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疾病簡介
基孔肯雅熱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傳染病,通過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俗稱 "花蚊子")傳播。1952 年首次在坦桑尼亞發現,名稱源於當地語言 "彎曲",描述患者因關節劇痛而彎腰的典型姿態。
圖 1:白紋伊蚊(花蚊子)特徵:黑色軀體具白色斑紋,白天活動,是主要傳播媒介
我國風險:廣東、雲南等南方省份爲 Ⅰ 類風險區,2025 年佛山順德區報告超 3000 例本地病例
二、主要症狀
1. 典型表現(感染後 3-7 天發病)
高熱:體溫驟升至 39℃以上,持續 1-7 天,部分呈 "雙峯熱"
關節痛:手腕、腳踝等小關節劇烈疼痛,活動受限,可持續數月
皮疹:發病後 2-5 天出現,軀幹四肢紅色斑丘疹,伴瘙癢
2. 其他症狀
頭痛、肌肉痛、噁心嘔吐、乏力,重症罕見(多發生於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
三、高危人羣
新生兒、65 歲以上老年人
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病患者
免疫功能低下者
疫區旅行者
四、預防要點
1. 核心措施:防蚊叮咬
穿着淺色長袖衣褲,暴露皮膚塗抹含避蚊胺的驅蚊劑
圖 3:驅蚊劑推薦塗抹部位(頭部、耳後、頸部、四肢等裸露皮膚),避免接觸眼口
安裝紗窗紗門,使用蚊帳,尤其在蚊蟲活躍時段
避免在樹蔭、草叢等蚊蟲密集區域逗留
2. 環境控制
清除孳生地(核心措施):
圖 4:易積水孳生地標註(房檐、花盆、樹洞等),每週清理可有效減少蚊蟲
每週清理積水(花盆托盤、廢舊輪胎等),消除蚊蟲孳生地
社區定期噴灑殺蟲劑,降低蚊媒密度
3. 綜合防蚊措施
圖 5:家庭防蚊綜合措施(環境整治 / 物理防治 / 生物防治 / 化學防治)
最後希望盒友們多注意安全!!!!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