以徹底讓佰維 X570 PRO 天啓 2TB 的性能完全爆發出來。
☆☆☆☆☆☆☆☆☆☆☆☆☆☆☆☆☆☆☆☆☆☆☆☆☆☆☆☆☆☆☆☆☆☆☆
機箱 安鈦克 FLUX PRO
▲ 機箱採用安鈦克 FLUX PRO 這一款獨特的胡桃木外觀鋼化玻璃側透機箱。這款機箱擁有極爲出色的散熱風道,機箱標配 6 把 PWM 散熱風扇,搭配上水冷散熱器或者其他散熱風扇,可以實現立體的散熱效果。
機箱在傳統樣式的基礎上,做了人性化模塊化設計,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使用需求調整。從而實現整機更爲出色散熱與性能輸出。
機箱的兩側蓋板的電源倉部分有散熱孔矩陣的防塵網,可以讓整機更加通透的同時,爲整機隔絕灰塵。
▲ 機箱的右側蓋板爲鋼材面板,底部的電源倉位置有矩陣散熱孔,爲電源倉的進風以及電源的出風處。
底部的矩陣散熱孔可以爲電源以及兩把反葉垂直風道風扇提供進風渠道,優化機箱整體散熱,爲發熱大戶顯卡提供特別照顧,可以更爲適配未來的 RTX 50 顯卡。
▲ 機箱前面板別具一格採用優質胡桃木鑲嵌包邊,很有現代簡約風格。也給冰冷的機箱增添了暖色系!木材經過環保防蟲處理,無異味。正面金屬防塵網也有着藝術化造型,處處吸引着用戶的眼光。
機箱前置三把 140 風扇,搭配上機箱後置的一把 140 風扇,形成出色的水平風道。
▲ 機箱五金架構十分優秀,機箱採用模塊化設計,電源倉側面板跟電源倉頂部蓋板都是可以拆卸的,方便分體式水冷用戶打通所有環節,整出心中的夢中情機。
機箱的頂部模塊跟前面板的風扇模塊都是可以拆卸,並且安裝最大 420 水冷散熱器。
機箱電源倉上方標配兩把反葉 12025 軸流風扇,可以跟頂部的水冷散熱器 or 3 * 140 / 120 風扇性能垂直風道。
所以,機箱有着出色的十字風道,給機箱提供出色的散熱環境。
▲ 機箱的背部擁有十分出色的理線系統。此外機箱還有 3 3.5 英寸 HDD 硬盤架 以及 3 2.5 英寸硬盤架,方便用戶做出擴展安裝。機箱支持傳統安裝電源方式與創新的 iShift 電源 90°安裝方式。90° 轉置安裝方式能夠讓電源走線更加便捷、散熱風道更加順暢。
創新的 iShift 電源 90°安裝設計支持最長 180 mm 電源。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