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浪潮的席捲下,國產遊戲紛紛駛向海外市場,力求在國際舞臺上嶄露頭角。而一個精妙的英文譯名,就如同遊戲在海外的 “敲門磚”,能幫助遊戲跨越文化的藩籬,迅速吸引外國玩家的目光。今天,就帶大家挖掘一下這些國遊"洋名"背後的巧思。
《原神》(Genshin Impact)
作爲近幾年最爲成功的出海遊戲之一,《原神》的譯名策略可是把 “借力” 玩明白了。“Genshin” 源自日語羅馬音,對應漢字 “原神”。老米採用日語發音,是基於二次元遊戲在海外擁有龐大受衆羣體的考量。在海外,尤其是日本及歐美市場,玩家對日語羅馬音更爲熟悉,這樣的命名方式能夠輕鬆地與目標受衆建立連接,極大地降低了玩家在認知上的障礙。
“Impact” 意爲 “影響、衝擊”,更像是在喊出 “要搞個大新聞” 的野心,既呼應開放世界的宏大,又帶着點《EVA》裏 “衝擊” 的末日味兒,精準戳中硬核玩家的爽點。整個譯名巧妙融合,不僅契合遊戲日系的美術風格,還突出了遊戲的影響力與奇幻風格,讓《原神》在海外市場炸出了聲響。
《黑神話:悟空》(Black Myth: Wukong)
“Black Myth” 直譯爲 “黑神話”,“Black” 一詞呼應了遊戲對傳統《西遊記》故事進行顛覆性敘事改變的創新,也營造出神祕且深邃的黑暗神話氛圍。“Wukong” 直接採用了 “悟空” 的拼音音譯,摒棄了以往將其譯爲 “Monkey King(猴王)” 的做法。
細究之下,這更像是一場對文化話語權的爭奪。就像近幾年越來越多人堅持用 “loong” 而非 “dragon” 翻譯中國龍,因爲 “dragon” 在西方文化裏是噴火作惡的怪獸,根本無法承載中國龍 “祥瑞、威嚴” 的文化內涵。孫悟空也一樣,“Monkey King” 帶着西方視角的輕慢,彷彿只是個跳梁的猴子,而 “Wukong” 早已超越了簡單的名字,成爲中國神話裏最具力量的符號之一。製作人馮驥說得乾脆:“Wukong 足夠好聽,足夠清楚”。這種不討好、不將就的譯法,讓中國神話在海外不再是被解讀、被定義的對象,而是以本真的姿態,讓海外玩家乖乖記住 “Wukong” 的分量,這纔是文化輸出該有的硬氣。
《鳴潮》(Wuthering Waves)
作爲原神之後,又一款成功出海的二遊,鳴潮在英文譯名上也下足了功法。“Wuthering” 意爲 “呼嘯的、狂暴的”,“Waves” 表示 “海浪”,組合起來就是 “呼嘯的海浪”。這個譯名營造出了一種極具衝擊力的意境,與遊戲開放冒險、自由探索的核心玩法相得益彰。不過,由於 “Wuthering Waves” 與英國文學經典《呼嘯山莊》(Wuthering Heights)在名稱上極爲相似,也意外地爲遊戲的出海帶來了大量的曝光。
《明日方舟》(Arknights)
“Ark” 直接對應 “方舟”,精準地指向遊戲中至關重要的核心設定 —— 在末日世界中拯救感染者的移動城邦 “羅德島”。“Knights” 意爲 “騎士”,爲遊戲增添了濃厚的史詩感,與戰鬥的設定相呼應,強化了策略戰鬥的英雄主義色彩。此外,“Knight 與 “Night”(夜晚)發音相近,巧妙地隱喻了遊戲世界觀中 “天災” 籠罩下的黑暗基調。團隊藉助 “騎士”“方舟” 等西方玩家熟悉的意象,成功降低了海外玩家理解遊戲的門檻,同時又保留了核心設定的神祕感,極大地激發了玩家的探索慾望。
《永劫無間》(NARAKA: BLADEPOINT)
“NARAKA” 源自梵語,在佛教、印度教等宗教文化中象徵着 “地獄”,這一詞彙的運用巧妙地暗示了遊戲中 “永劫輪迴” 的核心設定,同時強化了遊戲暗黑武俠風格的視覺與心理衝擊。“BLADEPOINT” 中,“BLADE” 意爲 “刀刃”,直接關聯遊戲中冷兵器戰鬥這一玩法;“POINT” 有 “尖端、要點” 之意,在這裏暗示了戰鬥中致命一擊所帶來的爽快感。二者結合,將遊戲緊張刺激的戰鬥特色與玩法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從名稱上就牢牢抓住了動作遊戲愛好者的眼球。
《逃離鴨科夫》(Escape From Duckov)
從遊戲玩法來看,《逃離鴨科夫》明顯是對標《逃離塔科夫》。其英文名 “Escape From Duckov”,“Escape” 直譯爲 “逃離”,清晰地表明遊戲的核心動作;“Duckov” 音譯爲 “鴨科夫”,指代遊戲中的特定地點或場景。整個譯名簡單直接,讓海外玩家能夠迅速理解遊戲的類型與基本玩法,以一種直白的方式傳達遊戲的關鍵信息,降低玩家對遊戲內容的理解難度,吸引那些對逃離、生存類遊戲感興趣的玩家羣體。
《卡牌仙宗》(Stack to Ascension)
作爲一款剛剛上線了商店頁的新遊,它的英文譯名也引起了筆者的注意。“Stack” 有 “堆疊” 之意,直接對應遊戲中的卡牌堆疊玩法,明確了遊戲的核心元素。“Ascension” 意爲 “上升、提升、攀登”,結合遊戲仙俠背景即“飛昇”之意。可理解爲玩家通過卡牌策略,助力角色在修仙世界中不斷成長、提升境界,最終實現 “飛昇” 目標。
相較於簡單直白的 “Card Immortal Sect”,“Stack to Ascension” 這個譯名不僅突出了卡牌玩法,更巧妙地將 “修仙” 這一較爲抽象的東方概念,以 “提升、攀登” 這樣更具畫面感和動作感的詞彙表達出來,讓外國玩家能更直觀地感受到遊戲中通過卡牌玩法推動角色成長、探索仙俠世界的樂趣,通俗易懂的同時,還保留了遊戲獨特的修仙文化特色 。
《伊莫》(Aniimo)
前段時間剛剛開啓一輪測試的開放世界捉寵新遊。“Aniimo” 在發音上同時與“Animal(動物)”和 “伊莫” 相近,便於玩家記憶和傳播。作爲一款多人在線大世界捉寵 RPG,這個英文名既保留了遊戲名稱的獨特性,又能讓海外玩家對遊戲產生好奇。在廣袤的艾德爾大陸上,玩家會邂逅各種神奇生物 “伊莫”,以全新視角和能力感受世界美好。“Aniimo” 這個名字很容易聯想到遊戲中充滿奇幻色彩的捉寵設定又與冒險元素相契合,傳遞出遊戲輕鬆有趣又充滿探索感的氛圍。
《疑案追聲》(Unheard)
“Unheard” 字面意思爲 “未被聽到的”,這與遊戲獨特的核心機制 —— 通過聽覺線索來推理案件完美契合。遊戲中玩家需要依靠傾聽各種聲音,抽絲剝繭地解開謎團,“Unheard” 不僅準確地描述了遊戲玩法,還暗喻了那些被掩蓋在重重迷霧之下、尚未被揭示的真相。這個譯名簡潔明瞭,精準地突出了遊戲的特色,讓玩家僅從名字就能對遊戲的核心玩法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對於吸引喜歡推理、解謎類遊戲的玩傢俱有很強的吸引力。
從這些國產遊戲出海的英文名中,我們能深切感受到開發者們爲了讓遊戲在海外更好地傳播,在譯名上所傾注的心血。這些譯名或精準傳達玩法,或巧妙保留文化特色,都在以各自獨特的方式助力國產遊戲在國際市場上綻放光彩。那麼,在這些精心構思的譯名中,你更鐘情哪一個呢?快來投票表達你的看法吧!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