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碧股價五年內暴跌近90%!遊戲連續遭遇滑鐵盧

根據多方數據及分析,育碧自2020年以來股價一路走低,截至2025年中,其股價已從當年高點下跌了近九成,甚至一度跌破每股9歐元關口,創下2013年以來的新低 。

每逢財報或新作發佈,市場對育碧的預期屢屢落空,導致其股價在業績平平的季度後往往出現“踩剎車”式的大跌。

育碧難以“以玩家爲中心”的開發理念不斷受挫,以下幾款高投入但表現乏力的大作,是其衰退的主要推手:

1. 《碧海黑帆》(Skull & Bones)

曾被定位爲育碧首個“AAAA”海戰大作,歷時逾十年開發;

爆料稱其累計開發成本高達6.5–8.5億美元,遠高於業界同類水準;最終首周玩家不足百萬人,後續價格頻頻打折,被視爲“重大財務災難” 。

2. 《刺客信條:影》(Assassin’s Creed Shadows)

多次跳票後於2025年2月發佈,口碑雖較預期有所提升,卻未能顯著提振銷量;其延期與品質爭議均削弱了市場信心 。

3. 《星球大戰:亡命之徒》(Star Wars: Outlaws)

原定熱賣IP加持,實際發售後評測與玩家反饋兩極分化,未能帶來預期的營收增長 。

此外,2024年育碧旗下其他新作如《潘多拉前線:阿凡達》(Avatar: Frontiers of Pandora)、《XDefiant》等均出現發售後玩家流失或口碑下滑的情況,進一步累積了市場與投資者的不滿 。

育碧首席執行官伊夫·吉勒莫特(Yves Guillemot)家族長期掌控公司命脈。2024年底其子查理·吉勒莫特(Charlie Guillemot)被任命領導與騰訊合資的新子公司,引發外界對“裙帶關係”的質疑,認爲其任命更像家族圈內提拔,而非公開競爭的結果。

在公司業績下滑、項目接連失利之際,這種內部任命模式加劇了投資者對治理結構與決策透明度的擔憂。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