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囤鼠狂喜,四盤位入門NAS的版本答案——綠聯DH4300 Plus

你是否需要一臺NAS?

作爲DXP2800用戶,通過半年多的體驗折騰,我對上述疑問有了新的看法。隨着互聯網分享精神的日漸衰落,攢點自己的私人珍藏成了本人十分迫切的需求

同時實驗送樣反饋的基因組數據需要備份與分享,各類自媒體工作文件也不能落下,這些都是值得留存的數據。同時也想體驗一下例如Docker和虛擬機等NAS進階功能。

於是本人選擇了可玩性更高,支持更多額外功能&拓展的綠聯DXP2800,x86架構的N100處理器雙盤位NAS,價格也能接受。

雖然DXP2800雖可玩性極高,但暫時失去國補價格接近1800元(空盤版)的它的確讓不少用戶望而卻步。

作爲一般用戶,ARM架構的更易用型NAS反倒成爲新的寵兒,能夠滿足基本的觀影、備份與分享需求,能耗更低的同時價格也相對便宜。

這也是綠聯在鞏固DXP系列後不久,迅速推出綠聯DH4300 Plus 用於打頭陣的原因。

外觀&配置

1299元,給到8GB LPDDR4X+ARM八核處理器,滿足日常需求沒問題,最重要的是比DXP4800DXP2800多兩個盤位,來到支持最大120TB的四盤位的同時,甚至價格還能便宜500... ...

對摺騰自組NAS沒啥精力,整個成品NAS唄。

用來看看藍光影片,備份多平臺數據/照片,順手分享一下文件給朋友等這類一般需求,綠聯DH4300 Plus也許會是更合適的選擇。

形態上,DH相較於DXP系列更爲活潑一些,更適合家庭客廳場景。藍灰色塑料殼體,漆面依舊不馬虎,不弱於金屬材質的DXP系列。

最大的區別還是在於硬盤放置固定形式不同,DXP系列爲正面抽屜形式,帶獨立的鎖孔,多盤位版本爲長條形,更易放入機櫃。而DH系列則爲硬盤豎裝,整體設計偏方形而非長條形,相對節約空間。

爲了迎合新的硬盤籠設計,DH4300 Plus上蓋也改爲磁吸形式進行固定,取下即可更換硬盤。

散熱風道爲上下貫穿形式,取下所有硬盤籠可見其幾乎佔據整個NAS底部的大號風扇,與小巧的主板。整體設計相較於既帶M.2槽位,又支持內存更換DXP系列,要更爲簡約。

正面則相對簡約,可見綠聯的Logo和產品名,倒是新增一個便於手機下載綠聯雲APP和登錄的NFC觸碰標誌。背面則爲出風口,覆蓋整個面。

接口方面,正面爲一個高速USB-C接口,3.2Gen1速率,以及硬盤指示燈與LAN(網絡)狀態指示燈。

背面則爲一個HDMI(外接屏幕)、兩個USB-A接口,和前置的C口速率規格一致、一個2.5G網口與Reset重置鍵。

相較於支持雙網口,帶讀卡器的DXP系列NAS,DH4300 Plus的接口更偏於滿足基本的網絡與拓展需求,單網口和USB-A/C接口應付家庭內網和存儲場景足矣。

DH4300 Plus硬盤需要通過螺絲固定,支持3.5/2.5寸兩種規格。相較於DXP系列的卡扣而言,便捷性稍弱。在安裝硬盤過程中,只需將硬盤推入,螺絲孔位即可對其,沒啥門檻。

將硬盤安裝好,接入電源與網絡,即可開始部署!

激活&部署

強烈建議用路由器組個內網,無論是學生黨還是一般用戶,想要有比較良好的體驗,不折騰上手即用,所以說最好是將NAS部署在內網中。

當NAS上的網絡指示燈由紅轉白時,即可使用手機或電腦端APP識別設備,隨即即可綁定手機號並註冊管理員賬號,就和一般APP註冊賬號差不多。

DH4300 Plus畢竟是偏向於面對家用場景定位,可通過手機靠近NAS前的NFC感應區,即可輔助下載APP和連接,這點好評。

註冊完賬號進入引導界面,即可部署硬盤,選擇RAID類型。

四盤位能組更多陣列類型,即可以組容量無損的Basic/JBOD/RAID 0,追求最大容量,裝一些影視劇,音樂等常規資源,做好種子備份即可。

也可以組RAID 1/RAID 5/RAID 10,犧牲一部分存儲空間用作備份校驗,當部分硬盤損壞時,還有恢復的機會。更推薦用於備份重要文件場景。

本人最終選擇組建RAID 0和Basic這兩種容量最大化形式。

首先,本人80%的需求在於觀影和資源轉存,其數據有很大可替代性。其次,重要資料除了同步上傳NAS外,還會在兩臺電腦和移動硬盤上備份。

畢竟,異地多端備份,纔是保障數據安全之王道。

除了部署硬盤並組建陣列外,UGOS自帶的UGREENink是一定要開啓的,這可是作爲易用性NAS的王牌功能之一,你也不想整了NAS後發現外網訪問困難,還得折騰中繼服務器吧?

部署完畢後,咱們就要聊聊DH4300 Plus的系統——UGOSPro了,經過半年的更新,其進步可不小。同時也回答一個疑問——NAS能用來幹啥

UGOS Pro日常體驗

圖形化和應用化,是實現NAS操作系統易用性的關鍵之一,類似手機操作邏輯的UGOS主界面,結合較爲細緻的引導,初次上手沒啥阻礙,跟着引導走就是。

先來聊聊比較核心的功能——影視中心、相冊、同步備份和文件管理等部分。

影視中心

通過本人這半年多對於DXP2800的體驗,我幾乎花費了60%的時間在影片下載和觀影上,綠聯UGOS在方面一條龍功能做得挺好,操作邏輯和常規APP沒有區別。

一般影視資源的獲取可通過內置迅雷下載、網盤工具、下載器以及Docker項目——qBittorrent(類似的有比特彗星)實現,基本能涵蓋大部分的資源獲取途徑。

由於我將DXP2800的影視職能轉移到DH4300 Plus中,需要轉移數據庫和重建影視中心。

雖然目前暫時不支持硬盤直接轉移,但可通過內網SMB分享外部文件夾,再將數據轉移到新設備中,還算方便。然後將影視文件夾分類,添加到媒體庫等待識別即可。

得益於TMDB+智能識別雙重刮削,當影視命名較爲明確的情況下,識別率較高,尤其是熱門影片。相較於老牌NAS產品還需要額外通過jellyfin等Docker項目才能實現的功能,UGOS Pro集成在應用中的形式還是很方便。

除了在媒體庫中瀏覽影片,還可通過智能分類選擇,或者乾脆自建合集,我選擇將紀錄片統一塞進一個合集當中,便於瀏覽。

當部分影片較爲古老,或者命名複雜導致識別異常,也可通過手動識別糾正。

總得來說,在界面觀感,識別並分類以及自定義方面,UGOS中的影視中心在高頻更新後變得更易用,也沒啥亂七八糟調整,設置很符合直覺。

足夠的CPU性能與VPU(視頻處理單元),使DH4300 Plus在播放器性能方面應對4K藍光原片沒問題,CPU佔用僅在10%,VPU佔用則在80%,看來的確是在幹活。

影視中心前段時間新增了在線字幕檢索與導入功能,解決了藍光片源無內嵌字幕的問題。同時碼率切換的解碼過程也控制在5s內,有所進步。

藍光影片更推薦在內網觀看,以60GB容量的《肖申克的救贖》爲例,大幅拖動進度條需要300Mbps的帶寬能做到“即拖即放”,正常播放也得保證穩定在60Mbps的帶寬纔行。

在本人校園網環境下,下行帶寬接近200Mbps,而上行只能在40—60Mbps擺動,完全無法滿足快進需求,甚至正常播放都有些困難。

故個人更推薦在外網環境下,犧牲一部分碼率以保障流暢度。以目前UGREENink目前的轉發效率,能輕鬆做到1080P畫面下爽快拖動進度條,穩定播放僅需要20Mbps的上行帶寬即可。

電視劇/紀錄片觀看支持劇集自動分類以及新增跳過片頭片尾功能,利好“一劇追到底”的用戶,解放雙手。

同時,如果你有支持HDR的顯示器,也可以在設置中開啓HDR功能,體驗更加明確的光影變換,一般高碼率的視頻源都是支持這一格式的。

以雷鳥U8通過DXP2800的SMB功能播放流浪地球爲例,開啓HDR以後,影片的色彩會更加飽滿,且光源的表達會更準確。

作爲學生黨,個人認爲NAS是能很好滿足影視資源收集的癖好的。相較於網盤資源的易丟失,以及常規硬盤盒不便瀏覽的困難,NAS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

DH4300 Plus作爲易用性NAS,只要能在宿舍搞定內網,整個破解路由器並且按要求部署好,其它包括內網穿透,S****等功能都被集成在UGOS當中,並且內外/外網觀影與資源管理也十分方便。

相冊

除了娛樂與滿足囤囤鼠癖好外,相冊算是我用的比較多的APP,相較於電腦上枯燥的文件夾,UGOS上的相冊反倒更加人性化。

APP端支持媒體/實驗照片自動備份。本人一般隔一段時間打開手機APP端,看看視頻電影啥的,順便後臺完成備份,沒必要刻意專門掛起APP進行操作。

地理位置歸納,利好科研黨跑野外,或者看看自己的工作/旅遊足跡也是很方便的。有的時候看看照片在地圖上的位置戳,再瀏覽一遍照片,挺有時空感的,這一移植功能挺不錯。

DH4300 Plus上的AI功能相較於去年DXP2800上的更加強大。

除了工具箱中如下基本功能與自定義訓練外,DH4300 Plus通過處理器中的NPU模塊,提高AI識別效率。這樣除了專門通過的自定義AI學習識別小衆物體——例如培養基外,還能夠直接檢索常見物品。

以鍵盤爲例,大部分主體較爲符合的照片都能被篩選出來。雖然不夠準確,會有遺漏或者亂入,但它識別快呀!大約3s左右即可出結果。

用它來給科普文章提供基本素材還是很方便的,畢竟只需要插入一張鍵盤/鼠標/耳機的圖片即可。

相較於“識物”,個人更傾向於“識字”功能,它的準確率是相當高的,外出開會論壇的工作照都能夠快速篩選出來,例如最近的動物生態學方向講座,屏幕上的標題即可參與篩選。

更進一步,例如手機中保留了大量的文檔照片,也可用此功能進行快速篩選,而不是在相冊中逐個翻找。

這些額外的功能需要在設置中開啓,進行初步識別,以便於後續的關鍵詞檢索識別。目前支持人物、文字、寵物、敏感內容識別和描述識別

相較於最初需要導入圖片的AI模型訓練,這類智能模型會更易用,也能滿足一般的檢索需求。

除此之外,照片分享功能也挺實用。可以將照片生成鏈接分享出去,還不需要客戶端即可觀看或下載。並且可以對分享項目進行實時管理,及時終止分享。

個人熱衷於將近期的實驗照片和數據記錄分享給同門,相較於微信分享更便捷,沒有嚴格數量上限,並且也便於下載與保存。

音樂

音樂專輯識別沒啥問題,識別率在90%以上,畢竟本人上傳的高碼率音頻文件是被炮製過的,封面全部被替換掉了。

所有的格式,包括500MB容量以上的FLAC文件都可正常識別播放,利好音頻囤囤鼠,用於快速試聽絕對沒問題,真要用前級,把文件夾通過SMB映射到電腦中即可,完全不用擔心電腦硬盤容量告急。

文件備份/同步

UGOS的同步/備份功能支持電腦同步NAS,也支持NAS間相互同步。本人用的比較多的是將自媒體素材和實驗素材進行備份,同名文件不覆蓋,以便溯源。

同步方式也支持自動和手動兩種模式,能覆蓋大部分使用場景。

UGOS其它功能

綠聯UGOS的更新頻率不用說,新品季甚至能做到一週一更新,DXP2800如今也能半月一更,小組件、內置瀏覽器等新功能大多能一視同仁,同步更新。

這裏便來聊聊更新N輪的UGOS Pro在操作邏輯和常用功能上體驗如何。

  • Server Message Block服務

支持PC和其它NAS在內網直接訪問其具體文件夾中的文件,並對支持對其修改等操作,相當於從NAS中映射出來的硬盤一樣,對文件享有絕對的管理權。

並且訪問速度也取決於路由器的性能,本人千兆路由器可以穩定在100MB/S。用來轉存下載好的電影,或者其它大型文件較爲方便。

  • 文件夾邏輯與管理

UGOS Pro中的文件管理可以說有兩套不同的邏輯。

個人/共享這兩類大文件夾需要設置其存儲位置和訪問權限,與其說是文件夾,反倒更像“個人硬盤分區”,這個文件夾需要在建立之初進行基本設置和歸屬處理,無法進行復制粘貼等操作。

並且刪除也需要管理員賬號和密碼,文件夾權級很高,非管理用戶幾乎無權處理這些文件夾。

而在個人/共享文件夾之中的子文件夾或文件,則類似PC中的常規文件,可以複製轉移到其它文件夾中去,也可以直接刪除。

同時也支持熱鍵操作和直接從PC拖拽文件,文件管理比較輕鬆,刪除後的文件會被轉移到回收站,這操作邏輯很像Windows啊!

當然,管理員用戶也不是無敵的存在,其他訪問NAS的用戶對自己的個人文件夾享有絕對的訪問權,管理員也無權打開被用戶隱藏的個人文件夾。

可見NAS的文件管理系統,相當於一套別墅,個人用戶可以在自己的房間和公共區域活動,房東管理協調整個別墅空間,未經用戶同意,房東也不能私闖用戶私人房間

  • 文檔分享

互聯網精神被NAS給實現了!無需密碼,無需APP,無容量限制!只要上行帶寬足夠,我就能將“宇宙”分享出去。朋友想要遊戲備份,或者是藍光電影,又或是實驗數據?選擇文件,點擊分享,生成鏈接,丟過去即可,用過都說方便。

甚至視頻/圖片/音頻文件還支持在線預覽,這下連下載都省了。

  • 快照

6月新增的一個Btrfs文件保護功能,通過少量的儲存佔用,記錄特定時間點的個人/共享文件數據,防止數據丟失。

這需要在創建存儲空間時,將文件系統設置爲Btrfs,而非默認的ext4。個人建議將備份盤設置爲該格式,常規數據盤用ext4以保障性能。

  • Docker

在應用中心預設Docker項目簡直是UGOS最偉大的發明,不用調試加速器配置,不用考慮兼容性,直接下載安裝即可,利好小白用戶。

目前支持的項目不多,有qBittorrent、Firefox瀏覽器、思源筆記啥的,期待後續多多更新。

如果你想在後續整點進階玩法,例如虛擬機或者花活更多的Docker項目,個人更推薦上DXP系列,x86架構的處理器支持內存擴容至16GB,兼容性也會更好,還能更好的折騰虛擬機和軟路由。

  • 文件系統保護

這算是國產NAS的一個鮮明的特性,轉移文件所在存儲池、新建/刪除存儲池等涉及到數據管理的操作都需要輸入賬戶密碼,習慣後倒也還好。

  • 綠聯幫助中心

在11月接觸DXP2800的時候,大部分的Docker容器的安裝,以及虛擬機的安裝都是通過綠聯NAS幫助中心實現的。其教程多到看不完,初級的設置到高級進階的項目都有詳細的介紹。

光教程和應用指南,就有600餘篇內容,遇到什麼問題就先去幫助中心看看吧!

如果實在搞不定,還可以在綠聯NAS私有云公衆號轉人工,半夜11點都在線,工程師頭髮要掉光了。

  • 賬號切換

本以爲DH4300 Plus和DXP2800兩臺設備之間切換會比較麻煩,其實在主界面右上角點擊個人中心即可切換賬號。兩臺設備在線時,外網切換都是秒換系統,體驗不錯。

總結

綠聯DH4300 Plus適合哪些人?

作爲DH系列的開山之作,DH4300 Plus首發價1299元,現價1199元,如果後續上國補能做到1000元以內的好價。

相較於DXP系列更適合家庭與個人用戶,不追求進階功能,滿足日常娛樂和備份需求即可。8GBLPDDR4X+8核心ARM處理器+NPU/VPU單元,視頻和AI性能能滿足高碼率視頻播放與照片管理需求。

它算是更接地氣的產品——性能夠用,盤位夠多,價格夠便宜。

DH系列和DXP系列該怎麼選?

  • DXP系列適合發燒友和需要大帶寬多並行操作的企業級用戶,選擇DXP4800急及以上版本,多盤位還支持雙2.5G網口,配合高性能路由器,將NAS中的硬盤當本地硬盤使用都沒問題。

  • DH系列則更爲接地氣,四盤位,支持NFC一碰即連,配合夠用的性能,更加親民的價格與功耗,個人用戶和小型團隊會更適合選擇它。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