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外接顯卡折騰雜談

折騰外接顯卡5年了,最近暑假,盒裏又開始瘋狂推送裝機購機相關,每次遇到外接顯卡,評論區總是爭議頗多,有感而發,特寫一篇,不拉不踩,旨在助於大家瞭解選購。行文隨意,望多見諒。

太長不看省流版:適合不方便組兩臺電腦,天天揣着筆記本到處跑,需要離電續航和輕便,閒下來又想玩3a/搞生產力的,有意願折騰分次升級的。不適合“極致性能/性價比黨”。

主要講6個重點

1.外接顯卡的損耗

2.驅動差異和兼容性

3.散熱

4.豐儉由人的可組合性

5.如何選擇適合外接的筆記本

6.爲什麼要外接

———————————————————————————

筆者是口罩期間萌生的輕薄本+外接顯卡塢搞法,當時需要買筆記本看網課,家父是搞數碼批發的,略懂電子產品,20年那陣遊戲本還是神舟炫龍遍地走的時代,連拯救者都算西裝暴徒,起碼讓他爲傻大黑粗的遊戲本掏錢不太可能。

在貼吧泥潭逛着逛着,逐漸瞭解了雷電3外接這麼個東西,於是買下了聯想的yoga s740(16g運存焊死,512gssd,i5-1035g1低壓u,mx250獨顯,1080p400hz高色域屏)。嚴格來說,這檯筆記本實際上沒那麼適合外接——cpu太弱了,睿滿頻才3.6ghz,基礎頻甚至只有1ghz(不過這樣恰好帶來了很好的離電續航),同期聯想主推外接的拯救者y9000x怎麼也是個四風扇標壓u。但是這臺s740有其他五千元輕薄本沒有的雷電3,或者是他的賣點就是五千檔唯一雷電3。看到外形這麼商務看着又完全不和遊戲沾邊,家長當然二話不說掏錢。

俗話說事出反常必有妖,家長掏錢的時候,根本沒想到表哥提前資助我買的雷電3顯卡塢和礦rx570 4g已經在家裏等着了。到家激活筆記本後馬不停蹄開始鼓搗顯卡塢,不得不說雷電3顯卡塢還是好搞,插上去魯大師驅動一打完事兒,任務管理器裏跳出rx570的性能監控時,瞞天過海就成功了。顯卡塢是金捷海量的kg525,算是比較早做第三方雷電顯卡塢的tb店,當時花了1200元左右,礦華碩rx570-o4g只要380元,算上電腦合計不到7k。

重點1:外接顯卡的損耗

筆者也不是什麼專業玩家,只用舊版魯大師跑了下,接內屏只有平均分的80%左右,說明雷電3確實有外界宣稱的內屏20%損耗,也就是rx570原來有1060 3g的實力,損耗完就堪比1650了。23年換了張礦2070s,沒有跑過分,但是差不多也就3060的幀數表現,基本符合損耗率。前幾天換了oculink,據說是基本沒損耗,也沒測,大家可以自行貼吧或b站搜索,不再贅述。

但是接外屏確實比接內屏損耗要低。


就這樣,yoga s740、雷電3顯卡塢和礦rx570基本陪伴我走完大學生涯,23年集中實習期間恰逢礦難和博德之門3發售,筆者花1300換了張礦微星rtx2070s萬圖師。比起首發3k+的售價,臭打遊戲低價買進簡直爽爆,通殺1080p沒問題。

重點2:A卡N卡驅動兼容性

雷電外接很方便,驅動一打就完事兒,最多禁用下原顯卡。說實話大家天天黑a卡掉驅動,我反正沒感覺,反而N卡外接有個很要命的設置記得調,沒調的話只要低負載必死機,如下圖

打起遊戲來差不太多,目前只有兩個遊戲有問題,一個是荒野大鏢客2,外接a卡n卡都得把核顯禁用了,不然進不了遊戲。另一個是恥辱2,a卡根本玩不了,n卡行。

oculink外接我感覺問題會多點,基本都要打43補丁,具體百度一搜就有。

24年在家待業期間搞了個顯示屏,從外接顯卡直接拉dp線到顯示器上,這時筆記本就像個小主機了,除了開機摁那一下基本沒碰過,從玩博德之門3能感覺到,走外屏確實優化了一些損耗,具體沒測。

重點3:散熱

除開個別大廠搞出來的帶核心的顯卡塢,外接顯卡塢就外形上大致分爲兩種,一種和itx一樣有外殼全包,一種純開放式。全包的沒有風扇輔助散熱的話可能會有點悶罐,比如我這個顯卡塢,我直接用鐵剪剪開用502粘了倆靜音風扇上去,如下圖風扇電線連電源上(還好是個全模組電源)。

開放式的就隨意散熱了,但是相對容易掛灰,散出來的熱風一陣一陣的也不是很爽。

各有利弊大家自行選擇。不管是哪種,外接顯卡實際上把筆記本最大熱源之一給解放了,原來筆記本一套散熱系統要壓cpu和顯卡,滿載或過熱時時大部分筆記本都是保證顯卡全功率、cpu減功率。現在筆記本沒顯卡了(或是禁用了),供電散熱只要壓cpu了,也就是絕大部分筆記本的cpu現在在高負載情況下可以分到更多功率,電腦也更涼快。同時顯卡移出來,顯卡也不會過熱降頻,對性能黨簡直是雙贏。

(放在帶殼顯卡塢都感覺顯卡快感冒了)

25年正式工作。由於老筆記本打遊戲還行,但cpu和16g運存實在帶不太動Adobe全家桶(要是沒有外接2070s帶來的cuda續了一口命則更是拉胯),7月份半年獎到手後一口氣入了聯想thinkbook14+2025(u7-255H,32G運存,1t+4tssd,無獨顯)和機魂聯盟nanoc1s oculink顯卡塢,還把礦2070s出了回血1000,2350搞了張礦銘瑄3080 10g電競之心(相當於1350從2070s換3080),總價小一萬,前兩天剛折騰好,提升很明顯,原來玩天國拯救2開1080p高畫質無dlss只能勉強60幀,現在3072x1920畫質拉滿都能60,開dlss更是絲滑。

(這回兒插的還是2070s)

重點4:豐儉由人的可組合性

這一整篇下來大家也看到了,筆者這套設備其實是在不斷升級的,顯卡從rx574到2070s到3080,全是礦卡,加起來也就4k,算上回血的,實際也就花不到1700。這幾張礦卡實在是相當耐造,還帶1-2年包換。現在不少高考完的兄弟組電腦買筆記本,動輒七八千小一萬的,說實話我大學期間也就是口罩期間根本沒臉跟家長提這個錢的東西,當然這錢是你自己賺的那我敬佩。

扯遠了,筆記本+外接顯卡本質上就是顯卡垃圾了升級顯卡,筆記本垃圾了升級筆記本,有閒錢接外屏,沒錢接內屏照樣用。平時大家買機在考慮要不要硬上i7或是老機子顯卡60換70,你玩外接了不用考慮,老了有錢了就升級,雖然沒有臺式機升級便宜,但是肯定比遊戲本升級便宜方便。實在沒錢又想升就玩礦卡玩二手,不丟人,同事三四千買的4070單卡看到我兩千多的3080單卡陷入了沉思,隔壁1w5買外星人筆記本4070的就更不說話了。筆者現在這套小一萬,打爆筆記本4080顯卡以下的基本沒問題,上4080顯卡的筆記本起碼也得1w+吧。

重點5:外接的筆記本選擇

20年剛開始玩這個的時候,當時聯想的y9000x就是純標壓cpu核顯遊戲本,讓你外接用的。到25年得益於低壓u的性能暴漲,這類筆記本基本絕跡了。當時帶雷電接口的筆記本也沒幾個,還tm分全速半速的,現在4000檔以上的iu筆記本基本都帶滿血雷電4,個別的還有oculink或雷電5。在筆者看來,一個理想的外接顯卡用筆記本應該包含以下要素:

1.接口齊全,如果是雷電外接,尤其注意雷電口是滿速的且不能是唯一供電口,除非你的顯卡塢帶反向供電(一般又要加錢又不好用)。


oculink外接,自帶口的不說,如果是走m2的,注意筆記本要起碼有倆m2接口,不然硬盤都沒地方裝。不管是哪種,如果筆記本接口排的太擠,顯卡塢線頭可能會影響其他接口使用,所以最好買兩側都有usb口的那種,以免插拔時給顯卡塢外接線碰了,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yoga s740的接口,注意除了雷電3以外,還有獨立的電源口,這在當年輕薄本里絕對算接口豐富的

2.CPU儘量強,這個前面大致講了,升級cpu基本約等於換筆記本,所以爲了少換,可以先高u低顯,有錢了再升級顯卡

3.筆記本最好沒有獨顯,這個也好理解,挺浪費的,還有可能帶來兼容性問題。

(thinkbook14+2025的接口,比一些遊戲本還多)

重點6:爲什麼要外接?

看到這邊肯定有人會問,門道這麼多,爲什麼不直接上游戲本/臺式機?

我承認你說的對,直接上整機確實更方便,很多情況下也更便宜。筆者認爲,外接這套適合這類人羣:不方便組兩臺電腦,天天揣着筆記本到處跑,需要離電續航和輕便,閒下來又想玩3a/搞生產力的。

符合的買就行,外出極致輕薄+在家性能不減的快感自己懂得,不符合這類的,則大可不必如此折騰,買遊戲本和臺式就行。在筆吧經常能看到質疑輕薄本“各方面”不如遊戲本的,只能說你這需求不如買臺式。還有很多不知道是真的年輕力壯,還是所謂的帶着走就是從家裏帶到宿舍帶到圖書館擺着用,嘴硬覺得遊戲本四五六七斤重不過爾爾,只能說多摸兩臺機子就知道了,寫論文改ppt沉死人,開會擺桌上rgb燈效晃的跟網吧似的,隨便動兩下風扇像飛機引擎一樣轉,實在是不好上臺面。

(帶殼顯卡塢都可以輕鬆收進20寸行李箱帶回老家暢玩,開放式的就更便攜了)

———————————————————————————

行文雜亂,就此擱筆。希望本文能對想要外接的選手起到一點幫助,有問題可以下面問我或是上外接顯卡吧尋求幫助,共勉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