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道稱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三大運行商將於2025年下半年全面放開eSIM業務的辦理,結合2025年初有博主曝光稱部分國產手機廠商已經開始準備eSIM機型,或許我們告別實體SIM卡的日子真的不遠了。
1 eSIM是什麼?對比實體卡有何優勢
eSIM,即嵌入式 SIM 卡,其將傳統SIM卡的功能集成在設備芯片中,無需像傳統SIM卡那樣進行插拔操作。用戶可以通過網絡遠程配置運營商信息,實現通信功能的切換。簡單來說,eSIM就像是把SIM卡直接植入了設備,讓設備在通信上更加靈活自由。
不過,eSIM看似優勢滿滿,卻並未參與到國內手機業務中。根據專業人士推測,運營商因顧慮用戶轉網率攀升而採取消極應對態度;政策層面曾因安全風險考量,對其在手機端的應用加以限制;此外,消費者的實際需求程度與接受度,也給eSIM在國內的普及增添了不小的阻力。
2 爲什麼我們現在越來越需要eSIM
eSIM有何優勢?
從物理層面上,其具備抗震、耐高溫等出色特性,因此被廣泛運用於智能手錶、平板電腦到工業物聯網設備之中,特別是在AI驅動的實時交互場景中,其全時高速的數據傳輸能力,爲智能汽車、遠程醫療等前沿領域築牢了底層連接支撐。
具體到終端設備領域,衆多廠商對eSIM的佈局也爲其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根據曝光,蘋果將在今年推出全新設計的iPhone 17 Air,其機身厚度最薄處僅5.5mm,極可能取消實體SIM卡槽,全面轉向eSIM通信技術。若 iPhone 17 Air在中國市場發佈,將對輕薄手機市場注入全新活力。
各種途徑表明,國內廠商也在陸續佈局eSIM機型,小米已在海外市場推出支持eSIM的小米 15 Ultra。隨着運營商解禁,eSIM 版國產手機大概率也將在國內同步放開。一旦政策鬆動,華爲、小米、OPPO、vivo 等頭部廠商將迅速響應,eSIM 終端市場有望迎來一輪集中爆發。
有業內人士表示,中國eSIM產業鏈已初步形成從芯片、模組、平臺到終端的完整閉環。國產芯片廠商具備eSIM芯片量產能力,廣泛用於智能手錶、共享設備、車聯網等應用場景。平臺服務商和安全認證機構也日趨成熟。
綜合來看,無論是從技術成熟度、市場需求,還是產業鏈佈局以及終端設備的推動等方面,手機eSIM可能真的不遠了。雖然在其發展過程中仍面臨一些挑戰,如運營商系統重構、平臺認證接入、終端適配優化等一系列配套工作,商業模式也尚未完全清晰,但eSIM所具備的優勢同樣不容忽視。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真的將徹底告別實體SIM卡,迎來一個全新的 “無卡通信” 時代。
來源:快科技-手機頻道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