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挪威北極圈內的多座氣象站在當月累計13天錄得超過 30 ℃的高溫,其中部分地區最高曾達 32–33 ℃。
芬蘭多個觀測點連續三週出現30 ℃以上高溫,這一持續期比1961年以來的此前紀錄還要長出50%。
在哈帕蘭達(Haparanda),連續14天氣溫不低於 25 ℃;在拉普蘭(Jokkmokk),連續15天超過 25 ℃。
這些數據標誌着北歐過去數十年內前所未見的炎熱程度。
北極圈沿岸的暖海水(sea surface temperatures)在7月中旬達到多年高位,爲沿岸區域輸送熱量。
一股滯留的高壓脊使得晴朗少雲的天氣持續,白天強烈日照進一步加劇了地面升溫。
全球變暖趨勢使得極地增溫速率高於全球平均水平,熱浪的頻率、強度與持續時間都在攀升。
綜上,暖海水與高壓系統共同推高了氣溫,使得該區域比季節平均水平高出8–10 ℃。
芬蘭北部某地醫院急診室人滿爲患,當地政府臨時開放溜冰場供居民避暑。
馴鹿是典型亞寒帶動物,長期“高於 25 ℃”的環境會導致呼吸急促、中暑甚至死亡。牧民警告,部分馴鹿已經一隻腳踏入鬼門關。
瑞典廣播電臺報道,不少“北歐避暑”遊客因未預料到此等高溫而面臨中暑風險,一些地區甚至發佈了高溫危險預警。
北歐多數地區缺乏必要的城市避暑設施(如冷氣公交車站、公共避暑點),電網與醫療系統也難以應對突增負荷。
“隨着氣候變化的推進,極端熱浪會變得更頻繁、更強烈、持續時間也更長。”
—— 芬蘭氣象研究所 Heikki Tuomenvirta
科學家指出,此次北歐熱浪並非偶發事件,而是全球變暖大背景下高緯地區增溫加速的必然體現。若不加速減排與適應性建設,類似或更嚴峻的極端天氣將不斷衝擊公共衛生與生態系統。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