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維P測評】HKC 驚鴻 14 AI — 2999 就買到 1.1 kg 超輕?筆電有新人 平價好屏輕量身
置頂-選購結論
臺式機打遊戲 + 超輕本日常學習外出 = 爽歪歪!
這臺機器其實要結合價格來看,本身談不上特別特別驚豔,但是三千塊那就確實驚鴻一瞥了。對於一個主營業務在於顯示面板的 HKC 惠科來說,做機能交出這樣的一份答卷,真的可以了。
而且 HKC 驚鴻 14 AI 中配沒有太多短板,3749 元國補之後只需要 2999 元,不到三千塊買一個 1.09Kg 鋁鎂合金的超輕筆記本,屏幕不錯,2.8K 120Hz。雖然 CPU 是上一代,但純輕辦公來看也是夠的。
單根插槽內存 16G 不宜同時開太多軟件,但輕辦公嘛,那就關軟件,省着點減少同時開軟件就行,實在不行反正有雙插槽,也可以自己加一根內存。就像談戀愛,對方不嫌你窮,你也不要嫌對方這個那個的了。2999 元這個中配是最值得推薦的,如果自己有額外的臺式機,這個性價比輕量副手就真的很搭。
另外還有更好一點 CPU 的酷睿 Ultra5-125H 配置,搭配 32G + 1T 用起來更長久的配置,價格則是來到國補之後的 4159.2 元,參數來看的性價比其實也還行,而且內部模具設計不一樣,有更好的散熱但是沒有了內存插槽。但是四千多價格了,其實再加點錢就有更好的了。
至於另一個入門級 FHD 60Hz 屏幕的機型,由於國補八折,這個差價看起來也不是特別大,建議還是慎選。
如果你是想要一個超輕筆記本,又實在是囊中羞澀,希望未來可以自己拓展內存,有上門維修,可以考慮考慮 HKC 的這臺驚鴻 14 AI。
前言
大家好,這裏是略懂一點數碼的知乎認證優秀答主 -- 維生素P。
很多朋友可能之前沒有聽說過這個牌子,不過有做過選購顯示器功課的朋友應該知道,HKC 惠科也算是顯示器領域有點名聲的,成立於 2001 年,總部在深圳,主要做面板製造,顯示器,電視等,這次跨界 PC 市場,推出了一臺進軍筆記本電腦的首款機型 ———— HKC 驚鴻 14 AI。
《洛神賦》有云,翩若驚鴻,婉若游龍。驚鴻正是明指這檯筆記本 1.09kg 輕盈如鴻雁,搭配國補後的價格,讓人小小一驚。
超低價位下,HKC 驚鴻 14 AI 切入輕量輕薄本的賽道,到底表現會如何呢?
我們一起來看下。
配置一覽
基本配置參數如上,核心亮點應該是這塊很不錯的屏幕,以及不到 1.1kg 的便攜重量。插槽內存其實對於低預算機型還是有意義的,16G 如果夠用可以用,未來如果由於需求變化需要更大內存的時候,也給了用戶自行升級加裝,延續這個筆記本生命的機會。
輕量,是真的很舒服。
本次測評使用的是 Win11 企業版 26100.4652 版本,BIOS 版本號 RPL336_S_V0.6,核顯驅動版本爲 32.0.101.6127
外觀 & 接口
外觀上 HKC 驚鴻 14 AI 採用了亮銀色的金屬質感,並且在 A 面居中位置設計了一個 logo。
頂部則是微微凸起,方便單手開合的同時,給窄邊框設計留夠 1080P 攝像頭傳感器的空間。
鍵盤面佈局良好,方向鍵半高設計,有單獨的電源按鈕,並且做了一圈白色光的光環,也集成了指紋識別。
HKC 驚鴻 14 AI 整個鍵盤區是稍微低於掌託所在平面的,並且在四個角有一個帶折角的斜面。鍵盤打字的手感正常,按壓的初始壓力反饋比較明顯,回彈力度較好,行程 1.3 mm,帶有兩檔白色背光。
觸摸板手感順滑,不過看起來普普通通,點按下壓的手感很脆,聲音不大。
屏幕面一眼就能感受到窄邊框帶來的觀感,左右留下的距離極小,下部位置留有 HKC 的一個標識,整個屏幕面看起來很舒服。
HKC 驚鴻 14 AI 機身側面做了楔形切邊,但是切的角度不是很大,所以觀感厚度還是不會纖薄得很誇張,但這個機子本身也不厚,屬於傳統輕薄本的常規水平。
底部可以看到橫向條狀的進風口,頂部腳墊這裏只是左右部分做支撐,中間螺絲雖然搭在腳墊上,但是不像有一些廠商藏在粘住粘膠的腳墊下,驚鴻 14 它可以直接拆,還是值得肯定的。
HKC 驚鴻 14 AI 在接口方面就還是比較豐富的,有 3A2C。
左側是一個 HDMI 2.0 接口,一個 USB-A(3.2 Gen1),兩個 USB-C (3.2 Gen1)。這兩個 C 口都支持 DP 1.4 可以 C 口直接外接顯示器屏幕。
右側是一個前攝控制鎖開關,一個 3.5mm 耳機口,一個 USB-A(3.2 Gen1),一個 USB-A (2.0),一個鎖孔。
如果插 U 盤的話,記得優先插藍色的 A 口。灰色的那個 USB-A 2.0 的可以留給鼠標用。
屏幕
HKC 驚鴻 14 AI 這塊屏幕第一眼給我最明顯突出的印象,是一種帶有緊緻感的窄邊框,這個 B 面框體的塑料感覺很薄,而且反光顏色是比較深的。
屏幕應該是來自華星光電,型號 MNE007ZA3-2,分辨率是 2880 x 1800 ,16:10 比例,最大 120Hz 刷新率,在設置裏,可以調整刷新率爲 48/60/120Hz 三種不同數值, 支持可變刷新頻率(15-120Hz)以及動態刷新率。
使用相關儀器測量,實測覆蓋色域 100 %sRGB. 另外也有 75% P3 色域,75% 的 AdobeRGB 色域。
色調響應光度爲 2.3 。0% 狀態下亮度爲 0.8 nit,50% 亮度爲 80 nit,100% 亮度爲 396 nit。
在全屏幕 100% 亮度下,右下角亮度最高 406 nit,最低亮度中下部 386 nit。
整體的平均色準 Delta E 爲 0.72,屬於非常優秀優秀的水準。
頂部是攝像頭相關傳感器,但不支持 Windows Hello 人臉識別。
電源 & 續航
HKC 驚鴻 14 AI 的電源重量是 185g ,如果原裝帶出去加上機身 1.094 kg,也就是接近 1.28 kg,還是屬於很輕的一個狀態。
電源適配器 20V-3.25A,總共 65W 輸出,也可以支持第三方的 20V 小巧氮化鎵 C 口充電。
HKC 驚鴻 14 AI 的電池容量 60 Wh, 對於這種重量相對比較輕,不到 1.1 kg的機子來說,算是中規中矩的合格水平吧。不過近些年由於電池技術的進步,很多輕薄本在保證重量的情況下,電池容量也是越來越大了。
充電測試中,使用原裝 65 W 適配器,在開機充電的情況下,開啓快速充電,系統內的到電池側的檢測軟件顯示,充電速度最高能到 49 W。(軟件顯示功率小於實際適配器輸出功率)
實測 30 分鐘時間,電量可以從 10% 充到 49 %,半小時充電量大約爲 23.4 Wh。
針對這塊 60 Wh的電池,
電量從10% - 50% 需要 31 分鐘
電量從10% - 90% 需要 76 分鐘
電量從10% - 100% 需要 109 分鐘
續航測試使用 PCMARK 8 的 Work 模式,進行簡單 office 輕度生產力辦公的模擬運行,包含網頁瀏覽,文字寫作,視頻通話,excel 數據處理等常見輕度辦公場景,從滿電一直連續運行直到消耗 80% 電量之後,進行續航的數據評估,並且給出性能得分。
HKC 驚鴻 14 AI 在 150 nit 亮度,開啓最佳能效的情況下,PCM 8 辦公續航可以達到 5h 40 min,性能得分爲 2589.
烤機測試
測試的環境溫度 26.6 攝氏度,相對溼度 72%。
首先,使用 AIDA64 對 CPU 進行 FPU 高負載的單烤測試,單烤的功耗,一開始就推上了 37W, 隨後逐步下降到 24 W ,CPU 溫度在 96 度左右。
HKC 驚鴻 14 AI這個性能釋放,算是符合本身這個機器做輕度辦公本的定位吧。
高負載下人位噪音約 43 分貝,沒有刺耳聲音,就是呼呼風聲。
不插電的輕度日常辦公使用情況下,雖然噪音不大也不尖銳,但是還是能在非常安靜環境下,通過一些聲音,感受到風扇有在轉動的。如果介意的話,可以開最佳能效模式,會有所緩解。
高負載雙烤30分鐘之後,使用紅外溫度計,測量鍵盤表面溫度,得到的數據如下圖所示。
HKC 驚鴻 14 AI 整體的表面溫度控制非常不錯,最高溫度 45.6 度,在 F9 位置,整體絕大多數區域都不會很熱。
內部結構
HKC 驚鴻 14 AI 機器內部有兩個內存插槽,內存再往右是一個 2280 長度的 M2 固態硬盤位,撕開覆蓋的黑色貼紙就可以看到。機器默認是插了1根內存,方便用戶後期可以自行加裝。
硬件參數和跑分
我手上這臺 HKC 驚鴻 14 AI 的 CPU 是 13 代酷睿的 i5-13420H,屬於是 2023 年主流輕薄本的 CPU 代數,是主打性價比和實惠定價的一款處理器。
i5-13420H 擁有 4 個性能核心,4個能效核心,組成了 8 核心 12 線程的配置。性能核心的基準頻率爲 2.1 GHz,最大睿頻 4.6 GHz。能效核心基準頻率爲 1.5 GHz,雖然都是 13 代 i5,但是比同門師兄 13500H 削減了能效核心的數量,所以多線程跑分方面表現一般。
不過文字辦公嘛,多核 R23 跑分其實超過 6000 就能處理日常文書工作了,看看網頁打打字,簡單 office 三件套問題不大,這個價格也沒必要要求太多。UHD 核顯就不多介紹了,純純辦公甄選。
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跑分。
插電情況下,開啓 Windows 電源最佳性能,單輪 Cinebench R23 ,單核得分 1668 分,多核得分 7173 分。
其他跑分表現如下:
R20 單核 638 分,多核 2366 分
R23 10分鐘模式,單核 1697 分,多核 6528 分
CPUZ 單核 671 分,多核 4247 分
看成績來說,13420H 的單核跑分還是和 R7-8845H 以及 R7-H260 基本一致的。
多線程分數不算高,畢竟這是 13 代酷睿了,但也有 酷睿 Ultra 一代或者二代LunarLake 的六成半功力,考慮到價格都幾乎減半了,那也算能接受了。
如果拿來跟最新酷睿 Ultra 二代 H 系列的 Ultra5-225H 相比,單核跑分大概只有 87%,多線程跑分大概只有 45%。
這性能足夠文字輕辦公嗎?放心,包夠的,這篇測評的文字處理,圖片微調,PPT,excel 數據作圖,都是在這個機器上完成的。
HKC 驚鴻 14 AI 內存來自美光,是 DDR5 5200 MT/s 插槽的 16G 內存,因爲 DDR5 切了通道,所以日常辦公用,在跑不滿帶寬的情況下,就只是單根影響也不大的。
。
如果要加內存的話,一根 DDR5 的 16G 內存在 2025 年 7 月來看大概也就三百元上下,怕將來如果 Win12 來了,確實不夠用了再加一根便是。
HKC 驚鴻 14 AI 硬盤來自國產長江存儲,型號爲 YMTC 300,PCIe 4.0 的 NVMe 固態硬盤,容量爲 1T,讀寫性能表現如下。
無線網卡是 AX 201,支持 wifi6.
PCMARK 10 辦公綜合測試,會體現機器CPU,GPU,內存,硬盤的綜合表現。
HKC 驚鴻 14 AI 在插電的極客模式下,PCM10 得分爲 5246。
彙總表格如下所示:
小結
最大的優勢:
重量輕便 只有 1.09 kg
2.8K 120Hz 屏幕好 色準好
國補後價格超實惠
可以自行拓展內存
-----------------------------
一些有缺憾的小地方以下有幾點:
性能跑分一般 適合輕辦公
日常使用多數時候有風扇聲音
沒有自帶 MS Office 軟件
HKC 品牌知名度在 PC 領域有待提高
如果你對於輕量有需求,又恰好只考慮低價位區間,屏幕希望高分高刷,未來可以自己拓展內存,有上門維修,可以考慮一下 HKC 的這臺驚鴻 14 AI。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內容,如果你覺得文章寫的還不錯,希望可以得到你的點贊+關注+收藏,感謝你的信任。
這裏是略懂一點數碼的維生素P,我們下期再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